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淺談學前兒童的性教育

淺談學前兒童的性教育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8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淺談學前兒童的性教育,兒童性教育其實是很多家長們都不願意去提起的話題,很多人都會這樣想,關於性這回事寶寶長大了自然就會懂的了,其實不是這樣的,下面是淺談學前兒童的性教育。

淺談學前兒童的性教育1

當前,兒童性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兒童――根據《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1995)的解釋,指“較幼小的未成年人(年紀比少年小)”。本文中,兒童指年滿6週歲,12週歲以下處於童年期(又稱學齡初期)的人,也即相當於我國目前的“小學生”。

兒童性教育指對兒童進行有關“性”的教育,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的社會文化內涵、維護性健康、預防性疾病、性別意識、性別社會化、性別平等及家庭生活等諸多方面。論述開設兒童性教育課程的理論基礎和客觀基礎,可以增強人們對兒童性教育工作的認同感,對於兒童性教育工作的實踐也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1、兒童性教育課程開設的理論基礎

1.1、兒童性教育課程開設的哲學基礎

馬克思主義哲學質量互變規律認爲:一切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質和量,是質和量的統一體。一切事物的質和量都是在運動、變化的。量變即量的變化,體現着事物發展的連續性。量變具有漸進性(或連續性)和不顯著的特點。

質變即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體現着事物發展變化的非連續性。事物運動發展的過程是由量變到質變,又由質變到新的量變,如此循環往復,使事物不斷由低級向高級發展,體現了事物發展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即漸進性和飛躍性、連續性和非連續性的統一。

人的一生的發展也是“連續性和非連續性的統一”,我們可以根據生理和心理髮育特點將人的一生劃分爲幾個時期[1]:

人之“性”的發展的也是“連續性和非連續性的統一”,兒童期是人生髮展的重要階段之一,其“性”本身也處於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所以從馬克思主義哲學關於事物發展的連續性原理而言,兒童性教育課程的開設是必須的。

1.2、兒童性教育課程開設的心理學基礎

1.2.1、弗洛伊德性心理理論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奧地利心理學家。他認爲性本能是人的心理髮展的基本動力,個人的性生活不是始於青春期,而是始於嬰兒時期。他提出了“裏比多”的概念,用來指驅使人尋求快感的性的潛力。他在研究性的概念時,提出了心理性慾發展五個階段學說,此學說認爲人的心理性慾發展的五個階段如下:

第一階段:口脣期(又叫口腔期)(Oral、stage,0~1歲)。在此階段,嬰兒通過口腔活動的吮吸、吞嚥、舔、咀嚼、咬牙等方式獲得快感。

第二階段:肛門期(anal、stage,、1~3歲)在此階段,幼兒主要靠肛門的排泄活動(忍受或排出糞便)來達到“裏比多”(libido)的發泄,從而獲得快感。

第三階段:性器期(phallic、stage,、3~6歲)。

在此階段:幼兒主要通過撫摸、顯露生殖器來獲得“裏必多”的滿足。此期有“戀母、戀父”情節。

第四階段:潛伏期(Latent、stage、7歲至11~13歲)。

在此階段:兒童在解決了“戀父或戀母”情結後,其性慾被“社會力量所控制”,從而呈現一種停滯狀態(潛伏狀態),興趣從“性”轉向探索大自然、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文體活動、同伴交往活動等方面,在此期,異性情感有些疏遠。

第五階段:生殖器(genital、stage,11歲以上至青春期後)。弗洛伊德認爲,女子約從11歲,男子約從13歲便開始進入青春期,在此期,裏比多衝動再次“萌發”,男女相吸,快感來自於生殖器。

弗洛伊德的性慾發展理論在“性”的研究歷史中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爲研究“性”問題提供了開啓“靈感”大門的鑰匙。

淺談學前兒童的性教育

1.2.2、性需要層次理論

性需要層次理論,是鄧明昱和王效道根據馬斯洛(Abraham、Harold、maslow)的人的需求層次結構理論而建立的。此理論的基本觀點是:人類的性行爲是建立在“性需要”基礎的人性化的社會行爲。性需要的結構框架如下:

第七級:自我實現的需要――性追求的實現和性愛的昇華

第六級:美的需要――性愛及情愛過程中的美感

第五級:求知探索需要――性對象間深入瞭解

第四級:尊重的需要――性對象相互尊重與美化

第三級:社交和愛的需要――性活動中的愛與被愛

第二級:安全的需要――性活動情景無干擾

第一級:生理的需要――單純滿足性慾、繁衍後代

此理論闡明:性需要是由低層次向高層次發展的;人都潛藏着這幾種不同層次的性需要,只不過不同的年齡段或時期所表現出來的各種性需要迫切程度是有差異的;在高層次的性需要充分到來之前,低層次的性需要必須得到適當的滿足。

性需要層次理論爲我們探討兒童性需要提供了一個參照系,但兒童性需要與此理論之中的成人性需要應該有所差別。

1.2.3、兒童期的性心理特徵 、第一階段:6週歲、7週歲(小學1、2年級)兒童。整體是以平和朦朧爲特徵。

(1)已經能注意同伴行爲,並能對同伴和自己的行爲做出簡單評析。

(2)道德觀念有了一定發展。

(3)對“性”的興趣稍有增加,會提出性疑問或在同學間探究性問題,如“爲什麼結了婚才能生孩子”,“女人的乳房爲什麼大?”等。

第二階段:8週歲、9週歲(小學3、4年級)兒童內心感受豐富性增強,整體相對穩定,性萌芽有害羞感。男女生的心理有所差異:

女生性意識更加明確,對異性興趣開始萌動;對婚姻和家庭生活方面的問題表現出興趣。男孩多參加同性 夥伴的活動。

第三階段:10週歲、11週歲、12週歲(小學5、6年級)此階段爲兒童末期,大部分人進入了青春時期,是人體發育第二高峯,第二性徵開始出現。兒童性意識加強,害羞感明顯:①心理正處於一種不安定狀態。②對異性的'關心程度增加,主要關心異性的學習成績、運動成績、形體是否健美等,而很少能互相追求精神上的共同志向。

1.3、兒童性教育課程開設的教育理論基礎

性教育作爲一種教育,理應受教育理論的指導。教育史上的兩個主要派別,傳統主義(要素主義)和進步主義,都主張進行性教育。

要素主義認爲,教育是知識的傳遞,應該把社會發展中的要素如科學知識、文化知識,一代一代的向後代傳遞,爲將來生活做好準備。作爲決定人類繁衍及其發展的性知識,應該是要素中的要素,不但要傳遞給後代,而且要高質量的傳遞。

布魯納有句名言:“任何學科都能夠在智育上是誠實的方式,有效的傳遞給任務發展階段的任何兒童” ,所以兒童不能成爲性教育的斷層,而應該接受性教育。

進步主義認爲,教育即生活,教育不是爲將來作準備的問題,而是當前的生活就是教育內容。兒童階段的生活也部分地面臨性知識問題,學校在此階段給兒童進行正面科學的系統的性教育,可以使兒童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更加健康。

2、兒童性教育課程開設的客觀基礎

2.1、國外兒童性教育實踐借鑑

2.1.1、美國兒童性教育實踐美國衆多的州立法機構支持在學校對性進行綜合性教育,此綜合性教育,從幼兒園開始進行到高中階段。美國學校衛生協會出版了《綜合性學校健康教育中的性教育》一書,該書比較系統地論述了從幼兒園到高中的性教育內容和方法。

2.1.2、瑞典兒童性教育實踐瑞典是世界上第一個推行性教育的國家。1942年,瑞典議會提出要全面進行學校性教育;1945年,在小學開辦了第一期性教育教師培訓班;1955年規定性教育課程爲學生必修課;1956年制定了全國9年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性教育的教學大綱。

2.1.3、日本兒童性教育實踐日本中小學未開設專門的性教育課程,其性教育通過學校的全部教育活動來進行,分“性的學習”和“性的指導”兩部分。

2.1.4、澳大利亞兒童性教育實踐澳大利亞教育部規定小學就要開設“健康和性教育課程”,此門課面向三四年級以上學生進行。

2.2、對兒童的“性”產生不良影響的因素的客觀存在

社會上對兒童的“性”觀念產生不良影響的因素是客觀存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淺談學前兒童的性教育 第2張

2.2.1、大衆媒體中的不良影響大衆媒體是快速傳播信息的渠道,包括性信息的傳播,如電視、電影、電臺、平媒、網絡,還有形形色色的廣告,都含有很多性相關的內容信息,到處充斥“性”鏡頭,比如豐胸廣告“沒什麼大不了的”的語言加上其僅穿“三角褲和胸罩”的形象。

影視劇中的接吻戲、牀上戲,網上無處不在的裸體圖片和色情 視頻等等,這些大衆媒體中的不良因素對兒童的“性”意識和性觀念具有視覺上和心理上極其強大的衝擊力。

2.2.2、社會輿論學生個體生活在相對穩定的社會小羣體之中,小羣體成員的素質和興趣愛好決定了他們娛樂的性質。同伴中不健康的性段子可謂多也,比如小學二三年級的學生就已經從大一些的同學中獲得了關於夫妻性愛的順口溜:

海南話是nuo、gong、po,ya、zhangchuang,、nuo、zhangzhi,、ca、ji、mo(普通話意思是兩公婆,一張牀,兩張紙,擦陰 毛 這些對兒童個體的“性”意識和性觀念的形成和發展會產生着消極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2.2.3、社會環境這裏所說的社會環境是指家庭環境、校園環境以外的存在於街道、小巷等處的“紅燈區”。在目前的我國城鄉,“紅燈區”的存在是客觀的,而且有蔓延的趨勢。紅燈區“性工作者”往往衣着鮮麗、袒胸露乳、語言風騷。社會環境的“性”開放化對於兒童的影響是極爲惡劣的,會造成兒童形成“無所謂”的不良性意識。

總之,我國當前兒童的“性”現狀是:“三四年級的小學生已經開始公開或私下談論‘勾女’、‘豐胸’等成人話題,而醫學調查發現現在兒童與以前同年齡相比個頭高了許多,性成 熟年齡也普遍比以前提前1年多,但性健康教育課程還是沿用老黃曆設置在中學”

,所以,兒童性教育課程的開設是適應我國兒童的“性”現實的客觀要求。

2.3、性科學自身之需

性科學是研究有關性的科學,從共時態而言其研究內容十分廣泛,包括性的解剖學,性生理學,性發育學,性醫學,性心理學,性行爲學,性倫理學,性犯罪學,性教育學等;從歷時態而言,各個年齡階段都應該接受性教育,但實踐中,對青春期和成人期比較重視,研究也比較充分自由,但對兒童期(小學階段)的性研究由於受傳統的影響卻很難深入下去。

性科學如果對兒童階段的研究無所作爲,將會造成性科學斷層的局面,其完整性則無從體現,因而從性科學自身發展的角度考慮也需要開設兒童性教育課程,在兒童性教育實踐中,促進性科學的發展。

3、結語

兒童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兒童階段的素質教育也應包括性方面的素質這一最基本的素質。在當前十分複雜的社會現實環境條件下,對兒童進行性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是一件刻不容緩的大事,也是一項十分艱難的工作,應提到教育日程上來。

淺談學前兒童的性教育2

兒童性教育就是對受教育者進行有關性科學、性道德和性文明教育培養的社會化過程。

性教育不只是讀一本書,聽一次講座或看一次錄像,而是一個涉及家庭、學校和全社會的教育系統工程,也是一個隨受教育者年齡不斷髮展的再社會化過程。

幫助孩子認同自己的性別,依性別規定他(她)的性別角色行爲和動情反應,對孩子展示裸體和生殖器不採取簡單斥責或欺騙的態度,既要教之以醜恥感,又不民爲怪和隱瞞。對男女兒童性器官的差別和“我是從哪裏來的”提問父母可坦然相告,而不必諱如深。要讓孩子與同齡的同性和異性孩子一起遊戲玩耍,培養孩子與同齡人相處的自然而健康的態度,建構健康的人格。

性教育從孩子幾歲開始

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健康性教育時,性教育專家認爲下面幾方面的內容要注意:

1、合適的年齡

從理論上講,男女的性別差異,特別是第一性徵,在孩子青春發育之前解答沒有問題,就目前社會文化的現狀看,對於男女第一性徵的差異,最好在5歲之前解答。性教育要相對超前一些,但不能脫離孩子的理解能力。

2、合適的方法

在孩子5歲之前,可以用父母的身體說話,但是5歲以後,採用圖書、音像資料及其他方法比較合適。

3、合適的內容

孩子的性教育,每個年齡段的內容應該有所側重。5歲前應該解決性別知識等簡單的問題。青春發育前,要進行性生理的教育;青春發育時,要進行性心理和性道德的教育。

總之,對孩子進行性教育要堅持自然、合適的原則,不能刻意爲之,也不能用成人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問題。

淺談學前兒童的性教育 第3張

兒童性教育的規則

1、容許孩子的性好奇

1歲或2歲的孩子喜歡玩弄自己的性器官,尤其是男孩,父母不必大驚小怪,更不要帶有偏見地訓斥孩子。

2、順其自然地進行教育

對幼小的孩子來說,無論是摸耳朵、吮腳趾、玩性器官,都是出於好奇的動機,因勢利導地幫助孩子認識身體各部位的名稱,使孩子懂得身體各個器官都是自身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3、正確地回答兒童提出的有關性問題

兒童對性的問題也會產生好奇,我們應當把它看做是對兒童進行性教育的好機會。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不主動去問、不主動去講,有問必答、不說謊,根據孩子的理解能力簡略真實地回答。

淺談學前兒童的性教育3

現在兒童性教育這個問題越來越被重視,原因是近年來性 侵案件頻發,以及因爲不懂得性知識而鬧出來的慘案層出不窮,使得進行兒童性教育的重要性越來越爲人所瞭解。

有研究表明,性教育的關鍵時期是在兒童少年期,而在這一時期所接受的性教育會影響到一個人的性自識、性別角色行爲、性別自我表現、動情反應以及今後性目標選擇。所以說,如果在這個時期進行了正確的性教育,將有利於兒童的終身幸福。如果沒有正確的性教育,孩子在性這方面的知識欠缺,可能之後會有不自愛的行爲出現。所以,兒童期進行性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會對性產生好奇,這是非常正常的,此時父母應該正確地引導孩子,讓孩子瞭解到男與女的生理區別,例如生殖器官的構造等等。

如果此時父母非但沒有告訴孩子,而且還遮遮掩掩,沒有對孩子進行正確地性教育的話,會更加激起孩子的好奇心。如果孩子的好奇心得不到滿足,時間一久,他就可能會想自己去探索,甚至是做出一些錯誤的事情來,到時候家長就後悔莫及了。

淺談學前兒童的性教育 第4張

爲什麼要進行性教育?

孩子早期的性意識需要引導。性教育是孩子早期生理和心理髮展到一定年齡的需要。 兒童 早期是人生中十分重要的一個時期,這個時期的性教育,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孩子今後一生的“性認同感”,影響以後的性別行爲以及性向目標選擇。

正確而恰當的性別同一感需要培養。孩子在日常同伴交往中已經產生了所謂男孩、女孩的概念,從而會做出一些性行爲,包括對人體 器官的關心。有時是一個人,有時是異性 夥伴之間,或者互相讓對方看一看性器官,或者用手摸一摸,甚至會玩些模仿醫生、掀裙子等性遊戲。

人的性心理的發展和性別角色的形成有一定的規律,一般任其自然發展,往往是正常的;如果教育方法不當,則會形成畸形的結果,對年紀小的孩子來說 更是如此。而孩子在和周圍的人接觸過程中,會逐漸理解一個男孩應當如何,一個女孩應當如何;加之同性和異性孩子之間相互接觸有一系列規範要求,因爲社會對 男女不同性別角色期望和角色行爲的性別要求是不同的。這種男女性別適當心理的形成更需要進行相應的性教育。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