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幼兒園觀察記錄集合15篇

幼兒園觀察記錄集合15篇

來源:時尚冬    閱讀: 6.2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幼兒園觀察記錄1

“適當的表揚獎勵可使幼兒得到精神上的滿足和愉悅,增強其自信心和上進心,消除其不良行爲,強化其優秀品質的形成;不適當的獎勵則有礙於其優良品質的形成,甚至還會使幼兒形成不良品質。”在《家園練習手冊》中家長也提到“給孩子的獎勵方式可不僅限於小圓點、小紅花,還可以用別的方式來替代,或許效果會更好”。

幼兒園觀察記錄集合15篇

我想這不就是要求我在表揚方式上一定要注意“因人而異”嘛!於是接下來的幾天我對一些方式進行試驗。對於我們班比較膽小和沒有信心的孩子,我仍然以鼓勵爲主,一發現她們的優點就在全班孩子面前給予肯定,及時給予強化。而對一些自尊心比較嚴重的孩子,我覺得過多的表揚反而對他不一定有益,往往會讓他們覺得自己真的就最棒,什麼都最好,容易給他們造成錯覺,助長其自滿情緒。我發現他很喜歡早上的搭積木遊戲,常常能獨自沉浸其中,玩的不亦樂乎,而且搭出來的“作品”也很獨特。於是我就獎給他一些更高難度的操作性玩具作爲他進步的表現。

半個月下來,他們各自都有了不同程度上的進步,作爲教師,我已領悟到表揚方式方法多變的重要性,我採取的每一步行動都會牽引着孩子成長的腳步,即使是一個小小的表揚,也需要我多動腦思考,多求新存疑的!教育隨筆:學會表揚

“適當的表揚獎勵可使幼兒得到精神上的滿足和愉悅,增強其自信心和上進心,消除其不良行爲,強化其優秀品質的形成;不適當的獎勵則有礙於其優良品質的形成,甚至還會使幼兒形成不良品質。”在《家園練習手冊》中家長也提到“給孩子的獎勵方式可不僅限於小圓點、小紅花,還可以用別的方式來替代,或許效果會更好”。

我想這不就是要求我在表揚方式上一定要注意“因人而異”嘛!於是接下來的幾天我對一些方式進行試驗。對於我們班比較膽小和沒有信心的孩子,我仍然以鼓勵爲主,一發現她們的優點就在全班孩子面前給予肯定,及時給予強化。而對一些自尊心比較嚴重的孩子,我覺得過多的表揚反而對他不一定有益,往往會讓他們覺得自己真的就最棒,什麼都最好,容易給他們造成錯覺,助長其自滿情緒。我發現他很喜歡早上的搭積木遊戲,常常能獨自沉浸其中,玩的不亦樂乎,而且搭出來的“作品”也很獨特。於是我就獎給他一些更高難度的操作性玩具作爲他進步的表現。

半個月下來,他們各自都有了不同程度上的進步,作爲教師,我已領悟到表揚方式方法多變的重要性,我採取的每一步行動都會牽引着孩子成長的腳步,即使是一個小小的表揚,也需要我多動腦思考,多求新存疑的!

幼兒園觀察記錄2

這個問題可以引起分類和相對性的認識,並由此可以幫助幼兒學習收集信息,增長見識。——從幼兒爭論中生成的教學活動

在小班主題活動《可愛的動物》的一次繪畫“小螞蟻”中,有一位幼兒輕輕地說:“螞蟻是壞的。”馬上有另一位幼兒大聲地說:“老師,燦燦說螞蟻是壞的。”“螞蟻是好的。”又有一位小朋友發出聲音,“好的”“壞的”……這一下教室裏熱鬧非凡,把原先安靜的秩序全都打亂了,只見有些幼兒例舉了事例“我家前幾天爬滿了螞蟻,媽媽讓我一起消滅它。”“白蟻會把屋子都啃掉。”“螞蟻會鬆土”“螞蟻會吃小蟲子呢。”於是大家紛紛對爭論產生了興趣,螞蟻是好是壞的焦點落到了我的身上,大家的目光充滿了期待,對於小班幼兒的這種爭論,我覺得猶爲可貴,特別是大部分幼兒都參與了爭論之中,於是我說:“螞蟻的種類很多,讓我們從今天開始關注這種小動物,查查資料、問問爸媽,聽聽他們是怎麼說的?小朋友今天根據自己的判斷畫出你心目中的小螞蟻。”活動繼續進行,在結束時,我發現有些孩子的作品黑乎乎,有些作品顏色非常漂亮,有些作品有些雜亂。原來他們是用色彩和線條代表自己的觀點呢。我也就此形成活動方案,引領幼兒上網查找有關螞蟻知識的網頁;下載有關螞蟻的一些圖片(包括生長圖、生活習性、不同種類);製成相關的拼圖投入區域中;與家長一道帶領幼兒尋找、觀察螞蟻,在次基礎上還專門組織了一次關於“螞蟻”的集體教學活動。

分析

幼兒在活動中的爭論是幼兒積極思維的表現,反映了幼兒的認知需要,也是教師介入的必要時機,同時教師非常重視聆聽幼兒的對話,從對話中判斷幼兒當前興趣的價值性,並把幼兒在對話中所反映的幼稚理論和認知衝突作爲教師教育策略的依據,就此順應幼兒生成了以後的活動方案。以上案例中教師當場做出的判斷是:

(1)不必馬上回答結果,因爲“好的與壞的”的簡單回答打發孩子很容易(因爲教師的回答往往具有權威性),但幼兒並不會因此受益。而當時正在美術活動中,預設的和生成的並沒有完全遊離,因此先把自己的判斷暫時留在作品中,可與以後的認知形成對比。

(2)爭論的問題具有深入的價值和可能。這個問題可以引起分類和相對性的認識,並由此可以幫助幼兒學習收集信息,增長見識。

幼兒園觀察記錄3

新學期開始了,我班的孩子都來了。幼兒園的環境對於他們來說是充滿新奇,但是離開父母的懷抱又是那樣的忐忑、不安。當家長轉身要走的時候,有些孩子甚至想要衝出去,那時候的他是那樣的無助,對於自己的親人又是那樣的充滿依戀啊!

孩子就讓張老師、龔老師來抱起你!哭吧……就靠着老師的肩膀,你感到安全感了嗎?老師其實就是你的媽媽,你不開心了,

就和老師說,老師來逗你笑。你想上廁所了,不要害怕,老師牽着你的手陪你一起去。你碗裏的飯還不夠嗎?不要緊,老師去幫你添!

睡覺時候想媽媽了嗎?就讓老師來拍拍你,老師就是媽媽,會一隻陪着你的……

孩子啊!

你們還小,你們的心就像是一張白紙,

那樣的純潔、美麗!

老師不想要在上面畫出美麗的色彩,

只想要這顆心還是那樣的純、那樣的淨!

孩子,今天起老師就是你們的媽媽……

各位家長:請你們放心!我們就是孩子最慈愛的媽媽。

幼兒園觀察記錄4

“老師,周xx又在裏面玩水了。”孩子們從洗手間跑出來向我報告着。現在天氣轉涼,小朋友一玩水就容易把衣服弄溼,受涼。我們每次都要提醒孩子,洗手的時候要把袖子捲上去,不能玩水。可孩子們總是不能控制地會去玩水。我不動聲色地走過去看了看,果然杜一真的是在玩水。等所有的小朋友都洗好手,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我對小朋友們說:“剛纔在裏面玩水的小朋友,請站起來。”幾個小朋友都很自覺地自己站起來了,我似乎很不經意地掃了一眼康康,卻把他的神情都看在了眼裏。他一會兒略帶緊張地看看我,一會又把手放在桌子上搓來搓去。

“這幾個小朋友雖然玩水是不對的,可是他們老師還是要表揚的,因爲他們能夠很誠實,知道自己做得不對,才能改正自己不好的習慣。還有剛纔玩水,沒站起來的小朋友嗎?”周xx似乎挪動了一下身子想站起來。這時,幾個小朋友你一言我一語地喊了起來:“老師,還有周xx!”“老師,周xx不站起來的!”……周xx的小腦袋有些往下低,我示意小朋友安靜。順勢問道:“周xx,你剛纔玩水了嗎?”周xx看看略微地停頓了一會兒,對着我搖搖頭。這下,我可真有些生氣了,這麼多小朋友都來“舉報”了,加上我也親眼看見了,他還是不承認。我加重了語氣問:“周xx,那小朋友怎麼都說看見你玩了,你玩了沒有?”他的小臉有些發紅,嘴角蠕動了幾下,吐出兩個字:“沒有。”

這一次,我雖然生氣,可是轉念一想,周xx是個不愛表達的孩子,也許是我的方法出現了錯誤。老師越生氣,孩子越怕受到老師的責難,這時候孩子就選擇了撒謊、打死也不承認。孩子雖然小,可是每個孩子都有自尊心,我們都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每對孩子進行一次批評,實際上就是讓他又一次加深了他是壞孩子、惡劣的孩子、十分討人嫌的孩子的印象。我們不能以成年人的角度去看待孩子。

事後,我把周xx叫到身邊,摸摸他的腦袋,拉着他的小手,說:“康康,老師真的很喜歡你。前面你是有些不好意思了吧。告訴老師你剛纔玩水了麼?老師相信你說的話,你說沒玩水,那肯定就是沒玩水。但是你要誠實地告訴老師哦。”這下,他向我點點頭說:“老師,我玩水了。”還有些不好意思地不敢看我。我笑眯眯地說:“我知道你是個誠實地好孩子,知道自己做的不對的地方,就要努力把它改正,好嗎?老師相信你會做到的。”周xx朝我使勁地點點頭,他笑了。

幼兒園觀察記錄5

“又是林君慈!”還未走進辦公室,老遠就聽見中班班主任譚老師誇張的叫聲…這幾天,也不知是怎麼了,君慈這孩子老是犯錯,每天早上上班的時候,保育員向我彙報工作的時候,總要提到他,要麼不講衛生,要麼調皮搗蛋,總是不如其他孩子好管理…班主任譚老師呢?更是傷透了腦筋,先不說他安靜不了三分鐘,就是每次上課,譚老師講的津津有味,君慈小朋友總是冷不丁來一句:“老師,我要喝水。”或者說:“老師,我要上廁所。”諸如此類的小插曲,因爲有了小君慈,而在班上屢見不鮮。更有勝者,這孩子攻擊性特別強,同班孩子幾乎個個慘遭他的“毒手”!要麼被他咬一口,要麼動不動被他推倒在地,或者被他抓傷。就是大班孩子,也畏懼他三分。

這孩子到底怎麼啦?多次教育無效後,我靜下心來,一直在想,一定要抽時間跟他的家人聊聊。

一個家長開放日,我有幸遇到了孩子的爺爺——一位慈祥謙和的老人家。奇怪的是:當君慈爺爺提到孫子的時候,我注意到老人家眼裏總是噙着淚花…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這孩子從小一生下來,他的媽媽就離開了。具體原因老人沒有多講,據說是君慈爸爸媽媽性格不合所致,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這孩子從小沒有享受到一點點母愛!因爲這孩子太可憐了,所以爺爺、奶奶特別遷就他,君慈爸爸在外拼命打工掙錢,想從物質方面彌補這方面對孩子的虧欠。舉個例子佐證,去年十月份的一天,我接到了遠在南京的君慈爸爸電話,請我從郵局幫孩子領點東西,當時,我不假思索的答應了。結果呢,等我到郵局一看,我頓時傻眼了!原來呀,他寄回來一大個紙箱,我試着搬了一下,紋絲不動,太重了!後來,請張老師幫忙,才把它擡到了幼兒園。放假的時候,君慈爺爺打開一看,裏面竟然有他給孩子買的各種各樣鞋子十幾雙,另外還有十幾套衣服、大小各種玩具等等。淳淳父愛,可見一斑。但是儘管如此,君慈這小傢伙在很多時候還是與其他孩子顯得格格不入。

想起君慈剛上幼兒園時的種種表現:一雙驚恐不安的小眼睛,滴溜溜亂轉,時刻處於戒備狀態;行動上煩躁不安、攻擊性強,表現在課間活動的時候,總是喜歡與其它小朋友起衝突;性格方面表現出多疑、孤獨的一面,即使有老師組織小朋友遊戲,他也不願意參加活動,總喜歡一個人靜坐着,當老師叫他的時候,他總是說:我不想玩…在這裏,我都一一找到了答案。

這孩子缺少母愛!正是因爲沒有母愛,在君慈的內心深處,從小沒有一點安全感,時時刻刻處於緊張狀態,他的種種表現其實也只是一種本能的自衛行爲!

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所在,我先與君慈的父親通了長途電話,進行了溝通,希望他能與君慈的媽媽改善關係,給孩子完整的愛!接着我教給了君慈爺爺一些常用有效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再與班主任譚老師交流了我個人的看法,並且與譚老師一起爲小君慈量身定做了一套訓練方案,幫助他一步步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值得高興的是,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孩子有了明顯的變化:操場上,有了小君慈活潑的身影;餐桌上,那個挑食的孩子,現在樣樣都吃了;課堂上,那個老是無拘無束的君慈不見了,知道發言先舉手了;小臉上,偶爾也會露出天真的笑容。

但是,細心的我發現:在小傢伙的眉宇深處,很多時候總有一絲哀怨,常常在不經意間流露。特別是有全託小朋友的媽媽來幼兒園看望自己孩子的時候,這種感覺更爲明顯。

君慈媽媽,你在哪裏呢?你知道嗎,年僅4歲的小君慈是多麼希望自己能像其他孩子一樣,叫你一聲媽媽!享受一下世界上最最溫馨的母愛呀!人們都說:母愛是最無私的,你的孩子還這麼小,你捨得這樣對他嗎?

孩子需要母愛啊!這世界呼喚母愛!

幼兒園觀察記錄6

案例片斷一:

吃點心的時候,老師端出了一盤草莓。老師問小朋友,你想要哪顆,小朋友爭着說,要大的、要小的、要最紅的。老師說,請要小的孩子舉起手,然後把大的、紅的草莓分發給了他們,卻把小的草莓給了說要紅的、要大的小朋友。在孩子們吃草莓的時候,老師說:“好孩子要學會把好東西讓給別人,不能先想着自己。”老師看着盤子裏剩下的幾顆草莓說:“還有幾顆,誰還要?”這次,只有五個小朋友說不要,其他小朋友都說要,結果,老師把餘下的幾顆給了說不要的孩子。但其中一個孩子說:“老師,我真的不要了。”老師很驚訝,一看,原先的那顆草莓也只吃了一半,估計他是真的不要了!其餘四個說不要的小朋友則美滋滋地吃着老師給他們的最後幾顆草莓。

案例片斷二:

張佳怡的爸爸從廈門回來,給班上的小朋友帶來了一些禮物,有玩的、有吃的,小朋友都爭着要玩具,可玩具分給每一個孩子又不夠了。於是,老師把玩具拿在手裏說:“你們要是想得到它,就要參加一次比賽。每個孩子都來整理自己的牀鋪和衣裝,誰整理得又快又好,玩具就給誰。”於是,一部分孩子得到了玩具,另一部分孩子得到了食物。老師還告訴孩子們,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須做得最好。

反思:

兩個例子,證明了一個教育原理,那就是教育要從人的本質需要出發,重視激勵人的創造力,鼓勵孩子爭取第一,使孩子成長爲一個積極進取的人,而不是無謂地抑制孩子的慾望,更不能鼓勵說謊。正當、公平地去爭取自己想要得到的,能激發孩子的創造力,調動孩子的主觀能動性,把潛在的本能激發出來。

誠然,在我國的傳統教育中,十分推崇謙讓、利他、克己等品行修養。我們不否認中國傳統美德對人成才立世的意義和作用,但是也應看到這種傳統美德在培養孩子勃發的創造力等方面的.負面影響。競爭的時代,要孩子因仁取讓,孩子也許養成了謙讓的品質,卻可能變得無所作爲。人的本能是追求最好最大的物質滿足,如果正常的獲取滿足的方式被謙讓取代,他就有可能變換方式去獲取,這樣容易導致孩子的雙重人格。案例一中教師問“誰還要”,說不要的五個孩子中有一個是真的不要了,其他四個也許是用了“智取”的方式獲取了想要的東西。教師的這種做法其實是在強化孩子做無謂的謙讓,這四個孩子很有可能在這樣的強化中學會了欺騙,學會了說謊,其他的孩子下一次也可能會用上“智取”的方式。教師明知孩子們都想吃草莓,爲什麼一定要孩子們說假話呢?即使有人真心謙讓,從受益者方面看,是因他人謙讓而輕易獲得的,自己沒有付出努力,對他們自身的發展也沒有什麼積極意義。教師真正應該做的是尊重幼兒,創設寬鬆平等的環境,滿足他們的需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

對孩子的教育應樹立這樣一種指導思想:正當競爭,發揮能力的競爭,就是一種美德。品德培養不應獨立於創造力培養之外。公平競爭、按勞取酬,既是美德,又是一種優秀素質,是一種智慧和能力。我們應該讓孩子在這樣的努力進取中,德、能同步提高。

幼兒園觀察記錄7

今天又到了中午吃飯地時間,孩子們一個一個爭先恐後地洗手,分碗準備吃飯。可是吳昊軒小朋友一直呆呆地坐在那裏,有意無意地擺弄面前的勺子。分好飯後,孩子們都安心地吃飯,只有吳昊軒看着滿滿一碗飯發呆不吃。我走近他說:“你的飯怎麼還有這麼多,別的小朋友都在吃飯了呢,今天你不能睡覺了,自己刷碗,他只是看了看我,沒有理採我。唉…..每次吃飯都是這樣,真是拿他沒有辦法。這次,我靈機一動,說:“看旁邊的小朋友也沒有吃完,你和他們比賽看誰的嘴巴本領大好不好。”另一個小朋友說:“好!“吳昊軒雖然沒有說話,但這次他還是低頭一口一口地大吃起來,雖然最後還是輸給了另一個孩子,但比開始還是快多了。

每次吃飯,都好像吳昊軒的一個大難題,無論吃什麼不是做動作就是其它小朋友吃,每次都是他最後一個吃完,我也想過很多辦法來鼓勵他,也有一些較強硬的措施,但是都沒有起到多大效果。在教育上,我們也要做到“因人施教”根據幼兒的個別特徵用不同的態度和方法來教育孩子,像這樣的孩子,他也有很強的自尊心。也想得到老師的表揚。更適合用一些正面的激勵措施引導。在以後的時間裏,我應該繼續鼓勵吳昊軒和別的孩子比賽,無論什麼事情,讓他產生較強的榮譽感。

幼兒園觀察記錄8

我們班多是2週歲多的寶寶,每天早晨入園的時候我們倆託班就成了全園的焦點了,孩子哭鬧,家長情緒波動,我們心裏也難受,特別是優優、政政、霏霏那就更鬧了!因爲幼兒剛來幼兒園,上課成了一大難題,識字寶寶的時候,有的小朋友不願意讀,低着頭,我把優優請到字寶寶面前讓他們作小老師,本想爲難一下他,沒想到孩子笑呵呵的拿起小字卡,高興地舉起來,“狗”!

當時我怎麼也沒有想到他能夠大膽的說出來。有了這次經驗之後,我上課的時候經常讓小朋友輪流當小老師效果還不錯,同時我也經常把她們一天在園所學的回家交給爸爸媽媽聽,不但提高了他們的興趣,還讓他們對知識有了更好的鞏固……

所以說,老師或家長是幼兒生活的一面鏡子,我們要以身作則,從點滴小事做起,雖然這只是我從幼兒當小老師有趣而發,但從另一起我也覺得也提高幼兒的模樣能力,請你伸出大拇指爲他們加油吧!

幼兒園觀察記錄9

8月18日 晴

過了兩天了,對於那些喜歡上幼兒園的孩子來說兩天一下子就過了。可對於不願意的孩子來說那簡直是漫長的兩天。我們班哭的孩子佔三分之一。這是這兩天看出來的!不過值得欣慰的是哭的時間已經縮短了,可能他們也領悟到不管哭不哭,反正也是要留下的,那就在家長走的時候吆喝上兩嗓子意思一下吧,否則就顯得很喜歡上幼兒園了。也因此,我和沈老師兩人,能夠偶爾在他們停頓、休息的那當口有時間喝上口水了!真是從沒覺得水是那麼的甜!

可惜還是有那麼幾個家長還是放不下心,在孩子入園第三天的時候還在“陪讀”,對此我們哭笑不得。黃陸妍就是其中一個。領教過了她的脾氣後,我不敢在沒有計劃好之前太貿然行事,免得打草驚蛇。於是我決定先向我個人認爲好對付的孩子進攻!在我再一次以強硬措施攻下一個的時候,黃陸妍已經屁顛屁顛地跟在沈老師身後打轉了!哈哈……我着實還高興了一陣呢!

事後據沈老師說也是採取強硬措施而征服她的!而且還很服沈老師,很喜歡她呢!不管怎樣,反正她已經投降了!而我們終於在第三天的時候又有些成果了!真是可喜可賀啊!

幼兒園觀察記錄10

開學的第一週,讓我最煩惱的就是孩子的午睡問題。於是,如何提高孩子的午睡質量,讓每個孩子在做到自覺入睡的同時又能保持愉悅的心情入睡成了這周我最關注話題

記得以前家訪的時候,聽很多家長說起,孩子在家睡覺前都要纏着家長講故事,有時一個故事不夠,還要講很多個。在幼兒園,我何不也試試這個辦法呢?既然孩子都這麼喜歡聽故事,與其老師每天苦口婆心的一遍又一遍提醒他們睡覺,還不如用講故事的方式去約束他們,讓他們養成自覺入睡的習慣。別的老師建議我:可以利用錄音機,讓孩子聽錄音故事。可是我覺得,剛開始就使用錄音機,沒有取到很好的約束作用,因爲孩子的常規還沒有養成,畢竟錄音機是死的,它不會因爲孩子的表現而有所改變,但人是活的,是可以融會貫通的。如果是教師親自講述故事時,那麼老師就可以利用眼神、動作或是抑揚頓挫的語氣和語調去提醒和約束沒有遵守規定的孩子。這樣會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於是,說幹就幹。我在網上選了幾個適合睡覺前聽的故事,並把它看熟,第二週,我就實施了這個方案。進入午睡室前,我就跟孩子們忽悠了一下:“昨天,龐老師媽咪聽了一個很好聽很好聽的故事,你們想聽嗎?”“想”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想聽的話,那等會兒龐老師媽咪講給你們聽,好不好?”“好!”看孩子們這麼開心,於是,我接着忽悠:“這個故事什麼時候講呢?我想等寶寶午睡的時候講,先請寶寶去小便洗手,然後安靜地進入午睡室,如果你們既安靜動作又快,那我就跟你們講,好不好?”“好!”孩子們很開心,說完靜靜地進入了盥洗室……

等寶寶都進入午睡室,我便開始跟她們約法三章:不說話,躺下,眼睛閉起來的寶寶才能聽故事。孩子們很安靜,都迫不及待得催我講故事。等他們都安靜了,我便開始一邊在午睡室來回走動巡視,一邊講起了故事。剛開始,有的孩子會耍賴,偷偷得睜開眼,偷偷得看我有沒有發現。看到我瞪他一眼,馬上又乖乖得把眼睛閉起來。有的孩子會把腳擡起來,有的孩子會伸手,我則一邊講故事,一邊輕輕得拍拍他,提醒他,有時看到孩子不乖,我還會故意停頓很長時間……

講故事時,我的語速很慢,就這樣,兩遍故事下來,半個小時已經過去了。驚喜地發現部分孩子已經進入夢想了……還沒睡的呢,也明顯看出有的睡意……試了幾天,發現平時要老師陪的孩子也開始自覺入睡了,看來這個方法還真是有效,至少現在對於我們班孩子是有效的……

希望我們班的每個孩子都能養成自覺入睡的好習慣。

幼兒園觀察記錄11

黃旭彬是個是個性格開朗的男孩,平時愛說話,喜歡親近老師,有事沒事都喜歡找老師聊天,還喜歡跟老師講述自己的見聞和自己的感受、體驗。一天,小朋友們都搬好了自己的椅子準備玩音樂遊戲,這時黃旭彬從自己的座位上站起來,我看見他的表情很不開心,好像要哭的樣子,於是我問:“你怎黃旭彬麼啦?”他沒有回答我,只是低着頭坐着。我摸摸他的頭,看他的樣子不像是因生病而難受。於是我問坐在他旁邊的小朋友:“爲黃旭彬什麼不開心?”小朋友都說不知道,我又輕聲地問正準備組織小朋友遊戲的肖老師:“你剛纔有沒有批評黃旭彬”,肖老師說:“沒有呀!”於是肖老師也過去問:“黃旭彬你怎麼啦?”這一問在黃旭彬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了,用很無奈的語調說:“你就別理我啦!”這時他的眼淚也快要流出來了,邊說邊走進洗手間拿毛巾擦眼淚。聽到這黃旭彬樣說,我們兩個老師都覺得很奇怪,平時只要有一點小事,黃旭彬都會很着急地說出來,今天好像變了一個人似的。過了一會兒黃旭彬從洗手間回到了自己的座位,情緒好舒緩了一些,後來我們也不再去幹擾他的情緒,他也照常參加音樂遊戲。第二天,我們看他的情緒很好,就問他昨天是因爲什麼事不開心,結果他笑而不答,好象還是不願意說出來,我們也不勉強孩子,也應該尊重孩子的隱私。

雖然我不知道黃旭彬哭的具體原因,但我從黃旭彬的情緒變化和平常的表現中可以猜測出他是因爲一些小事情而哭的,他自己也覺得老師沒有必要知道,也不需要老師幫助。也許是想起一些不開心的事;也許是小夥伴無意中讓他受了委屈;也許是自己沒有做好哪一件事情;也許……

作爲老師,關注孩子的各種表現,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特別是孩子突然哭時,(很多時候孩子是用哭來求助)老師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孩子怎麼啦?怎麼會哭呢?然後就着急地詢問原因,以便及時幫助解決孩子遇到的各種事情。孩子隨着年齡的增長和經驗的豐富,他們不斷在摸索、嘗試自己獨立,逐步擺脫對別人的依賴。這件事給我的感觸很大:

一、的黃旭彬表現令我們對他刮目相看,我覺得這是黃旭彬長大的表現,他在嘗試獨立承受和解決一些事情。

二、我覺得老師全面仔細關注孩子是非常必要的,但不要強求孩子接受老師或同伴的幫助,不要強求孩子說出自己不想說或認爲沒必要說的事情。應該讓孩子自己選擇,支持、鼓勵孩子自己學着去解決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小矛盾,應該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孩子鍛鍊。

幼兒園觀察記錄12

觀察區域:

美工區

觀察對象:

觀察時間:

20xx年9月23日

觀察背景:

小班幼兒剛來幼兒園,在美工區裏幼兒最喜歡玩的就是橡皮泥,因爲橡皮泥可塑性強,幼兒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來完成和滿足他們的想象,捏、揉、撕、拉、摁等簡單的手部動作就可以使橡皮泥發生許多的變化,而且橡皮泥對於幼兒的經驗要求不高,所以幼兒都很喜歡玩,在玩橡皮泥的過程中,幼兒獲得了很多的快樂,他們也會適當的和周圍的幼兒或者和材料發生一些互動。

觀察實錄:

喬xx和張x兩個人坐在一起玩橡皮泥,看到我走過去,王xx首先舉起了他做的橡皮泥對我說:“老師你看,我做的是小圓子”,師:“這個小圓子是什麼啊?”張x:“就是可以吃的”師:“有一點像我們吃的粘粘的、圓圓的”還沒等我說完,喬xx搶先說:“做的是小圓子”,於是喬xx也開始做起了小圓子,一邊做一邊展示給我和王xx看。我對她說“除了小圓子,你還會做什麼呀”,於是她把小圓子放在手中開始做起來,過了一會,她舉起一個長長的東西對我說:“看呀,我做的是麪條,給你吃。”

分析幼兒行爲:

1、在活動中,幼兒似乎有了簡單的交流,但還僅僅處於在老師引出的話題中而建立起來的

2、兩位幼兒都能主動地在老師面前表達自己的感受,但在我走過去之前,他們兩個還是自顧自的玩,並沒有把自己做的作品展示給夥伴,也沒有給好朋友講解

3、幼兒的創作渴望較高,王xx在看到王xx的作品被老師認可之後,也爭着開始做起來

4、鼓勵表揚幼兒良好創作行爲,並引導幼兒除了向老師表達之外,也可以和小朋友們說一說。

教師支持行爲:

1、在活動中教師可以適時的進入,給幼兒一些鼓勵的話語。

2、在激勵幼兒的過程中可以給他們一點建議來開拓幼兒的思維,因爲經驗有限他們有時會不知道要做什麼,教師可以給他們適當的意見。

幼兒園觀察記錄13

“設個小舞臺,讓每個孩子都能上來表演,給孩子展現自己的機會。”許多班級都開闢了“小舞臺”這塊寶地,讓我們的孩子在此盡情地表演,展示自己,表現自己。

現在我們重視了爲孩子搭建有形的舞臺,但不能忽視無形舞臺的搭建,因爲無形的舞臺更大,能容納的演員更多,當然導演—我們的老師更要給每個孩子登上舞臺的機會,這樣你就會發現其實每個小演員都是不錯的,這一點我深有體會:

那天有老師借我們班的孩子上課,因此我就和留下的20位孩子一起閱讀繪本〈小老鼠漫長的一夜〉,活動前我就做好了今天的閱讀要以我講爲主的準備,因爲以前“撐”場面的幾個孩子走了,留下的孩子要麼發言不積極,要麼聽講不專心,可結果卻完全出乎我的意料,雖然參與閱讀的孩子比原來少了一半,但舉手的孩子並不比原來的少,以前幾個很少發言的孩子今天一反常態不但能主動地舉起了小手,而且還能講出畫面的內容,有的還用上一些優美的詞語。

孩子們的表現引起了我的思考,以前我們有意或無意間把登上舞臺的機會給了那些能力強或勇於表現自己的孩子,這些相對能力差的或不善於表現的孩子就只能當觀衆了,今天舞臺上空了,他們就有了當演員的機會,機會讓他們的才能得到了充分地展示,讓我看到了真正的他(她)。

搭建舞臺很重要,讓每個孩子登臺更重要。

幼兒園觀察記錄14

有趣的比賽是幼兒所喜愛的,他們能通過比賽和同伴團結在一起,並知道自己的言行對團隊的影響。於是我在教學中,也慢慢採用了競爭與合作的比賽形式來啓發幼兒的興奮點。比如在進行智力遊戲時候,我就會常常組織兩個小組比賽的形式,在每一組成員答對時,給相應的小組貼一個星星,同樣如果哪個小組違反規則,或者不遵守紀律,則要給該小組拿掉一個星星。這樣的比賽規則,一方面激勵幼兒園積極舉手搶答,另一方面也提醒幼兒園要遵守課堂和遊戲規則,建立一個良好的幼兒常規。

當然教師可以根據幼兒興趣的不斷變化,增加遊戲的種類,激發幼兒參與集體遊戲的興趣。如:跳遠強人隊等,做操模範隊,也可以變換組合團隊的形式,如:自願組合、男孩女孩隊、小雞小鴨隊,這些有益的遊戲都能促進幼兒集體意識和規則意識的發展。

有趣的比賽也可以延伸到我們的吃飯,每次我們在吃飯前都會對孩子們提出要求:吃飯的時候不能說話,眼睛要看着自己的菜碗,不要剩下飯菜……這一系列的“規矩”天天掛在嘴上,絮叨起來沒完沒了,可效果並不是很明顯。飯菜該剩下還是剩下,話該說還是說,有時候一頓飯要吃上大半個小時,今天突然有了轉機。

今天吃飯前,我又講述了一次“吃飯要則”,剛要吃,JYX大聲說:“老師,我們比賽看誰先吃飽!”“好”班裏的小朋友都興奮起來,我趁機說:“行是行,我們不光要比賽誰先吃飽,還要看誰的桌面、碗裏最乾淨,而且吃飯的時候不說話。”“行!”大家齊聲說,於是,一場別開生面的比賽開始了。通過比賽,以前吃飯老是拖拉的YZC倒是成了吃飯的第一名。當然我們不提倡爲了比賽,而盲目地追求吃飯的速度,爲了健康,還是要遵循細嚼慢嚥的吃飯規則,但這也啓發了我做這樣的思考:單純的說教並不能解決問題,要順應孩子的興趣,找到他們的興奮點,瞭解他們的身心發展。偶爾搞幾次小比賽,比一般的說教更能取得教育的預期效果。

幼兒園是幼兒走出家庭接觸到的第一個小社會,作爲集體的一員,他們會在集體的環境中漸漸懂得合作、謙讓,能夠遵循每個集體活動的規則。遊戲是幼兒最好的夥伴,讓老師們利用幼兒這一特殊的夥伴,在這特有的環境中,促進其社會性得到更好的發展。

幼兒園觀察記錄15

今天午餐前,我組織孩子們進行欣賞故事活動。欣賞故事剛開始不久,我發現後面的孩子就坐不住了。有的嘻嘻哈哈,有的竊竊私語。於是,我大聲地喊了幾遍“請安靜”。雖然孩子們聽到我的喊聲後,情況有所改變,但沒過多久,他們又開始鬧騰起來了。這時,我特別生氣,不明白今天這麼好聽的故事孩子們卻不喜歡聽,不明白爲什麼孩子們坐在一起總有說不完的話,爲了讓孩子們安靜下來聽故事。我決定教育一下後面幾個比較“鬧”的孩子,以起警示作用。

我環視了一下,看見後面的方xx正和同伴說說笑笑。於是,我走了過去大聲喊了一下:

師:“方xx,你在幹嗎?你再不好好聽的話,我請你出去了。”

只見他馬上低下了頭很膽怯的樣子坐在那裏。其他幾個孩子也看着我不敢出聲。

師:“你們爲什麼這麼吵。不好好地聽呢?”

這時,方xx一副委屈的樣子說:“沈老師,其實你今天錯怪我們了,錄音機的聲音太輕了,我們聽不到。”

一聽到這話。我馬上坐到後面的位子上一聽,果然在後面聽不到聲音。我釋然了。原來是孩子們聽不到才發生這種現象的。

我馬上對他們說:“對不起,對不起,今天是沈老師錯怪你們了,沈老師向你們道歉好嗎,現在,我把錄音機的聲音放響點,沈老師和你們一起來欣賞故事好嗎?”

說完,我就放響了一點聲音,並坐在孩子們的位子上和孩子們一起欣賞故事。結果,看到孩子們的認真勁,真讓我感到慚愧!

分析:

在上面一個簡單的案例過程中,當我聽到“沈老師,你錯怪我們了”這句話後,我應該好好反思一下。作爲老師的我,在這一件事中給了我很多啓發。一方面,孩子們的“出格”行爲是有原因的,當孩子們剛開始吵鬧時,如果我能及時的去了解事因的話,往往就不會誤解孩子了,他們也會認真地聽故事了。當我們組織自以爲很有意思的活動而孩子參與率不高時,我們老師需要站在孩子們的角度去思考,走到孩子們的位子上去耐心地觀察和了解,並及時引導和調整。另一方面,我們老師在平時應該鼓勵和引導孩子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感受。這樣,就能更早地發現並解決問題了。因此,我們的職業是瑣碎的,應隨時關注孩子們的表現,應做一個細心、愛心、耐心、關心的教師,孩子們更能全面發展、發揮自己的潛能了。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