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老成都民俗文化

老成都民俗文化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老成都民俗文化,在生活當中,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或多或少了解過成都,外地人一提起成都就會提麻將二字,彷彿麻將一詞成了成都這座城市的代名詞,下面小編整理了老成都民俗文化。

老成都民俗文化1

老成都的六大經典民俗:魚市、竹器、涼蓆、水桶、打草鞋、代客冒飯讓你驚歎不已

老成都的十大名小吃:

陳麻婆豆腐、毛血旺、夫妻肺片、二姐兔丁、老隍城傳統鍋魁、擔擔麪、龍抄手、鍾水餃、韓包子、川北涼粉讓你定會讚不絕口,老成都的兒時十大遊戲:風車、拍洋畫、騎馬馬尖、摻牛牛、玩黃泥巴、跳房、崩彈子、抓沙包、飛鏢、跳拱讓你返老還童。

魚市:

成都不是水城,水產品種甚少。但有錦江和解玉溪,所以老成都人不愁沒有魚吃。泥鰍黃鱔之類絕不像今天這麼貴重,一般人都吃得起。鯉魚鯽魚甚多,絲毫不稀罕。

除了走街串巷賣魚的,老成都還有南門大街、湖廣館街的魚市蝦市。拂曉之時,城內城周以捕魚蝦爲生的人便擁入魚市蝦市,一天的勞碌便開始了。但成都人的飲食習慣似乎重豬肉輕魚蝦。且不說一般市民善於在豬肉上變花樣,對魚的烹調相對簡單,就是川菜譜上也是如此。

竹器:

竹子是南方的植物,竹器也大多隻能在溼潤的南方使用,到了乾燥的北方就會爆裂散架。 即便是在成都,竹器和任何東西一樣,用久了也會壞。譬如竹椅的靠背坐墊破朽不堪了,竹凳的一隻腿瘸了,筲箕的邊張開了,竹籃烘籠的蔑條掉了,馬架子坐的竹條斷了。可以留着,等修竹器的一吆喝,全都整舊如新。

修竹器的帶着一捆竹子、蔑條和工具四方遊走,不愁找不到生意,因爲竹器在成都人的生活裏實在是太重要了。從吃飯用的筷子、買菜用的籃子到廚房裏的.系列炊具、桌椅板凳、曬衣服的竹竿、出行的箱子竹篼、掃地的掃把,無一不是竹。所以蘇東坡有名言:“可使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

老成都民俗文化

涼蓆:

隨着季節的變換,人們的需求也相應有所不同。冬天的圍爐取暖,夏夜的樹下納涼都極富情調。老成都的夏天,就有許多“出賣清涼”的職業,有的小孩專在茶館理髮鋪等公共場所爲人搖扇,充當別人的“電風扇”,有賣涼悠悠甜滋滋的冰粉涼水的……那時也有人瞅準了“售後服務”這一行,不過維修的不是家用電器,而是補扇子、補涼蓆之類。

老成都人睡的涼蓆是用竹蔑條編成的,人的肌膚緊貼竹子,竟是十二萬分的愜意。摩挲久了的舊涼蓆,光滑熨貼,最爲舒服,所以即使它用壞了,老成都人也捨不得扔,請那帶着蔑條沿街吆喝“補涼蓆”的重新修好,又可使用,花錢不多,何樂而不爲?

水桶:

老成都人家家戶戶離不得水桶。那時沒有自來水,得用水桶去井裏提水,到河邊挑水。老成都人幾乎所有的日常生活用具都是耐用消費品,哪怕是鍋碗瓢盆,筷子刷把,幾十年不換,說不定還是傳家寶。水桶也不例外。

木桶漏水了,或散架了,斷然不會拿那木塊來當柴燒。若是小毛病可以自己動手修理,大毛病就讓專業箍桶匠來醫治。木桶用的年代久了,桶的內壁甚至還有一層滑滑的青苔。今天的桶已經由木桶到白鐵皮桶、鋁桶、搪瓷桶、塑料桶。都市裏木桶已幾近淘汰。桶的功能已轉變,絕少用來挑水。人們用桶裝洗淨的衣服,用桶裝米,還有用挺漂亮的塑料桶裝垃圾。

打草鞋:

鞋只是腳的保護性外套。老成都最便宜的鞋是草鞋。成都是糧倉,穀草麥草秧草蓆草甚多,打草鞋,蓋草房、編草帽、捆貨物、編草蓆的原料是不缺少的。鄉場上都有打草鞋賣的鋪子,而且許多人家都有打草鞋的技藝。這也算是就地取材了。在埃及也曾發現一隻用紙莎草編織的鞋子,時間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和老成都的草鞋異曲同工。

代客冒飯:

老成都服務行業的周到細緻頗有人情味,茶館裏賣香菸的可以論支賣,賣水人挑的是河心水,碗破了有人補,刀鈍了有人磨,屋漏了有人撿瓦,天冷了有人出賣溫暖,天熱了有人出賣清涼……麪館裏還有一項便民措施:代客冒飯。顧客帶碗冷飯,館子裏會用麪湯將飯冒得熱氣騰騰而不收分文。若是兜裏還有幾個小錢,也可以來碗素面肥腸煮涼粉什麼的做菜。

這種吃法,今天的人可能聞所未聞吧。這類瑣屑的營生之多,也說明老成都有許多缺乏生計的城市貪民。如今當然沒有這些行業存在的必要了,但那種人情味卻是不該消失的。

老成都民俗文化2

川劇,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成都,是戲劇之鄉。早在唐代就有“蜀戲冠天下”的說法。清代乾隆時,在本地車燈戲基礎上,融匯各地聲腔,形成了含有高腔、胡琴、崑腔、燈戲、彈戲五種聲腔的用四川話演唱的“川劇”。川劇語言生動活潑,幽默風趣,充滿鮮明的地方色彩,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廣泛的羣衆基礎。

川劇劇目繁多,早有“唐三千,宋八百,數不完的三列國”之說。廣爲流傳的名戲有《白蛇傳·金山寺》、《柳蔭記》、《玉簪記》、《綵樓記》等。川劇絕技豐富,如託舉、開慧眼、變臉、噴火、藏刀等,令人歎爲觀止。“變臉”絕技可在川劇院看到,地址是狀元街20號。另外,在會展中心的順興老茶館、人民公園裏的蜀風廣場、文化公園的蜀風雅韻園也可以看到。

老成都民俗文化 第2張

民俗畫成成都名片

戴樹良從上世紀80年代末起就致力於老成都民俗畫的創作,在成都晚報《老成都》欄目發表老成都民俗畫作品“每週一期都有一幅畫,連載了十餘年,一千餘幅老成都民俗畫。”多年創作,戴樹良先後出版有《老成都民俗百圖》(流沙河老師作序)、《老成都童戲百圖》、《老成都童謠畫》等作品。

“我理解的民俗畫並不是單純的藝術創作,它更有記錄城市歷史的作用。”戴樹良說道,“以後的人們看到畫後,可以從畫中瞭解過去的風俗人情故事。”

所以他對民俗畫的創作慎之又慎,對畫面的每個細節都重視歷史,畫史料型民俗畫。“每每遇上細節不清楚的地方,我總是會追根溯源,找到當事人‘取經’,爭取不讓錯誤的民生畫面出現,讓後人產生誤解。”而著名詩人、學者沙河老師對戴樹良作品謂之曰“不僅是詩還是史”。

而2014年,作爲中國郵政發行全國各省會城市民俗老風情首日紀念郵封票重要項目(已發行了老北京、老上海、老南京、老天津、老重慶)。

戴樹良負責創作的“老成都民俗風情”紀念郵封票從5月國家旅遊日起,每月三個首日封,連續6個月(共18枚)向全國發行,爲宣傳成都民俗文化起到了積極作用。被專家和媒體稱爲成都的一張民俗文化名片。

老成都民俗文化3

一是細化管理。

標準要細,針對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各項工作,能夠細化的要儘可能細化,能夠量化的要儘可能量化,切實做到“可衡量、可操作、可監督”。措施要細,着力加強管理體制創新,積極探索完善屬地管理、網格化管理和部門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制;

使管理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切實用好智慧城市建設試點的有利機遇,結合政務微博發展,大力推進城市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加快實現城市管理的網絡化、數字化和智能化。責任要細,進一步明確責任分工,強化責任追究。

二是美化環境。

首先,形態要美。要把城市形態規劃作爲突出任務,特別是要對人民南路、科華路、紅牌樓等重點區域、重要街道編制好城市設計、立面設計和環境設計方案,儘快打造一批具有景觀效果和文化元素的精品街區、精品社區。大力推進“四改六治理”,加強區域內棚戶區和危舊房改造。

老成都民俗文化 第3張

其次,生態要美。要依託良好的生態本底,打造休閒綠帶和生態空間,做美江安河、府河、清水河等河流水系,加強區域內黑臭河渠截污清淤,形成親綠親水的城市人居環境。再次,人文要美。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營造輿論氛圍,堅持以文化人,注重實踐養成,培育和提升市民的城市主人翁意識。

三是優化服務。

要優化公共服務,積極深化公共服務體制改革,不斷健全社會公共服務體系,推進優質教育、衛生資源滿覆蓋,大力提升社會保障水平。要優化政務服務,下大決心轉變政府職能,以“敢於革自己命”的精神再造政務流程、切實簡政放權,積極構建遵循國際慣例、贏得羣衆認可的政務服務環境。

要結合“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切實加強黨員幹部作風建設,大力整治“鬆”、“私”、“散”、“浮”、“庸”、“僞”等行爲。要優化社會服務,大力發展社會組織,充分發揮羣團組織作用,推行政府購買公共服務,進一步促進社區志願服務的組織化、制度化、規範化。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