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健康養生 > 大超市裏的潛規則必須知道

大超市裏的潛規則必須知道

來源:時尚冬    閱讀: 1.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超市裏的潛規則必須知道,在不同的行業都是又不一樣的原則的,那麼對於行業的潛規則也是需要我們瞭解以下的,對於潛規則的瞭解也是對自己吃虧的避免,下面介紹大超市裏的潛規則必須知道,一起了解一下吧。

大超市裏的潛規則必須知道1

然而超市的陷阱更多!

1、平行於視線的高利潤商品

超市商品擺放有一個共同的原則:你能輕易得到的,永遠是商家最想賣的。所以超市一般會把利潤較高或者快到期的產品放在1.5米到1.7米的高度。記住,只要踮起腳或者彎腰,都有可能選擇物美價廉的商品。

2、把你最想賣的東西放在右邊

超市利用人們慣用右手的習慣,將最賺錢的商品放在主購物通道或櫥窗的右側。所以在超市購物,不妨用左手拿貨。

大超市裏的潛規則必須知道

3、薄利多銷產品“守住”入口

當你走進超市時,你可能會遇到一堆特價商品。請保持冷靜。越是容易看到和得到的商品,越是有利可圖或者渴望在超市裏賣出商品。人們總是認爲前面的貨一般,裏面有更好的,所以最後往往買的更多。

4、新鮮的貨物放在裏面

超市放牛奶、酸奶、冷凍食品時,喜歡把最新鮮的產品放在最裏面,每天逐漸更換。如果你想買最新生產日期的,那就“挖”出最裏面的貨。

5、蔬菜和水果利潤最高

超市裏的大部分果蔬都陳列在中央位置,原因有二:

第一,心理學研究發現,人類早期長期生活在黑暗的洞穴中,所以對色彩豐富的食物本能地興奮,購買慾望容易受到刺激。

第二,大多數超市將這一領域承包給供應商。雖然價格比菜市場貴很多,但是可以在超市裏賣。此外,許多水果和蔬菜聲稱是“綠色和有機”產品,這可能不是真的。

6、價格“拆東牆補西牆”

超市利用心理學上的“光環效應”,將食品、日用品等日用品的價格定得更低,讓你形成這個超市更便宜的印象,不自覺地認爲一切都更便宜。然後,超市會對其他物品設定更高的價格,彌補損失。

7、現在做,現在賣,很有誘惑力

食物的香氣會刺激人體內各種消化酶的分泌,讓你不自覺地增加對食物的購買量。這個時候,請大家冷靜!吃多少買多少!

8、孩子的錢最好賺

孩子最容易產生購買衝動。孩子的消費是非理性的,佔有慾強,可以在情感上“操縱”父母。正是利用這種消費心理,超市纔有了一套賺孩子錢的銷售策略:

首先是精心佈置兒童產品展示櫃。第二是把有吸引力的食物放在孩子必經的道路上,第三是把兒童用品放在女人的必需品附近。

9、買一送一很棘手

有的商家悄悄擡高商品價格,然後送禮物;還有很多超市經常把過期商品和正品捆綁在一起,消費者往往會忽略生產日期。

10、特價區“渾水摸魚”

南京的超市經常有促銷活動,但有些促銷活動可能並不真的便宜。比如特價區會有一些原價的東西。其實很多特價都不是“物有所值”。

11、大包比小包貴

很多消費者會有“多買比少買實惠”的慣性思維。其實很多商品大包裝的價格都比小包裝貴。

這種情況多存在於零食中,如飲料、薯片等。而且這些商品的重量和價格往往不是整數,比如480g、458g等。,而消費者一時想不出哪個更划算。

12、切好的水果“可疑”

切好的水果可以買多少就買多少。這種銷售方式表面上很方便消費者,實際上產地可疑。每天都有大量超市裏的水果因爲外觀或者變質等問題而賣不出去。一般的做法是把零件拆了分開賣。

南京一些超市的工作人員用刀把果蔬壞的'部分切掉,剩下的切成小塊,用保鮮膜包起來。這樣,沒有問題,但消費者購買的商品質量可能會大大降低。

13、用燈光吸引“色彩”

曖昧的燈光往往會讓食物更加嬌豔。一般來說,紅燈一般用於肉類,黃燈用於麪包,藍光用於海鮮。

14、大多數導購員收取回扣

有些影響力不大的品牌,通常沒有錢放很多廣告,質量也不突出。因此,他們使用“擁擠戰術”在超市放置大量導購員,並給他們很高的佣金比例

15、結賬是最後一次購物

根據調查,“被困”在長長的結賬隊伍中的人購買貨架上的糖果和飲料的可能性增加了25%。收銀臺的商品一般都是日用品或者經濟型零食。

以後去超市買東西還是看好了!

大超市裏的潛規則必須知道2

1、 注水的用戶產品數據

一般一個創業項目都會研發自己的App,然後想方設法推廣出去。讓投資人看到數據,拿到更多的錢投入到下一期運營。在各種方式中,最快的刷數據方式就是刷榜。根據刷榜公司的爆料稱,AppStore榜單排名更新時間是不固定的,有一個小時或者兩個小時更新一次,甚至可能一整晚都不更新,不過只要時機把握住,一次更新榜單的排名就能衝到前面去。使用不正當手段將應用刷到排行榜靠前的位置,從而引起用戶關注並獲得下載。

這種方法其實早期的論壇很早就有了,例如“頂樓主”“好人一生平安”這些都是充滿人文情懷的刷榜。雖然APP刷榜不是很道德,可是參與其中的就是賺錢了,有了錢之後又會用更多的錢去刷榜。

不止是用戶數,就連企業銷售額、網站訪問量、客戶轉化率等數據通通可以造假。韓國的整形也不過如此,我們的創業者能把整個網站的客戶都整出來!

一度被視爲社區O2O標杆企業社區001,從成立到現在,就沒有停止過數據造假的爭論。2014年10月,其天使投資人之一的薛蠻子(微博)曾在微博公佈,社區001獲得了1億美元的B輪融資,估值達到20億元人民幣。通過這種方式高調回擊造假傳聞。但是很快在今年8月份,媒體爆出社區001多家店已經數月沒有發工資。根據媒體報道,員工說他們通過將電話下單的數據再重複輸入到電腦的下單數據庫裏等方式,粉飾數據。但是沒想到他們的苦心沒有等來下一輪融資,O2O的風口就已經過去了。退潮後的底牌被人看得一清二楚。

2、 浮誇的融資併購消息

虛報融資額早已是業內已經公開的祕密。很多創業者一般是將融資額翻三到十倍報出,將人民幣報成美元,或者將估值說成融資額。

O2O市場、智能硬件領域以及互聯網金融領域,估值泡沫比較普遍。辣媽幫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案例。根據騰訊科技、創業家等多家媒體分析,號稱C輪融資1億美元的辣媽幫,實際額度大概在3000萬美金左右,虛報融資反而引火燒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除了虛報融資額外,還有一些創業者藉助媒體故意散佈莫須有的融資信息或併購信息造勢。由於這些信息都屬於企業內部信息,外部的人根本無從覈實。

3、花樣繁多的財務造假

如果不是上市公司,企業財務造假是常態,當然上市公司也不見得好到哪去,畢竟不造假的話,當初能不能上市都難說。種子期和成長期的企業財務造假現象更是花樣繁多,包含企業營收造假、轉移公司的融資或者利潤等等。

造假的目的,除了爲獲取融資外,也可能爲欺瞞合作伙伴,或者將公司的資產轉爲己有等等。

舉個例子,有個創業者人叫小張,他拿了5000萬投資,用其中2000萬去做營銷和推廣。他找了一家叫李四的廣告公司,讓這家廣告公司再轉包給指定的另一家公司,王五廣告。而這家王五廣告其實就是張三自己的關聯公司,這樣可以順利的把錢轉移出去,即使創業失敗了,但是起碼自己還是賺錢了。

4、惡意攻擊對手無底線

現在創業者一方面是把自己的數據搞得高高的,把自己的品牌弄得響響的。但另外一方面,會花更多力氣、使用各種手段去打擊競爭對手,比如僱傭槍手寫黑稿、惡意投訴、虛假評論等干擾對方正常運營或者直接潑髒水。

早在今年4月17日,荔枝FM和多聽FM兩個軟件被蘋果Appstore下架。荔枝FM聲明,是被同行惡意投訴以至於在蘋果應用商店下架。緊接着,多聽FM聲明稱,除了惡意投訴導致應用被下架外,競爭對手還通過惡意搶注關鍵詞、惡意刷榜、僞造評論等手段,來干擾甚至抹黑他們的正常運營和品牌。這兩家所說的惡意投訴對象直指喜馬拉雅FM。但是很快,就在6月30日,喜馬拉雅FM發佈微博稱,軟件遭惡意攻擊,致在app store被下架。

5、創業者與投資人相愛相殺

在很多人看來,獲得投資方的融資是一件值得可喜可賀的事,但是要知道,投資其實就是一門生意,投資人永遠都是爲了追逐自己的最大利益化纔會進行投資的。

在這個過程中,投資人會想盡千方百計來擴大自己的權益,尤其是大品牌的基金會更加強勢,他們會通過各種方式來壓低價格,最可怕的是,在折騰創業者很久之後,最後扭頭就走,說現在不適合投資等理由,這樣的項目一般很難在其它投資方那拿到錢,因爲有強烈的心理暗示。另外,還有的投資人爲了拿到項目情報,假裝投資,反覆拷問後一轉身投資了競爭對手。讓創業者防不勝防。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互聯網圈也不例外。江湖險惡,各位且行且珍惜吧!

什麼是潛規則?吳思在《潛規則》裏說:“真正支配這個集團行爲的東西,在更大的程度上是非常現實的利害計算。這種利害計算的結果和趨利避害的抉擇,這種結果和抉擇的反覆出現和長期穩定性,分明構成了一套潛在的規矩……姑且稱之爲潛規則。”在不同行業,都或明或暗存在着這種潛規則,在互聯網創業圈也不例外: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