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職場 > 教你有效與他人溝通

教你有效與他人溝通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巧妙的與別人交談,與別人交談時他們最感興趣的話題——是他們自己。

教你有效與他人溝通1

1、傾聽:專心地、耐心地聽病人講話,這是最基本的一條。沒有真正的傾聽就不會取得病人的信任,病人就不會把自己的心裏話和內心感受告訴我們。

傾聽本身就表示我們對病人的理解和尊重。很多病人對這個問題是非常敏感的。如果能專心地、耐心地聽病人講話,就等於給他一個良性的刺激,引起他說話的興趣,加強說話的動力,以後病人就很願意把心裏話說出來。

2、肯定:不論病人有什麼感受,只要這種感受對病人而言是真實的,我們就必須加以肯定。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一個美尼耳氏綜合徵患者感到天旋地轉,天花板在轉動。耳鼻喉科的醫生就會首先肯定病人的這種感受是真實的,然後再給病人解釋爲什麼會有這種感受。

家屬在與精神病人接觸中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病人說出一種令人無法理解的感受,家屬就認爲是胡說八道、哪有的事!等等。這樣就妨礙了病人與家屬進一步溝通。例如,精神病人害怕有人要抓他

教你有效與他人溝通
  

首先我們要肯定他這種感受,用理解和體貼的態度對他講:你害怕有人要抓你,這種感受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對你來講是完全真實的。假如病人得到了我們的肯定,願意進一步談下去,我們就可以和病人共同商討,如何理解和處理這種現象。

3、澄清:澄清是個書寫詞彙,就是搞清楚的意思。我們所說的澄清包括兩個方面的涵義:一方面是搞清楚病人每句話的實際內容和說話的目的,這是有效溝通所必需的。有的時候,說話的內容和目的是不一致的。

舉例說明,炎熱的夏天,孩子跟媽媽說:我渴了。渴是孩子的感受,但實際目的是讓媽媽給買汽水喝或買冰棍吃。我渴了是說話的內容,目的是爲我解渴。精神病人和健康人一樣,往往說話有他的.言外之意。

4、善於提問:一般地講,提問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開放式的,另一種是封閉式的。封閉式的提問就是隻允許回答是,還是不是,或兩個答案選其一,很像法庭的法官對被告的詢問。醫生有時也使用封閉式的提問,目的是把某一個症狀的特殊性質搞清楚。

如醫生會問偏頭疼的病人,是左邊疼,還是右邊疼,兩個答案中只能選擇其一,這就是個封閉式的提問。家屬在與病人交談中,除了特殊情況之外,應儘可能少用封閉式的提問。因爲,封閉式的提問容易使病人限於被動,容易讓病人感到是在受審訊,不能發揮病人的主動性。

教你有效與他人溝通2

一:即使一分錢也有幫助

提出著名的影響力六法則的心理學教授,在一個義捐活動上,意外地發現當告訴民衆即使一分錢也可以幫助我們後,不僅民衆捐款的金額比之前更高,同時也吸引了更多人來捐款。

這個話術被稱爲即使一分錢也有幫助(evenapennywillhelp),自從它的效果被證實後,許多的募款活動也將它列入公關人員標準應對流程中。

教你有效與他人溝通 第2張
  

二:我們會再多給你

大家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歷,閒逛時被某個商品吸引,正猶豫是否下手時,老闆突然主動提議買再送某某小東西,你會覺得非常划算,並立刻掏出錢包買下。其實這個老闆運用的就是這個高成功率的說服技巧,以時間差來增加商品的.超值感。

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消費行爲的田野調查研究:在街道上的一個烘培坊,當隨機走進店裏的行人對蛋糕有興趣並詢問價格時,店家會主動告知售價,但會跟另外一位店內員工(已先串通好)討論5秒-1秒鐘,然後告知客人買蛋糕可以再多送兩塊餅乾,願意購買的人高達73%.但如果只事先組合好的小蛋糕+兩塊餅乾,雖然售價相同,願意購買的人卻只有4%.

教你有效與他人溝通3

如何更有效的和孩子進行溝通?

1、尊重孩子。

當孩子跟你說話時,放下自己手中的事,認真聽孩子說。如果手頭的事實在停不了,就跟孩子說一下,請他稍等一會,然後再認真聽他說。

2、身體語言的重要。

目光的接觸、輕輕地用手拍一下孩子的肩膀,將上身略爲前傾地聽孩子講話等,這些小動作,皆能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意願。

當然,一定不要太心急,指望一坐下來,孩子就會滔滔不絕地開講,但是你可利用一些自然的身體語言,讓孩子知道,你已經準備好要和他“聊”了。

3、無條件地接納孩子。

孩子的觀點不一定都是正確的,家長要無條件接納孩子。我不一定要同意孩子的觀念,但要給孩子說話,表達他自己的權利。因爲生而平等,你們都是獨立的生命個體。

4、瞭解孩子的想法。

大部分的時間,孩子只是想從他信任的成人中,確定自己的想法與做法。或者是隻想得到一定的認可,或者是想確認自己的想法是對的還是錯的。

所以,家長們完全可在瞭解情況後,做個回答或支持。千萬不要自主引領孩子的思想。

教你有效與他人溝通 第3張
  

5、主動分享自己的感受。

做父母的,不需要把心中的擔心,全部的向孩子去表明,這樣只會增加孩子擔憂的心理負擔,而且容易讓孩子產生逆反的心理。

但有時,在適合的時間和場合,不妨主動地與孩子分享一下自己的心情、感受,及對事情的看法,孩子當然也就比較容易向你訴說他的'心情、感受與看法了。

6、會換位思考。

要將心比心,父母應該多站在孩子的立場去考慮事情,這有助於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讓彼此之間更貼近。

7、父母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

傾聽是對孩子最基本的尊敬。孩子在說話時,無論表達的是否清晰、完整、我們都要有耐心地聽完,等孩子表達完了再闡述自己的觀點。

這樣孩子才能敢說,喜歡說,願意與父母分享自己的想法。用心去傾聽孩子的聲音,用愛滋養孩子的心靈。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