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女性健康 > 初學瑜伽的基本動作是怎樣的

初學瑜伽的基本動作是怎樣的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初學瑜伽的基本動作是怎樣的。現代社會,瑜伽是一種特別流行的運動方式,不僅可以鍛鍊身體,塑形,還可以釋放壓力,那麼初學瑜伽的基本動作是怎樣的?今天就由小編爲大家講解一下關於這一方面。

初學瑜伽的基本動作是怎樣的1

初學瑜伽的基本動作是怎樣的

一、站姿

瑜伽的每個動作設計都很科學,站姿是瑜伽練習的起勢。

各種站姿的主要目的是讓身體恢復對稱,同時讓大腿和脊椎得到放鬆及伸展。

各種站姿的練習至少都要停留三到四個呼吸以上的時間。其中瑜伽教練培訓的提到瑜伽體式--山式(Tadasana)是所有站立姿勢的開始體位,可單獨練習30秒、1分鐘。

平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少對自己的站姿有所注意。通常會將重立完全放在一條腿上或是腳後跟上,通過觀察鞋底磨損程度發現。

長期不正確的站姿會使臀部下垂,腹部凸出,脊椎緊張,從而感覺疲勞,大腦遲鈍,所以正確的站姿很重要。

二、平衡站姿

平衡站姿是指透過平均使用身體,讓身體可以靈活的移動,來做出各種姿勢以及協調身體。

練習這個動作,可以幫助我們保持平衡,然後鍛鍊我們的意志力。

瑜伽教練在進行冥想前保持平衡可以培養內在平衡和寧靜的狀態,也是靜坐冥想前很好的基礎訓練。

三、坐姿(前彎、後仰、扭轉)

前彎的動作能夠安撫整個神經系統,並使大腦鎮定,對應的情緒則是恐懼。

在快節奏和充滿競爭的生活中,恐懼雖是負面情緒,但也能保護我們不受傷害,而練習前彎,是在學習面對自己的恐懼,培養洞察力、智慧、和勇氣。

後仰的坐姿可以改善脊柱神經系統、消化和呼吸系統以及胰腺和脾臟,對應的情緒則是辨別事物價值的能力和應變能力。

坐姿扭轉可以溫柔按摩腹內臟器,改善自主神經,透過活化神經中樞,能量和力量結合,可以釋放被封鎖在體內的潛能。

四、手的平衡

手的平衡可以強化上半身和手臂的力量,協調腹部和背部的肌肉,所有姿勢最好能保持三個呼吸的時間。

從最簡單的姿勢開始練習,手的平衡動作可以協助鍛鍊腰部、前臂、上臂、和肩膀的肌力。

對參加瑜伽教練培訓的學員來說練習複雜及難度大的姿勢相當有幫助。

五、倒立

倒立被稱爲瑜伽中的王或者後,是健康的萬靈丹。

因爲人在成長以後,活動越來越靜態,導致血液循環和身體能量下降,倒立姿勢通過各種模式來活化身體機能,加強免疫系統、促進新陳代謝,並讓消化系統獲得充分休息,消除壓力

六、放鬆姿勢

放鬆練習是瑜伽練習中相當重要的一環,在每次瑜伽練習結束後,甚至在每個階段的練習中間,都應該進行大休息的放鬆姿勢。

放鬆姿勢是儲備能量和活力的.模式,結合其他姿勢的練習,讓人釋放更大的潛能。

初學瑜伽的基本動作是怎樣的2

初學瑜伽的五個基本動作

pose 1:三角式

雙腳分立(一米以上),慢慢伸起雙手與肩齊,掌心向地雙週與地面平行;

控制呼吸!身體向右彎側,右手手掌嘗試按到右腳踝側的地面或右腳背,右腿屈,成直角,左腿保持筆直。調整呼吸,動作保持8到10秒。

功效:緩解職業女性常見的腰部和頸部痠痛。

雙膝跪地,分膝與臀部同一寬度,小腿及腳背緊貼在地上,腳板外翻--儘量外翻。

pose 2:貓式

雙膝跪地,分膝與臀部同一寬度,小腿及腳背緊貼在地上,腳板外翻--儘量外翻。

吸氣時,慢慢地將盆骨翹高,腰向下微曲,形成一條弧線;呼氣時,慢慢地把背部向上拱起,帶動臉向下方,直至感到背部有伸展的感覺。

配合呼吸,重複以上動作6至10次。

功效:塑造完美臀部,預防痛經。

pose 3:蓮花座冥想

這個動作的要求最低,相信看了名字大家都知道怎麼做了,但是如果你做不到瑜伽老師的那樣,可以放低你的要求,放鬆全身,眼睛未必,眯着的眼睛指向鼻尖,調節你的呼吸就可以了!~

每次保持這種狀態20分鐘

功效:平靜和控制全身神經系統,集中注意力。英國科學家發現,用此種坐姿的人,做了許多試驗,發現甚至不需參禪,僅用這種坐姿,便幾乎能立刻平靜腦波。

pose 4:搭橋

平躺,尾骨前移,伸展腰部,呼氣。

腳後跟拉向身體,平放雙腳。注意力集中於骨盆底部肌肉,收腹,臀部收緊提髖,同時膝蓋相對,大腿內側用力,除頭部、肩部外,臀部和腿部離地。

功效:促進消化,增強腹部器官功能,增強骨盆底部肌肉。

注意:這個動作有一定難度,要注意量力而行,提前熱身。

pose 5:仰臥式

就是平躺在墊子上,這可是malik最爲推崇的女性動作,看似簡單卻集瑜伽之精粹。躺下時,身體要完全不動、完全鬆弛,意識卻要保持清醒,感受整個身體、整個人的存在,過程需20分鐘左右。

仰臥這姿勢,很多初學者做的時候,都會犯困,或者就是肌肉痠痛,自己就取消動作,去撓癢癢,分散自己的注意力,這樣是非常不好的。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