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女性健康 >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

來源:時尚冬    閱讀: 1.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心理健康又稱心理衛生,心理健康,是以促進人們心理調節、發展更大的效目標,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有很多,小編和大家一起看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1

(一)創設有利於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環境。

1、營造優美的校園環境。

學校是學生的第二個家,學生從學校中不知不覺地接受教育和影響,因此,優雅、潔淨、文明、舒適的校園環境能給學生“潤物細無聲”的良好心理影響。校園中書畫長廊,名人名言、校風校訓以及各種宣傳櫥窗都會給學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校園裏繁花點點,綠草茵茵,使學生無時無刻受到美的薰陶,在愉悅中受到教育,自覺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

2、創設育人情境,促進學生心理品質的優化。

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爲問題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爲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爲習慣受良好心理素質的支配,同時,良好行爲習慣又可內化和澱爲一定的心理素質。因此,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單是口頭說教,更應該創設各種情境,在行爲中促使學生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質。如現在一些學生自制能力差,隨意採摘踐踏花草,或隨意丟紙屑等。根據這些情況,我們可以在校園各個角落安放環保型的果皮箱,在草地上豎起木板,寫上“請愛護我們吧”等懇請的話語,這樣學生就不忍心破壞,逐漸形成一種良好的行爲習慣。可見,創設各種情境,通過心理認知暗示,能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

(二)不斷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

教師不僅是學生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學習的楷模,他們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很大的影響,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須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比如:對教師進行廣泛的心理學知識培訓,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爲教師繼續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使每一位教師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以正確對學生進行指導,並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出現失誤。與此同時,我認爲爲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教師還要做到以下幾點: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

1、教師要尊重學生。

“該生是否尊重師長”是班主任評定一個學生品行的首要條件,而作爲班主任是否問過自己“我尊重學生了嗎?”尊重學生包括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勞動,尊重學生的成績,尊重學生的隱私。

2、教師不可有私心。

這“私心”指的是班主任對待學生要公平、公正,不能感情用事。成績好的學生都受老師的青睞,但是我們教師不能因爲某某學生成績好而偏心偏愛他,甚至做出不公平的決定。

3、教師要講誠信。

“誠信”這詞不只是適用於商品社會,也是教師要做到的。有些教師在向家長彙報學生情況時,會無意地把情況誇大或縮小;應承了學生某些事情,過後又不認帳;有時教師在學生面前和同事無所顧忌地亂扯這些微小的事兒都會讓學生覺得,教師都可撒謊,我們怎麼不可以呢?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2

造成小學生心理不健康的原因:

1、社會環境的影響。

如惡劣的氣候,各種事故等人難以預測和左右的外界條件,是產生不健康的自然環境因素。但是近年來社會上的一些負面影響對小學生衝擊甚大。西方一些不健康的色情暴力影視內容流入,對孩子造成不良刺激,由於缺少辨別能力,一味模仿,也是造成小學生非正常心理的一大因素。

2、學校教育的忽略。

在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上,學校教育存在相當大的弊端。比如:片面追求升學率;重課內的教學,輕課外教育;重尖子生,輕後進生。另外,很多學校口頭上說是實行素質教育,實際是應試教育,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從而使許多學生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等等。還有部分教師欠缺當前教育教學工作中急需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不善於瞭解學生的內心世界,慣於不自覺地將許多本來屬於心理問題的東西看成是思想意識問題。如:把學生由於心理障礙引起的不穩定情緒看成是故意破壞課堂紀律,這種把學生心理看成思想問題來處理的方法,必然會傷害學生的心理健康。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 第2張

3、家庭教育的失誤。

家長是孩子的啓蒙老師,家長的道德修養、文化水平、教育方法等對學生品德和心理成長有直接而重大的影響。有相當一部分的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對孩子有不切實際的期望,用孩子的學習成績去評價學生的好壞,給他們施加壓力,使他們產生緊張感、壓迫感、甚至恐懼感。更有些家長本身品德低劣,作風不正,他們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3

1、消除逆反心理——溝通與交流。

我們首先培養學生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要求他們在廣闊的社會中,磨練自己的思想情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才;其次是要求他們從積極的意義上去理解大人,讓學生明白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是善意的批評,家長老師也使人,也有正常人的喜怒哀樂,也會犯錯誤。我們只要抱着寬容的態度去理解這些事情,也就不會逆反了;再次是教育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把握自我,努力改善自我,平時常提醒自己遇事儘量剋制,多進行溝通,增加信任度,也就多了一份理解;最後是要求家長和教師多注意孩子的心理需求,及時瞭解他們在想什麼,想做什麼,多聽他們的呼聲,理解他們的歡樂與苦惱,放下長輩的架子,與孩子建立起平等的長幼關係。

2、消除自卑孤獨心理——增強自信。

產生自卑孤獨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來說主要是因爲生理的原因、遭遇挫折和心理創傷、性格因素、家庭教育問題以及需要的得不到滿足等。消除自卑孤獨心理關鍵是對自己現存力量感到滿足!教師要幫助學生來分析他們的優點,正確做出評價,發揮自己的`長處;其次是千方百計來提高他們的自信心。我們聯合各科教師共同給學生增強自信心,不讓他們覺得什麼都弄不好;最後是引導學生以勤補拙和揚長避短來克服自卑。教師要幫助這部分學生找到自己的突破口,通過勤奮努力,在某個方面做出成績來。

3、消除敏感與脆弱心理——培養意志。

消除脆弱心理首先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提高認知水平;其次是提高學生自控水平,培養耐挫能力;第三是克服悲觀消極的心態,樹立自信心和上進心;最後是教給學生釋放消極情緒,擺脫悲觀失望的方法,即通過組織他們參加社會實踐來提高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培養多方面的興趣來轉移注意力,多結交知心朋友,尋求社會力量的幫助(如看心理醫生、等。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 第3張

小學生心理問題的表現

1、學習焦慮

據調查,在全國一些大中城市中,10%以上的小學生存在學習焦慮。這主要是由於學生學習競爭加劇,學習負擔過重,同時學校、教師、家長又過分看重分數,給小學生心理造成沉重壓力引起的。

2、人際交往焦慮

人際交往焦慮,主要指在與人交往中表現爲焦燥不安,無所適從。這種傾向在當今小學生中日益嚴重,影響了兒童正常的人際交往與心理需求。

人際交往焦慮的產生,一方面是由小學生的家庭交往環境不利所致。另一方面,是教師教育方法不當,忽視對學生人際交往技能培養的結果。

3、自責傾向

自責傾向是指當發生不如意的事情時,經常認爲自己不好,對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懼心理。自責傾向的根源是對失去別人的關愛與認可的不安。當學生感受到父母、教師、朋友不認可時,往往形成自責傾向。

4、挫折感

小學生的挫折感是來自多方面的,有學習方面的,人際交往方面的,興趣和願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家庭因素,社會環境因素以及個人主觀因素。

小學生跳樓自殺、厭學、孤僻……許多極端的事例表明,現在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今年六一兒童節到來之前,南京團市委和南京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監測中心,聯合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有關專家組織了一次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抽樣調查,涉及南京10所小學。結果表明,大部分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良好,存在心理健康偏離的小學生爲17.92%,有明顯心理問題的學生佔4.01%。

82.08%小學生心理健康

本次調查採用隨機抽樣法,對拉薩路小學、太陽城小學、高淳陽江中心小學、六合區實驗小學等10所小學的302名1~6年級的學生心理健康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問卷由學生的班主任和家長共同填寫。

從結果上看,小學生總體心理狀況較好,心理健康的小學生佔82.08%;存在心理健康偏離的小學生爲17.92%,其中輕度以上即有明顯心理問題的學生佔4.01%,說明出現心理問題的小學生多數爲輕度心理障礙,只要及時發現並予以矯正就可恢復健康。

“學習障礙”排在首位

調查中發現,許多小學生雖在總體上不表現出明顯的心理問題,但有30.8%的學生在至少一個分量表上存在問題,即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或者適應不良,按問題的集中程度排列依次爲:學習障礙、情緒障礙、性格缺陷、行爲障礙、社會適應障礙、不良習慣、品德缺陷和特種障礙。

心理健康 女生好於男生

進一步從不同人羣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來看,將小學生按男生女生、不同年齡、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班隊幹部與非班隊幹部、身體健康與患病、不同成績水平分類,調查對於每一類人羣中存在的心理問題有詳細分析。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