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生男孩祠堂掛燈風俗

生男孩祠堂掛燈風俗

來源:時尚冬    閱讀: 1.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生男孩祠堂掛燈風俗,其實在不同的地區是存在一定的文化差異的,有的風俗習慣已經存在幾千年的歷史,也是一種傳統的文化傳承,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說法,以下了解生男孩祠堂掛燈風俗。

生男孩祠堂掛燈風俗1

掛燈,是指年前(離春節前40天)生有男丁的人家,在正月裏要宴請款待恭賀的親朋好友,俗稱“掛燈酒”。史料記載:“正月燈節,是添丁者掛燈於祠,以酒脯祀其先。曰:開燈、亦曰掛燈。”

在兩廣地區歷來有喝“掛燈酒”的習俗,而在老家,初十掛燈則是是一個比較隆重的節日。這一天,上年生有男孩的人家要到社頭、祠堂、廟宇掛燈。燈原來是那種加煤油的火水燈,後來換成用彩紙扎的花燈,主要是掛在社頭、祠堂。不能熄滅,要一直掛到正月十六才燒掉,叫完燈。掛燈那天,主人會張燈結綵大擺酒席宴請親戚朋友,所以叫吃掛燈酒。

客家風俗“上燈”,你知道多少?

客家文化博大精深,璀璨奪目。有一種鮮爲人知的客家民俗——“上燈”。客家上燈習俗流傳的族羣、區域很廣,它以“添丁”爲中心,以“燈”的形式而展開的祭祖、慰祖活動。又稱“賞燈”“升燈”。

“上燈”的由來

在客家,“燈”是方言“丁”的諧音,又是光明、希望、燈火燎原、生生不息的象徵。客家人從中原祖地一路披荊斬棘,最後落戶在現閩粵贛三地交匯地區,其獨特的生活經歷,使客家人形成了族羣團結,共同禦敵的生存需要,由此產生的客家人尊祖念恩的傳統,借“燈”慶祝“添丁”。

生男孩祠堂掛燈風俗

"上燈“即添丁

在客家宗族社會,凡是男孩都要舉行“上燈”儀式,一生只有一次。“上燈”者年齡不分大小,剛誕下不久的男孩叫“升新丁”,年齡比較大的,因多種原因沒有舉行此種儀式的.叫“升老丁”。因此,“上燈”實是各姓各族爲當年新添男孩而舉行的慶祝活動。

"上燈”的時間

每年,凡本姓本族有“添丁”(即生有男孩)者,必須在祖祠上廳掛上一盞新燈籠(諧“新丁”)。“上燈”的日期最早爲正月初九,最遲爲正月十九,但多爲正月十五前後一兩天。“上燈”意爲向祖宗彙報,某家添了新丁。

生男孩祠堂掛燈風俗 第2張

"上燈"的形式

“上燈”時要辦“三牲”,酒果敬祖公及天地神明,講究的還辦“上燈酒”請親友團聚、祝賀。此俗在客家聚集地區,其禮節更繁,而且有所演變,他們在“上燈”後,中間還要“暖燈”(是“上燈”過程中的一項活動,不能說是“暖燈節”)。最後才“敬祖謝天地”,非常隆重熱烈,有“一家添丁,全村慶賀”之氣氛。

“上燈”習俗的改變

生了兒子的客家人在來年的元宵節這天就要在自家祠堂裏上燈,即掛上一盞精美的燈籠,然後請村裏有尊嚴的老人,抱一下男孩,並把他的名字正式寫進族譜裏,男孩就正式成爲了這個家族的一員,之後擺下酒席,宴請全村的男丁前來喝酒。隨着社會文明的進步,現在很多生女兒的也鬧燈,女兒也進入族譜。

客家上燈習俗歷史悠久,有的幾百年,有的上千年,這種習俗現在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深刻地體現了客家人的優秀文化繼承意識

生男孩祠堂掛燈風俗2

爲什麼生男孩要掛燈

掛燈,是北流一個傳統的盛大節日,每當正月初十來臨,街上掛滿花燈,任人採購。一般上燈人家要買回兩到三盞燈,上燈的人家要買2到3盞燈,在初十日零時,將五彩紙紮的花燈一盞點在社主公處,一盞點在祠堂裏,一盞點在家裏的正屋廳堂。

按風俗,凡在上一年出生的新生兒如是男孩,男孩家中會在次年的農曆正月初十日,懸燈慶祝,俗謂“掛燈”。

因此每到正月初十這天家人會爲其大擺上燈宴,歡飲掛燈酒。如果是到正月初十這天還沒滿月的小男孩,就要等到明年的正月初十再掛燈,這叫掛老燈。這個掛燈酒就等同於其他地方的滿月酒,但它的特色在同一年裏不管是哪月哪天出生的男孩兒都要等到正月初十這一天掛燈。

燈在嶺南民間有“光明”和“添丁”的涵義:點燃燈火有照亮前程之意;而“燈”與“丁”諧音相同或相近,代表生男孩。在我們北流下里,城鄉習俗都把正月初十稱爲“頭燈”日,正月十六日稱“完燈”日。“初十日,凡生子家買紙掛燈祖祠神廟以爲慶。古時有上元節盜富家燈盞,置牀下令人有子。

而這個時候,全市的大小飯店,全都爆滿。有的在一個月前就訂了酒桌,少則十幾桌,多則上百桌。有的酒店擺四輪,上午9點開桌,12點一輪,下午3點又開桌,6點又一輪。誰都有三姑六婆,七叔八舅,添丁了,掛燈了,可喜可賀,封紅包,喝喜酒。城裏人到各家飯店,農村人走村串戶,熱鬧非凡,有人說這是北流下里人的“飲日”(喝酒日)。

生男孩祠堂掛燈風俗 第3張

北流上下里及中裏的區分

上裏:包括平政、六靖、白馬、大倫、清灣、石窩、扶新和沙垌這八個鎮;

下里:與上裏相對,是北流北部10鎮的狹義統稱。包括北流市區,及其新榮、民安、民樂、山圍、西埌、新圩、大里、北流、塘岸、清水口等;

中裏:包括隆盛、大坡外、六麻、新豐這4個鎮。

喝掛燈酒,除了承載傳統,還能和久未重逢的親友聊天,熱熱鬧鬧,甚至年輕一輩也能討討利是,也是未嘗不是一種樂趣!

掛燈節,我們看到了歡樂,也看到了傳統民俗的傳承,但是,在這背後,還有這一幫人的辛勤付出,他們任勞任怨,起早貪黑地做花燈,如此忙碌,爲的是不耽誤了人家點燈的吉日。

這花燈看似簡單,可製作過程卻繁瑣不已。花燈以竹子紮成骨架,外面裱上喜慶人物或吉祥如意的花紙、華蓋。別小瞧了這樣一盞花燈,從破竹篾、扎燈骨到貼花紙,全部手工製作,整個製作過程大大小小需要上百道工序才能完成:砍竹、鋸竹、破篾、去青、消毒、標刻度、晾竹、剪紙、雕花、填色……

制過過程有諸多講究:如選竹需找有頭有尾、竹節長、硬度適中、無蟲害的竹子;破竹篾要去竹青以防滑,消毒以防蟲;扎燈骨前要先設計好燈的形狀、大小;燈骨要紮緊、節奏要緊湊、尺寸準確;糊裱要時由內而外,由上而下,層層遞進等。

很多人因爲做手工太麻煩、辛苦或者其他原因,而選擇退出這個行業,所以現在做花燈的越來越少了。因而,現在的每一個花燈,都是難得可貴的。

生男孩祠堂掛燈風俗3

最詳細的掛燈流程

一、掛燈時間

正月十三日至十七日(一說爲正月初八至十五日),在這幾天內,不同的祠堂掛燈時間也不一致,一般按照先大房再小房的順序進行。

二、地點

黃埔各村各族祠堂內。

生男孩祠堂掛燈風俗 第4張

三、掛燈儀式

一般掛燈儀式有掛燈,分豬肉,飲燈酒,賞燈,投標燈裙、燈春和在祠堂前燃放煙花炮竹等。

例如,1949年前,黃埔的蘿崗洞鍾姓共有八房,分爲三組,長房、二房爲一組,大房、三房、四房爲一組,五房、六房、七房爲一組,一組主持一屆,一屆爲三年。

每年掛燈由當組選出有名望者出任理事主持全局。理事由族中長老選出,要求有能力且正直不貪,每年掛燈收支賬目要貼在祠堂外供族人監督。

1、買燈

由值事購買,當時的黃埔街上有專門的店鋪扎這種燈(現已無此藝),爲竹扎紙糊八角大花燈,懸掛於大堂中。其製作材料主要是竹篾,即篾白(將竹子去皮以後削成片)、雞皮紙。

製作形制:大燈的形狀爲八角形,代表八卦,取陰陽和諧、人丁興旺之意。其直徑約1米,高約1、2米;大燈內有燈春,形狀與大燈同,直徑約10釐米;也有的燈春是欖核形的,半徑約10釐米,長20釐米。燈春內有油燭或洋燭,用燈芯點着;大燈下有燈裙,長約50釐米。燈飾多樣:大燈、燈春、燈裙上都有八仙賀壽、雙喜臨門、五子登科、百子千孫等彩繪,取吉祥如意之意。

生男孩祠堂掛燈風俗 第5張

2、斟茶、掛燈

當地風俗,如果當年有男丁出生,當年掛燈期間要到祠堂斟茶、掛燈。燈要掛在祠堂大花燈旁邊,叫燈頭。

正月十三叫燈頭日,是日族人到祖祠斟茶、拜神、祈求生子。斟茶的供品一般有糰仔(用糯米做的一種中空的小點心,一般在十二月就做好)、糖環、炒米餅、桔子、茶(三杯)、酒(三杯),以及元寶、香燭等。正月十五中午,族中長老邊拜祖先邊掛燈。拜祖先的祭品有三牲(雞、燒豬、魚),同時在祠堂門口燃放鞭炮。

3、入族譜

斟茶、掛燈完畢後由理事代表太公封利是,從這天起祖先承認其名分,登記入族譜,今後享受族中男子的同等權利(包括清明掃墓、太公分豬肉、飲燈酒等)。太公分豬肉一般是四個男丁分一盆豬肉,約兩斤白肉,60 歲以上老人分兩份,70歲以上老人分三份,80歲以上老人分一盆。

生男孩祠堂掛燈風俗 第6張

4、飲燈酒

在分過豬肉後進行。全祠堂男丁共飲燈酒,飲燈酒時八人爲一桌,以燒肉、蜆肉、茨菇、韭菜等普通菜餚爲主。部分村莊還在晚間燃放煙花。宴後分生鴨蛋,表示“誕生”的好意頭。

5、賞燈

6、投標燈裙和燈春

在入族譜、吃罷燈酒之後進行。太公祠堂的正樑中間掛的八角大燈,其燈裙和燈春都可以競標。太公祠堂正廳兩旁掛小燈,多少視當年“掛燈”數量而定。有錢人家爲求多生子,往往多出貴价投標;以花炮競標,出數目最多者爲得中。得中者明年掛燈日如數交出,添丁者雙倍。

生男孩祠堂掛燈風俗 第7張

7、競投飯菜

即將做燈酒之後多餘的菜(未使用)分類,然後投標;競投也用鞭炮,第二年再給出投標時承諾的鞭炮數量。

8、放燈

投標得中之後,青年們將上一年度所投得的炮仗在祠門外盡情燃放“掛燈”,從十幾串到上百串不等。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