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幼兒觀察記錄

幼兒觀察記錄

來源:時尚冬    閱讀: 9.9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幼兒觀察記錄1

觀察記錄:拼圖

幼兒觀察記錄

觀察目標:

1. 瞭解孩子對拼圖的掌握情況。

2. 瞭解孩子對各種圖形的認識水平。活動情況:今天朱儁楠、開心等小朋友在數學區玩拼圖形娃娃的遊戲。這是一個認識形狀的複習活動,要小朋友先自己拼出一個娃娃來,然後數一數自己用了幾個正方形、幾個三角形、幾個長方形、幾個圓形。

具體記錄:

朱儁楠先拿了一個圓形當娃娃的頭,然後拿了一塊大一點的長方形當身體,然後在長方形的下面放了兩個小長方形當腿,接着他又拿了兩個小的長方形放在頭(圓形)的兩邊,我正納悶這是什麼東西的時候,我看到他又拿了兩個小三角形放在這兩個小長方形的旁邊,我問他這是什麼,他告訴我說是手。原來,他把手臂安在頭的兩邊了。再看看其他幾個小朋友,發現他們也是這樣,把手臂安在頭的兩邊。

這時我對他們提問說:“你們看看你們的手臂長在什麼地方?”他們看來看去,然後說:“在身上。”“對,那你們應該把手臂安在什麼地方呢?”朱儁楠猶豫了半天,拿着長方形一會兒在頭上放放,一會兒在身上放放,最後試着在身上拼上,還不放心地看看我的眼睛。看我沒有異議,才確定下來。

最後拼完的時候,我問他:“現在是不是像個娃娃啦?”他點了點頭。

分析反思:

在拼圖的時候,在畫人的時候,小朋友會把手臂畫在頭上,這是小班小朋友繪畫的特點,可能對他們來說,手臂長在肩膀上這個方位,小朋友還是不能正確的辨別出具體方位纔會表現出這種繪畫特點。

我們中班的孩子會有這種情況,是因爲他們原來沒有學過繪畫,所以繪畫的水平還是在最原始的狀態中。

教育建議:

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們需要幫助孩子認識身體的結構,幫助他們提高繪畫的水平,當他們不會畫的時候,也可以用拼圖或者黏貼的方式來表現人物。

因爲是很多小朋友都不會畫,所以我們可以進行一個這類的集體活動,幫助大多數孩子掌握這個技能。

幼兒觀察記錄2

播下的種子需要等待,有了等待,纔能有果實;孩子的成長需要等待,有了等待,才能長大成人,適時的等待是必然存在的。但幼兒在園的一日活動(晨間接待、集體教學活動、自由遊戲和生活活動等)中,老師應在合理組織幼兒活動時儘量減少消極等待現象。

在集體活動中要儘量減少幼兒的消極等待。時間是最爲寶貴的財富,對於幼兒來講幼兒園短短的15至30分鐘的集體教學活動,是他們建構知識的搖籃,也是獲得知識最基本的途徑。在生活活動中也應該減少幼兒的消極等待。因爲幼兒年齡小,自控能力差。

新《綱要》的第一部分“新《綱要》與幼兒發展中”強調:遊戲是幼兒的天性,幼兒遊戲蘊藏着發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機,遊戲是注重過程體驗的活動,它不受結果評價的制約,因而它營造的是一種輕鬆愉快的氛圍,通過遊戲他們都獲得了快樂,避免了整體的無聊等待。

就拿用餐來說吧:現在幼兒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家裏比較寵着。有的幼兒用餐速度很快,可有的幼兒用餐很慢。吃好的幼兒沒事做,再去等其他吃的慢的幼兒,看來也是不切合着實際的,幼兒年齡小,做不住,怎麼辦呢,爲此我便讓吃好的幼兒搬着小椅子到教室外面去找到自己的好朋友玩“石頭、剪子、布”的遊戲;還有一些幼兒說自己想做“小老師”。(因爲平時我常請他們輪流當“小老師”)幫助老師管理班級或教不會念兒歌歌曲的幼兒。每次午餐過後都會有這樣的活動,效果挺不錯。

我悄悄地瞄了一下教室裏用餐慢的幼兒,發現我們大家熱烈的活動讓他羨慕不已,好象迫不及待地也想參與進來。於是,他們加快了吃飯的速度,把“難吃”的飯菜也一掃而光。

等待在生活中,等待在教學中,等待在遊戲中,等待在每個環節中。在我們努力學習等待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正視消極等待並努力避免讓幼兒作消極等待。

怎樣讓每個孩子在幼兒園度過愉快、充實有效的八小時,是我們繼續值得探討的問題。

幼兒觀察記錄3

離園環節總是有些忙亂,有些家長急匆匆地來到活動室門口,手一招就領走了孩子,我們得在孩子走之前看清來接者是誰,有的家長則會利用這段時間和我們聊聊孩子最近的情況。面對進進出出的家長,有時還真有點忙不過來的感覺。

今天和往常一樣,在結束了最後一個環節“傳話”遊戲後,等在門口的家長早已經迫不及待地爲孩子拿書包,領孩子回家。這時陪班老師神色慌張地過來問“王**呢?”,與此同時,我快速在人頭攢動的教室尋找,可是找了兩遍還是沒有孩子的身影,“孩子會去哪裏?廁所,沒有,走廊,沒有。”這時配班老師和阿姨早已經三步並作兩步分頭去尋找孩子的下落。正在我想着孩子有可能去的地方的時候,鍾**奶奶問我她孫子的去向,我心頭一驚,今天怎麼啦,難道鍾**也和王**一起躲起來了嗎?同一時間,兩個孩子同時“消失”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在安頓了其他孩子以後,我焦急地等着孩子找到的好消息。正在我心急如焚的時候,阿姨帶着鍾**回來了,原來他們結伴去了四樓的社會區,因爲前個星期有特殊情況,原本週四下午的社會區取消了,孩子們一心想着好玩的社會區,今天中午午睡的時候他們已經商量好去那裏玩了。下午一個活動後,他們趁其他孩子喝水小便的時候就悄悄來到小超市,還沒來得及玩就被“發現”。

這件事引起了我深刻的反思,首先社會區是孩子們最喜歡的一項活動,一週也只有一次,孩子們好不容易等到週四了,卻被告知取消活動,這對孩子來說不能接受,教師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應想辦法去彌補這一次的活動,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考慮孩子們的感受。其次在離園活動前教師應該明確本班孩子的人數,其實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對孩子的出勤情況有所瞭解,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看空小椅子的數量,因爲椅子的數量與孩子的數量一致,空出來的椅子也可以看成是空缺的孩子。如果我們對離園環節再抓得緊一些,對孩子的需要再多瞭解一些,那麼今天這樣有驚無險的事情就不會發生

幼兒觀察記錄4

“喂,別說話啦!”“幹什麼呢?朝前坐。”“你能不能別說話了呀?”......每天,像這樣類似的話語不斷從老師的口中喊出。對於一個大班額的班級,管理一定要謹慎、恰當,否則,孩子越來越大,沒有好的常規,以後的管理就更成問題了。可是,就在這管理的問題上,我們就會遇到層出不窮的難題。今天的我,不斷回憶那一刻,反思自己,讓自己在以後的日子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嗓子喊了一整天,實在是承受不了這麼大的負荷了。對於**,我提醒了他很多次,就在下午準備吃飯的時候,我實在忍不住了,更是着急了,**在又瘋又鬧,我當時氣得直接把他叫到了前面站着,當着全班小朋友的面,我批評了他。“你這樣很容易摔倒,摔疼了怎麼辦?並且,你會影響整個班的小朋友,你知不知道?說了你這麼多遍,爲什麼就是不聽?”當我說完,他便默默地低下了頭,接着在整班小朋友面前說:“小朋友們,我以後不這樣了,原諒我吧?”說完就跑到自己的座位上,使勁的低着頭。當我蹲在他面前,他終於堅持不住,哭了起來。看着他哭得那麼傷心,我卻很捨不得,我讓他擡起頭,他卻始終不肯。我抱了抱他,他卻哭得更加厲害了。我感覺到了他的心情,於是,我說:“你抱抱我,好不好?”他緊緊地抱住我,靠在我的肩上,這時,我的心更痛了。是我傷害了他,忽略了他的自尊心,傷害了他的自尊心。

對於今天的事,我時時刻刻都提醒着自己,孩子也有自尊心,我不可以忽略它,要給予孩子基本的尊重,我不斷反省自己,讓自己能夠記住今天的教訓。

**,老師想對你說:“對不起!”希望你像以前一樣優秀,一樣開心!

幼兒觀察記錄5

建構遊戲時間已過半,XX突然將自己搭好的一座房子推倒,“哈哈,倒了!”然後又迅速的將積木搭回原來的樣子,並用手掌一推“哈哈,又倒了”他又笑的呵呵的,旁邊的女孩子埋怨他:“啊呀,你走開!你在搞破壞,不要影響我們!”但是,XX仍舊重複着自己的破壞式玩法,推倒,搭建,再推倒重建,每次推倒後便手舞足蹈地大笑……

對於XX的這種行爲,我通常會及時制止並且批評他不夠認真,不愛惜玩具,甚至會停止他的遊戲,讓他反思自己的錯誤,但《指南》中指出教師要容忍幼兒因探究而弄髒弄亂,甚至破壞物品的行爲,引導他們活動後做好收拾整理。仔細品味XX推倒之後“笑”和“手舞足蹈”的情緒表現,我發現他在推倒搭建的動作中一次次控制着遊戲的節奏與遊戲進程,使他獲得了成功的體驗和自我認同感,也許是這種美妙的感覺讓他覺得非常有趣,也激勵着他樂此不疲的重複推倒搭建的動作,對於他而言這樣的活動可能是有意義的。但是對於這種遊戲的方式影響到了其他小朋友,我們可以用另一種教育方法解決。

通過仔細“品味”,我認爲遇到這類問題,教師應該結合具體情景,引導幼兒換位思考,學習理解別人,讓其認識到自己的遊戲行爲不能影響到別人的'活動,引導幼兒在與同伴共同的遊戲時學習如何與同伴友好相處,如何接受他人的合理要求。

幼兒觀察記錄6

小班開學近一個月了,可是我們班的周xx還是沒有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分析原因:

1、孩子比較膽小,平時少與同齡人接觸,怕生;

2、沒有上過幼兒園,也就是從來都沒有離開過成人;

3、前段時間生病請假了一週,這更使得孩子不適應。生病回來後孩子跟之前一樣,每天早上爺爺送來後孩子總不肯從爺爺身上下來,大哭大鬧,怎麼勸都不肯鬆手,白天當有新鮮玩具玩的時候,他就一個人靜靜地在午睡室玩,不肯進教室,也不去其他地方,嘴裏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爺爺,爺爺不見!”,當身邊的玩具玩膩了,他就哭着想去找爺爺,不管怎麼勸就是要下樓,爲此我們有一個老師專門跟着他,爲了哄他開心,讓他喜歡上幼兒園,我們給他貼紅星,表揚他進步的地方,但好像並不起效果,孩子想家的時候,他還是會不顧一切。

那天早上他還是跟往常一樣在走廊來回走動,並隨時都有衝下樓的衝動。此時如果我去叫他,他看到我走過去,他必定會比我們更快衝下樓,這樣的情景已經反覆出現過很多次。這時一段積木滾過來,剛好滾在我腳邊,我順手撿起積木,把積木當槍對準他,想引起他的興趣,他看看我,看得很認真,看來他對此並不反感,我順勢把積木遞給他,他接過積木,看看我,還是沒反應。這時我假裝躲開他,從窗口尋找他的視線,他一下子就看到我了,同時我也看到了他臉上瞬間消失的一絲笑容,我誇張的說:“你的槍好厲害,差點打到我了”,他看看自己手中的“槍”,這時幾個男孩子也加入了我設計的遊戲,他們在我對面紛紛向我射擊,周見此情景,也舉起了他手中的“槍”,來回尋找我的視線。看他的反應,比之前靈活多了,找着找着,他笑了,笑的很開心,還笑出了聲。這是我聽到的周的第一次笑聲。

當我組織孩子們集合要開展第二個活動的時候,他還沉浸在剛纔的射擊遊戲中,只聽他在走廊一會來回跑動,一會“啪啪啪啪”學習射擊,儘管走廊只有張老師和他,他依然快樂的一個人玩着。

第二天早上他爺爺送他上幼兒園,與以往不同的是,那天他是跟他爺爺牽着手來的,沒有了之前的哭鬧,在爺爺走的時候,一切也是那麼安靜。看到這樣的場景真好,周變了,變得不那麼怕幼兒園了。真心希望他能儘快適應幼兒園的其他生活。

幼兒觀察記錄7

“孫xx,把外套、外褲脫了,再睡覺。”

“不行,我就不喜歡脫衣服。”

爲了怕寶貝着涼,我又嘗試着勸說寶貝脫外套,沒有想到的是,我這個說客沒有當成,反而換來了孩子一句:“我說了就是不脫,真討厭!”孩子的這一句話,我驚呆了,心裏有一絲絲的委屈,我的好心好意卻換來了孩子的怨恨,頓時我想到上一次因爲我強行脫了他的外套,結果他和我大鬧了一下,想到這裏,我陷入了沉思,到底發生了什麼,讓他如此的惱火!

午睡起牀不一會,我發現孫xx不見了,今天最後一個去吃點心的身影不是他了,看到寶貝的進步,我心裏暗自高興,心想一會一定要當着全班小朋友的面表揚他。這在這時,我又想起了午睡脫外套的那一幕,想到寶貝當時不禮貌的話語,我把他叫到了一邊,拉着他的小手,我看到了他臉上露出了被寵愛的笑容,此時我蹲下身子笑着對寶貝說:“你今天表現真棒,老師將會給你一個特別獎勵,你高興嗎?”寶貝微笑的點點頭。接着,我又誠懇說:“老師有個問題不明白,需要你的幫忙,你願意幫我嗎?寶貝輕輕的恩了一聲,我說:“你知道嗎?老師中午滿懷關心的叫你脫外套,你不但沒有謝謝老師,還說老師討厭,你知道老師心裏有多傷心嗎?”正當我故作傷心狀時,孫xx一下子眼淚涌了出來說:老師,你別生氣,我想爭第一,脫衣服就當不了第一了。

“聽到孩子稚嫩的語氣,我的心裏突然難受了起來,我對寶貝笑了笑說:“你不脫衣服起牀冷嗎?”此時耳後傳來一句發顫聲:“冷!”我更加難過了起來,在他的耳旁輕輕地說了一句:“孫xx,你在老師心中一直都很棒,如果下次能主動在午睡時把外套脫了就更棒了!”

幼兒觀察記錄8

觀察實錄:天天今天來得比較早,她來到了閱讀區,拿起了一本《三隻小豬》的繪本,雖然是一頁一頁的翻着,小嘴巴里還在講着什麼,但我發現書本拿倒了。一會,就把書放到了一邊,我走過去提醒天天把書拿正了,並和她一起分享了這個繪本故事。天天聽着我講的故事,有的地方還能接着我的話說下去。

分析:

孩子在閱讀中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書拿反也是常見的,說明天天在看書的時候並沒有真正的去看書中的畫面內容,只是隨意的翻着,隨意的講着。同時也能看出天天平時看書看得較少,尤其是很少有大人陪同着看書,所以會出現書拿反的現象。

措施:

針對上面出現的書拿反的現象,我們還可以指導孩子認識封面,知道看書時封面要朝上,通過觀察,幼兒也發現並瞭解了每本書的封面上都有幾個大字,那是書的名字,同時也有利於孩子整理圖書。針對家長沒時間陪同孩子閱讀繪本這一情況,我們可以邀請個別經常閱讀繪本的幼兒來做小老師,嘗試和大家一起閱讀,也可以把自己喜歡的繪本帶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幼兒觀察記錄9

今天,喝豆漿時,我剛給小朋友倒好豆漿一轉身,就聽見有幾個小朋友叫起來“老師,豆漿倒翻了,我轉過頭去一看,看到豆漿沿着桌子一滴一滴的滴下來,可還沒有等我說什麼,許xx和黃xx一起說是他(她)是他(她)把豆漿打翻的。我生氣的說”到底是誰把豆漿打翻的?”“是他(她)”他們異口同聲的說。

“是嗎”我陷入沉思,湘湘是班裏比較乖的孩子,而許xx呢,平時就是比較的調皮,於是我向他們問了好幾次到底是誰把豆漿打翻了,可他們倆都說是對方,但邊上的小朋友都說是湘湘,我靈機一動就說:“現在我也分不清是誰把豆漿打翻,我去打個電話叫警察叔叔來幫我找找,找到哪個小朋友就把他抓走。”

說完我拿出手機準備用手機打電話,沒想到我剛手機湘湘就哭了起來,我一下子明白了是怎麼回事,湘湘告訴我是她不小心把豆漿打翻的。

幼兒觀察記錄10

中午午睡時我發現沈家樂小朋友翻來翻去,久久不能入睡,看見我走進,他迅速把小手放進口袋,裝作已入睡的樣子。我沒說什麼,走開了,躲在一旁偷偷瞅他,發現他在口袋裏摸來摸去,一會兒,拿出來折一折,發出摺紙聲音。當我又走進他時,他迅速把手縮回去。我一離開,他又拿出來……我感到奇怪,機靈的他竟然在這次午睡中跟我捉迷藏?

我迅速走到他面前,把他的“寶貝”拿出來一看,原來是一張簡單的畫,這孩子竟然摺疊的這麼好,還愛不釋手的拿出來放進去。我示意他睡覺,他很不情願的藏起臉來。我剛要轉身走,他突然從小窗上爬起來,怯生生的小聲請求我:“老師,不扔掉,給我放着,行嗎?”“爲什麼?”“那是我給媽媽的生日禮物。”我便覺得奇怪了。簡單的畫,似像花,又不像花。

“媽媽喜歡牡丹花?”聽到孩子的話,我突然被感動了,我趕快找來一張潔白的餐巾紙,小心翼翼地摺疊好,神情莊重地還給了沈家樂小朋友。

幼兒觀察記錄11

耀文是我們班一個乖巧懂事的小男孩,每天區域活動他都非常仔細的玩着自己喜歡的玩具,有時能聽到他銀鈴般的笑聲。

今天,他依然走進了他喜歡的區域—通訊俱樂部。瞧,他在裏邊玩的多開心啊!正當我轉身觀察別的小朋友時,突然聽到了哭泣的聲音,循聲望去原來是耀文。“耀文,剛纔不是好好的嗎?怎麼哭起來了?”“老師,老師,我不小心把放大鏡給弄壞了。”原來,耀文想探索一下通訊俱樂部裏的電話內部是由哪些零件構成的,於是便用螺絲刀把一部電話拆開,然後想借助放大鏡仔細觀察一下電話的內部構造,沒想到剛觀察了一會,放大鏡的鏡片就從塑料柄上掉下來了。於是在我瞭解了事情的緣由之後,我一邊安慰耀文,一邊對他說:“沒事,老師不會怪你的。這個鏡片是可以重新安上去的,讓我們一起來試一下吧。”接下來我幫耀文安上了鏡片,剛剛安好,小傢伙就破涕爲笑了。看到他一會哭,一會笑的樣子,我也忍俊不禁笑了起來。

想到孩子愛哭鼻子是因爲責任心重怕弄壞物品怕老師責罰,我於是深深反思了自己,是不是平時老師總是嚴格管教孩子才導致孩子的這種行爲出現,或許做老師的正應該下功夫研究一下孩子的心理了。對於這種缺乏自信比較膽小又責任心較重的孩子而言,老師應換種角度來和他們交往,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做孩子的良師益友。

於是,我在同學面前非但沒批評耀文,而是表揚了他並且對孩子們說明了表揚他的原因是他敢於承認自己的錯誤。沒想到剛表揚完耀文之後,小朋友們爲他想起了響亮的掌聲。

幼兒觀察記錄12

中午睡覺的時候,劉文涵小朋友走到我身邊對我說:“老師,我脫不下來”,於是我就幫她脫下來,把她抱在牀上,她高興的蓋上被子,笑着睡去。沒想到,這一再平常不過的舉動引起了共鳴。文澤小朋友脫下一隻胳膊袖子支支吾吾的說:“老師,我也脫不下來。”我趕緊過去幫他脫,他臉上美滋滋的。歆雅小朋友也在那邊裝作着急的樣子,看我向她走去,臉上露出詭異的笑看着旁邊還有幾個蠢蠢欲動的孩子,看着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有的小朋友都睡着了,他們幾個還沒脫下衣服,我不禁嚴厲的說道:“你們今天怎麼了,以前從不用老師幫忙的小朋友,今天竟然都脫不下來,老師以前是怎麼教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們被嚇得立刻晴轉多雲,一個個乖乖地脫着衣服,不大一會的功夫就都脫下來躺好了。

等他們都睡着了,我走來走去細細琢磨這件事,發現是我誤解了孩子的本意。孩子們有一種讓老師給他脫衣服的自豪感和依賴感,就像跟媽媽撒嬌一樣,想從老師這裏得到關心和體貼,是想跟老師近距離的接觸,我卻破壞了這種師幼之間的親和。很是懊悔!

通過這件事情,在以後的日子裏,我都會積極的幫助孩子們脫衣服、蓋被子,來彌補自己的過失,有時候明明知道他們是裝的,也願意跟他們親密到底,讓他們感覺到家的溫暖。

幼兒觀察記錄13

觀察對象:

軒軒

年齡:

六歲

觀察時間:

6月16日

觀察老師:X·J

觀察地點:

中一活動室和戶外操場

觀察實錄:

片段一:7:50——7:53中一班活動室

軒軒拿着用半圓形塑料積木拼成的一個“山洞”給我看,接着他又拿起另外的兩塊積木當車子,從山洞的一端開向另一端,他說:“這是火車鑽山洞。”在桌子上覺得地方實在是太小,沒法子讓火車從遠處開向山洞,於是,他就蹲下來把“山洞”放到地上,兩隻手做起開火車的動作,嘴裏還不是發出:“咔哧,咔哧”的聲音,

火車從山洞裏面開過。

片段二:8:10——8:13中一班樓梯口

晨間鍛鍊開始了,小朋友排着着隊伍準備下樓去活動,大家走到樓梯口的時候,軒軒大聲地說:“老師小心,樓梯上有水,很滑的,當心摔倒。”我說:“軒軒,真棒!提醒大家注意了,樓梯上剛纔拖過了,很滑的,一個跟着一個要小心。”軒軒轉過身拉住竟林的手說:“我拉着你,小心。”大家一個跟着一個小心的安全的走到操場上。

片段三:8:25——8:28戶外操場

早操之後大家遊戲一個跟着一個走輪胎,練平衡能力,雖然輪胎不高,天熱輪胎踩上去的時候有點軟往下陷,小朋友們在走的過程中平衡把握起來不像硬的時候容易,走着走着,涵涵叫起來:“老師軒軒推我。我要摔倒了。”軒軒立刻反擊到:“老師我沒有推他。”那是怎麼一回事呢?軒軒接着說:“我走輪胎的時候腳一滑,差點摔倒,我想請涵涵幫助我,我手往前伸,碰到涵涵了。”我說:“涵涵,原來軒軒是把你當做他的好朋友,他要摔倒了,請你幫助拉他一下,不是推你,只是他立不牢,身體往前碰到你了。你明白嗎?”涵涵:“哦,我知道了。”原來是這麼一回事情,軒軒向涵涵道個歉,大家就和解了,還是好朋友。

分析與措施:

一、原因分析

1、個人簡析。

軒軒的個性是個內外兼修的,非常聰明,也很會表達,高興起來會哈哈大笑,不高興地時候會馬上抽泣,“我不高興。”中班上學期的時候來園還經常哭,一個人喜歡在一個角落的玩,下學期有明顯的進步,不再哭了,會與同伴共同遊戲了。

2、家庭因素。

軒軒的爸爸是從事個體經營的,爸爸媽媽忙生意時候,他主要由奶奶帶大的,家裏還有一個小弟弟,奶奶忙起來讓他自己一個人玩,所以在剛入園的時候適應能力不夠好,經常哭,想通過哭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3、幼兒園環境因素。

軒軒從不願意來幼兒園,到與同伴的接觸,老師的不斷教育,加上自己逐漸在成長,認知能力也不斷增強,軒軒的融入活動的情況有了明顯的好轉。

二、教育策略

在《3—6歲發展指南》中指出4—5歲幼兒“經常保持愉快地情緒,不高興時能較快的緩解。願意把自己的情緒告訴親近的人,一起分享快樂或求得安慰。”從幼兒的健康的發展來看軒軒的情緒發展有了明顯的好轉,他願意參與到集體活動之中雖然有時候不夠主動還是能夠堅持參加,在活動有時也膽小,有些事情做起來有點膽怯,在老師和小朋友的努力幫助下還是完成活動任務。

(一)隨機教育來點撥

軒軒是個很聰明的孩子,有些事情說明白了,懂了也會做的很好的,在活動中他會主動告訴老師自己的想法,願意把自己情緒告訴老師,說明他和老師親近了,可以與他一起分享了,這個時候可以利用愉快地情緒進行隨機教育,及時鼓勵、表揚與肯定,幫助他認識到自己好的行爲方式,帶給別人和自己的感受。

(二)認知化能力

在活動中遇到的問題有大有小,可能小事情變成大事情,幫助提高認識化解矛盾,也是提升幼兒對問題的處理方法。學習分析具體環境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與同伴進行溝通協商,從事情的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分析問題,不是一味的抱怨,吵鬧,是解決問題的一個重要的方法,引導學習處理不一樣意見的辦法,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幼兒觀察記錄14

現在的孩子在家中都是寶,都很寵愛。在家中孩子吃飯都是喂的,因此,孩子入園後用餐往往有很多問題,一到用餐時間,教師最爲忙碌,喂這個喂那個,爲這個我們採取了讓孩子自己學吃飯的方法,培養孩子自己吃飯的習慣。因爲孩子一旦養成由別人餵飯的習慣,就不會意識到吃飯是自己的"責任",經常讓別人哄着、追着把飯吃完,變成"爲媽媽吃"、"爲老師吃",從而造成很多孩子吃飯難。

因此我讓孩子自己吃飯,表揚吃飯吃的快的小朋友,並給五角星以鼓勵觸動孩子自己動手吃飯。同時,我們動搖家長讓孩子在家中也自己吃飯,慢慢地讓孩子養成自己吃飯的習慣。我們班好多孩子都會自己吃飯了,而且還吃的很乾淨,這樣既減輕了我們兩位老師的負擔,又幫助孩子養成了自理生活能力的習慣,有助於孩子健康成長。

幼兒觀察記錄15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是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更是爺爺奶奶心中的寶,大多數孩子在家裏可以說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大人們都對他百依百順,以至於孩子沒有動手動腦的機會。

我們班的xx小朋友家長向我反映:孩子早上不愛起牀,起牀之後從來都是等着奶奶給穿衣服,甚至穿衣服的時候自己的主觀意識都穿不好,奶奶給拿來了褲子,他卻並着腿往一個褲筒裏伸,吃飯的時候奶奶端着飯碗追着吃。以至於孩子的動手和動腦能力比其他小朋友弱一些,在家長半日活動中,家長看到孩子的表現後憂心的對我說。

其實據我觀察,孩子其實挺聰明的,只是懶於動腦。早上,孩子帶來了兩個果凍,在上課的時候玩弄着想吃,我給他放到了櫥櫃上確定他夠不到,並告訴他下午放學的時候給他。到中午的時候,我忙於其他事情,他看我不再,於是找了玩具插起來當小棍來夠,夠了半天沒夠着,於是他又搬來小椅子踩上去,小心翼翼的夠,我在窗戶下靜靜的看着他,他總算沒夠着,怕他摔倒我就進去了給他拿了下來但沒給他我告訴他:瞧,你的果凍還在這呢,下午放學的時候給你。下午放學的時候我給了孩子果凍,孩子並且很愉快的跟其他小朋友分享了。我跟家長說了此事,家長很無奈的笑笑。孩子可以動手動腦,去達到他自己想要的目的,但只是孩子常跟爺爺奶奶在一起住,爺爺奶奶對他的疼愛,使他沒有動手動腦的機會。

請多給孩子留出自己動手動腦的機會,讓他們有自己發揮,自己創造的空間。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