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知識 > 抑鬱症多半是親人造成的

抑鬱症多半是親人造成的

來源:時尚冬    閱讀: 1.4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事實上,抑鬱症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並不是單一的親人造成的。

抑鬱症多半是親人造成的1

孩子患有抑鬱症很大程度與父母的不良管教有密切關係。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患有抑鬱症的父母總是令人提心吊膽。一個孩子無法理解他的抑鬱症父母的所作所爲。

父母的抑鬱症可能會通過以下幾種方式表現出來——悲傷、憤怒、疲倦、焦慮、矛盾、冷漠、缺乏安全感,甚至動手打人。如果這些行爲規律性地呈現,孩子們也會開始表現出焦慮、安全感缺失及衝動好鬥。

父母總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給他們施加各種各樣的壓力,摧毀了孩子的童年。當我女兒15歲的時候,我告訴她我剛剛被診斷出抑鬱症,而我可能已經患此病症多年。她聽了,長出一口氣,說:“還好,那不是我的錯”。

孩子們是單純且常常以自我爲中心的。他們相信世上發生的任何事都是他們造成的.。因此,一個孩子會很容易將父母的沮喪感藏於心中並自責。

抑鬱症多半是親人造成的
  

孩子患有抑鬱有很大機率是因爲父母中有人是抑鬱症患者。

當父母患有抑鬱症時,他們無法按照通常的方式或他們想要的方式去照顧孩子。如果父母過分悲傷以至於需要臥牀幾天,或者抑鬱症使他非常暴躁、缺乏耐心的話,孩子可有的受了。

如果孩子的母親不能起牀爲他準備晚餐,他就得自己照料自己。如果孩子的父親總是朝他大喊大叫,他可能會感到非常難過,並把自己關在房間裏。父母應盡父母之責,而抑鬱症患者很難做到。但孩子們需要盡職盡責的父母。

父母作爲孩子的第一任導師,應當多理解和傾聽孩子的想法。抑鬱症最大的副作用之一就是夫妻關係不穩定。當父母中的一位患有抑鬱症,另一位常常會難以理解發生了什麼以及爲什麼他的另一半無法恢復正常。

這種失望的感覺會導致憤怒和沮喪,進而影響到雙方的健康關係。沒有什麼比擁有相處不來的父母更讓孩子擔心的事情了。父母是孩子成長的基礎。如果父母關係經常不穩定,結果對於孩子來說可能是破壞性的和長久的。

抑鬱症多半是親人造成的2

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心理障礙,症狀包括悲觀、消沉、焦慮、憤怒、疲勞等。針對抑鬱症引起的原因,許多人都認爲是親人的過度期望或責任心過重導致的。這種觀點是否正確呢?

事實上,抑鬱症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並不是單一的親人造成的。

首先,遺傳因素是抑鬱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家族的遺傳基因與抑鬱症的發病率存在一定的關係。如果親屬中有人患有抑鬱症,其他家庭成員的發病率就會增加。

抑鬱症多半是親人造成的 第2張
  

其次,社會心理環境的因素也會影響抑鬱症的發生。比如,在經濟不景氣、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下,人們容易產生挫折感和失落感,進而引發情緒上的不穩定和抑鬱症的發生。

此外,慢性疾病、生活事件、藥物、毒品、酗酒等也都是導致抑鬱症的風險因素。

因此,抑鬱症的發生是一個多因素的結果,並不能簡單地歸結爲親人的過度期望或責任心過重所導致的。

總之,對於抑鬱症的預防和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個人遺傳、社會心理環境、生活事件等衆多因素,尋求醫療專業人士的幫助,採取多種方法進行干預,如藥物治療、認知行爲療法等,纔能有效地控制和治療抑鬱症。

抑鬱症多半是親人造成的3

1.父母(哺育者)是孩子人格形成的原始決定因素

精神分析學派的客體關係理論中認爲,嬰兒對其與母親之間關係的體驗是人格形成的原始決定因素,而嬰兒對母親的依戀需要也是嬰兒期自體發展的激發因素。也就是說,在與我們父母最初的互動中,我們的性格與行事風格已經形成了。

因爲早期發展起來的客體關係將形成一個人格相對穩定的基本結構,在以後的成長中,這一關係結構將投射在所有人際關係中,一個早期失敗的親子關係幾乎可以註定一個兒童將來會遭遇一些生活中的後果。

可見,在人生的初始,我們的先天基因和後天環境都來自於父母,換言之,父母對我們的影響是深刻而深遠的。

所以,如果說我們有多少抑鬱症是父母造成的?

我想說,你的悲觀與負性情緒,對待很多事情的思考邏輯,大多數都是在父母的早期影響下形成的。

抑鬱症多半是親人造成的 第3張
  

2.父母自己未處理的問題,會丟給孩子

父母是如何影響我們的性格形成,進而和後期的抑鬱症產生關聯呢?在養育過程中,年輕的父母往往會出現一些不那麼成熟的行爲。

在我們從小生活的環境中,孩子會無條件地適應環境,接納父母的情緒並發展相應的防禦方式。

比如提了需求後,遭到責罵,我們就學會了不再提要求,學會了壓抑自己的想法和情緒;

比如父母對生活的絕望,對貧窮的恥感,甚至是恨意,都會被我們接納,變成我們要面對的問題。

一個愛打人的父母,就相當於把他內心的恐懼傳遞給了孩子;

一個挑剔完美的父母,就把他內在無能的部分傳遞給了孩子,由孩子去承受,父母則依然可以很完美。

這個過程叫做投射性認同,通過這種方式,父母將自己不能夠處理的情緒和問題扔給孩子,保持自己的心理平衡。

悲哀的是,在理想情況下,這個過程應該是反過來的,應該由父母去承接、消化孩子處理不了的問題和痛苦,然後由父母轉化爲較爲溫和的接納方式,孩子才學着接納自己的情感,不斷成長。

但是現實是父母不是萬能的,他們自己未處理的情結和問題在不自覺的情況下一定會由孩子背鍋,如果父母輩的創傷沒有在他們那裏得到有效梳理,這個創傷也會由孩子背鍋,這就叫代際傳遞。

當生存環境和父母的養育方式,讓孩子極度無法保持自我平衡或形成安全感的時候,孩子的心理應對系統就會出現問題:焦慮、抑鬱、強迫、躁鬱等等情況,都屬於孩子對這種惡劣生長環境的反應。

這是一種呼救,在心理支持極度貧乏的狀況下,孩子啓動了心理預警系統,孩子用焦慮症、抑鬱症等症狀,尋求自救,也呼叫關注和支持,希望被看到。

抑鬱症多半是親人造成的 第4張
  

3.成長會不斷刷新這個認知

然而這並不是代表着原生家庭和父母養育方式就註定了我們的`人格和人生。

每個個體都有他獨特的特質和應對方式,基因是可以變異的,心理模式也是可以改變的。隨着年齡增長,我們會遇到更多的人,老師,同學,朋友,甚至是陌生人,他們都會對我們產生影響,擴大我們的視野,刷新我們的應對方式,讓我們有更多的機會去覺察自己,適應新的環境,發展新的能力,形成新的自我認知。

環境越大,信息越開放,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也越容易被沖淡。

大致的進程是這樣的:我們出現問題——責備父母——走出他們的視野——獲得新知——回頭,試着與父母和解——進而與自己和解。

事實上,我們的父母也是在原生家庭的影響下,慢慢的形成如今的性格。他們的早期經歷影響他們的人格特徵並且決定他們的養育風格。

包括他們如何對待我們,如何表達情感,如何傷害我們等等。在這一點上,父母不比我們有優勢。我們只是在抑鬱後,有機會看清很多曾經發生事件的影響罷了。

抑鬱症多半是親人造成的 第5張
  

4.抑鬱在提示我們,是時候和解了

與父母的和解並非指,一定要擁抱父母大哭一場,感到感恩,從此溫馨和諧,過上美滿的生活。

你會發現,你長大了,但父母可能還是那個父母。他們年紀大了,改變的可能性也更低了,也許有些父母終其一生也不知道自己對待孩子的方式是錯的,更不要說道歉了。

和解真正指的是,你從內心改變對父母的解讀和對自己的看法,用一種不同於父母的方式對待自己,擺脫內心父母對你的負面評價,建立自己的內心評價體系,建立屬於自己的獨立心理空間。

這時候,小時候父母對你的態度不會再持久地控制你,你過去的記憶和痛苦也不會再糾纏你,造成你當下的痛苦。

這就是在內心修復父母意象,這可能與現實無關,而跟你的內心體驗和認知有關。隨着你對過去的修復和新的經驗加入,你更能夠接納自己,喜歡自己。

與此同時,你發現自己與現實中父母的關係緩和了許多,你不再總被他們的話語和行爲激怒,也不再看到他們就十分糾結痛苦,你擁有了自己的天地,不再被他人過度影響,因此與他們和別人的關係都更順利一些。

客觀去看待,“父母確實是造成抑鬱症的因素之一”這件事,你才能擺脫他們對你的束縛,從對他們的指責和推諉中,獲得新生。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