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健康養生 > 怎麼做白蘿蔔海帶湯好喝

怎麼做白蘿蔔海帶湯好喝

來源:時尚冬    閱讀: 9.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美食當前,誰能忍住不動呢?作爲一道家喻戶曉的家常菜,白蘿蔔不僅美觀有營養,在搭配其他菜時也是一級棒的搭檔菜餚。接下來就由小編告訴大家白蘿蔔海帶湯的做法與白蘿蔔的相關知識吧。

怎麼做白蘿蔔海帶湯好喝

怎麼做白蘿蔔海帶湯好喝1

製作時間:30分鐘

難易程度:一般

口味:鮮美

分類:燉菜

主食材:白蘿蔔300、海帶100克、裏脊肉100克

輔料:姜1塊

步驟:

1、海帶用溫水泡軟;

2、切成小塊;

3、白蘿蔔洗淨,切成厚片;

4、姜1塊切末;

5、裏脊肉洗淨切片;

6、加入料酒1勺;

7、生抽1勺;

8、水澱粉1勺;

9、拌勻後醃製10分鐘;

10、鍋中放入適量油,油溫燒至6成熱;

11、放入薑末爆香;

12、倒入適量清水燒開;

13、加入蘿蔔煮至呈透明狀;

14、將醃好的肉片依次放入鍋;

15、煮至肉片變色;

16、調入鹽1勺;

17、雞精半勺;

18、拌勻後撒上蔥花即可。

怎麼做白蘿蔔海帶湯好喝2

白蘿蔔的功效與作用:

白蘿蔔味甘、辛、性涼,入肺、胃、肺、大腸經;

具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下氣寬中、消食化滯、開胃健脾、順氣化痰的功效;

主要用於腹脹停食、腹痛、咳嗽、痰多等症。

白蘿蔔的營養價值:

每100克白蘿蔔所含營養素如下

熱量(21.00千卡)·蛋白質(0.90克)·脂肪(0.10克)·碳水化合物(5.00克)·膳食纖維(1.00克)·維生素A(3.00微克)·胡蘿蔔素(20.00微克)·硫胺素(0.02毫克)·核黃素(0.03毫克)·尼克酸(0.30毫克)·維生素C(21.00毫克)·維生素E(0.92毫克)·鈣(36.00毫克)·磷(26.00毫克)·鉀(173.00毫克)·鈉(61.80毫克)·鎂(16.00毫克)·鐵(0.50毫克)·鋅(0.30毫克)·硒(0.61微克)·銅(0.04毫克)·錳(0.09毫克)

白蘿蔔的適用人羣

1.一般人都可食用。

2.蘿蔔性偏寒涼而利腸,脾虛泄瀉者慎食或少食;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單純甲狀腺腫、先兆流產、子宮脫垂等患者忌吃。

食物相剋:

白蘿蔔忌人蔘、西洋參同食。

白蘿蔔做法指導:

1. 蘿蔔可生食,炒食,做藥膳,煮食,或煎湯、搗汁飲,或外敷患處。烹飪中適用於燒、拌、做湯,也可作配料和點綴。

2. 蘿蔔種類繁多,生吃以汁多辣味少者爲好,平時不愛吃涼性食物者以熟食爲宜。

3. 蘿蔔主瀉、胡蘿蔔爲補,所以二者最好不要同食。若要一起吃時應加些醋來調和,以利於營養吸收。

4. 白蘿蔔宜生食,但要注意吃後半小時內不能進食,以防其有效成分被稀釋。

白蘿蔔簡介

大家熟知的蘿蔔俗稱「菜頭」,而取其諧音又有好「彩頭」的意思。蘿蔔除可供食用外,民間也視其爲吉祥物,各式喜慶場合都少不了它的出現。原產亞洲中國大陸,臺灣早期由先民從中國大陸引進,因栽種成長容易,功效用途廣泛,進而也成爲普遍性的大衆食材。

蘿蔔全株均可食用,根部可生食或煮食皆可;蘿蔔梗葉更可視個人的運用變化,製作出各式醃漬品或料理,另外連種子都可培育成日式料理中常見的「蘿蔔嬰」葉菜,說是全方位的食材當之無愧。

臺灣現有蘿蔔品種繁多,夏、秋、冬季皆爲產期,只是冬季盛產,夏季淡產,主要集中在山坡或高冷地,大型的蘿蔔可達10公斤以上,小型的櫻桃蘿蔔甚至只有10餘公克左右,而主要食用的根型有長筒形、細長形、橢圓形、酒瓶形、球形,外皮顏色又有白、紅、紫、青、黑等之不同。

中醫學認爲白蘿蔔根性屬涼、味甘,有着改善焦燥不安,促進消化、化痰止咳,解毒,降低血壓,預防動脈硬化,消除脂積等功效。白蘿蔔豐富的維他命C含量是檸檬汁的`二倍,鈣含量則是菠菜的二倍以上,B胡蘿蔔素的含量也極爲豐富,但因白蘿蔔屬寒涼食物,所以體質、脾胃虛寒者都不宜多食,但在烹調時,若能多加些蔥、姜、蒜等食材去寒,體質陽虛寒滯者也可大快朵頤了。

白蘿蔔美白

中醫認爲,白蘿蔔可“利五臟、令人白淨肌肉”。白蘿蔔之所以具有這種功能,是由於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C爲抗氧化劑,能抑制黑色素合成,阻止脂肪氧化,防止脂褐質沉積。因此,常食白蘿蔔可使皮膚白淨細膩。

白蘿蔔營養分析

1. 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蘿蔔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鋅,有助於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2. 幫助消化:

蘿蔔中的芥子油能促進胃腸蠕動,增加食慾,幫助消化;

3. 幫助營養物質的吸收:

蘿蔔中的澱粉酶能分解食物中的澱粉、脂肪、使之得到充分的吸收;

4. 防癌抗癌:

蘿蔔含有木質素,能提高巨噬細胞的活力,吞噬癌細胞。此外,蘿蔔所含的多種酶,能分解致癌的亞硝酸胺,具有防癌作用。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