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雙減政策需各方積極配合

雙減政策需各方積極配合

來源:時尚冬    閱讀: 4.7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雙減政策需各方積極配合,雙減政策的逐漸偏離,讓家長感到左右爲難,既想提升學習成績,又想讓學生減負。只要家長調整好心態,將教育初心歸回到家庭教育,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雙減政策需各方積極配合1

教育內卷化,中小學生負擔重是我國教育中的突出問題,因此,教育部門推出“雙減”政策,爲了給中小學生減負,讓學生做更有效的努力。

教育界最近最熱的話題,莫過於雙減政策落地實施。現在許多家長被各路焦慮裹挾,使得教育成爲一場從學生步入幼兒園開始的軍備競賽,學生們承受着繁重的學業負擔難以喘息,在這種狀態下,學生的身心健康受到影響。

於是,雙減政策應運而生,進一步對校外培訓機構進行整改,並不是簡單地關停所有的培訓機構,家長們要充分了解雙減政策後,再進行點評和採取相應的措施。

雙減政策需各方積極配合

解讀雙減政策,家長們先了解再點評

對校外培訓機構的整改一直在進行,只不過這次的力度比較大,對所有的培訓機構作出了要求“不能融資、不能上市”,衆所周知我國有很多較大的培訓機構,在發展的過程逐漸“變形”,開始以賺錢爲首要目的,失去了教育的本質,這個要求,正是讓那些想靠教育賺錢的機構消失。

還對校外機構作出了嚴格的限制,在未來不會再審批義務教育培訓機構,也就是說市面上義務教育階段的培訓機構只會越來越少,那些新開辦的均是不法機構,家長要謹防上當受騙。同時,禁止週末和節假期進行學科類補課和超前教學,所有培訓機構不得虛假宣傳,販賣焦慮,線上線下都不能進行學前培訓。

可以看出這次對校外培訓機構的整改力度非常大,很多校外校外機構都被停業整頓,整頓不合格將就此永遠關門。教育相關部門想爲中小學生減負心非常堅決,讓義務教育可以重回公平起線。

除了對校外培訓機構,雙減政策還對學校做出約束,加強老師管理提升學校的教學質量,這樣纔可以讓學生和家長告別補習班,專心在學校內接受教育,另外,還限制了中小學階段家庭作業的數量和時間,不要給家長增添額外的“教學任務”,儘量一切都在學校內完成。

雙減政策是非常好的,但在落地實施的過程中卻正在被帶偏,主要是一些學科類培訓機構不甘心就此消失,鑽起空子,讓家長有些犯愁。

部分培訓機構伺機鑽空子,家長們左右爲難

近期,有家長髮現部分學科類培訓機構開始鑽空子,卡BUG,政策規定不允許在週末和節假日進行學科類補習,他們就將補習時間改到週一到週五的晚上,也就是學生在學校上完課,就要趕緊去補課,這種曲解雙減政策的行爲,反而給學生增添了更多的負擔。

雙減政策需各方積極配合 第2張

學生每天晚上放學後補習,到深夜才能回家,嚴重影響休息情況,第二天上課也會感到疲憊,長此往復,學生越來越累,成績也很難提高。

還有不少校外培訓機構轉型成家教模式,甚至開始對家長進行教育美名其曰讓學生陪同,這些行爲都是在背離雙減教育的初衷。由此可以看出,不管再好的'政策,若想讓中小學生真正減負,還是需要社會各界,尤其家長的高度配合纔可以實現。

家長應把重點放回家庭教育,可以從這幾方面入手

從每年高考學霸身上就可以看出,優秀的學生幾乎有來自於良好的家庭教育。而重視家庭教育的家長,面對雙減政策時也會更加從容,因爲他們不會把培養學生的重任,只交託在老師或者培訓機構手中。

家長想要做好家庭教育,可以從這三點入手。第一點,培養良好習慣,不僅培養學生的,更重要的是培養家長自身習慣。比如家長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業和閱讀習慣時,是否能夠放下手機,拿起書陪伴學生閱讀,家長是學生的榜樣,學生的很多習慣往往取決於家長的行爲。

雙減政策需各方積極配合 第3張

第二點,正確地看待學生的錯誤。家長要允許學生犯錯,並別有耐心地給學生指出我錯誤,這樣學生才能在不斷改正錯誤中,養成良好的思考能力,鞏固知識點,也能在學習中取得進步。

第三點,及時地給予學生正面評價。學生會缺點也會有優點,家長要善於發現學生的優點和長處,並且及時地給予肯定和讚揚,從而提升學生的自信,激勵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做得更好。所以家長不要一味只關注最終的學習成績,也要看到學生的努力和付出。

雙減政策的逐漸偏離,讓家長感到左右爲難,既想提升學習成績,又想讓學生減負。只要家長調整好心態,將教育初心歸回到家庭教育,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就會發現這兩點是可以同時實現的。

雙減政策需各方積極配合2

目標:從“眼中有作業”向“心中有學生”邁進

“雙減”政策實施後,嚴格控制作業總量,初中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每天不超過90分鐘。爲了保證各科的平衡,清華附中永豐學校採取年級組、備課組統籌的形式,規劃各科作業佈置的安排。

學校語文組的老師們做了個性化、彈性化、多元化作業的嘗試。比如對某個問題的認識和看法,鼓勵喜歡攝影的同學用圖片,喜歡繪畫的同學用畫作,邏輯性強的同學用思維導圖等來呈現。

作業量減下來後,學生的綜合能力如何提升?“學校非常重視課堂教學效率,充分抓住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力和展現力,強化高效課堂構建。語文課上,老師會定期要求學生分享自己的作品、組織小組交流討論,指導學生把討論的思想成果做成思維導圖、小海報、PPT,輪流上臺展示。還有讀書分享會、頭腦風暴、寫作訓練營等,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來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增強學生的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孔冰說。

郭學萍發現,有些學生回家做作業反而容易“磨洋工”,尤其是寫作文,所以她主張作文就在學校寫,學生寫作遇到問題,老師能隨時解決。“用一堂課練習作文,不用寫一整篇。可以加強片段練習,寫人分解成外貌描寫、心理描寫、動作描寫等,一個片段10~15分鐘就能完成隨堂練。”

雙減政策需各方積極配合 第4張

“還可以組織小比賽,比如生詞默寫賽,如果全對就可以獲得一張作業免寫條或其他小獎勵。學生會自我激勵,自主地去完成記憶生詞的任務,讓學生用內驅力來實現自我提高。”郭學萍舉例說。

18年前,杭州市臨平區信達外國語學校就開展了一輪“作業改革”,老師們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原創設計家庭作業,規定不得超過一張A4紙,從量上控制作業時長。

然而,2020年,學生上交的一份少先隊代表大會提案——《關於每個月第二週爲無作業週末的提議》,引起了校長鄭曉娟的關注:“我們研究作業的落腳點一直放在教學的實效性,但恰恰忘了作業設計的初衷。”

學生到底喜歡什麼樣的作業?通過討論和徵集,學校共收集到來自家長、孩子的1200多份“金點子”,並按照學生訴求,設立了每月一次的無作業週末。

此後,每月的無作業週末,親子陪伴、遊歷,結合生活實際、四季交替的特色作業代替了原來的書面作業,學校作業實現了質的提升。

今年端午假期,四年級的老師們設計了“我爲家人設計營養午餐”的項目式作業,要求高、難度大,融多門學科於一體。“學生們很喜歡,有的孩子爲了這份作業忙了整個假期。能力較弱的,由同伴互助,合作完成。核心素養的形成在這樣的作業中水到渠成。”鄭曉娟說。

“雙減”政策出臺,更加堅定了鄭曉娟在學校推動落實作業改革的決心和信心,“我們正從‘眼中有作業’向‘心中有學生’邁進”。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