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學前兒童身心發展的影響因素

學前兒童身心發展的影響因素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學前兒童身心發展的影響因素,一般來說影響學前兒童心理髮展的因素有多種,大致上可分爲兩類,一類是先天方面的因素,一類是後天方面的因素。以下學前兒童身心發展的影響因素。

學前兒童身心發展的影響因素1

一、先天因素

父母的遺傳是影響兒童心理髮展的因素之一。如果孩子患有先天遺傳疾病,比如先天聾啞、腦力發育不全等,這些疾病都會令兒童出現心理障礙。還有,在幼兒階段,由於餵養不適,或營養不良,這些也會嚴重製約着兒童心理髮展。如果遺傳好的話,孩子也會相對健康聰明,這對於後期心理髮展是關鍵的。

學前兒童身心發展的影響因素

二、家庭因素

溫馨的家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是最關鍵的事,不完整的家庭對兒童心理髮展是很不利的。父母的爭吵會導致兒童出現自私、自卑等心理疾病,嚴重的會出現一些極端的行爲如:講髒話、自虐或者傷害別人。一個破裂的家庭是無法滿足兒童成長條件的。只有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纔可以讓兒童快樂、開朗、誠實、自信。孩子感受到家的安全、幸福,自然會形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三、兒童的主觀因素

隨着孩子的長大與逐漸接觸社會,孩子會對這個世界有自己獨特的看法,形成自己獨立的內心和人格。孩子接觸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會對其造成一定的.影響。良好的社會環境會讓孩子認識到這個世界的美好,內心更加熱愛生活,能讓孩子形成優秀的品質。

學前兒童身心發展的影響因素2

學前兒童的學習早教

學習是一種有目的有系統的社會性活動,正規的學習活動,或者說,以學習爲主導活動,是從兒童進入學校以後開始的。學前兒童也有自己的學習活動,這就是幼兒園的作業,如故事、音樂、美工等。學前兒童的學習活動具有自己的特點,

它既不同於嬰兒時期的學習,也不同於學齡時期的學習。小班兒童的學習是跟遊戲分不開的,是在遊戲當中進行的。兒童總是把作業的任務當作遊戲來完成的。

例如,通過數學遊戲就能更好地掌握計算。而且,兒童在做作業前,並不經常能認識到學習的目的和任務,計劃和預見學習目的的實現,如要掌握什麼樣的知識完成什麼樣的作業等等。

學前兒童身心發展的影響因素 第2張

在作業中,兒童感興趣的是活動過程的本身,而不是力圖去完成什麼任務、實現什麼目的。中班兒童在教育影響下,情況就不一樣了。他們開始能把作業和遊戲分開,雖然他們仍喜歡用遊戲的方式來完成作業。

但他們逐漸知道在做作業的時候不能隨便遊戲。而且,他們開始能對自己的能力採取批判的態度。正是由於這種情況,在學前時期的後半期,纔有可能把教學分爲各種專門作業。

在這些專門作業中,兒童更好地掌握了各種知識和技能,提高了學習的能力,這就爲兒童進入小學從事正規學習作了準備。近些年來,由於對學前兒童學習潛能的進一步認識,人們也越來越重視早期教育的問題,由此也引起一些爭論。

有的人認爲,幼兒時期是學習的黃金時代,過了這個時期,就永遠沒有這樣好的機會了。但也有人認爲,如果過分強調這個時期,以爲人的一生的心理的發展完全決定於幼兒時期,錯過了這個時期,就無法彌補,這也是一種形而上學的觀點。當然,不顧兒童的身心情況,讓他們從事過分緊張的學習活動,超越限度地“促進”兒童的發展,肯定是有害的。

學前兒童身心發展的影響因素3

學前兒童道德意識的發展

進入學前期以後,兒童逐漸產生了各種道德感,如同情、互助、尊敬、羨慕、義務感、羞愧感、自豪感、友誼感等等。

3歲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3歲後,隨着兒童交往的發展,成人不斷對兒童的行爲提出要求,使他們逐漸掌握了各種行爲規範,道德感也逐漸發展起來。

學前初期兒童的道德感很膚淺、易變,往往是由成人的評價而引起;學前中期兒童已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標準,會因爲自己在行動中遵守了老師的要求而產生快感,而且開始關心別人的行爲是否符合道德標準。中班兒童常向老師“告狀”,就是由道德感而激發的;學前晚期兒童的道德感進一步發展和複雜化,他們對好與壞、行爲的對與錯,有了比較穩定的認識。

移情是對他人情緒情感狀態的一種替代性的情感體驗,也就是,設身處地地體會別人的情感。學前兒童已具有較強的移情能力,會由他人的情緒狀態而引起自己與之相一致的情緒反應。可以置身於他人處境,設身處地地爲他人着想,接受他人的情緒情感。

學前兒童身心發展的影響因素 第3張

在道德判斷方面,學前初期兒童的道德判斷帶有很大的具體性、情緒性和受暗示性。只要成人說是好的,或自己覺得有興趣的,就認爲是好的。反之,則是壞的。

同時,他們在判斷行爲時,還不能把行爲的動機和結果結合起來,常常只看到行爲的結果,而注意行爲的動機,僅根據結果來判斷行爲;學前晚期兒童,開始注重行爲的動機、意圖。比如,小朋友A把玩具亂扔打碎了一個盤子,小朋友B幫媽媽刷碗打碎了一打盤子。讓兒童來評價哪個小朋友好一些時,學前早期的兒童會說A好,因爲他只打碎了1個盤子;而學齡晚期的兒童會說B好,因爲他是在幫媽媽幹活。

成人對兒童的道德教育要符合兒童的道德意識水平。比如,告訴兒童不要玩某個玩具,對一組兒童說:“這個玩具很嬌氣,拿了很容易打破。”對另一組兒童則說比較抽象的道理,比如:“這個玩具是別的小朋友的。”對3歲的兒童第一種(具體道理)比較有效,而對5歲兒童第二種(強調所有權)比較有效。

由於學前兒童道德意識的發展,可以對他們進行有系統的道德品質教育。但是,由於他們的道德意識還是很初步的,一定要注意結合兒童道德發展的特點,避免空洞說教纔會有效果。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