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熱門】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九篇

【熱門】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九篇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九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幼兒原有基礎上幫助幼兒分辨各種聲音。

2、體驗尋找、猜測的樂趣。

3、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4、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各種聲音錄音帶(日常生活中聲音、說話聲、水聲、聲音來源圖片。

活動過程:

1、聲音導入法。

利用各種聲音引起幼兒興趣,請幼兒猜猜看是什麼聲音?爲什麼認爲是這種聲音?

2、圖片對照法。

放各種聲音請幼兒辨認,請幼兒先閉上雙眼,仔細聆聽聲音,鼓勵幼兒用肢體語言表現出來。若幼兒無法分辨聲音來源,教師給予簡單的提示,最後展示圖片讓幼兒對照,加深印象。

3、語言描述法。

請幼兒描述各種聲音的特色或聽起來的感覺

活動延伸:帶幼兒到戶外感受各種各樣的聲音。

帶回家的活動:

家長可與幼兒進行聲音辨別的遊戲。繼續尋找、收集各種聲音。

教學反思:

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餘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鬆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並及時的梳理與小結。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對生活中的聲音感興趣,瞭解讓物體發出聲音的多種方法。

2.主動探究瓶子裏裝入不同東西后發出不同聲音的祕密。

3.體驗探索聲音祕密的樂趣,樂於表達自己的經驗與想法。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小簍子、裝有空口香糖瓶和硬幣、米粒、蠶豆的口香糖瓶人手一份;透明塑料瓶3個

經驗準備:幼兒已認識硬幣、米粒、蠶豆等物品,對生活中各種聲音感興趣,玩過讓紙發出聲音的遊戲。

活動過程:

一、用不打開瓶蓋的方法尋找空瓶(聽音遊戲——找空瓶)。

1、老師的每個簍子裏都有4個口香糖瓶,其中有一個是空的,你有什麼辦法把空瓶找出來呢?

教師出示裝有4個瓶子的簍子,請幼兒想想、說說找出其中一個空瓶的辦法。

2、如果不能打開瓶蓋,你會想什麼辦法呢?

教師在幼兒討論的基礎上爲每個人提供一個簍子,要求用不打開瓶蓋的辦法找出空瓶。

環節自評: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孩子在吃瓶裝或杯裝食物時,有的習慣打開瓶蓋檢查裏面的食物有沒有吃完,有的則會搖一搖瓶子聽一聽,於是我將觀察到的這一生活細節用在了第一環節中,意在激發孩子回憶、運用已有經驗。

二、嘗試用各種辦法讓空瓶發出聲音(發音遊戲——玩空瓶。)

1、小朋友真聰明,用搖一搖、聽聲音的辦法找到了空瓶。下面請你和找到的空瓶玩一玩,想辦法讓它不裝東西也能發出聲音,看誰想的辦法多。

教師鼓勵幼兒想出、玩出多種讓空瓶發出聲音的方法。

2、你是怎麼玩的?還有不同的玩法嗎?

請部分幼兒示範剛纔自己玩瓶的方法,同時鼓勵其他幼兒說出不同玩法。

小結語:你們真會動腦筋,想了這麼多讓空瓶發出聲音的辦法,空瓶放到小椅子下面休息一會兒。

環節自評:基於第一環節的嘗試,孩子拿到空瓶後的直接認知經驗就是瓶子裝了東西搖後就會有聲音。我利用孩子們已有經驗的同時提出了具有“懸念”和“挑戰性”的問題情境,鼓勵孩子通過多次嘗試發現了讓空瓶發出聲音的各種辦法,引導孩子在已有經驗上“衍生”出了新的知識即:瓶子與任何物體碰撞以後就會發出聲音。

三、探究瓶子裏裝入不同東西后發出的不同聲音(辨音遊戲——找祕密。)

1、剩下的這3個瓶子發出的聲音一樣嗎?請你再去仔細聽一聽,告訴我你聽出了什麼祕密。

幼兒自主探索,教師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發現。

2、你聽出了什麼?爲什麼不一樣?

小結語:原來瓶子裏裝不同的東西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3、猜猜這是什麼發出的聲音?到底是不是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一系列的探索活動在教師搖動瓶子,幼兒聽聲音猜測瓶內物體並檢驗的互動環節中進行。特別幼兒對於自己猜測結果的驗證很期盼,所以教師將硬幣倒入透明瓶檢驗這一環節充分調動了幼兒的情緒,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

4、請你也去搖一搖、聽一聽找到藏硬幣的的瓶子。

幼兒用搖一搖、聽一聽的方法找到簍子裏藏硬幣的瓶子。

5、那這個瓶子發出的聲音像什麼?猜猜裏面裝着什麼?你能用小耳朵幫忙找到裝米粒的瓶子嗎?

教師請找到的小朋友分兩組將米粒倒到透明瓶子裏檢查,並提醒幼兒注意不要將米粒潑在地上,培養孩子要愛惜糧食的習慣。

6、最後這個瓶子裏裝的什麼呢?到底是什麼我們把瓶子拿來看一看。你的瓶子裏有多少豆豆?

幼兒瓶子裏的豆子數量爲一個或許多,請幼兒先觀察自己瓶子裏的豆子,再和旁邊的小朋友比一比,然後再引導他們比較一個豆豆發出的聲音大還是許多豆豆發出的聲音大。

小結語:原來一個豆豆發出的聲音小,許多豆豆發出的聲音大。

環節自評1:對於瓶子裏裝的物體也是精心設計的,體現了由易到難的原則:硬幣發出的聲音特點最明顯,孩子最爲熟悉,能輕鬆猜到;米粒發出的聲音和沙子、泥土發出的聲音相似,不同生活經驗的孩子便有了幾種不同的想法;而蠶豆發出的聲音對孩子來說相對陌生,孩子的猜測難度加大。

環節自評2:在這一環節還有一個孩子十分感興趣的遊戲,就是通過聽聲音依次找出裝有硬幣、米粒的瓶子,雖然找的方法相同,但在檢驗時卻用了三種不同的形式:檢驗硬幣,是孩子一個接一個搖動瓶子,其他孩子傾聽並判斷;檢驗米粒,是孩子分組將其倒入透明器皿;檢驗蠶豆,是請孩子打開瓶蓋,並在打開瓶蓋後發現豆豆多少的不同,再根據豆豆的多少進行分組比較聲音的大小,從而巧妙的得出“一個豆豆發出的聲音小,許都豆豆發出的聲音大”的結論。

7、想一想如果瓶子裏裝很多很多的豆豆聲音是不是會變得很大很大呢?如果把瓶子裝得滿滿的,聲音有什麼變化呢?

8、你發現了什麼?瓶子裝得滿滿的爲什麼沒有聲音了呢?

環節自評:是不是豆豆越多,聲音越大呢?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爲:兒童的認知結構就是通過同化與順應過程逐步建構起來,並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環中得到不斷的豐富、提高和發展。在孩子積累了新經驗的同時我又提出了新的問題:“想一想如果瓶子裏裝很多很多的豆豆聲音是不是會變得越來越大呢?如果你把瓶子裝得滿滿的,聲音會有什麼變化?”幼兒通過不斷嘗試,巧妙解決了這一認知衝突,改組了原有的認識結構,從而形成了新的認知結構即瓶子裏裝得滿滿的時候聲音卻沒有了。

四、繼續探究瓶子裝滿其他東西后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

指導語:瓶子裏裝滿了豆豆搖了以後就聽不到聲音,那如果裝滿了其他東西會不會發出聲音呢?請小朋友回去試一試。

環節自評:在活動的結束部分,讓孩子課後去嘗試瓶子裏裝滿其他東西是不是也聽不到聲音,讓科學真正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使科學活動真正成爲溝通幼兒生活與學習的橋樑。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探索精神

2、通過學習是幼兒瞭解水,知道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並學習記錄實驗結果。

3、培養幼兒的團結協助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 故事《皮球浮上來了》的碟片。

2、玻璃水槽、紙、木塊、鐵片、石子、海綿、塑料、乒乓球、樹葉、羽毛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東西。

3、記錄材料:標有上下標記的記錄卡、記號筆。

活動過程:

1、導入課題,激發幼兒興趣

看課件,自由模仿流水,用動作表現水流的速度。 談話導入:水的本領可大了,讓我們來看一下。

2、瞭解水的浮與沉

(1)、播放故事《皮球浮上來了》,提問:

故事用什麼辦法把球取出來的?樹洞裏灌滿水之後,球會怎樣?爲什麼?(水有浮力)

(2)、石頭掉進洞裏,灌滿水,石頭會怎樣?(石頭沉下去了)

3、猜一猜,這些東西哪些會沉,哪些會浮?

(1)、提供事先準備好的操作材料,分記錄卡,教師通過講解、示範讓幼兒認識了記錄卡的使用方法以及“上浮”、“下沉”的標誌。

(2)、將自己的猜測填入記錄表中。

4、試一試,看結果和自己猜測的是否一樣?

(1)、分組驗證剛纔的猜測,看看哪些猜對了,哪些猜錯了。

(2)、將自己的操作結果填入記錄表中。

5、交流討論

(1)、說說記錄表,自己是如何操作的,發現了什麼。

(2)、引導幼兒探討:爲什麼有的物體能浮在水面,而有的卻沉下去了?

(3)、小結:重的物體容易沉下去,請的物體容易浮上來。

6、延伸活動:

請幼兒回去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會沉下水底,哪些物體會浮上水面,並說說它們沉、浮的原因。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各種各樣的鳥》

介紹各種鳥的本領的圖書或錄象。

活動目標

學念兒歌《什麼鳥》。

瞭解不同的鳥。

活動過程

一、瞭解不同的鳥

教師出示教學掛圖,讓幼兒瞭解世界上有各種不同的鳥,重點介紹蜂鳥,鴕鳥,鸚鵡等。

1、師:看,圖片上畫了很多什麼啊?(鳥),這些鳥長的一樣嗎?

你們知道這是什麼鳥嗎?這隻鳥的名字叫“蜂鳥”它的身體很小,就只有蜜蜂這麼大,所以叫蜂鳥。

2、師:再來看看這隻鳥,這隻鳥的身體看上去怎麼樣啊?(很大),它的名字叫鴕鳥,那你們知道鴕鳥會不會飛啊?爲什麼?(因爲他身體太大了,所以飛不起來。

3、師:再來看看這隻什麼鳥?它的名字叫鸚鵡,你看它身上的毛漂亮嗎?都有些什麼顏色?鸚鵡有一個很大的本領就是會跟人一樣說話,你教它什麼話,它就會跟你一起說。。。。

二、討論

師:誰來告訴我什麼鳥最小?什麼鳥最大?什麼鳥會唱歌?

三、學念兒歌

1、教師念兒歌《什麼鳥》。

師:老師把剛纔的話連起來編成了一首兒歌我們一起來聽聽看。

2、幼兒跟隨教師念兒歌《什麼鳥》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念念看。

四、小結

師:你還知道鳥都什麼本領?

師:世界上有許多不同的鳥,它們都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愛護它們。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獲取有關火的具體經驗,知道火能發光、發熱。

2、通過觀看錄象“神奇的火”,瞭解火對人們的用處和危害。

3、大膽用語言表達自己對火的認識。

4、培養幼兒動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蠟燭,收集有關火的各種資料圖片和錄象。

活動過程:

一、通過操作,幫助幼兒獲取有關火的具體經驗。

1、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見過火嗎?它是什麼樣子的?

2、 教師點燃蠟燭,讓幼兒觀察。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到燒出來的火是什麼樣子的?幼兒交流,大膽表達。

二、聯繫幼兒日常生活中有關火的經驗。

教師:請你想一想,你還在哪裏看到過或?(兒回憶表達)

三、組織幼兒觀看有關“火”的圖片或錄象資料,使幼兒知道火的用處和危害。

1、 你知道火對我們有什麼用處嗎?沒有火,人會怎樣?

2、 火對我們有很多用處,可是火有沒有壞處呢?有什麼害處?

3、 觀看圖片資料和錄象,幼兒相互交流。

4、師幼小結:火能發光、發熱,發電,火還能推動飛船上天,火還可以取暖、燒烤食物等。火還有什麼用處呢?古代烽火臺上的烽火可以用來傳遞信息,焰火在節日裏給人們帶來歡樂。火對我們有很多用處,可是火椰油害處,火能燒燬森林、房屋,還能把人燒死。

四、進行安全教育。

1、提問:如果看見起火,應該怎麼辦呢?

2、教師小結:火能發光、發熱。我們可以利用火做很多好事。人不能離開火,但是火也帶來害處。大火會把房子、森林燒掉,把人燒死,我們小朋友不能靠近火,也不能玩火。如果看見起火,應該報告大人,或大火警電話119。

孩子最喜歡火、水、泥等,今天當我一拿出蠟燭,點燃的時候,就是平時常見的火也讓孩子們開心極了。

火很平常,生活中到處可見!火又很特殊,它是怎麼來的?

火是人類的朋友,爲人類做貢獻。火又是人類的敵人,有時會傷害我們。

孩子們和我一起討論了有關火的一切。

我想通過這節課他們肯定對火有了更深的瞭解。

活動反思:

火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東西,平時,我們一直告訴孩子,火是很危險的,火會帶給人類災難。孩子對火也許是懼怕更多一點,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火其實是人類進步的標誌,沒有火,人就不能進步,舉了利用火的幾個例子,我想,這下火在孩子的心中,有了更深的印象。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引導幼兒感知絲綢和玻璃摩擦之後,能產生靜電的現象。

2、引導幼兒遷移運用所獲得的感性經驗,自制小玩具,激發幼兒探索周圍事物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玻璃板、薄紙、大頭針、絲綢布料

2、在乾燥的天氣進行活動,因爲乾燥的天氣容易產生靜電

三、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認識“小指人”,激發探索的興趣。

1、師:“小朋友,這是什麼?”(一張薄紙)

師:“現在老師用剪刀剪一下,變成了什麼?”(老師剪成幾個1.5——2釐米高的小紙人,要使小紙人站立不倒,可以在小紙人中間插上一根大頭針)

2、師:“可愛的小紙人,請你們給小朋友跳個舞吧!”幼兒發現“小紙人”沒有跳舞。師問:“你們能不能想辦法讓它跳起舞呢?”

3、請幼兒用各種辦法讓“小紙人”跳動,誰想出來的辦法好。

二、引導幼兒探索並進行交流

1、幼兒第一次動手操作與觀察,探索如何使“小紙人”跳舞。(幼兒可用輔助材料或不用輔助材料)

2、幼兒集中後交流操作中的發現,並提出道理師:“你是怎麼使小紙人跳舞的'呢?”幼兒回答並演示操作,提、拿、吹、晃、搖。

最後教師幫助幼兒小結:由於力的作用,小紙人會跳動。

3、師操作演示。(能不能除了這些,還有方法使小紙人跳舞嗎?)

師把小紙人放在桌子上,然後在離小紙人上面1釐米處擱上一塊玻璃班,師用絲綢布料不停地在玻璃板上摩擦,桌上的小紙人就開始翩翩起舞(附圖)

4、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並進行嘗試,尋找答案,幼兒每人操作實驗

5、幼兒集中

師問:“你是怎麼使小紙人跳舞的?爲什麼用這種方法能使小紙人跳舞呢?”

幼兒充分回答後,鼓勵幼兒長大後去探索其中的祕密。

三、啓發自制玩具

1、教師出示自制玩具:用輕薄材料製成的小動物等,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自制各種玩具。

2、幼兒動手自制玩具,教師巡迴指導

3、請做好玩具的幼兒用絲綢在玻璃摩擦方法,使他們跳舞,結束。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通過教學讓幼兒知道5添上1是6,6裏面有6個1。

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電教片(4幅)? 裝有許多小花的小包(與幼兒人數相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講一個小果樹請客的故事,小朋友想不想聽?(想)

二、過程

教師邊講故事邊演示:

小果樹請小雨點做客,小雨點很高興,讓小果樹喝飽了水,小果樹長出了葉子。

A、請小朋友一起數長出了幾片葉子?(5片)過了一段時間又長出一片,請小朋友看現在是幾片葉子?(6片)

5片葉子添上1片是6片葉子,那5添上1是幾?(6)(同時貼出數字6)教師引導幼兒說上幾次,5添上1是6。

B、小果樹的葉子長多了,它請小鳥做客,小鳥很高興,幫果樹捉蟲子。請小朋友一起書友幾隻小鳥?(5只)過了一會又飛來1只小鳥,請小朋友看現在有幾隻小鳥?(6只)

5只小鳥添上1只是6只小鳥,那麼5添上1是6。教師引導幼兒說幾次,5添上1是6。

C、小果樹開花了,請小蜜蜂做客,小蜜蜂很高興,幫小果樹傳花粉。請小朋友一數有幾隻蜜蜂?(5只),請幼兒想想再添上幾隻是6只?(1只)

引導幼兒說出:5添上1是6。

D、小果樹結果子了,它請來許多小動物,請幼兒數一數有幾隻小動物?(6只)

1只小動物用1 表示,6裏面有6個1 。

三、總結

今天小朋友學了6的形成,知道5添上1是6,6裏面有6個1。

四、幼兒動手操作

給每個幼兒發一包小花。

活動反思:

在本節教學活動中,我運用了幼兒喜歡的故事,並把本節教育要點貫穿於故事中,使用了能活動的電教片,使幼兒在欣賞畫面、聽故事的過程中無意識的掌握了6的形成,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幼兒興趣很高,因此在最後的動手操作活動中幼兒都能熟練並正確的靈活擺放,掌握很好。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觀察和認識夏季花卉的興趣。

2、發展幼兒較爲細緻的觀察能力和比較連貫的語言講述能力。

3、按照花、葉、莖的順序認識牽牛花,知道其開花的規律。

活動準備 1、ppt課件:漂亮的花

2、課件:圖片-牽牛花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謎語:小小花兒爬籬笆,張開嘴巴不說話,紅紫白藍樣樣有,個個都像小喇叭。

教師:我們今天就來認識一下牽牛花。

二、展開

1、談話:我知道的牽牛花。

提問:

你在哪裏見過牽牛花?它長得什麼樣?它在什麼時間開花?

2、藉助圖片引導幼兒按照花、葉、莖的順序觀察牽牛花。

提問:

(1)牽牛花的花兒是什麼形狀的?像什麼?你見過什麼顏色的牽牛花?

(2)牽牛花的葉子是什麼麼樣的?摸上去什麼感覺?

(3)牽牛花的莖是什麼樣的?牽牛花的莖是怎樣生長的?

小結:牽牛花的花朵像一隻小喇叭,顏色有藍色、紫色、粉色和白色等。

牽牛花的葉子像心形,綠色,上面有一層毛茸茸的東西。

牽牛花的莖又細又長,會繞着籬笆或繩子往上長。

牽牛花在夏季秋季的早晨開花。

3、學習謎語《牽牛花》。

教師:我們一起學習謎語牽牛花,這個謎語把牽牛花的主要特徵都描寫出來了。

4、ppt課件:漂亮的花

運用多媒體課件,讓幼兒欣賞多種多樣的花卉。

教師:自然界有很多美麗的花在夏天開放,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美麗,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三、結束 活動評價:從幼兒回答問題和積極參與性等方面進行評價。

活動延伸 帶幼兒到戶外觀察夏季開放的花卉,自然結束。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9

有益的學習經驗:

1.理解故事內容,學說故事中角色的對話。

2.知道水中倒映的現象。

3.豐富詞彙:“倒影”。

準備:

大水盆,盆裏盛有清水。準備一些小豬紙偶。

活動與指導:

1.分散活動“看倒影”。準備一些較大的水盆,盆裏盛有清水,讓幼兒看水中的倒影: “我們在鏡子裏能看到自己,我們在水面上看一看是怎樣的?”讓幼兒分散活動,在水面上看倒影,看一看水中有自己,看一看水中有同伴,看一看水中倒映出物品(幼兒拿着物品)。

活動後進行談話:“在水面上看到了什麼?”知道這是倒影,水面上能映出倒影。

2.出示一個紙月亮,引起聽故事的興趣: “月亮在哪裏?月亮什麼時侯出來?”“月亮出來了會不會有倒影呢?在哪裏有倒影呢?請聽故事‘找月亮”’。

教師講故事,第一遍講完後提示幼兒:“再聽的時侯要記住小豬在什麼地方看到了地上的月亮?”

出示小豬紙偶,教師操縱紙偶講第二遍故事。

3.講故事進行提問,邊問答邊教幼兒學說故事中角色的說話。

“開始,豬老大對豬老二說了什麼?”

“第一個發現月亮的小豬是怎樣說的?”

“第二個發現月亮的小豬是怎樣說的?”

“後來發現月亮的小豬是怎樣說的?”

讓幼兒互相看一看眼睛中的映像。

4.談話:“想一想,還可以在地上找到哪裏的月亮?”聯繫幼兒的生活經驗進行擴散。

5.教師操縱紙偶,以小豬的口吻對幼兒說:“喜歡聽我的故事嗎?我帶着你們再講一遍,要把我的故事記下來講給爸爸媽媽聽。”帶領幼兒講一遍故事。

“我是愛動腦筋喜歡發現的小豬,你們是不是也喜歡發現呀,今天晚上你們也去在地上找月亮,看看能在地上找到幾個月亮。”

鼓勵幼兒晚上回家找月亮,第二天組織談話:“我在哪裏找到了月亮?我用什麼辦法映出了月亮?”

讓幼兒講述各自的探索與發現。

附故事:

找月亮

有一天晚上,小豬老大和豬老二在一起,小豬老大說:“聽說月亮不只天上有,地上也有呢!”老二說:“真的?那我們和朋友一起去找找看。”老大說“好!”

他倆請來了一羣小豬,四處去尋找。走到山泉邊,一隻小豬高興地叫起來:“哇,山泉裏有一個月亮!”另一個小豬又說:“哇,露珠裏有一個月亮!”另一隻小豬喊:“哇,玻璃窗上也有一個月亮!”它們還看到水桶裏有一個月亮,鏡子裏有一個月亮,水潭裏有一個月亮,望遠鏡裏也有一個月亮┄月亮又大又小,多得數不清。一隻小豬意外地發現,每頭小豬的每隻眼睛裏都有一個小月亮呢!

小豬們帶着自己找到的月亮,高高興興回家去。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