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祠堂文化的傳承意義

祠堂文化的傳承意義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祠堂文化的傳承意義,祠堂在很多人看來都是一個神聖不可侵犯的地方,它莊嚴肅穆,而祠堂的存在在風水中也有一些說法,那麼下面就爲大家分享下祠堂文化的傳承意義。

祠堂文化的傳承意義1

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賢的場所,是我國鄉土建築中的禮制性建築,是鄉土文化的根,是家族的象徵和中心,也是地方經濟發展水平的象徵和民俗文化的代表。從民俗學家的角度看,祠堂是“用自己存在的方式詮釋時代文明”。

作爲中國民間保存最好的一種古建築羣體,祠堂留給後人許多珍貴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千秋功過,於祠堂可見一斑;華夏祖先,從祠堂可知譜序流傳。

祠堂的由來

祠堂起源於氏族社會逐步解體之後,是由同一個祖先所生、自成系統的血緣親屬集團與地緣組織統一而成的宗族組織,在居室外獨立建造的祭祖、尊賢、求神的場所。漢代正式出現祠堂的名稱。

宗族通過祠堂尊祖敬宗的功能來體現封建宗法的根本原則,顯示宗族至尊的族權。祠堂也就成爲宗族祭祀的聖地,它象徵着宗族的團結。當然,也有些人通常把祠堂簡單理解爲死去祖先的家,神靈所聚之地,祭祀祖神陰靈的場所。

祠堂文化的傳承意義

祠堂的主要功能

祠堂既然是祖宗神靈聚居的地方,供設着祖先的神主,那麼祭祀先祖就是祠堂最主要的功能,祠堂的另一種重要功能是珍藏宗譜、纂修宗譜。

祠堂還是討論族中事務的會場,也是教書育才之地,亦是家庭法庭,每當風俗年節或族內重大的喜慶活動,祠堂又是全族歡慶或娛樂的場所。

祠堂的文化意義

祠堂是家族或宗族權力和經濟文化的象徵和標誌。它在我國幾千年的封建統治中,國家統治集團起着核心作用,宗族地域集團及家族血緣組織也起到了一定的歷史作用。

它們在對封建法制的輔助和補充,維護封建統治的穩定起着重要作用,也長期起到所謂治國安邦的社會作用,所以它仍然是歷代統治者確認的保障的一種輔助統治。

祠堂文化的傳承意義2

宗祠是中國古代農耕社會人們敬畏自然,尊崇祖先的反映,也是服從服務於多數歷史朝代“孝道治國”的大政方略。盛世修志,盛世建祠。宗祠文化的繁榮也是側面反映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政通人和,國泰民安的現實。

宗祠,俗稱家廟、祠堂。它是儒家禮制的產物,是崇孝敬祖的場所,是民間建築的`瑰寶。舊時祠堂又稱“家廟”、“祠廟”。按禮記規定,宗廟爲帝王專有,繼之諸侯、大夫才能設宗廟祭祖。

後來宋代朱熹始提倡建立家庭祠堂。每個家族可建立一個祭祀高、曾、祖、考四世神立的祠堂神龕。直到明代,朝庭才允許民間百姓亦可建家廟。宗祠多建於家族聚居地中心位置,隨着族丁的繁衍興旺,大家族便分宗專門建起了宗祠或支祠。

祠廟大多建築宏麗、工藝精美,集建築、雕刻、繪畫、書法、文學於一體,承載體現了深厚的歷史積澱和悠遠的傳統風俗,千百年來爲民衆所重視。可以說,宗祠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中最爲突出的經典。

古時各姓氏都不惜重金聘請風水師,反覆勘察,一般都擇前有涇,“前水爲鏡”,人工開鑿或引水成池,後有峯,“後樹爲屏”,若無峯,就堆土成丘,植樹造林;左獅右象爲對稱,正面視野開闊,出入方便,前山層疊綿延,爲祠址之地。

現在的宗祠,大多保留延用明代以來的建築風格。有些宗祠雖建築規模不一定大,但結構精巧端莊、古樸凝重,帶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基本保持明清建築的基本特徵。

祠堂文化的傳承意義 第2張

祠堂一般分爲二大類:一是姓氏家族祠堂,即宗祠;二是歷史名人祠堂,即歷史名人紀念專祠。

姓氏祠堂最大的特徵是:內部設有神主堂,供奉的是家族祖先的神主牌位,而且龕前都有香爐、燭臺等祭皿,四周牆上有繪畫、浮雕,柱上有楹聯,橫樑上、壁上懸掛匾額,內容或是歌頌祖先功德,或是宣傳忠孝德善。

祠堂中大多有戲臺、廂房,以供娛樂教化之用。正門外繪製門神。而歷史名人堂是則官方或民間建立的紀念性祠堂,堂中有名人塑像或畫像供後人瞻仰、陳列名人有關生平、資料、著述和文物等。歷史名人專祠,現在大多被列爲文物保護單位或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宗祠的主要功能是祭祖敬祖,宗親聯誼。宗祠是有血緣認同,和宗睦族;緬懷祖德,傳承文明;弘揚正氣,激勵子孫;獎優助學,排憂解難等等作用。如果說尋根敬祖是“繼往”,那麼激勵子孫則是“開來”,也就可以說,宗祠即是繼往開來的一處“心靈聖地”。

衆所周知,我國的姓氏文化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內容。作爲人人皆有的姓氏,以血緣文化形式記錄着中華民族形成與發展的歷程,並以不斷的連續性,強大的凝聚力,對民族融合,國家統一發揮着特殊作用。

以姓氏爲徽記,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傳承共祖炎黃,百姓一家的觀念和血濃於水,分裂不開的情感,也同時傳載了以“和諧”爲核心的人文精神

而傳載這些精神的表現形式,諸如譜牒、格言、家規、家訓及家廟、宗廟、祠堂等,即是傳承的重要有形載體,爲世代留傳下這些寶貴精神財富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當今,大衆普遍對挖掘上述文化形式表現出深厚興趣,充分說明了社會發展和人文精神的需要,這理所當然的應引起每一個炎黃子孫的重視。

祠堂文化的傳承意義3

祠堂的作用

祠堂有多種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孫平時有辦理婚、喪、壽、喜等事時,便利用這些寬廣的祠堂以作爲活動之用。另外,族親們有時爲了商議族內的重要事務,也利用祠堂作爲會聚場所。

在中國古代儒家倫理裏中,家族觀念相當深刻,往往一個村落就生活着一個姓地一個家族或者幾個家族,多建立自己的家廟祭祀祖先。

在日本祠堂也經常出現,這種家廟一般稱作“祠堂”,其中有宗祠、支祠和家祠之分。“祠堂”這個名稱最早出現於漢代,當時祠堂均建於墓所,曰墓祠;南宋朱熹《家禮》立祠堂之制,從此稱家廟爲祠堂。

祠堂文化的傳承意義 第3張

祠堂文化的社會功能

(一)教化功能:是指以祠堂爲核心的傳統文化對族衆教育、感化的活動。

(三)維繫功能:指祠堂文化起着統一族衆的行爲與思想的作用,使社會生活保持穩定,使族衆羣體內所有成員保持向心力與凝聚力。

(二)規範功能:指祠堂文化對族衆中每個成員的行爲方式所起的約束作用。其作用在於根據特定條件,將某種方式予以肯定和強化,使之成爲一種羣體或標準模式,從而使社會生活有規則地進行。

(四)調節功能:通過祠堂文化活動中的娛樂、宣泄、補償等方式,使人類社會生活和心理本能得到調劑的功能。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