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對0到3歲幼兒教育內容和方法

對0到3歲幼兒教育內容和方法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1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0到3歲幼兒教育內容和方法,現在的爸爸媽媽早早的就給寶寶報了各種班,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是最終的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對0到3歲幼兒教育內容和方法有哪些?

對0到3歲幼兒教育內容和方法1

培育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

在嬰幼兒的時候,手眼的協調能力與大腦的發育程度是有很大關係的,可以通過培育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來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在生活中寶貝們會去探尋不瞭解的東西或者是用手去抓,這時候媽媽們不要急於制止,這是寶寶鍛鍊手眼協調的過程;又或者媽媽們可以買一些早教玩具,讓寶貝在玩玩具的過程中得到鍛鍊。

對0到3歲幼兒教育內容和方法

重視寶寶個性的健康發展

2~3歲的寶寶個性出現了明顯的差異。如有的寶寶活潑好動,有的寶寶文靜內向,有的寶寶發展了某些良好的行爲傾向,而有的寶寶卻發展了某些不良的行爲傾向。儘管這些個性特點或傾向是容易改變的、不穩定的,但是,那些不良的萌芽表現值得特別關注。很多媽媽會說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長大就好了,可是萬萬沒想到,這反而害了孩子!

在這個萌芽的基礎上,寶寶的個性發展起來,2~3歲這一階段,是寶寶自我意識、道德品質和性格特徵開始形成的時期,媽媽和爸爸尤其要格外重視,早期個性形成是今後個性發展的基礎,因此,父母要從言行舉止、爲人處世、道德品質等方面給寶寶樹立一個良好的行爲典範,幫助寶寶發揚優點、克服缺點,使寶寶的個性得到健康發展。

寶寶觀察力和鑑別力訓練

觀察寶寶感興趣的事物,如螞蟻搬家、美麗的花朵、小貓、小魚、颳風、下雨等。在觀察中,媽媽要結合實物給寶寶講一些基本的、簡單的知識,生活中有無窮的樂趣,也有數不盡的知識。寶寶在觀察自然界以及生活中的各種事物時,會不斷地增加知識,而且在觀察中,寶寶的注意力、觀察力,以及分析、概括、判斷和想象力等能力都會得到提高,而且大自然豐富多彩的生命和現象,還會給寶寶以美的薰陶。

社交能力訓練

現在的寶寶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兩代人都寵着他,以自我爲中心,獨佔獨霸,寶寶無法學會體諒別人。因此,媽媽們要多帶寶貝和同齡的小盆友接觸,讓他們懂得分享,學會表達自己,從而提升她與人交往的能力,不怯場。又或者平時在家爸爸媽媽可以和寶貝做一些親子游戲,比如“過家家”,讓寶貝體會不同家庭成員的角色,從而達到鍛鍊寶貝的目的。

寶寶智力的開發

遊戲是最好的智能訓練。媽媽和爸爸要經常與寶寶做各種遊戲,開發寶寶的智能,現在很多的玩具都有很好的智力開發效果。智力拼圖是較爲複雜的匹配圖形的遊戲,只有找到適合的模塊才能鑲嵌到它應有的位置上。這需要寶寶的觀察力。當寶寶經過反覆拼插終於把合適的拼塊放到相應位置上時,內心也得到了很大的滿足,有一種成就感。這種特殊方式的觀察,可爲將來寶寶辨別字母做好準備。

教寶寶以禮待

懂禮貌、有愛心是一種良好的品行,爸爸媽媽要注重寶寶品行的培養。教寶寶學習禮貌待人,要從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環節做起,比如有客人來訪時說:“您好”,“再見”。給客人搬凳子、取水果等禮節都應該教給寶寶。隨着寶寶逐漸長大,良好的家教就會發生作用,寶寶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用恰當的語言和行爲禮貌待人。

其實以上這些都是非常基礎,但是也是十分重要的,現在很多家長十分注重孩子的教育問題,反而會忽略了這些細節的培養,其實對於三歲以前的寶寶來說,這些比報班重要多了!粑粑麻麻千萬不要本末倒置了!

對0到3歲幼兒教育內容和方法2

一、早期教育的原因探析

1、早期教育是國家的基石。

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柏拉圖曾在他的著作《理想國》中描述一個自己所向往的理想國度,在那個理想國度中“幼兒的教育是國家的基石”。在當今社會各種各樣的國際競爭中,歸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培養就依賴於教育,教育的成功捷徑,則追溯到幼兒時期的早期教育。早期教育的成功關乎國家的未來,民族的繁榮和昌盛是國家日益強大的基石。

2、抓住幼兒潛能發揮的關鍵期。

日本兒童教育家木村久一總結出兒童潛能的遞減規律,他強調每一個幼兒都具備潛能,但潛能通常遵循“遞減規律”:如果幼兒生下來就在理想的教育條件下被培養,幼兒可以發展自己能力的100%;但是,如果從5歲開始進行教育,就是在理想的教育環境中,幼兒也只能發展自己能力的80%;若從10歲開始教育,就只能發展自己能力的60%,也就是說,教育越晚,兒童潛能發展所受到的阻力越大。

簡單地講,每種動物都有適合發揮潛能的關鍵期,有的動物長,有的動物短,無論長與短,動物潛能必須在這個期限裏才能得到充分發揮。在潛能開發的關鍵期內進行開發,則會“事半功倍”,相反錯過關鍵期,則會“事倍功半”,三歲之前的教育決定幼兒一生的健康順利成長,因此,要抓住幼兒發展的關鍵期。

對0到3歲幼兒教育內容和方法 第2張

3、幼兒是早產三年的動物。

王東華在《發現母親》一書中提到人類的嬰兒剛出生時,頭部特別大,腦的重量是成人腦重的約25%,比成年類人猿還要重,在出生後頭一年,大腦發育特別迅速,要想使人類的幼兒像一些哺乳類的幼崽那樣強大,就需要把人類現在的妊娠期再延長12個月。

這也就是說,人類是生理上早產的動物,但是波特曼從把人與動物幼崽的現象對比中發現,人類並不是生理上早產的動物,恰恰相反,人類嬰兒的生理是比較成熟的,早產僅僅是他的大腦的發育,心理學家格賽爾曾對野生兒的智力發展進行研究發現,在人的一生中,出生以後的頭幾年是形成正常個性和心理機能關鍵的時期,此時腦的正常發育,特別是周圍環境的影響決定他今後的心理髮展方向。

腦在此時仍處於胎兒期,從母親孕育的胎兒變成環境孕育的胎兒,此時大腦就像高級電腦,有着強大的兼容,植入狼的環境的子宮就變成狼孩,植入熊的環境的子宮就變成熊孩,但是一旦過了這關鍵的3年,人腦從環境子宮孕育分娩,這時大腦基本成熟而不再會發生大的變化,人腦是早產3年,因此,在這3年裏要對幼兒進行及時教育。

二、早期教育的誤區

1、把早期教育視爲“超前教育”。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位家長所期待的,但是從小讓幼兒的自由玩耍時間被各種各樣的“超前教育”所替代,那麼原本對學習充滿興趣和期待的幼兒便會對學習產生厭倦,從長遠來看不利於幼兒今後的發展,這是因爲家長未能正確認識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缺乏對早期教育正確理解導致的。

2、家長教育方式的誤區。

重視幼兒的早期教育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同,並且許多家長多以“早教書本”爲標準餵養幼兒,例如,孩子的肢體發展、睡眠時間等,但是每個幼兒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身心發展存在差異,家長不應該按照同一標準模式要求。

3、兒童觀的誤區。

許多家長對幼兒的教育,曾抱有“實現自己當年的夢想”的理念,把幼兒視爲自己的“還願”工具,因此,不顧幼兒的興趣愛好,過早、過多地進行智力的教育,更有些家長把幼兒視爲寵物,嬌慣成風,過分保護、替代,使得幼兒從小失去許多鍛鍊的機會,導致幼兒的成長受到阻礙。

三、有效實施早期教育

1、早期教育從一出生就開始。

對0到3歲幼兒教育內容和方法 第3張

教育要及早進行,出生就對幼兒實施教育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正如木村久一總結出的兒童“潛能的'遞減”規律,及早實施教育,抓住幼兒潛能開發的關鍵期對幼兒的成長至關重要,進化論的創始人達爾文也講過,教育應該從一出生就可以,家長應及時抓住教育時機,對幼兒進行適時教育。

2、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樹立正確的早期教育觀。

每個幼兒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其生命的每一個歷程都有不同的發展規律,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是教育好幼兒的前提。正如愛爾維修所說,“即使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爲不平凡的人。”

教育得法即指應該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因材施教,而且家長還要樹立正確的早教觀,對幼兒的早期教育,要通過幼兒的自主活動而喚起其好奇心、興趣、求知的慾望,從而刺激幼兒智力迅速地發展,而不是注重幼兒各種各樣的智力知識的灌輸,忽視其當下的心理髮展特點。

3、尊重幼兒的興趣,激發他們活動的積極性。

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曾講過,“早期對幼兒開展教育就是要使幼兒的興趣和熱情得到順利發揮,如果孩子的興趣和熱情得到順利的發輝,就會成爲成功的人。”然而現如今家長一發現幼兒有某方面的興趣,就似乎如獲至寶,認爲幼兒在這方面是天才,就不遺餘力地培養幼兒這方面的天賦,久而久之,幼兒對這方面的興趣大大減弱,幼兒的興趣是天然的,而父母對待幼兒的興趣則包含功利性的,這種功利性的期待無形中對幼兒施加了一種壓力,最終把這種興趣的萌芽毀滅掉。

因此,家長應該尊重幼兒的興趣,給予耐心地指導,讓幼兒參與到活動中去,想辦法使幼兒的興趣保持長久,爲幼兒今後的成長鋪墊道路,與此同時,家長還要激發幼兒活動的積極性,讓幼兒樂於動手參與活動創作,對幼兒的積極性給予鼓勵與支持,培養幼兒的進取意識。

4、習育和化育並存進行。

習育指環境,一種社會遺傳。人是早產3年的動物,他先天的生理遺傳是人的生理、心理髮展的重要條件和必不可缺少的前提,但是僅僅生理遺傳還不能決定發展的進程,還需要社會遺傳,需要生活在人羣之中,同成年人交往,並在其幫助下成長。因此,家長要爲幼兒優化生活環境,帶幼兒多到人羣中去,多接觸大自然,讓幼兒在生活中得到教育。

當然化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化育即人的精神上的教育,縱觀人的精神發展的幾個階段,最重要、最關鍵的不是最後理想實現的顯影階段,而是在童年、少年氣概形成時的感光階段,這種感光階段形成他人生的規模,因此,在幼兒時期,家長要培養幼兒樹立自我形象,給予幼兒積極地鼓勵和支持,重複講述偉人傳記,讓幼兒心理樹立要成爲“偉大的人”的自我形象。

5、努力學習教育知識,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

幼兒是通過什麼樣的渠道不斷獲取、鞏固和提高自己能力的?當然是通過模仿,幼兒的模仿不是簡單地模仿,他是一種範式模仿,較早認識這種範式模仿的是日本兒童教育家井深大,他發現幼兒之所以一眼看到汽車說出車種,之所以聽幾遍就能唱廣告歌曲,都是範式感受方法所致。範式模仿是把所有的信息不假思索地接受下來,並且幼兒在範式基礎上就形成習慣,形成人的心理動力定型。

人是早產3年的動物,人在出生時大腦的大部分還是空白,這部分空白要在出生後繼續完成,也就是在接受外界各種信息的刺激下,人腦才變得更加聰明完善,然而父母是爲幼兒提供各種不同的刺激,促進其發展的第一人,因此,父母如何開展教育對幼兒今後的發展至關重要。

父母應該爲幼兒提供良好的範式,這就要求家長努力學習各種文化知識,提高自己的修養,規範自己的行爲,爲幼兒做好榜樣。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