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教育 > 如何瞭解孩子的情緒

如何瞭解孩子的情緒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何瞭解孩子的情緒?當孩子表現出情緒時,父母或監護人可能會感到困惑和無助。孩子的情緒可能會使他們行爲異常、變得憤怒或沮喪,這給父母帶來了挑戰。下面小編爲大家分享如何瞭解孩子的情緒?

如何瞭解孩子的情緒1

1、 學會傾聽,不帶評斷聽孩子真實想法

傾聽也是一種能力。但是生活中常常見到的現象是沒聽孩子講完就開始下結論,孩子有話不能表達,慢慢的他就不願意和我們說了,接下來不管怎麼問孩子,孩子回答:“不知道”或者沒反應。

這代表他們心中有個聲音,那就是我說了也沒用所以我懶得說。

學會傾聽能快速暫停你內心的負面情緒回到理性層面,以免因爲信息不對稱而破壞親子關係。

就拿小洪家的孩子來說,小洪覺得吃好飯就應該立馬去寫作業,要玩要做其他事情那必須是完成作業看情況而定,可孩子覺得我要先玩一會才能開始學習。

孩子之前有跟小洪說過這個事情發財,但是小洪認爲孩子必須是聽自己的,自己這個做法纔是對的。時間一長孩子已經懶得跟小洪說心裏話,你讓我做那我就坐在書桌前但是小腦袋裏想的還是玩耍的一些事情,根本靜不下心來,小洪看到孩子的學習狀態自然就是磨磨蹭蹭不自律。

傾聽是對孩子的尊重。其實小洪可以先陪着孩子盡情的玩下,當他的小腦袋裏那些想玩的念頭得到了滿足,那他就會乖乖的坐到書桌前開始他的學習。

如何瞭解孩子的情緒
  

腦科學的研究表示如果一個人可以在充分的運動、休息、遊戲之後工作他的狀態是最好的。要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積極向上的。在傾聽的時候一定記得放下你手上的事情,看着他的眼睛聽他說,把你的百分百的注意力給到孩子。

2、表達你的感受

跟孩子說出你的感受,這是一份親子之間的愛的聯結,訓練你的.共情能力和同理心,能有效覺知情緒背後的原因。同時也是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讓孩子勇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受,更加的自信,還能夠幫助孩子學習如何處理衝突,提高智力的發展。

比如小洪看到孩子已經花了一個小時但是語文的抄寫作業還沒做完,接下來還有一張數學卷子、英語聽寫以及課文背誦,那要到幾點才能結束,想到還有小女兒睡前親子閱讀,泡奶、哄睡覺,小洪已經控制不住情緒扯着嗓子吼道:“你還要多少時間做完,不想做就不要做了,明天等着老師挨批好了”,小洪的吼叫嚇哭了小女兒。

正確的做法是真實地把你的感受表達出來,這時候小洪可以換個說法,說“孩子,我看到你語文抄寫作業花了一小時,你還要數學、英語作業還沒完成,媽媽有點擔心,怕影響到今晚的休息和你明天上學的狀態,你是怎麼想的能告訴我嗎?”。

把你的擔心以口述的方式表達出來,不帶指責和抱怨。這不僅尊重了孩子也尊重了自己,同時使母子連心形成共鳴。

3、賦予孩子選擇權,就是把責任交還給孩子

每個人都渴望自由,但自由不是胡來也不是散漫,而是隨心所欲不逾矩。

學習和作業是家長的事還是孩子的事?不是原則性的問題,孩子不需要事事徵得我們的同意,適當的放手讓孩子自己做選擇。

當孩子自己可以自由選擇的時候,他們會最大限度地內化自己的行爲,並且對自己的選擇賦予更多的責任感,自主意識增加、更加懂得珍惜、增加孩子的自信心,也促進親子關係融洽。

記得《西遊記》裏有個故事情節,就是孫悟空要去打妖怪,在地上給唐僧畫了一個圈,讓師傅在這個圈裏呆着但不能跨出這個圈。

隨心所欲不逾矩,重要的就是這個矩,就是這個底線,底線價值觀就是安全、健康、負責任。

接下來就是給他空間不要把他盯着死死的。讓他在裏面自由的活動,哪怕會有點小錯誤也允許它發生

在孩子問題上也同樣如此。孩子是作業的第一責任人,要把這個選擇權給到孩子,孩子沒有承擔過後果他永遠學不會責任和擔當。

比如,孩子忘記帶課本到學校,你不要着急忙慌爲孩子送書,而是要讓孩子自己去面對。他會受到老師的批評,爲此可能回家後對你一通抱怨。但之後他一定學會了做完作業後檢查下是不是所有的課本都放入了書包,因爲他記得那一次在課堂上老師對他的批評。

給到孩子選擇的空間,讓他有機會去體驗試錯,久而久之孩子就學會了約束自己的行爲,孩子纔會越來越自覺和自律。

如何瞭解孩子的情緒2

如何理解孩子的情緒

首先,理解孩子的情緒需要耐心和關注。

父母應該意識到,孩子可能無法像成年人一樣表達自己的情緒。孩子的情緒可能是通過哭鬧、抱怨或身體表現出來的。因此,父母應該在孩子表達情緒時注意到他們的言行舉止,並試圖理解他們的感受。

其次,父母可以通過問孩子如何感受來幫助他們理解孩子的情緒。

這可以促進與孩子的良好交流,並讓他們知道父母在乎他們的感受。例如,如果孩子感到害怕或沮喪,父母可以問他們發生了什麼事情,以便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並減輕負面情緒。

第三,父母可以嘗試將自己放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

當孩子表現出情緒時,父母可以想象自己是孩子,從孩子的角度來理解他們的感受。這有助於父母更好地感受孩子的情緒,並以一種更加體貼的方式處理他們的感受。

最後,父母應該鼓勵孩子表達情緒。

當孩子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時,他們將更容易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父母應該在孩子需要時給予他們支持和安慰,並確保他們知道他們可以隨時向父母尋求幫助。

如何瞭解孩子的情緒 第2張
  

如何讀懂孩子的情緒

0-6歲孩子的情緒表達方式

零到一歲半的時候,孩子還不能完整的說出一句話,但是他們也會表達自己的情緒,比如說皺眉;當孩子能夠相對連成句子表達的時候,他們表達發生微妙變化。比如:他在幼兒園裏不高興,他會說“我恨他”;或者在他開心時,急急忙忙的說“老師今天給我一顆糖”。

相對不會講話之前,三歲的他們會用習得的、簡單的、伴隨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且會帶有眼神的交流。

四歲以後,他們的表情會伴隨着語言一起表達出來。慢慢地,孩子長到五六歲的時候,情緒的表達就比較豐富了。

比如孩子說:“天黑了,我害怕”。有的孩子語言滯後些,也許不能表達出後半句,他們只會說“天黑了”,他的情緒不太會用語言表達出來。

“我害怕”是要等到孩子四五六歲的時候才能表達出來。當孩子說“天黑了”,還沒說出“我害怕”的時候,我們不能完全理解孩子的想法。 事實上,大部分幼兒對黑夜是恐懼的。所以大部分孩子說“天黑了”這句話的時候,其實是孩子害怕天黑,我們要關注到他的害怕。

也有一些孩子是由老人養育的,老人可能更容易忽視孩子的情緒。黑天對大人來說是習以爲常的,但是對孩子們來說黑天可能是:“嗯,天黑了,我們要去講故事了”;“天黑了,爸爸媽媽怎麼還不回來”;“天黑了,大灰狼要來了怎麼辦”;“天黑了,又要做夢了”等等。另外,孩子的哭也有不一樣的聲音,哭的節奏、速度、頻率不同,所要表達的內容就不同。

再比如說:孩子不經意地說“那個誰誰的臉上不高興了”,“嗯,他不高興了”,或者是“不高興”這三個字。孩子很多情緒是表達不清楚的,這個“不高興”很可能是:在幼兒園被小朋友欺負了;老師批評他了;或者是同學們搶了他的玩具。所以,他不高興了。那麼這時,很多的孩子會這樣講話表達他們的情緒。

孩子需要更多的.安全感

有一些孩子,一般是五六歲左右,特別是當父母一方很長時間不在孩子的身邊,他們經常會圍着爸爸媽媽說:“抱抱我” 。小學階段,一般在雙方關係比較好的情況下,爸爸出差回來, 女孩子會撒嬌的說“抱抱我”。孩子覺得在這個家庭非常安全時,孩子也會主動說“抱抱我”。

從肌膚依戀關係來說,抱抱孩子這個行爲,對孩子情商的發展和智力的發展,都有科學研究。

孩子的潛臺詞是:“當媽媽抱抱我的時候,我特別高興” 。尤其在幼兒園的孩子,都有這種渴望。他們會覺得:“如果老師能夠抱抱我,能夠親親我,那得多高興呀。”不管是心裏高興還是身體上的愉悅,抱一抱會增強孩子內心的力量,會幫助孩子消除膽怯,會給予孩子勇敢的力量。

其次,孩子有這樣一個階段,大概是孩子能夠站穩的時候,他會經常拿東西畫畫,所有牆面上都是孩子的作品。

微妙表情可能影響孩子一生

有個孩子說:“我在牆上畫畫了,奶奶生氣。”這句話也是很簡單的,沒有副詞,也沒有語氣詞,是單個詞彙的組合。孩子只能用這些簡單的詞彙表達這個事情,他能感覺到奶奶的生氣。所以,這就是孩子在表達大人臉上的情緒。

爲什麼孩子在看到我們的臉時,能準確、快速地讀懂情緒呢?

曾經有人做過一個實驗:孩子能夠通過辨認圖片上的臉面來體會他們的情緒,憤怒、快樂或是憂愁,並且三歲的孩子就能很少出錯。

做訪談時,有些媽媽爸爸會告訴我,說:“我沒有跟孩子說些負面情緒的話呀,我就是鼓勵他呀,讓他告訴我,他在幼兒園做了什麼事情” 。家長的這個行爲是非常不正確的。孩子回來我們不能馬上去問他在學校做了些什麼,這樣的`質問會讓孩子產生一種錯覺,“我做錯了什麼事情嗎?”,“爸爸媽媽生氣了嗎?”等等。

當孩子說出在學校裏淘氣的一些事情後,家長會在心裏提醒自己盡力不發火,但是,父母當下的表情是很猙獰的。他們的話語確實是:“我知道了”,“我原諒你了”這樣原諒的語言,但表現出是一種不屑、討厭的情緒表情。

大多數媽媽在此時都會表現出這樣的表情。孩子能很準確地知道媽媽的情緒,當他捕捉到這個情緒的時候,孩子心靈的第一個反應是:“我錯了,我又惹媽媽生氣了”。事實上,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是一個有情緒的人,流露出這樣的表情是很正常的。但是孩子會捕捉到這樣的情緒,從而產生內疚感。

有的父母就說:“有要求爲什麼不和我講呀?”很多初中生的家長也會跟我說:“我們很民主的呀。”我想說,我們不要隨意打壓孩子的信心和積極性,不要不斷的 、不經意給他們很多很多情緒。否則孩子到初中,他不願意跟你說話。反過來你也可以感受到,他給了你多少次像你對他一樣的不經意、不屑。

敷衍並不能解決問題

很多專家是研究這種面部微表情的, 比如說, 眼睛一跳其實是不屑的意思。當我們俯瞰孩子的時候,其實他們已經產生壓力了。這時候,我們要蹲下來和他一般高,這樣他可以看到我們的表情和眼神,更好地反饋我們的聲音。

比如當家長說“好了好了,我知道了”這樣的語言以及這個語言附帶的表情,它的潛臺詞是什麼?是“我很忙,你別吵了。”這樣經常的、不經意的一些表情,你們可以回想回想,這樣的表情肯定很多很多的。

其實,孩子在三歲的時候就有這樣的能力,而且能力非常強。所以我們的表情他們就能讀懂,學齡前的孩子就能很準確的推斷出大人的情緒。

最後,孩子惹你生氣,而你想壓抑這種的話,最好是進衛生間,對着鏡子看看自己當下的表情有多麼猙獰。我們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體會一下,他們面對這樣的我們時,心裏會怎麼想。

所以每當生氣時候,你們的第一反應該是,先看看自己的臉。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