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一種心理竟毀掉孩子的一輩子

一種心理竟毀掉孩子的一輩子

來源:時尚冬    閱讀: 1.8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種心理竟毀掉孩子的一輩子,生活中,父母想要孩子健康成長,就需要關注到孩子的心理髮展。如果孩子的心理有問題,家長需要及時引導。下面是一種心理竟毀掉孩子的一輩子內容!

一種心理竟毀掉孩子的一輩子1

前幾天接了一個心理諮詢,是一個4年級的女孩小君。她媽媽給我講述了一些孩子的狀況。

原來小君是個非常漂亮伶俐的女孩,家長和老師都很喜歡她。但是漸漸的,她變得異常的爭強好勝,容不得別人有任何強於她的地方。

一次,有個同學買了件非常漂亮的裙子,別人都稱讚不已,這讓她暗中嫉妒,就開始背後說這個同學的壞話。。。還有,如果別的同學考試比她考的好,她就議論人家背後知道了題。

最嚴重的一次是競選班委,她同桌的票數竟然超過了她。爲此她回家寢不成眠,妒火中燒。最後竟然寫了篇《爲謀班委,竟獻青春》的文章貼在網上,對同學的名譽造成很大的詆譭。

一種心理竟毀掉孩子的一輩子

學校爲了此事,讓她停學一年,在家裏好好反省。

這件事讓她的媽媽很頭疼,無奈之下才想起心理諮詢。

嫉妒是一種自然感情,每個人都會有嫉妒之心。雖說嫉妒是一種可以理解的正常情緒反應,但這並不意味着家長可以採取聽之任之、放任不管的態度。因爲經常的嫉妒情緒,會演變爲人格的一部分。

嫉妒心是孩子學習與生活中的蛀蟲,是破壞孩子之間友誼與團結的腐蝕劑,其危害性不可小覷。

首先,它不利於學習進步,對自己和他人都是不利的。本來有的孩子在學校敢當先進,勇於出頭是件好事,但有的孩子會因爲過分渴求出頭,會有一些過激的反應。

比如看不慣老師表揚別的同學,嫉妒那些比自己優秀的人,視他們爲眼中釘、肉中刺,百般挑剔、極力貶低, 這就是一種很不健康的行爲,影響孩子的正常發展,不利於健康人格的形成。

其次,它會讓別人都遠離你,嚴重破壞人際關係 。一個人深切地嫉妒他人時,會不擇手段地散佈流言,惡語傷人,挑撥離間,打擊報復,如上文的案例一樣。

長久下去,會使別人疏遠你,排斥你,使你陷入孤立的狀態。這樣不利於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影響。

最嚴重的是,嫉妒者的內心會很煎熬和痛苦。因爲他一旦看到別人比自己好或者更受歡迎和優待,內心就會因嫉妒而非常痛苦。

因爲不能正確看待別人的進步和成績,認爲別人的進步就是對自己的貶低, 於是心理上會很自然的產生一種痛苦的體驗。

這種消極的情緒持續下去,將對個人的身心健康十分不利,從而引起多種心理問題與疾病。

此外,嫉妒心不僅給自己造成痛苦與心理失衡,也給被嫉妒者造成一定的打擊。由此可見,嫉妒心是一種極其有害的心理,家長千萬不可等閒視之。

父母們應該怎樣幫助孩子走出嫉妒的陰影呢?給大家提幾點建議。

一種心理竟毀掉孩子的一輩子 第2張

知道孩子到底在嫉妒什麼

孩子的認識水平有限,對他人擁有而自己不具備,或無法擁有的東西,往往會產生一種由羨慕轉化爲嫉妒的心理,其實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父母平時應多和孩子溝通,及時瞭解孩子嫉妒的直接起因,只有這樣,才能從具體事情着手,解決孩子的嫉妒心理。這也是解決孩子嫉妒問題的前提。

多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

孩子的嫉妒往往有明顯的外在表現,不會像成人那麼複雜,摻雜很多得社會因素, 有可能僅僅是孩子對自己願望不能實現,產生的一種本能的心理反應。

因此,父母切記,不能盲目對孩子進行批評,先耐心傾聽一下孩子的苦惱,試着去理解他們內心的痛苦情緒,這樣才能讓他們的不良情緒得到宣泄和釋放。這是解決孩子嫉妒心理的途徑。

幫助孩子正確分析差距產生的原因

孩子的想法往往是直觀的,他們不具備對事物進行全面分析的能力。一般他們會將自己的嫉妒簡單地歸咎於自己或嫉妒的對象,而不去考慮其他因素。

父母應幫助孩子全面分析造成孩子和嫉妒對象之間的差距產生的原因,找出縮短差距的途徑和方法。教會孩子正確與他人進行比較,以積極的心態面對這些差距,這樣才能真正化解內心的不平衡。

培養孩子養成豁達樂觀的性格

平時應教育孩子,理解人與人之間客觀存在的差異性,讓孩子懂得各人都有各人的優勢和長處,但同時每個人也有各自的短處,要做到任何方面都比別人強是不可能的。

引導孩子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揚長避短,在生活和學習中學會用欣賞的目光面對別人的優勢,學會爲別人的成功喝彩。

並從中學習、借鑑,以彌補自己的不足。這樣既能交到很多朋友,也能使自己更加進步。

嫉妒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不容迴避的問題,其實它並不可怕,關鍵在於如何戰勝它。面對孩子的嫉妒心,家長需要理智和耐心,這樣才能正確引導孩子走向一個健康的自我發展之路。

一種心理竟毀掉孩子的一輩子2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社會是由無數個家庭組成的,家庭就是社會的細胞。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既是搖籃啓蒙,幼兒教育,又是終生教育,非常重要。

我們之所以認爲家庭教育重要,是因爲家庭教育的目的,是爲了孩子走向社會,走向人生之前,能夠在身體上、文化上、思想上、道德上做好充分準備,從而使孩子成爲自信、健康而又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每一個家庭都非常重視對孩子的教育。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謹就曾說過,很多父母往往看重孩子在學校所受的文化教育,而忽略家庭中父母對孩子的言傳身教,有些孩子的壞毛病和壞習慣,不單來自遊戲與懶惰,還來自最親的父母。

想要將孩子養育好,父母就必須瞭解並掌握孩子身心發展的客觀規律,並遵循這些心理規律爲孩子製造條件,從而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在我國古代,人們就很講究“家教”,不僅提倡“家風”“家規”,更注重自身言傳身教,以身作則。通常,那些教育子女教育的好的家庭,常被贊爲“教子有方”“詩禮之家”;孩子教育得不好的家庭或家族,就會被人們斥之爲“家教不嚴”“家風不正”。

雖然現在看來,這些教育思想有些以偏概全,但充分說明古人看重家庭教育,以及他們對父母以身作則的重視。

一種心理竟毀掉孩子的一輩子 第3張

中國式家庭教育效果,往往適得其反

教育家巴哈特曾經說過:“一個好的父母,往往勝過一百個好的校長。”

嚴格來說,家庭教育既是一門心理科學,又是一門心理藝術。

望子成龍的父母們只有掌握這門科學,並且在實踐中把這門藝術很好地運用在對孩子的教育上,才能把孩子真正培養成人,培養成才,讓他們走向成功。

但是,縱觀當下有些父母的家庭教育,卻並不是這樣。有些中國式家庭教育,更是令人遺憾。比如,社會調查中,孩子最爲反感的家庭教育方式就有如下這些:

1、 嘮叨

家庭教育中最爲常見的,就是父母對孩子的嘮叨,而嘮叨排在第一位,足見孩子們對它的反感和不滿。按照孩子的話來說就是:“很多事情明明講一遍就夠了,爸媽卻一定要翻來覆去來回說,簡直煩透了。”

從父母這個角度而言,嘮叨是對孩子的高度關注和責任心,在高期望值的心理影響之下,父母總是希望孩子事事都能按照自己要去的方向去做,並做到最好。

但是孩子往往有自己的想法,當孩子的想法與父母的期望相左,父母就會感到不順心順意,就會不停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向去說教,並且批評多,抱怨多,分析問題少,甚至有時候會挖苦諷刺孩子,這樣一來,孩子就會感到厭煩。

遇到這種情況,做家長的就要時時提醒自己,尤其要正確把握孩子的心理狀態,同時學會尊重孩子,並對孩子進行適當的提醒,讓孩子從內心接受父母的建議或意見,而不是大事小事喋喋不休嘮叨不停,引起孩子的反感。

2、不問青紅皁白,遇事就罵

在社會調查中,這種情況排在了第二位,也能看出孩子們對父母這種態度有多反感。

有些父母生活中、工作上遇到不痛快的.事,回到家看到孩子犯了一丁點小錯就開始破口大罵,不問緣由地打擊孩子的自信心。等家長自己的煩悶消散了,也不會對孩子道歉,卻還認爲自己是爲孩子好。

一種心理竟毀掉孩子的一輩子 第4張

這類型的家長之所以被孩子們討厭,主要是因爲他們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隨時發怒,從而讓孩子處於驚慌失措的狀態之下,在情緒管理上沒有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作爲家長,無論工作、生活上有哪些問題,回到家都應當加強自我修養,儘量去剋制、提醒自己,不要因爲孩子的一丁點小事就大動肝火,更不要因此拿孩子作爲發火藉口。

即使孩子犯了錯需要提醒、教育,家長也應該選擇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進行,而不是簡單粗暴的遇事就罵,擡手就打。這樣的家庭教育背景下,孩子的教育效果只會適得其反。

另外,父母對孩子家暴這個陋習原本就應該消失在家庭教育中,因爲,打罵從來都不是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相反,打罵式教育從來都是悲劇的源頭和開始!

3、總把自己和別人家孩子比

父母對子女,從來都抱有很高期望值。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所有父母的心態,中國式家庭教育模式下的父母,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外人面前表現優秀,生怕自己的孩子被別人家孩子比下去,不能接受孩子一丁點不如意,尤其是在其他孩子的比較之下。

正是基於這種攀比和麪子心理,一些父母對於孩子的表現,總會挑出這樣那樣的毛病,總喜歡拿別人家孩子的優點,跟自己孩子的缺點相比較。

按照這些父母的心思,他們是用這種方式來激勵孩子,但這些爸媽們恰恰不知道,這樣做只能引起孩子的反感,根本就達不到激勵目的,相反會嚴重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甚至在孩子成長道路上留下嚴重的傷害和心理陰影。

從心理學角度說,如果一個人總是被親生父母挑剔、打擊,那麼,孩子從小就聽慣了負面的評價,就喪失了對自己的認可和自信心,不僅人格會畸形發展發育,更不會產生自由成就感和成功的慾望。

一種心理竟毀掉孩子的一輩子 第5張

所以,家庭教育中最爲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一定要想方設法給孩子樹立自信心、給孩子追求成功的慾望,讓孩子在家庭環境中充滿自信心。

要做到這一點,一方面,家長必須克服埋怨和拿其他孩子優點跟自己孩子缺點相比較的壞習慣;另一方面,要多對孩子進行一些正面指導與評價。

還要經常鼓勵孩子的長效行爲,充分樹立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的心理和精神意識獲得的健康成長。

4、命令式教育

命令式教育是中國式父母最爲常見的家庭教育管理方式。

這些家長往往對孩子的日常學習和生活管理得特別嚴格、特別細緻。但是,從個體身心發育角度而言,這些管理大多數卻是不合理、十分有限制性的。

如作業做完也不許出去玩、不允許看電視、玩電腦、不讓買自己喜歡的款式衣服、不讓孩子剪自己喜歡的髮型、不讓孩子與同學交往……

一種心理竟毀掉孩子的一輩子 第6張

父母的出發點是好的,是爲了保護孩子,但是客觀而言,這也不讓、那也不讓,卻會讓孩子失去對外界的探索機會,失去自我人格舒展,從而感到反感和壓抑。

所以,想要不毀掉孩子的生活和身心健康,就一定不要對孩子太過嚴厲苛責。既不管得太多,也不簡單粗暴,並且至少要學會聆聽與尊重孩子的心聲。

少採取命令式,多一些協商,讓孩子在平等寬鬆的家庭環境中長大,這樣纔有利於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建立起健全的人格。

5、只關心學習不關心其他

關於這一點,可以說是所有家長的共性。只盯孩子的成績,其他一概不關心,還美其名曰聚焦。

從應試教育的角度出發,這似乎是最爲正確的做法,但其實,已經更有越來越多的案例證明。

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卻忽略對孩子在精神、道德、行爲規範、心理健康上的教育與引導,最終只會培養出一個精緻利己主義者,一個只顧自己卻罔顧國法、道德規範的“僞君子”、空心人。

因此,中國式家庭教育過程中,絕對不能忽略的,就是父母在道德、社會規範、心理素養等方面的親身垂範和教養。

只有在家庭環境中得到過較爲全面的薰陶與規範的孩子,纔可能在社會磨礪中有所成就,否則,很容易因爲高學歷低情商而折戟人生、職場。

最親的父母,是孩子在這個世界上最爲重要的人,是成長過程中的指路明燈。

當父母能夠以身作則爲孩子做好榜樣的時候,遊戲、懶惰、壞習慣、犯罪等負面影響將消失得無影無蹤,哪怕暫時出現,也會因爲正面的家庭教養而迅速消弭。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