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西方告別禮儀

西方告別禮儀

來源:時尚冬    閱讀: 1.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西方告別禮儀,每個國家地區都有不同的文化差異,我們去到西方國家,要學會入鄉隨俗,做到這點纔會交到朋友,人見人愛哦!那麼大家都知道西方的禮儀有哪些嗎?西方的拜訪和告別禮儀都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西方告別禮儀1

西方人赴商務宴禮儀,告別

如果你不想太引人注目,你最好不要第一個告辭,也不要最後一個離開,在這其間你什麼時候告辭都可以,只是一旦告辭就應該爽快地離開。

介紹:

介紹人時,一般原則爲將卑方介紹給尊方,具體就是先將男介紹給女,幼介紹給長。介紹後握手須簡短有力,美國人認爲有力的握手代表誠懇坦率。不過對方倘若是女性時,可等女方先伸手,以免失禮。

約會:

男女交往在美國是比較開放的,約會看電影吃飯也是非常普遍的,和異性熱情地交往並不算失禮。

男女雙方均可主動邀約,通常男性較主動,可以各自拆賬或一方請客。美國朋友倘若說:Lets go get a beer或Want a cup of coffee?時,可別誤會他要請客,這種情形通常是各自付費的。

如果應邀地點在餐廳,餐後可提議付小費,倘主人堅持不允,也可不必勉強。

約會有時並不具其他含意,也不表示必將成爲特殊性的伴侶。

所以,如果你想和某人見面談談或看個電影或一起吃個飯,以增進雙方的友誼,共度一段愉悅的時光,儘可主動大方地去邀約。

如果你不想赴對方約會或對方有令你不舒服的舉動,可以客氣但肯定地說NO,彼此尊重是基本的交往原則,也是每個人的權利。

時間觀念:

約會應準時,如赴宴則最好遲到幾分鐘;如果早主人先到,反而失禮。

若有緊急狀況無法準時赴約,必須電話通知和解釋,絕不可無疾而終,隨意放人空等。

西方人家的拜訪禮儀

1、送花

在國內,我們訪親問友常常會帶上水果或其他食品,而在西方卻不習慣這些。

他們習慣於給女主人送上一束鮮花。玫瑰花很受歡迎,但是紅玫瑰常用來送給戀人,尤其在德國,送給女主人紅玫瑰就不合適。

一般來說,到西方人家裏做客,送鬱金香、康乃馨等,基本上都可以接受。

另外,西方不少國家講究送鮮花的枝數爲單數,只有送往墓地的鮮花枝數爲雙數。

2、進門

按照事先約好的時間到達,如無人迎候,應在門前按鈴或輕輕敲門。

按門鈴時間不能太長(以兩三秒爲限),敲門以輕敲三下爲好。如無人應聲,可稍等片刻,再次按鈴或敲門,需待主人開門,纔可進入。遲到時間較長,如超過10分鐘以上,應表示歉意並說明原因。

西方告別禮儀

進門時,講究女士優先,即由主、客雙方的女士先互致問候、寒暄,或先同女主人打招呼,獻上花束,然後是男士問候、寒暄。這時的見面禮節,往往是擁抱、貼面或吻面頰,還有可能是男士吻女士手。

進門以後,男主人會主動照料女客人,如幫助脫大衣等,而女客人應當從容對待。男女主人陪同並引導客人進入客廳。對主人家中在場的每一個人,如老人、小孩都應問候,特別是對主人的小孩,應主動與之握手、親抱,表示喜歡。

3、落座

進門後一般都會將鞋留在門廳裏,主人會給客人準備好室內拖鞋。

在客廳,按照主人指定的座位入座。有男有女的情況下,西方人習慣同我們一樣,即男陪男,女陪女,形成兩個談話中心。客廳案几上備有小吃和飲料,應主人請,客人可以品嚐,不必拘泥。

過分客氣,會讓主人心裏不自在。對主人家的貓、狗等寵物,不要主動引逗,但寵物靠近客人時,如不喜歡,不可叫喊,不可有厭惡的表示或轟趕,可請主人幫助處理。

4、參觀舉止

應主人邀請,可參觀其廚房、花園、庭院,一般也可使用其廁所,但主人的臥室、子女房間不可隨意進入。不可要求使用主人家的電腦上網,不可使用主人的.電話機打長途電話,也不可主動要求主人打開電視機觀看節目。

5、進餐

西方人舉辦正式家庭宴會,要排好座次,菜一道一道地上。他們的座次排列與我們不同,常常是女主人作爲第一主人,陪同首席男客人,而男主人則位居其次,陪同首席女客人。

如果女主人親自下廚,她的座位會離門口最近,以方便出入。自助餐形式的`宴請不排列位次,客人、主人自己“各取所需”。不論那種情況,客人應適當讚揚主人的廚藝,而凡是讚揚過的那道菜,客人必須吃乾淨,纔算是得體的表現。

宴會上,西方人不再三勸酒,只是敬酒,對方能喝即喝,不喝也不失禮。

但是,凡向人敬酒、要求與人乾杯者,必須得把自己的酒杯喝乾。參加西方人家宴時,會飲酒的客人帶上一瓶國產名酒助興,是很不錯的選擇。

6、告別、感謝

做客時間結束,客人與主人握手告別或吻別,離開時除了口頭感謝主人的接待外,還有一個我們不太熟悉的習慣。

即客人會在日後3-5天內,給主人寫一短信或寄上名片再次表示感謝,在名片的左下角上,需用鉛筆寫上p.r.(謹謝)兩個法文小寫字母。

西方告別禮儀2

1、見面介紹、交談:

一般而言,美國人以不拘禮節、自由自在著稱。和陌生人打打招呼,不見得便是想和你做朋友;

一場愉快的交談,不見得會變成知心莫逆,只有主動接觸,以愉快的心情應對。

只在正式場合行握手禮,一般場合見面時相視一笑,說聲"嗨!"或"哈羅!"即爲見面禮節。

初次見面,相互介紹也很簡單。一般原則爲將卑介紹予尊,將客人介紹給主人,將年輕人介紹給年長者,將下級介紹給上級,將女士介紹給男士。介紹後握手須簡短有力,美國人認爲有力的握手代表誠懇坦率。

在公務場合,美國女子會主動伸手(其他場合則不一定),女性先伸手,男性才能握女性的手(女性之間一般不互相握手)。若女士無意握手,則男士點頭或鞠躬致意。與女士握手不可太緊。握手前應脫手套,來不及脫應致歉。

關係密切的親朋之間,可行親吻禮,女子之間互吻面頰,男女之間由男子吻女子面頰。對於別人的握手、擁抱、吻手、注目、點頭等禮節,美國人也以同樣方式回禮。告別時也不必握手,揮揮手說聲"再見!"即可。

美國相互稱呼直呼姓名,一般不用"先生"、"太太"、"小姐"等稱呼,一般也不用正式頭銜。

只對法官、醫生、高級官員、教授、高級神職人員稱呼頭銜。一般不用職務作爲稱呼。稱呼長者忌用"老"字。

交談時忌問年齡、家庭狀況、婚姻狀況、宗教信仰、經濟收入以及其他私生活情況。

見面打招呼也不問去什麼地方、幹什麼事。公共場合重視禮貌用語,家庭裏也常用"請"、"謝謝"、"對不起"等。交談距離必須保持50釐米以上。

不得不靠攏他人就座時,要徵得對方同意。交談時聲音不可太大,不可大笑,更不可大聲爭吵。驚訝時不可伸舌頭(伸舌頭是污辱他人之舉)。

美國交談、示意喜歡用手勢。請人接電話,用聽電話的手勢;請侍者結帳,用寫字的手勢。習慣於打過招呼即談正事,不送茶、寒喧。美國人不把互贈名片視爲禮節,只爲便於日後聯繫時才送名片。送名片給他人時並不期待他人回送名片。

在交談時要注意:常面帶微笑,碰到認識的朋友時,主動的問候對方,別人問候你,也要反問候對方,表示關心。

說話時語氣誠懇、態度大方,當別人問候你時,回答儘量簡潔。

多讚美對方。眼睛要亮一點,當對方改變髮型時,看人家的相片,有好的地方要儘量讚美;不好的,可用另一個角度來欣賞,如說「cute」。

別忘了說「Excuse me」,「Please」和「Thank You」。要注意自己的儀容整潔:千萬不要邋遢,身體或口腔的異味、頭皮屑等等都是令人很不愉快的。

2、約會:

美國人性格開朗,舉止大方,樂於交際。他們平時晚睡晚起,但時間觀念強;美國人會常說「隨時來找我」,有些邀約是相當誠懇的,但拜訪前仍應事先電話聯繫,確定時間,以免自己的「隨時」而造成別人的不便。

約會要事先預定時間,一般不遲到。若接到正式的邀約,請柬上倘印有「R.S.V.P.」,去與不去必需電話通知。

大型活動請柬通常印有 Regrets only,此時只有不參加時才須通知。非正式私人邀請,可用電話或信函,明確告訴時間、地點。

接到邀請,要回柬致謝;

若沒有赴約把握不要輕意應允;

若不能應邀要說明理由,並致歉意。若臨時不克赴約,務請電話通知,絕不可無疾而終,隨意放人空等。

男女交往在美國是比較開放,約會看電影吃飯也是非常普遍,和異性熱絡地交往並不算失禮。男女雙方均可主動邀約,通常男性較主動。可以各自拆帳或一方請客。

美國朋友倘若說:「Let‘s go get a beer」或「Want a cup of coffee?」可別誤會他要請客,這種情形通常是各自付費。如果應邀地點在餐廳,餐後可提議付小費,倘主人堅持不允,也可不必勉強。

約會有時並不具其他含意,也不表示必將成爲特殊性的伴侶。所以,如果你想和某人見面談談或看個電影或一起吃個飯,以增進雙方的友誼,共度一段愉悅的時光,儘可主動大方地去邀約。

如果你不想赴對方約會或對方有令你不舒服的舉動,可以客氣但肯定的說「NO」,彼此尊重是基本的交往原則,也是權力。

3、上門做客:

上門作客不可早到,如果早主人先到,反而失禮。可遲到5到10分鐘,遲到15分鐘以上應打電話給主人通報。夜間造訪主人不能穿睡衣接待客人。

去親朋家作客,進門時要擦去鞋上泥土、脫帽,溼的雨衣雨傘放在室外。進門應先問候女主人,再問候男主人。賓客較多時,可以只與主人和熟人握手,對其他人只需點頭示意即可。

要多談衆人感興趣的話題,不要只講自己感興趣的事。作客時不可隨意翻動主人的東西、撫弄擺設,也不能打聽擺設的價格。在主人家打長途電話,要徵得主人同意,並留下電話錢,說是給主人的孩子買糖果用。

作客時不宜久留;主人沒有留客用餐,客人則應在用餐時間之前告辭。會抽菸的客人應接受主人敬的煙,而不能抽自己帶的煙。美國人重視生日,尤其是孩子的生日。

應邀出席生日聚會的客人應送禮以示祝賀。

西方告別禮儀 第2張

4、赴宴禮儀:

如果應邀參加家庭聚會,可問主人需要什麼禮物,即使主人婉謝,屆時仍可帶瓶酒或一束鮮花,或酌帶一些具有中國風味的小禮物。有任何飲食禁忌可先告知。

特殊的文化風俗和飲食禁忌可得諒解和尊重。除非事先言明,一般聚會活動以不帶小孩參加爲宜,如果聚會性質爲安塗肉,則大都可全家參加。

在家宴請客人比在餐館宴請更受美國人歡迎,因爲家裏氣氛更加親切友好。家宴分兩種。

第一種是家庭用餐式,主賓在長方形飯桌旁就座,主人爲客人盛食物,或將食物盛在盤中,依次傳遞取用。第二種是自助餐式,食物置於餐廳另一桌上,主賓各自去取用。

應邀到他人家裏用餐,主賓雙方都很講究禮儀。

主人會提供各種專門用途的餐具,如冷盤、刀叉、魚刀叉、肉刀叉、主菜刀叉、水果刀叉、菜匙、湯匙、咖啡匙等,客人如不認識餐具的專門用途,可仿效女主人。餐巾鋪在膝上,不能用餐巾擦餐具。

坐姿要端正,手臂不能橫放在桌上。只有當女主人動手,其他人才開始進餐;

女主人離座,其他人才能離席,不可中途離席。歐洲人進食時是一手拿刀,一手拿叉,美國人只用一隻手輪換用餐具,另一手則放在膝上。

注意使用刀叉順序,以及叉匙性質。刀叉斜放盤緣,表示尚在用餐之中;若完全放在盤中,則表示已使用完畢。

麪包要掰成小塊食用。喝湯、咀嚼時不能出聲,更不能打嚏、擤鼻子、咳嗽、打嗝、剔牙。

渣滓不能直接吐在盤中,要用叉接住後放入盤中。餐巾用來拭嘴,切忌用來擦手或餐具。

鹽、胡椒瓶倘離座遠,不可伸手去取,而須請隔座代勞遞送。上甜點或咖啡時,主人可開始致詞,主賓亦可利用此時答謝。席間,應當稱讚女主人準備的菜餚,並儘量吃完盤裏的飯菜。

餐後要與主人交談片刻,之後告辭,但不可久留;

告辭時應感謝主人款待。與主人不太熟悉者,事後還應儘早打電話或寄短柬表示謝意。如果客人比較多,應等年長職位高的客人告辭後,方能告辭。

宴後三四天內別忘記寄一張感謝卡或謝函給主人,若在主人家過夜通常感謝卡寄給女主人。

西方告別禮儀 第3張

5、贈送禮物:

上門作客不一定帶禮品,也不可在其他客人不送禮時單獨送禮。

禮物可以是一瓶酒,給女主人的一束鮮花等。

公務送禮的禮品可以是日曆、鋼筆、精裝日記本等文具。一般不在公開場合送禮。會議禮品在會議結束後送,如在告別宴會上送。

美國人喜歡充滿友情的禮物,禮物講究包裝,即使是選給親友的禮品也要附上禮品卡;送禮目的要明確,否則會令人莫名其妙。

蛋糕、點心、巧克力、鄉土工藝品、書籍等,均可作爲禮品(用單數);

探望病人一般應送鮮花;在公務中不可送重禮品,以避賄賂之賺;禮品上不能有送禮單位的標誌,否則有廣告之賺;

男子不可隨便送香水、化妝品和白玫瑰給女子(這些是送給戀人的禮品)。

受禮時要當場打開禮物,致謝和讚美禮物;

受禮後不必馬上回贈。應邀赴宴時,情真意切的祝酒詞是最好的禮品。

平時最好的送禮方式是請人吃飯、喝酒或去別墅共度週末。

收到禮物、應邀赴宴、受人幫助之後,都要寫信致謝。除了約定由誰請客之外,一般一起到餐館用餐,都是各自結帳。

6、服裝穿着:

美國人衣着隨意,在公衆場合穿各種服裝的都有。

大多數時候喜歡穿T恤衫、夾克衫、牛仔褲、運動衫、旅遊鞋。着裝講究整潔。男式褲子不能露出襯褲,女子裙裝不能露出襯裙。

裙子要蓋過絲襪口,女式短褲不能配高跟鞋,否則會被人誤以爲應招女郎。塗眉畫影,口紅濃重,也是應招郎的標誌。

任何人都不能在公衆場合穿背心、睡衣。美國人的服飾追求體現個性、氣質、風度,講究舒適,在西方率先以簡潔樸實的服裝取代名牌服裝。

在正式社交場合注重着裝,宴會上都有着裝要求。參加重要場會,應注意請柬上有關服裝規定。如果不確定服裝的要求,可以先問問其他參加者,以免尷尬。

請柬上有些字如「casual」並不意味着你可以穿牛仔褲,「semi-formal」也並不表示你可以不打領帶,最好問清楚。西裝外套通常只扣上扣,亦可全部不扣,但切忌全扣。

西裝背心最下一個鈕釦通常不扣。深色西裝應着黑色皮鞋,深色襪子,切忌白襪黑鞋。正式場合或上班,女性以裙裝爲宜,男性應着領帶及深色西服。着晚禮服裙襬應長及腳踝,並着高跟鞋。

7、行路乘車:

行路一般以右爲尊,女士同行,男士應走左邊,出入應爲女士推門。

搭車時,車主駕車,前座爲尊,餘則以後座右側爲尊。自己開車時須先爲客人開車門,等坐定後始上車啓動。

在公共場合,美國人特別尊重女性,處處女士優先。

在社交場合,男士對女士要謙讓、關照;行路時男子走人行道外側;

入座時先讓女子坐下;

進門時男子應先行併爲女子開門;上、下樓梯或乘電梯時要讓女子先行;

用餐時請女子先點菜;

告辭時讓女子先起身;陌生女子失落東西,男子也應爲其拾起歸還;與女士打招呼,男士必須起立。

西方告別禮儀3

一、外國人的手勢和頭勢。

西方人,特別是美國和法國人在和別人閒聊時,喜歡用手勢表達自己的意思。

他們的手勢和我們不同,如:中國人用手指指自己鼻子來表示“我”,而大多數西方人則用手指指着自己的胸膛表示“我”。

在我們中國,人們習慣用點頭來表示同意,以搖頭來表示不同意。

但在斯里蘭卡、印度、海爾巴尼亞、尼泊爾、巴基斯坦等國家的一些地區,人們卻以搖頭表示同意。

二、叩手指的禮節。

在香港、澳門等地方,同桌就餐或飲茶,無論是誰給對方斟茶或倒酒時,他們立即會把手指彎曲,以幾個指尖在桌面上輕輕叩打表示感謝。

三、握手、擁抱、新吻。

在我國,人們相遇,無論是老朋友還是新相識,都伸手相握,表示問候、祝願和友誼;馬來西亞、緬甸等國和非洲某些地方,認爲左手是低下的、不潔淨的,他們習慣不用左手拿東西,忌用左手握手;

西方告別禮儀 第4張

新西蘭島上的居民在見面時則互相碰擦鼻子;

在歐洲,人們握手致意的習慣往往只用於新相識之間,比較熟悉的人相見往往以擁抱、親吻代替,輩份高的人吻輩份低的人,只吻後者的額頭,反之則吻後者的下額。輩份相同的朋友或兄弟之間只是臉頰相貼。

只有情人之間才親吻嘴巴。

四、碰杯的由來。

在世界上許多國家,每逢宴會、節日、生日、婚日或其他喜慶日子,人們便歡聚一堂,飲酒助興。

一開始主人總是要舉杯和大家相碰表示慶賀。

據傳,大約在古羅馬時期,流行着一種決鬥的習俗,在決鬥之前雙方要先喝一杯酒,喝時要先把杯中的酒倒給對方一點兒(以此證明裏面無毒藥),然後一飲而盡。這個習俗傳下來後,逐漸演變成今天酒席上的碰碰杯。

五、不要隨便問外賓的年齡。

和外賓接觸時,不能直截了當地問他 ,需要詢問外賓年齡時,必須先徵得對方同意,而且要面帶笑容,客氣地說:“某某先生,我可以問一下您的年齡嗎?”

如果外賓高興的話,馬上會回答你,反之,他會藉口避開談這個問題。

這時,你千萬不要再追問下去,特別對一個外國文人,

更要小心謹慎對待這個問題。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