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健康養生 > 災難過後心理治療別忽視

災難過後心理治療別忽視

來源:時尚冬    閱讀: 3.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災難之後,撫平心靈的創傷災難之後,毀損的家園容易重建、身體的疾恙容易恢復,但是壓抑在心底那看不見的傷痛卻會延續很長時間……車禍後,他不分晝夜地看小明16歲,念初三,是一起特大交通慘案的倖存者。

災難過後心理治療別忽視

儘管在那次事故中他毫髮無損,但對他來說,那天早上發生的事,就像一場永遠無法忘記的噩夢。每講述或回憶一次,都是一種刻骨的痛。爲了躲避記者甚至其他朋友的詢問,他躲回了鄉下老家。小明講述時總是低着頭,時不時地深呼吸一下:“……我回頭去看,看見那個大貨車直衝進我們的隊伍,我的同學都倒下了。因爲天黑看不太清楚,等我跑過去,見到我的同學全在路上趴着。我想救他們,可是當時沒有一個有聲音的。我嚇壞了,拼命地跑到前面去叫其他班的老師和同學。

”現在我一閉上眼睛就會看到這一切。我努力不讓自己去想,可是我做不到,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們班18個男生就死了15個。我不想再回學校,也不想上學了。我只求不要讓我再回憶這一切,太痛苦了!“

小明的母親說:”這些天,孩子一句話也不說,晚上也不睡,整夜地坐着,要不就一個人到村口來回走,要不就買一大堆vcd回來,不分晝夜地看。“

心理醫生點評:小明表現出來的症狀,屬於創傷後應激障礙。這種症狀的引發事件往往具有災難性質,如殘酷的戰爭、被強暴、地震、兇殺、車禍等,常引起個體極度恐懼、害怕和強烈的無助感。發病多數在遭受創傷後數日至半年內出現。大多數人於一年內恢復,少數人持續多年不愈,成爲持久的精神病態。

創傷後應激障礙的臨牀表現主要有:

反覆重現創傷體驗——無法控制地回憶受創傷的經歷,反覆出現創傷內容的噩夢,反覆發生錯覺或幻覺,或在幻想中,生動地體驗創傷性事件的重演。

持續性的警覺性增高——難以入睡或易驚醒,注意力集中困難。

持續迴避——極力不去想有關創傷性經歷的事,避免參加可能引起痛苦回憶的活動,避免去可能引起痛勞回憶的場所。

相對於其他死去的同學來說,小明是幸運的,畢竟在一般人看來,他活下來了,並且毫髮無損。可是在小明看來,他可能覺得自己比那些同學更痛苦,因爲目睹那麼多朝夕相處的同學死亡,帶給他的衝擊是巨大的。他不由自主地、反覆回想那次災難事件,屢次從噩夢中驚醒。同時,爲了讓自己不要深陷其中,被痛苦記憶壓倒,他選擇了讓自己沉溺在vcd影碟中,不想思考,不想睡覺做夢,希望借影碟中的故事來沖淡自己腦海中的痛苦畫面。但是,這種消極的逃避只會讓他遠離人羣,更加孤獨、憂傷。

地震逃生,他從此不敢坐電梯在一次大地震中,33歲的阿成被困在廢墟中長達4個小時,面對死亡的威脅,他很害怕。好在救援人員及時趕到,他得以安然脫險,不過從此在心中留下了陰影。一次,他到外地出差,住處忽然停電,黑暗中,他頓時感覺呼吸窘迫,巨大的恐懼感襲來,恍如又被埋在了廢墟下。以後,這種幻覺逐漸加重,恐懼如影隨形,他不敢再待在封閉的環境裏,到哪兒都要把門打開,也不敢坐電梯。

心理醫生點評:阿成也算是幸運的,但是地震時被困的感覺,已經在他心中打下了烙印。封閉空間跟死亡的感覺緊密相連。致使他極度害怕封閉空間。他這種症狀屬於神經官能症中的幽閉恐懼症(密閉空間恐懼症)。

幽閉恐懼症是對封閉空間的一種焦慮症。幽閉恐懼症患者在進入狹小、黑暗的空間,例如電梯、車廂或機艙時,可能發生恐慌症狀,或者害怕自己會發生恐慌症狀。恐慌症狀主要有:呼吸加快(換氣過度)、心跳加速(心悸)、臉發紅、流汗,感到窒息、頭暈等。

洪水噬兒,她屢屢看見孩子從窗戶進屋30歲的阿香,在一次洪災中失去了兩個孩子,洪水到來時,她正好不在家。好些年過去了,到現在,她還是會經常夢到死去的孩子,每次看到和自己遇難孩子年齡相仿的小孩,她便止不住悲痛、自責,很長一段時間都會鬱鬱寡歡、茶飯不思。她經常說:”孩子那時候肯定很害怕,要是當時我沒有出去就好了……“阿香在家裏,即使是大白天也要掛上窗簾,若不掛窗簾,就會出現在洪災中喪生的小孩要從窗子進來的幻覺。每當與人談起過去的經歷,她都失聲痛哭。

心理醫生點評:阿香的表現屬於抑鬱症中的病態性哀慟反應。作爲罹難者家屬,在面對失去家人親友的痛苦時,有人可能陷入重度憂鬱症狀態或哀慟反應,阿香的表現就是不斷自費,有極明顯的罪惡感。失眠、食不下咽與逃避社交活動等伴隨症狀也同時自現。他們的痛苦程度非常重,持續時黲也可能特別長,有些還可能有自殺傾向,需要特別小心。

危機發生後,如何渡過心理難關災難作爲一種重大的危機事件,會對人產生巨大的衝擊力。危機干預,指的是對處在心理危機狀態下的個人,採取明確有效的措施,使之最終戰勝危機。重新適應生活

一般而言,遭逢劇變的人,隨着時光流逝,會出現三個階段的反應,各個階段的主要問題和症狀有所不同,各需要有與之相對應的處理方式。

急性期(危機發生之後的當時):剛受到衝擊的人,會激活體內的動物本能反應,採取緊急應戰或者逃逸(fightorflight)的做法,在極短的時間內,要決定如何保護自己的生命。當然,也會有一部分人當場麻木,不知該作何反應。

在此時,輔導者需要提供簡單、直接的安撫,就像是關愛他們的父母,如告訴當事人,”我一直在這兒幫你“,輕輕觸摸他們,給他們遞吃的、喝的,等等。總之,儘量讓他們感覺溫暖、安全。

亞急性期(危機發生之後的一兩天到一兩個月):以焦慮、緊張不安的表現爲主,這期間常出現失眠、心神不寧、坐立不安等感覺,也可能變得容易發脾氣,缺乏耐心,容易與人發生衝突。上述病例中,小明正是處於此階段。

在此階段的初期,輔導者須將同樣處於危機中的人們組織起來,幫助他們建立起彼此的聯繫和支持,一起來敘述危機事件,互相幫助,並給以心理訓練。

此階段後期,需要輔導者作個別治療,檢查他們的創傷症狀,找到明確的痛苦點,並對此作出相應處理。

慢性期:急性期與亞急性期的症狀,多半會漸漸改善。若在這兩個階段能得到較好的心理輔導,則比較容易迴歸正常生活。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因爲沒有得到及時的幫助,會繼續進入慢性期。這個階段的問題不同於前兩期,是以憂鬱情緒及哀慟反應爲主,此時腦中徘徊不去的,是對逝去者或失去物品的懷念,連帶有自責、灰心與無助的感覺。這正是阿香的症狀表現。此時就需要包括哀傷處理在內的比較長期的心理治療了。

心理重建,自我角色也很重要除了對外求助之外,自己在心理重建的路上還可以扮演什麼角色呢?以下有幾點建議:

身體疾瘸的處理。人類最基本的需求是人身的安全,生理的不適症狀會引發心理的不適,導致焦慮、憂鬱、緊張等症狀。因此,第一步便是檢視自己的身體狀況,疏解生理困擾。如有身體疾病,應立即向醫療人員求助。

適度發泄情緒。面對災難過程中目睹的種種慘狀,免不了產生害怕、悲傷、生氣、灰心等情緒,在適當的環境下,用哭泣、吶喊或向人傾訴的方法,可以疏解累積的壓力,避免陷入更深的痛苦。

安排規律的生活。救援工作告一段落後,應儘快讓生活恢復原來的秩序,最好有一段時間可以充分休息。規律而正常的生活作息有助於內心恢復平靜,熬夜或透支體力的活動,只會使心理更加疲倦。

尋求支持力量。安全感的獲得,也是心理重建的部分工作,不妨將自己的難過感覺告訴家人、親戚或朋友,以尋求支持。親情與友情的溫暖,會讓你覺得舒服些。

瞭解危機後的自然症狀,對此不過於緊張或焦慮。就像前面所提到過的,大多數人在面對這樣巨大的壓力時,多少會產生一些不舒服的症狀。只要這些症狀隨着時間流逝而逐漸改善,就無須過度擔心,過度擔心反而會更令人難過。

找心理治療專業人士討論。如果你已經嘗試過前面的方法,仍然無法改善目前的狀況,建議你與就近的心理治療專業人士聯繫,他們會提供更進一步的建議,或者安排必要的治療。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