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女性健康 > 三伏天的養生知識

三伏天的養生知識

來源:時尚冬    閱讀: 5.6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伏天的養生知識,在中國,入伏天的話各個地方會有不一樣的風俗,不過很多人不瞭解入伏天的時間是什麼時候,也不知道三伏天養生的方法是什麼。下面是三伏天的養生知識。

三伏天的養生知識1

一、宜補陽

中醫養生主張“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三伏天最適宜溫補陽氣,驅散寒邪。此時補陽可以去除冬季內伏寒邪,達到其他季節所達不到的雙重功效。一旦風、寒、暑、溼、燥、火等邪氣被趕出體外,疾病能更好被治癒,將邪氣排出後,人在炎熱的環境裏也不會悶熱、煩躁。

二、宜食補

三伏天溼氣極盛,溼性重濁。溼邪最易傷脾,常使人四肢發軟、胸悶、食慾不振。且溼熱下注,可致腸炎、痢疾等疾病。因此,此時飲食要以清淡爲主,有營養、易消化、忌生冷油膩。三伏天的中醫食療文化由來已久,流傳甚廣。在食補時,知悉以下幾點十分有益。

瓜菜清熱

冬瓜、黃瓜、苦瓜、山藥、芹菜等都是清熱祛溼佳品。黃瓜生吃最好,苦瓜是體熱者最好的選擇,炒冬瓜籽可以祛溼,把西瓜皮洗淨炒菜吃也能清熱,還有薏米紅豆可達到良好的祛溼效果。

酸能生津

流汗過多可耗氣傷陰。因此,多吃酸味食物可起到預防作用,且能生津解渴,增強食慾,幫助消化。酸味食物包括很多水果,如檸檬、烏梅、山楂、番茄、葡萄、菠蘿、芒果、獼猴桃等。

三伏天的養生知識

多食魚類

各種魚不僅營養豐富,而且也有其側重的養生功能。如鯽魚湯祛溼,常見的草魚有暖胃明目之效;鱸魚則能補益肝腎,無腥味,紅燒、清蒸、燉湯均可。

多食豆類

宋代醫著《朱氏集驗方》載有“三豆湯”之方,即綠豆、赤小豆和黑豆。綠豆、赤小豆清熱、解暑、利溼,黑豆健脾補腎。“三豆湯”取上述三種豆類各20克,洗淨浸泡1小時後,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滾後轉小火慢煮1小時,豆子開花後也可放入適量的冰糖(繼續煮5分鐘即可),可一週喝兩次。

三、宜有度

夏天人體陽氣最重,中醫養生講究的原則之一就是順應自然規律。

夏季切勿貪涼,用冷飲解暑降溫、食用涼菜未嘗不可,但不知節制則對身體有害無益。還有就是不宜大量飲用含有菊花、金銀花、荷葉等祛火中藥成分的涼茶類飲料。另外,空調溫度不宜過低,最好根據體質調溫。

四、宜緩動

炎熱的夏季,人們本來就容易出汗,如果鍛鍊,更容易出汗,且運動過度會損傷身體機能。人們應該選擇在早晨或傍晚進行適度鍛鍊,如練太極拳,鼓舞陽氣的生髮、增加汗液的排泄,以帶動體內滯留的寒氣發出體表,增強體質。

五、宜補水

補水養生是三伏天的重中之重。三伏天稍動就容易大汗淋漓,繼而產生強烈的口渴感。要按出汗量飲水,不能等到口渴纔想到喝水,還要定時喝水,白開水、茶水等就是比較好的選擇。其中,中藥飲品以防暑清熱飲、防暑和胃飲及利喉清咽茶居多。

三伏天養生,首重在“養”。我們要按照中醫理論,科學養生。中醫最注重的就是平衡,因此,我們在養生之時,更要注重平衡,補益有度,以便獲得更好的養生效果。

三伏天的養生知識2

“以熱制熱”——三伏天的養生法

中醫認爲,養生應順應時節,夏天該熱就熱,該出汗就出汗。三伏天應順着季節規律,用“熱養法”以熱制熱,健康消暑。

1、多喝熱茶

冷飲只能使口腔感到涼爽,由於血管受冷收縮,反而降低了身體散熱的速度。而喝熱茶或熱水能促進汗腺分泌,更能解暑。需要注意,溫度不應超過60攝氏度。

2、吃點熱食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處方”。生薑有助於溫中散寒,此外,肉桂、茴香等溫性調味料,夏季可稍微多放一點。

羊肉、牛肉等熱性的肉類,也可以溫陽散寒,尤其適合夏季手腳冰涼、氣血不足的人食用。需要注意的是有牙痛、上火、發燒等症狀,或者體質偏熱的人應忌食。

3、洗熱水澡

熱水洗澡會使身體的毛細血管擴張,有利於排熱。水溫一般控制在30攝氏度左右爲宜,也可以用熱毛巾擦臉擦身,幫助身體排汗降溫,使皮膚透氣。

4、熱水泡腳

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熱水泡腳能夠使氣血運行通暢,增加足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增強新陳代謝。泡腳時適宜水溫爲42攝氏度,以溫暖舒適爲宜。

三伏天的養生知識 第2張

5、做艾灸

中醫認爲,三伏天施灸會收到事半功倍的養生效果。施灸時適量出汗,體內的暑熱也隨之排出,身體會感到無比清爽。

6、適當出汗

夏天要“以汗制汗”,而運動就是重要的排汗方式。運動還可以加強熱適應,提高人體調節體溫的功能,防止中暑。可以選擇慢跑、太極、健步走、游泳等不太劇烈的運動方式。建議早上或傍晚運動,避免大汗淋漓傷氣血。

消暑納涼——舒服過伏天

夏季如果覺得汗流浹背、食慾減退,試試專家推薦的解暑法,不用把空調開到最大,也能“自然涼”。

1、少量多次補水

夏季應多喝水,但注意不要一次補充大量水(大於500毫升)。建議先喝一兩杯水,隔半個小時再喝。水溫不能太熱也不能太涼。

2、吃“苦”開胃

進入三伏天容易食慾不振,可以多吃點苦味食物,如苦瓜等。中醫認爲,苦入心,能清心火,利於夏季養心。苦瓜性寒,體質較差、脾胃虛寒的人不宜多吃。

3、衣物選棉麻材質

衣服的材質會影響汗液蒸發,推薦寬鬆、吸溼性好的棉、麻、絲等材質,或者選擇透氣性強的合成纖維材料。

4、晚睡早起

晚睡並不是提倡熬夜,而是順應夏季晝夜變化的特點按時作息。晚上11點半前入睡,早上6、7點起牀較好。中午可以午睡30-60分鐘,有利於氣血平衡,幫助補充體力。

三伏天的養生知識3

夏季三伏天的特點是地表溫度高,溼度大,白晝時間長。此時人體會感到疲乏身重,晚上睡眠質量差,體熱多汗,會造成人體內營養物質尤其是無機鹽類的'大量消耗,導致很多人酷愛在夏天吃冷飲及寒涼食物。但是暑天容易傷氣,這將導致體力、元氣不足,機體功能下降,容易形成暑兼溼邪。

若人體正氣不足,以致水溼內停,往往容易感受暑兼溼邪而病。如果過多的攝入寒涼的食物,容易導致溼氣進入人體,外溼與內溼結合,影響脾胃功能的運行,從而是消化功能產生障礙,導致溼邪內生,容易出現食慾不振的症狀。

夏天最好的補氣藥是西洋參,西洋參是一種“清涼”參,其味苦、微甘,性涼,具有滋陰補氣、生津止渴、除煩躁、清虛火、扶正氣、抗疲勞的功效,西洋參中含有一種叫人蔘皁苷的成分,具有提高人體抵抗力的作用,因爲它是氣陰雙補的,特別是汗出過多,人覺得疲憊、心慌的時候,適合用西洋參泡茶飲,對苦夏者很有利。

三伏天的養生知識 第3張

夏季容易使人熱毒過盛,養生最重要的一點便是清熱解毒。綠豆湯有消暑益氣、清熱解毒等功效,對於輕度中暑、頭昏頭痛、胸悶氣短、無汗煩熱等體內熱毒過盛症狀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如果喝綠豆湯,煮的時間就應加長,以30分鐘到1小時爲宜,煮至豆爛開花。

綠豆湯解暑的效果很好,但是偏性寒涼,脾胃虛寒的不能經常喝,三豆飲剛好可以調整一下。三豆飲源自《世醫得效方》十九卷,元代危亦林編撰,是以黑豆、綠豆、赤小豆爲主料製作的藥膳。

在三豆飲中,綠豆、赤小豆起清熱解暑、利溼的功效,黑豆則健脾補腎。綠豆和赤小豆是偏寒涼之物,黑豆的加入,對它們的寒涼性有一定的中和作用。因此,三豆飲不僅能清熱除暑,還能健脾利溼。所以炎夏季節即使經常食用適量的三豆飲,就不會給體弱之人的脾胃帶來傷害。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