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女性健康 > 低血糖的症狀或表現吃什麼好

低血糖的症狀或表現吃什麼好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低血糖的症狀或表現吃什麼好,由於高血糖的普遍以及危害,很多人對高血糖都有一定的認識和防範意識,但是卻忽略了低血糖的危害。那麼,以下分享低血糖的症狀或表現吃什麼好

低血糖的症狀或表現吃什麼好1

低血糖的症狀

1、容易飢餓感

低血糖早期的症狀一般表現爲心悸心慌、肢體乏力、出汗易飢餓等,在患者清醒的時候可以給患者進食點含糖的食物或是糖水。人體內過量的胰島素會導致細胞無法獲得充足的葡萄糖,從而導致血糖含量低,人就會產生強烈的飢餓感。

低血糖的症狀或表現吃什麼好

2、臉色蒼白

人體血糖低於於2、8mmol/L時,就會出現早期低血糖症狀。但是長期低血糖患者就會出現精神障礙,會和精神病人有點相似,一個人胡言亂語、記憶力差、迷路等。如果長此以往還會造成人體語言功能的喪失,出現抽搐、偏癱甚至是死亡的嚴重後果。

3、大腦受損

血糖過低的人腦部功能會受到損傷,大腦在無法獲得足量葡萄糖的情況下會出現暈眩、睏倦、言語不清等症狀。病情稍重的患者會有一組損害高級神經中樞功能的症狀,人們通常表現爲精神失常、視力模糊、手足抽搐、意識障礙等,這種神經性的低血糖都是在無形中形成的。

低血糖的危害

1、低血糖對腦的危害

低血糖可造成腦細胞得損害,由於腦組織的能量代謝全部依靠血液中的葡萄糖供能,腦組織儲存的葡萄糖非常有限,僅夠維持五到十分鐘腦細胞功能,因此,當發生低血糖時,血液中的葡萄糖減少,當然進入腦組織的`葡萄糖也就減少了,這種情況下腦組織非常容易受傷害,而如果低血糖昏迷持續6小時以上的話,腦細胞將受到嚴重的傷害,可導致癡呆,甚至,即使在治療後腦組織也不能恢復到正常了。

低血糖的症狀或表現吃什麼好 第2張

2、低血糖會引發很多疾病

2、1、低血糖會引發心臟併發症

低血糖發作時,因交感一嗜鉻系統興奮,導致心率加快或竇性心動過速。但極少數患者反而合併竇性心動過緩。其他多種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室上性心動過速、室性早搏、短陣室速等亦可發生。

2、2、低血糖會引發酮症

反覆發作的低血糖可減少低血糖發作的警覺症狀,促發無察覺性低血糖產生。低血糖昏迷分泌物或異物誤吸入氣管易繼發肺膿腫或其他肺部感染,甚至誘發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

2、3、低血糖會引發神經低血糖症羣

低血糖的最初改變是導致腦組織血流量的不對稱性增加,灰質部分和右半球血流量增加更多。繼之出現腦組織水腫,此時可出現嚴重的神經低血糖症羣。

2、4、低血糖會引發腦萎縮和癡呆

若低血糖十分嚴重且長時間未得到糾正,可造成大片腦組織壞死軟化,致腦萎縮和癡呆。

3、低血糖的其它危害

3、1、低血糖時,體內的腎上腺素、糖皮質激素、胰高血糖素及生長激素等升糖激素增加,導致反應性交血糖(蘇木傑效應),造成血糖波動,病情加重。

3、2、低血糖還會刺激心血管系統,促發心律失常、心肌梗塞、腦卒中等。

低血糖的症狀或表現吃什麼好 第3張

3、3、長期反覆嚴重的低血糖發作可導致中樞神經系統不可逆的損害,引起病人性格變異,最終可能精神失常、癡呆等。

3、4、低血糖昏迷過久未被發現可造成死亡。

低血糖吃什麼好

1、苦瓜

古代文獻記載,苦瓜可治療“消渴”(相當於現在的糖尿病)。現代臨牀報道,苦瓜提取物有顯著的降低血糖作用,苦瓜片治療糖尿病的有效率達79、3%、苦瓜可煎湯或做涼菜,也可絞汁或曬乾後泡茶飲。

2、鹹蘿蔔乾

蘿蔔乾維生素B、鐵質含量很高,是高級養生食物,既鹹且爽,吃起來別有一種風味。

3、胡蘿蔔

胡蘿蔔即紅蘿蔔,日本人稱作人蔘,含有維生素B、C,且含有一種特別的營養素胡蘿蔔素。胡蘿蔔素對補血極有益,所以用胡蘿蔔煮湯,是很好的補血湯飲。

低血糖的症狀或表現吃什麼好 第4張

4、菠菜

是有名的補血食物,含鐵質的胡蘿蔔素相當豐富,可以算是補血蔬菜中的重要食物。

5、金針菜

金針菜含鐵量最大,比大家熟悉的菠菜高了20倍,還含有維素A、B1、C,蛋白質等營養素並有利尿及健胃作用。

低血糖的症狀或表現吃什麼好2

低血糖怎麼辦

1、蝦皮腐竹

腐竹250克,蝦皮20克,蒜頭一瓣,麻油、姜、精鹽、味精各適量。①蝦皮加酒、水浸發並煮沸,腐竹冷水發後撕成細長條。②油燒熱後爆香蒜茸、薑末、加入腐竹及蝦皮(連汁),煮沸調味、再用小火燴20分鐘,淋上麻油即成。

2、炸五香麻雀

麻雀10只,五香粉少許,黃酒、薑片、醬油、味精各適量。①麻雀去毛、去內臟洗淨,加上酒、醬油、五香粉、味精、漬半小時後滾上幹生粉。②菜油燒至六成熱時爆入薑片,放入麻雀炸成金黃色。每週一次.

3、西湖牛肉羹

牛腿肉200克,雞蛋2只,黃酒、蔥姜、醬油、麻油、胡椒粉、精鹽、味精各適量。①牛肉切成細末,略剁後加少酒、醬油、胡椒粉、生粉拌勻。②清水適量加薑末煮混後將牛肉末拌入內,再將打勻的蛋液倒入,調味着薄芡,撒上蔥花,淋上麻油即可。每週1~2次,具有補脾養胃、強筋壯骨的作用。

低血糖的症狀或表現吃什麼好 第5張

4、太史鱔羹

鱔絲250克,豬瘦肉100克,水發木耳50克,香菇5只,蒜頭1瓣,黃酒蔥、姜、麻油、精鹽、味精各適量。①將鱔魚和豬瘦肉分別切成3公分長的絲,鱔絲加酒,鹽漬片刻。②油燒至5成熟時爆入蒜茸、薑末、煸炒入鱔絲、加酒、肉絲和適量的水。③煮沸後將木耳、香菇絲放入鍋內,爆15分鐘,調味後着薄芡,放上蔥絲,淋上麻油即成。可常食用,此菜具有補脾益氣之作用。

低血糖吃什麼好

多吃黑豆生血

黑豆是一種營養價值非常高的豆類,我國民衆向來就有吃豆子保健養生的傳統,尤其是黑豆當中含有生血烏髮的營養物質,因此多吃黑豆對治療低血糖效果也是非常顯著的。除了可以製作成黑豆漿,也可以用黑豆來煮湯,均不會影響到黑豆的食療價值,因此有需要的朋友都可以多吃點黑豆。

低血糖的症狀或表現吃什麼好 第6張

多吃胡蘿蔔補血補益

胡蘿蔔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極爲常見的一種蔬菜,其營養價值也是非常全面的,尤其是當中所含有的維生素B、C,胡蘿蔔素等,都可以幫助人體保健補益,其中胡蘿蔔素還能夠幫助補血生血,用胡蘿蔔來煮湯喝算是非常好的補血湯飲,尤其能夠治療低血糖的問題。

低血糖的飲食原則

低血糖症類似許多種疾病。不少人在問低血糖吃什麼好,其實,治療低血糖,不僅僅是靠食物,還要有一定的飲食原則。如:

1、少吃多餐

低血糖患者少吃多餐爲宜,-天大約吃6~8餐。睡前吃少量的零食及點心也會有幫助。除此,要交替食物種類,不要經常只吃某種食物,因爲過敏症常與低血糖症有關。

2、均衡飲食

飲食應該力求均衡,最少包含50-60%的碳水化合物,包括蔬菜、糙米、酪梨、魔芋、種子、核果、穀類、瘦肉、魚、酸乳、生乳酪。另一方面,要儘量少吃精製及加工產品,並避免吃喝糖分高的水果及果汁等。

低血糖的症狀或表現吃什麼好 第7張

3、增加高纖維飲食

高纖飲食有助於穩定血糖濃度。當血糖下降時,可將纖維與蛋白質食品合用。纖維本身也可延緩血糖下降,餐前半小時,先可服用纖維素,以穩定血糖。

低血糖的症狀或表現吃什麼好3

低血壓低血糖有什麼症狀

1、低血壓有什麼症狀

疲乏、無力:早上感到精神萎靡不振、四肢痠軟無力,經午睡或休息後可好轉,但到下午或傍晚又感乏力,這種倦怠感與患者實際工作或活動所消耗的體力不相稱,即這種乏力並非都是因過度所致。

頭暈:頭痛性質和程度不一,多表現爲顳頂區或枕下區隱痛,也可呈劇烈的搏動性疼痛或麻木性疼痛。頭暈輕重不一,輕者兩眼發黑、;重者可以失神,甚至倒地,常在突然改變,尤其是由蹲位突然起立時最易發生。此外,靜止而又負擔過重的工作條件下也易發生。頭痛和頭暈可能與血壓低致腦灌注不足有關。

神經功能障礙:可表現爲精神萎靡不振、記憶力減退、睡眠障礙和等。自主神經功能失調可表現爲多汗、皮膚蒼白或輕度發紺,渾身忽冷忽熱,時有蟻爬感,手腳麻木等。

其他:可表現爲食慾不振、腹部不適、消化不良,以及血增多、減少、抵抗力降低易引起感染等徵象。還會引起咳嗽昏迷、排尿昏迷。

2、低血糖有什麼症狀

腎上腺素能症狀包括出汗,神經質,顫抖,無力,眩暈,心悸,飢餓感,歸因於交感神經活動增強和腎上腺素釋放增多(可發生於腎上腺切除病人)。

中樞神經系統的表現包括意識混亂,行爲異常(可誤認爲酒醉),視力障礙,木僵,昏迷和癲癇。低血糖昏迷常有體溫降低。引起交感神經症狀的血糖降低速率較引起中樞神經症狀的爲快,但低血糖程度輕,無論哪一種類型,血糖水平都有明顯個體差異。

低血糖的症狀或表現吃什麼好 第8張

3、低血壓低血糖有什麼區別

低血壓是指血壓低於90/60毫米汞柱。低血糖是指血糖濃度低於2.77mmol/l(50mg/dl),是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藥物和胰島素治療的常見併發症。

低血壓患者平時需要注意從臥位、坐位和蹲位轉變成爲立位時動作一定要緩慢,避免造成腦突然供血不足;儘量穿比較緊的褲子與襪子,幫助血液迴流,多喝水,加強鍛鍊增強體質。而低血糖患者在平時爲了保持血糖的較高水平應該多喝一些糖水進食一些甜食。

低血壓的治療與飲食

有貧血症的患者,宜適當多吃富含蛋白質、鐵、銅、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諸如大豆、豆腐、紅糖及新鮮蔬菜、水果。糾正貧血,有利於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腦的供血量,提高血壓和消除血壓偏低引起的不良症狀。

食慾差的患者,宜適當食用能刺激食慾的食物和調味品,如醋、糖、胡椒、辣椒等。

葷素搭配。多食桂圓、蓮子、大棗、桑椹等可以增強體質;

選擇高鈉(食鹽每日宜12-15克)、高膽固醇的飲食,如動物腦、肝、蛋黃、奶油、魚子等,使血容量增加,心排血量也隨之增加,動脈緊張度增強,血壓將隨之上升。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