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棍棒之下出孝子別讓家庭教育過於扭曲

棍棒之下出孝子別讓家庭教育過於扭曲

來源:時尚冬    閱讀: 1.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棍棒之下出孝子別讓家庭教育過於扭曲,在很多家庭中,孩子被放在第一位,要學會給孩子減負,教育孩子也要遵循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此時的耕耘會讓孩子在未來受益良多。看完棍棒之下出孝子別讓家庭教育過於扭曲,學着啓蒙家裏的小天使吧!

棍棒之下出孝子別讓家庭教育過於扭曲1

不知有多少人小時候捱過父母的打?孩子挨父母打在我們中國來說是非常正常的事。我們常常認爲“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所以很多父母爲了磨鍊孩子的意志,讓孩子學會忍受這些打罵。

可是,經過對挨打受罵的孩子和快樂成長的孩子的長期跟蹤調查發現,從小遭受太多太大挫折的孩子長大後更加害怕遭受挫折,而且容易形成謹小慎微、膽小怕事的性格。而那些從小就快樂成長的孩子長大後則更具有抵抗挫折的能力。這主要與孩子所能承受挫折的量和強度有關。孩子在幼小的時候,也就是嬰兒期,不能遭受太多挫折,否則容易形成精神疾病或人格障礙。到了孩子三四歲以後,家長可以給予適當的、微小的挫折,使孩子既能夠耐受,也能從中得到鍛鍊。無論什麼時候,粗暴的打罵教育都是不能培養孩子耐挫折能力的,當時看可能會有些效果,但那不過是表面現象,等孩子成年以後粗暴教育的惡果便會逐漸凸顯出來。相反,快樂長大的孩子不怕挫折。因爲養育人在孩子小時候就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關注,包括生理上的和心理上的,並在適當的年齡給予孩子適度的微小挫折。這樣成長起來的孩子一般比較自信,比較健康,看問題也比較積極,既能坦然應對外面的世界,又有與年齡相適應的耐挫折能力。有些家長認爲,如果孩子小時候不接受嚴厲教育,上學後就不會努力學習並應付學習中必然出現的困難與挫折,光快樂有什麼用?

棍棒之下出孝子別讓家庭教育過於扭曲

社會看重的是成績和學歷,如果沒有這些硬指標,將來怎麼養活自己,如果生存都成問題,快樂又從何談起?這種說法表面上看不無道理,但是家長要明白,您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將社會上的一切信息,包括優點和弊端、成就與挫折都放到了年幼的孩子身上,完全忽視了孩子的感受,這樣怎麼能看到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要求呢?有些時候,完全按照“適應”社會的想法去教育孩子,其結果也許恰好相反。在培養孩子抗挫折問題上,家長需要有更宏觀的眼光,要能預先感知培養孩子心理素質、綜合素質的重要性,按照科學的方法,順應孩子的天性來教育。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才既快樂,又具有極強的耐挫折能力。教育孩子至關重要的是家長要有更高更遠的視野,這樣才能在社會導向和社會現實中把握好平衡。讓我們的孩子都快樂健康的成長吧,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素質。

棍棒之下出孝子別讓家庭教育過於扭曲2

受到“棍棒之下出孝子”觀念影響,很多家庭至今仍用比較粗暴的手段懲罰孩子。專家提醒,這種教育方法會讓孩子出現嚴重的心理障礙,家長們應警惕。小編總結了有關棍棒教育易致孩子出現心理障礙的知識,願給朋友們帶來幫助。

9歲的體校學生“集訓時不歸隊,訓話時拍球”,因此被罰跑1個小時,之後出現了較爲嚴重的心理障礙。結合媒體曾報道的幾起老師體罰學生的事件,如在學生臉上刺“賊”字,逼學生吃糞便等,反映出當前我國兒童教育存在不少問題。古語云:嚴師出高徒。但有些所謂“嚴師”卻完全不懂正確和科學的教育方法,因而行爲粗暴。有的甚至通過所謂的“嚴格”發泄自身心理不平衡,這種後果是非常嚴重和可怕的。

科學的育兒觀認爲,孩子的教育應以鼓勵爲主,採用經常口頭表揚、行爲表揚和物質獎勵,不斷培養和塑造兒童的良好行爲。但在某些情況下,懲罰又確實是一種改變兒童不良行爲的良好手段。因而教育者有必要學習一點有關懲罰的知識和技巧。

懲罰的方法有多種,宜因時因人因地而異。

例如故意忽視是懲罰的一種方法。當小孩哭哭啼啼時,或者很誇張地譁衆取寵時,你可採用“故意忽視”,即對他的哭泣或叫喊視而不見,孩子見自己的行爲沒有人理會時,會自覺沒趣,這種行爲過一段時間就會收斂。

又例如“自然結果懲罰”,它一般是對可能出現輕微傷害結果的行爲採用的懲罰。一次,年幼的岸英在四合院裏玩玻璃,母親楊開慧看見後欲前往阻止,但毛主席則微笑着攔住了楊開慧。“不幸”終於發生了,小岸英真的`給玻璃扎破了手,當毛主席抱起啼哭的岸英問道:“你還玩不玩玻璃?”小岸英說“再也不玩了”。毛澤東在教育毛岸英的時候使用的正是結果懲罰法。當然,對可能出現嚴重後果的行爲要立即制止。

對於出現如打架、罵人等不良行爲的兒童,取消其參加某項活動(例如看電視)的權利也是一種很好的懲罰方法。

暫時隔離法是從體育比賽中引進的一種兒童懲罰手段。在一些球類如冰球比賽中,運動員如果犯規,會受到罰出場幾分鐘的懲罰。心理學家們將這一方法用於矯正兒童不良行爲,成效不小。美國兒童心理學家克拉克的專著《SOS,救助父母》就詳細地介紹了這種方法。

體罰和責罵可以說是最糟糕的懲罰方法,它的特點是處罰立即見效,也許很多家長都應用過。其實這種懲罰會產生很多“後遺症”,如造成心理創傷,或爲孩子將來出現攻擊行爲提供榜樣等。筆者曾遇到過一個這樣的病例:12歲的男孩,每當學習成績不佳,回家後就是捱打,後來母親下崗,父親每天工作從早到晚,孩子捱打罵變得更加頻繁,甚至出現因打孩子被警察干預。這個孩子後來出現反社會行爲,撒謊、偷竊、打架鬥毆。在診所,父母親非常後悔,表示一定要好好學習教育孩子的方法。這樣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不勝枚舉。

我們再回到“罰跑事件”,對違反紀律的體校學生,罰跑也許並不是什麼很過激的懲罰。該例學生罰跑類似於體罰和暫時隔離的結合。就暫時隔離來說,恰當時間是1歲1分鐘,9歲的孩子以10分鐘以內比較合適。但是罰跑的時間長達1個小時,對9歲孩子來說無論是體力上還是心理上都是較難承受的。外向的兒童對教師或家長的大聲吼叫或懲罰也許表現無所謂,而一個內向的兒童就可能對此產生強烈的心理反應,而平時生龍活虎的孩子在身體不適時對同樣的懲罰也可能有不同的反應。從報道中我們沒有獲得這個孩子的其他情況,不敢在此妄加評判。但罰跑長達1個小時卻可能反映了兩個問題,一是對懲罰方法的誤解,二是教育者的憤怒。有位哲學家說過:“憤怒始於無能,終於懊悔。”這是家長和老師都應該謹記的。

爲預防兒童受罰後出現嚴重心理障礙,還要注意觀察兒童心理異常的早期表現,如沉默不語、淡漠、發脾氣、學習注意力不集中、無原因啼哭、愛哭、遺尿、失眠、夜驚等。早期發現,早期採取相應措施,以防病情進一步惡化。

進入21世紀,隨着科技的發展,人類將更加文明,體罰和責罵等粗暴的教育方法應逐漸讓位給科學的教育方法。爲了社會、家庭以及兒童今天的幸福和明天美好的未來,家長、教師要不斷學習新的教育方法和理論。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