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對於不聽話的孩子怎麼教育

對於不聽話的孩子怎麼教育

來源:時尚冬    閱讀: 1.4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於不聽話的孩子怎麼教育,每次面對撒潑打滾的孩子,許多父母都感覺很無奈,尤其是在公共場合,感覺許多雙眼睛都在盯着自己和孩子,怪丟臉的!下面分享對於不聽話的孩子怎麼教育。

對於不聽話的孩子怎麼教育1

首先當自己的意見與孩子的意見發生衝突的時候,大多時候家長就會開始教育孩子,越說越多,最後耐心沒了,甚至會出手打孩子。其實多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讓他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我們給與更多的支持和理解,耐心的和孩子一起討論問題,解決問題,不要覺得你是孩子的家長,孩子就必須全部聽你的,亦師亦友孩子和家長的關係會越來越好。

對於不聽話的孩子怎麼教育

教育孩子時要單獨教育,誰都有自尊心,不要在大街上大吵大鬧的說教,會很傷自尊心的,久而久之孩子會更叛逆,要適當的滿足孩子的自尊心,比如採取他說的意見或建議,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孩子也會願意和你交流,從而拉近彼此間的距離。

最後要讓孩子非常直觀的感受到你對他的愛,在日常的生活中,多多與孩子溝通,多鼓勵孩子,誇誇孩子,俗話說的好,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相信孩子會越來越聽話,自覺的約束自己的壞習慣做個懂事的好孩子。

對於不聽話的孩子怎麼教育2

1、把自由空間給孩子。父母想要孩子能發揮自己獨特的個性,就要給孩子足夠的`獨立空間。如果是處在發育期的孩子,此時心理和生理年齡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不斷在增強自我意識,孩子就需要更多的私人空間和個人自主選擇權。所以,家長不可什麼都幫孩子代辦,更多的需要尊重並留出私人空間給孩子,讓孩子有適當的自由安排和選擇時間的權利。很多父母自認爲的處處爲孩子着想和安排,而孩子並不吃那一套,卻與父母漸行漸遠。

2、給孩子制定一定的規則。制定明確規則是一個好辦法,但是要保證孩子能夠理解。例如告訴孩子““過馬路時一定要抓緊大人的手”。如果孩子不習慣服從這些規定,家長就要再想辦法。例如,孩子因爲感覺自己被忽視而欺負妹妹,就讓他幫妹妹洗澡、吃飯,然後找一段時間和孩子單獨相處。如果孩子因爲害怕黑而不肯上牀,那麼可以在孩子的牀頭留下手電筒,這些都是隨機應變的。

對於不聽話的孩子怎麼教育 第2張

3、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冷靜,控制情緒。面對孩子不聽話的情況,家長不要輕易生氣,此時應該從這幾個方面來調整:面對孩子不聽話、犯錯,重點是讓孩子明白自己哪裏不對,應該怎麼做。情緒的發泄只能滿足自己一時之快,對於解決根本問題沒有積極的作用。有時反而會讓孩子混淆重點,只關注到家長的情緒而非自己的行爲。所以家長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才能最大程度聽進家長的話。

對於不聽話的孩子怎麼教育3

方法一:尊重孩子的“狡辯”-----反饋效應

每當家長指出孩子的錯誤時,孩子總會找出很多個理由來證明自己的清白。這時,家長一般都會氣憤地稱孩子的這種行爲爲“狡辯”,其實,這並不是狡辯,而是孩子對家長教育的一種反饋。

教育是雙向的,家長不僅要教,還要接受孩子的反饋,教育才能達到最完美的效果。然而又很多家長卻意識不到這一點,他們只管自己“教”,一點都不在意孩子反饋回來的信息,這樣的教育往往達不到家長想要的目的。

方法二:分析並尊重孩子的反饋

當孩子對我們的教育作出反饋時,我們首先要對孩子的這種反饋作出分析,當然,這種分析不僅僅是針對孩子的語言進行分析,還要連同孩子的動作及神情進行分析。

但是值得家長們注意的是,不管是孩子的反饋是不是“狡辯”,都務必要尊重孩子的反饋。在上面的教育案例中,當孩子說出“我們班小朋友搜這樣說”的理由時,那位媽媽沒有對孩子的反饋進行分析,就對孩子大吼,這是不是不尊重孩子反饋的一種表現。所以,這位媽媽也並知道孩子反饋的真正還以——並不認爲“你真蠢”是髒話。

可以想象,家長誤解孩子的反饋,並對孩子的反饋進行壓制,長久如此,孩子就再也不會對媽媽的教育進行積極反饋了。沒有孩子的配合,家長勢必將更沒有辦法對孩子進行教育。

對於不聽話的孩子怎麼教育 第3張

方法三:針對孩子反饋出的問題,對其進行有目的的教育

當家長分析出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時,就可以針對孩子的反饋進行有目的的教育。例如,如果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時他不知道將禮貌的重要性,家長就再也不會,就可以通過實例,道理來講述講禮貌的重要性,引導孩子做一個講禮貌的好孩子;如果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是他不想知道承擔最近錯誤言行所造成的責任,家長就要鼓勵孩子做一個知錯就改,敢作敢爲的人。

總之,不管孩子對家長的教育作出任何反饋,尊重和認真分析孩子的反饋,都是達到教育目的的首要前提。

方法四:家庭教育不能前後矛盾——手錶定理

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給一個人一塊手錶,當別人問這個人時間時,這個人能夠快速而且自信地說出時間;然而,當給這個人兩塊不同的手錶時,這個看錶的人反而不能很快地說出時間了。因爲兩隻手表並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反而會讓看錶的人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心。心理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爲“手錶現象”,並由此而引伸出了一個結論:在做事情時,只能有一個指導原則或價值取向。後來,人們把這個結論稱爲“手錶定理”。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