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教育 > 畢業生常見的心理誤區

畢業生常見的心理誤區

來源:時尚冬    閱讀: 6.8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畢業生常見的心理誤區,大學生面臨就業時的心理是複雜而又多變的,一方面爲自己即將走向社會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感到由衷的高興,另一方面也常常表現出矛盾的心理,下面我們來看看畢業生常見的心理誤區

畢業生常見的心理誤區1

1、過度焦慮與急躁

就業時許多大學生是既希望謀求到理想的職業,又擔心被單位拒之門外,還擔心自己在擇業上的失誤會造成終身遺憾,並對未來的職業生活感到心中無底,因此在就業過程中存在一定焦慮是正常的。

但有一些大學生在就業時顯得過於急躁,缺乏對就業形勢的冷靜觀察以及對自我求職的理性思考,在並不完全瞭解用人單位的情況下就匆匆簽約,一發現實際情況與自己想象的不一樣或發現了更好的工作時,就追悔莫及,甚至毀約,給自己帶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與心理困擾。

2、消極等待與“懷才不遇”心理

與就業時的急躁心理相反的是,一些大學生在就業問題上表現得非常消極,平時也不參加招聘會,有單位來了就看看,如果不滿意就等下去,滿意時也不主動爭取,抱着“你不要我是你的損失”的態度,期待着有單位會主動邀請。還有些人這山望着那山高,不肯輕易低就,明明已經找到工作,但拖着不肯簽約,總希望有更好的單位出現。另外有些大學生自恃條件很好,認爲“滿腹經綸”可以大有作爲,但在擇業時卻常常要麼碰壁要麼找到的工作不滿意,於是抱怨“世上無伯樂”,怨天尤人。

畢業生常見的心理誤區

3、攀比與嫉妒

在求職中,同學之間“追高比低”的現象時有發生,一些同學在求職中經常相互吹噓自己的職業待遇好、收入高,導致職業期望越來越高,求職變成了自我炫耀。還有些同學看見或聽說別人找到了條件優越、效益較好的單位心理上就不平衡,抱着“他能去,我更能去”的態度非要找一個條件更好的單位,而不考慮自身的條件、社會需要特點、職業發展及就業中的`機遇因素。

4、抑鬱與逆反

在擇業中受到挫折後,一些畢業生同學會感到失落抑鬱,放棄一切積極的求職努力。嚴重時還會對外界的環境也漠然置之,減少人際交往,對一切都無所謂,並進而導致抑鬱症。而另外一部分畢業生,則對正面的職業教育、職業信息存在逆反心理。對來自輔導員、班主任、學校就業指導服務中心以及同學和用人單位的正確信息、善意批評與建議,他們不相信、不聽從,偏要對着幹,要按自己的一廂情願去求職。

5、說謊僥倖與懶散心理

有些同學認爲用人單位不可能去查實每個人的情況是否真實,在面試時把自己吹得天花亂墜,結果經過現場實踐考覈或試用時就馬上露出了原形。

畢業生常見的心理誤區2

1、常見心理問題。

(1)理想與現實的衝突。大學生的理想豐富多彩,在擇業時對理想的追求又比較強烈,而部分畢業生缺乏經驗、眼高手低、對自己往往有過高的評價或盲目就業,一旦不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單位或在單位中不能勝任工作或不能和戀人在一個地區工作等等問題的顯現,使畢業生產生焦慮、緊張、急躁、怯懦、自卑、嫉妒等心理,從而拉大了理想和現實的距離。

(2)獨立與依賴的衝突。就業制度的改革和國家對畢業生就業創業出臺的相關扶持政策給畢業生提供了良好的機遇。但作爲學生來說,家庭的過度保護、學校的舊的教育模式使其缺乏相應的獨立自主能力、抗壓能力,當他們要爲自己的未來進行選擇時,要對自己的未來負責任時,強烈的依賴心理和競爭意識的缺乏,往往使畢業生不知所措,從而產生一系列心理問題,有的學生甚至推遲就業或不就業呈逃避狀態。

(3)自我評價與社會認同的衝突。學生畢業時手裏都有專業文憑和多種資格證書,對自己的評價總體是較高的。但學生在校時,學校的傳統教育模式制約了學生的個性素質培養,導致畢業生的主體意識、參與意識、競爭意識的缺乏。由於他們缺乏社會經驗,忽視了社會對人才要求的變化,現在用人單位越來越注重畢業生的良好的素質。學生的自我預估與用人單位選擇人才的`標準產生了一定的差異,在此擇業就業期間,這種矛盾使部分畢業生產生了心理衝突。

畢業生常見的心理誤區 第2張

2、心理調適策略。

(1)樹立良好的擇業心態。要改變一次就業定終身、一步到位的觀念,要根據自己的實力確定適當的擇業目標。要客觀面對現實、客觀分析自己的優勢與劣勢,適時調整自己的目標。要避免從衆心理、依賴心理、怯懦心理,不盲目追求知名企業,不用別人的擇業標準來定位自己的標準,不要一味的依賴學校、家長、老師的幫助,要主動的積極地去尋找機遇。

(2)做好充分的就業準備。要正確認識社會、蒐集相關的就業信息包括就業政策、就業機構、勞動力的供求狀況、招聘信息等。要備好求職材料包括求職信、個人簡歷、推薦表、學業成績及獲得的各類榮譽證書等材料。要學習相關的擇業技巧包括瞭解擇業程序、學習面試禮儀、注重形象的塑造。

“90 後”高職大學生是崇尚自我、個性張揚的一代;是過早成熟又幼稚十足的一代;是新時期的開拓者、新型的一代。大學作爲“90 後”高職學生來說,是他們塑造健全的自我意識、人格品質,培養健康的學習心理、健康的情緒與情感的聖地。我們只有正確全面的瞭解“90 後”高職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引導他們培養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進而培養良好的心理環境,進一步塑造健全的人格,使“90 後”高職大學生能更好地投入到學習、生活、工作中去,更好的發揮自己的作用,體現自己的價值。

畢業生常見的心理誤區3

1.大多數人鍾情的一定是好工作

許多畢業生在擇業時不從自身實際和社會需求出發,而表現出盲目性,存在着“趨勢從衆”的心理,盲目追隨社會上的各種“熱”,認爲大多數人鍾情的一定是好工作,而對確有需要,又有利於發揮專業所長的單位則不願意考慮,從而導致被動擇業的局面。

2.急功近利

這是大學生擇業時最爲常見、最難避免的一個不良心理。它是指大學生在擇業時一味地追求那些經濟收入豐厚、社會聲望較高的職業和嚮往經濟發達、生活環境優越地區的心理傾向。這一心理傾向,也爲近年來諸多關於大學生擇業行爲的調查報告所證實。

畢業生常見的心理誤區 第3張

3.情緒波動

大學生擇業過程中,易在情緒上出現異常波動,較多的表現爲焦慮、不安甚至抑鬱等消極的情緒狀態。其主要原因包括:嚴峻的'就業形勢、大學生缺乏自信和足夠的承受壓力的能力、戀愛困擾、家庭背景等等。

4. 常出現的心理障礙

焦慮:畢業前夕,多數大學生的心理問題表現爲過度焦慮,主要表現爲恐懼、不安、憂慮等。

自卑:缺乏自尊心、自信心,缺乏正確的自我認知,這部分大學生對就業悲觀失望,同時阻礙其聰明才智和創造力的正常發揮。

自傲:孤傲心理是缺乏客觀自我分析和自我評價的表現。他們擇業時往往好高騖遠,期望值過高,容易脫離實際,以幻想代替現實,使擇業目標和現實產生極大反差。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