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海底撈談關店300家詳細內容

海底撈談關店300家詳細內容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海底撈談關店300家詳細內容,從去年至今,海底撈新開門店數量達800多家,新冠肺炎疫情之後,海底撈依然在2020年“逆勢”開出1298家門店,海底撈談關店300家詳細內容。

海底撈談關店300家詳細內容

海底撈談關店300家詳細內容1

這些年,海底撈因服務過度、味道不佳、價格上漲、食品安全問題多次登上社交媒體熱搜。這次,海底撈又因爲“關停300家左右門店”在上個週末火了。

海底撈關店上熱搜。

11月5日晚間,海底撈在香港聯交所發佈公告表示,將於今年年底前逐步關停300家左右經營未達預期門店,其中部分門店將暫時休整、擇機重開,休整週期最長不超過兩年。

在官宣關店的同時,海底撈還宣佈將通過開展“啄木鳥”計劃,持續關注經營業績不佳門店,包括海外門店,果斷採取措施進行整合。

早在2018年,海底撈創始人張勇曾表示,組織、食品安全、供應鏈都是自己擔憂的。然而,過去曾經“人間清醒”的他,終究還是沒能保持那份清醒,要爲失誤買單。

不思後果的瘋狂擴張

“關店公告”發出後不久,海底撈在其官方微博發佈了“致關心海底撈的朋友”的一封信。在信中,海底撈自揭其短,坦承“快速擴張”是本次關店潮的主要原因。

據封面新聞報道,從2015年到2019年,海底撈的門店數從146家擴大到768家。可即便如此,海底撈常出現消費者需要排隊2、3個小時才能吃上火鍋的尷尬場面。爲了解決這一問題,海底撈在2019年提出“加密佈點”的舉措,制定快速擴張策略,主要以開新店來提高市場佔有量,從而拉動整體增長。

然而,正是這個新舉措亂了海底撈的陣腳。

新冠肺炎疫情之後,海底撈依然在2020年“逆勢”開出1298家門店,其2021年中期業績顯示,截至6月30日,海底撈全球門店總數達到了1597家。

不少新增的門店開在了老店商圈範圍裏。有媒體報道,有些地段的兩家海底撈門店之間只有5分鐘步行距離。這種佈局的確減少了老店裏顧客大排長龍的現象,但新店也搶了老店的生意,降低了翻檯率。

有數據顯示,海底撈在2017年和2018年的翻檯率均爲5次/天,到2020年下降爲3.5次/天。截至今年6月底,海底撈的平均翻檯率僅爲3次/天。而根據此前相關機構測算,3次/天的翻檯率是海底撈單店的盈虧平衡線,跌破該數值,可以認爲該店處於虧損狀態。

同樣呈現下滑趨勢的'還有海底撈的營收。據2021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200.9億元,淨利潤爲9452.9萬元。此數據未達到2020年全年淨利潤的1/3,也僅爲2019年全年淨利潤1/10左右。

此外,突增的門店也讓海底撈在人工、原材料、物業租金等相關方面開支上漲。在海底撈多項成本開支中,漲幅最大的要屬員工成本。主要原因在於業務擴展導致員工人數增加、員工薪資提升,以及收入增速趕不上快速擴張帶來的用人成本增速。

有些門店爲了在人工上面“節流”,忽略了海底撈一直引以爲豪的員工服務培訓。此前有媒體報道,因實操經驗不足,新人無法適應海底撈的工作強度,造成新員工離職率提高,再加上中層幹部嚴重缺失,直接造成新店爬坡期拉長,拖了業務後腿。

不可否認,選址失誤、管理人員不足等,都是海底撈擴張結果不如預期的問題所在。此次海底撈主動“斷舍離”,或許正是在對此前的決策進行糾錯——放棄以擴張換增長的規模化模式,重新追求經營效率。

海底撈談關店300家詳細內容2

根據最新消息,中國最大的連鎖火鍋餐飲公司海底撈()宣佈實施啄木鳥計劃,將關閉300家門店。消息一經發布,竄上微博熱搜的同時,在資本市場也引起軒然大波。

據悉,海底撈此次關閉300家門店,是主要是因爲之前過度擴張,導致翻檯率下降。有人說,此次關店行爲基本宣告了過去開店行動的失敗。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海底撈近年來瘋狂開店,真的失敗了嗎?我們一起來梳理一下海底撈崛起之路,看什麼纔是連鎖品牌的戰略密碼。

憑藉服務爲王,搶佔火鍋心智

海底撈於1994年在四川簡陽成立,張勇夫妻和施永宏夫妻是海底撈最早的創業團隊。當時,張勇一手拿菜譜,一手炒菜。任何一個阿姨炒的火鍋底料都比你好。他意識到如果想活下去,只能態度好點。客人點的速度快點,不滿意就陪笑臉。當時因爲張勇的火鍋店服務態度好,上菜速度快,客人都願意來吃,有時候客人還會教他怎麼做好吃的火鍋。幾年後,海底撈在簡陽家喻戶曉。

當時,所有的餐館都談不上服務,大家還在競爭模式和味道上做文章,而海底撈已經開始免費爲來吃飯的顧客擦鞋和塗指甲油。可以說,海底撈誕生之初就有着服務爲王的基因。

在海底撈之前,還沒有一個全國知名的火鍋品牌,多爲區域品牌,比如德莊、小綿羊、呷哺呷哺等。海底撈通過服務上的差異化特徵,大量公關傳播,靠海量的“海底撈服務故事”快速進入廣普大衆的視野。最終,成功跳脫出區域品牌的競爭泥潭,成爲第一個全國性的火鍋品牌,成爲近年來成長最爲迅速的品牌。

海底撈談關店300家詳細內容3

雖然海底撈看重翻檯率和盈利,但並不會考覈到門店。

“現在和未來,海底撈對門店的考覈,都將是‘員工努力程度和顧客滿意’兩方面,不會考覈翻檯率和利潤率。”楊利娟說,因爲影響翻檯率和利潤率的因素很多,比如門店選址,會造成不公平。如果用這兩個指標來考覈門店,是最簡單的,但也會帶來非常多的負面效應。比如門店該修的就不修,該花的錢就不花。

縮小管理半徑 恢復大區管理制

海底撈在公開信中還提到,“組織結構變革讓各級管理人員無法理解且疲於奔命,優秀店經理數量不足,過度相信連住利益的KPI指標,以及企業文化建設的不足”也是門店經營未達預期的一部分原因。

楊利娟表示,這300家門店不達標,主要原因在於自身管理問題。“比如,本來新開門店是要去驗收、考試、複覈的,但是疫情之後跨地區跨城市沒有那麼方便,給管理帶來一定難度,有些問題隱藏到裏面,到一個時間節點就爆發出來了。”

組織結構的變革,已成爲海底撈不可迴避的命題。

“啄木鳥計劃”被海底撈高層解讀爲“把樹表皮下害蟲找出”。該計劃旨在整合經營業績不佳門店,同時着手重建和強化產品職能部門,恢復大區管理體系,縮小管理半徑。

楊利娟解釋道,在2018年以前,海底撈採用的就是大區管理體系,在這個體系中,大區經理管理家族長和店長。

家族長和店長就是海底撈的師徒關係,他們之間採用的是利益裂變的激勵政策。一個師傅所帶的徒弟裂變出6家-12家門店時,就可以建立一個“家族”,師傅就成了“家族長”,他的主要職責是傳播企業文化、對徒弟開的門店進行“傳、幫、帶”;徒弟每開一家新店,師傅都能從中獲得業績提成。這就是海底撈著名的“師徒制”模式,也是“連住利益,鎖住管理”的一部分。

但是在2018年之後,海底撈一改過去的大區管理體系,採用教練管理方式。楊利娟介紹,在這個模式下,海底撈一共有10名教練,每個教練分別負責門店的人事、工程、店輔導、產品創新、食品安全等方面,但是每個人要管理所有的門店,當僅有三、五百家店時,海底撈認爲這個模式能夠提升管理效率。

然而事實證明,隨着規模擴大,教練對於遍佈全國的1579家門店鞭長莫及。因此,“啄木鳥計劃”強調恢復大區管理體系,縮小管理半徑。

楊利娟曾經在擔任大區經理時一人管理100多家門店。現在恢復大區管理體系之後,海底撈總共設置了七個大區經理,一個大區經理管理不超過300家門店,理論上總共可以管理2100家門店。

對於管理模式的變化,楊利娟稱,“沒有一種管理模式是可以永久不變的、是萬能的。隨着規模變大,組織架構的調整是一種必然。有些地方出現一些問題,我們再把它再調整回來。”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