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陝西沙漠下發現罕見明長城營堡

陝西沙漠下發現罕見明長城營堡

來源:時尚冬    閱讀: 9.5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陝西沙漠下發現罕見明長城營堡。清平堡是明長城延綏鎮內的一個駐軍營堡,始建於明成化年間,是明長城體系中的一處重要的營堡,清康熙平定噶爾丹之後被廢棄於毛烏素沙漠之中。清平堡作爲明長城體系中的一處營堡遺址,具有重要的文化與學術價

陝西沙漠下發現罕見明長城營堡1

陝西考古人員最近在榆林市靖邊縣發現一處國內罕見的明代長城營堡遺址,清理出院落、中心樓、城防設施等大量建築遺蹟,揭示了明代長城邊塞營堡的歷史原貌。2020年4月末,楊橋畔村民在清平堡內挖沙取土時,發現有磚牆、泥塑造像、鐵香爐、青花瓷片等遺物,當地文物部門初步判斷爲明代遺存。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隨即對遺址展開了搶救性發掘,目前已經在清平堡城垣內發現有大量建築遺蹟,包括宗教建築、院落、中心樓、城防設施等,初步認識了清平堡城內街道佈局和整體結構。

據瞭解,清平堡是明長城延綏鎮內的一個駐軍營堡,始建於明成化年間,是明長城體系中的.一處重要的營堡,清康熙平定噶爾丹之後被廢棄於毛烏素沙漠之中。清平堡作爲明長城體系中的一處營堡遺址,具有重要的文化與學術價值。

陝西沙漠下發現罕見明長城營堡

陝西沙漠下發現罕見明長城營堡2

陝西沙漠下發現罕見明長城營堡 第2張

軍事防禦型城堡人居環境作爲古代農業社會人居環境規劃建設中的特殊類型,其包含了諸多方面的構成因素:城堡外在形態的構築,既有邊防政治軍事因素影響下的對自然形勢的利用,也有傳統農業社會因素影響下對自然環境的因借;城堡內在形態的營建,既要滿足屯守軍隊與家屬的生活所需,同時還體現着邊疆農牧交錯帶上兩種文明的文化形態的交融。

明代榆林鎮所轄區域屬於今榆林地區,位於陝西北部,其南部爲陝北黃土樑峁丘陵區的北端,北部緊鄰毛烏素沙漠南緣,中間有一個較寬的過渡交錯帶,如圖1所示。全區耕地主要分佈在樑峁溝坬、河谷川道及風沙灘地;因此坡地多,平地少,旱地多,水地少;年平均降水量在 300 毫米至 500 毫米之間,日降水量小 於 5 毫米,基本上只能起到溼潤地表的作用,根本不能滲入底層成爲地下儲備水。受季風活動影響,本區降水分佈極不均勻,大致呈現東南高,西北低的趨勢,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在 450 毫米以下,尤其在每年 4月~6 月旱季,降水量只有 78.9 毫米~115.2 毫米,同年降水量分佈一直是東南多西北少,且長城沿線以北在 90 毫米以下,長城以南在 90毫米以上。“400毫米等降水線,在地理意義上,是我國半溼潤與半乾旱地區的分界線。其東南,是受太平洋及印度洋季風氣候影響的溼潤地區,充足的水源適合發展農業。400 毫米等降水線西北部,儘管也存在少量綠洲農業,但在這裏佔絕對優勢的是草原遊牧經濟。因此,在中國封建社會時期,已經形成中原的農耕生產方式最北擴展到 400 毫米等降水線一帶,而北方的草原遊牧部落向南遷移一旦突破了這條自然環境劃定的界線,也會感到的畜牧業生產的不合時宜。於是 400 毫米等降水線就成爲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的自然邊際線。”兩種不同的生產方式孕育出不同的文明,雙方在這條邊界線兩邊以融合和衝突交相發展的方式形成了一條人工界限——長城;一片過渡地帶——農牧交錯帶。

陝西沙漠下發現罕見明長城營堡 第3張

圖榆林鎮區位示意圖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