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清明節手抄報簡單又漂亮五年級

清明節手抄報簡單又漂亮五年級

來源:時尚冬    閱讀: 8.4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明節手抄報簡單又漂亮五年級,很多的學校在過節日的時候都會讓老師組織學生們畫手抄報,手抄報的內容很多,而關於清明節的手抄報是有很多的,以下分享清明節手抄報簡單又漂亮五年級。

清明節手抄報簡單又漂亮五年級1

清明節與清明節氣的小故事

清明節的名稱與此時天氣物侯的特點有關。西漢時期的《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清明風”即清爽明淨之風。《歲時百問》則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雖然作爲節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爲時序標誌的清明節氣早已被古人所認識,漢代已有了明確的`記載。

二十四節氣就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和民衆在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氣候規律,比較適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物候、降雨等方面的變化,對人們依時安排農耕、蠶桑等活動有不可或缺的指導意義。到了清明,氣溫變暖,降雨增多,正就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

清明節手抄報簡單又漂亮五年級

所以清明對於古代農業生產而言就是一個重要的節氣。農諺說 “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正就是說的這個道理。東漢崔寔《四民月令》記載:“清明節,命蠶妾,治蠶室······”說的就是這時開始準備養蠶。其中的“清明節”還只就是一個節氣,不就是節日。

此外,清明時處早春三月,春光明媚,萬物復甦,氣候宜人而到處生機勃勃,就是春遊和郊外娛樂的好時光,所以清明前後自然成爲人們樂於到戶外、郊野嬉遊的的好時光。

清明節主要指節日而不就是節氣,但就是清明節氣在時間和天氣物侯特點上爲清明節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條件,該節氣應看作清明節的源流之一。

清明節手抄報簡單又漂亮五年級2

清明節的由來

唐代,首次將清明節列入國家法定節假日。《大唐六典·尚書吏部》上有規定,唐代內外官員都有“假寧之節”:冬至、寒食、清明、端午、七夕、中秋、夏至、立春、立秋、立冬……幾乎每逢節氣都要放假;還有婚假、喪假、探親假、拜掃假等。早期清明節和寒食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因爲兩者日期接近,民間漸漸將兩者的習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間(581至907年),清明節和寒食節便漸漸融合爲同一個節日,成爲掃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節。

宋元時期,清明節也是國家法定節假日。宋代延續了唐代的做法,將寒食與清明二節合在一起,假期是7天。清明節是宋人重要的節日,甚至比唐人更看重,掃墓的風俗更濃,這從北宋人張擇端繪於清明時節的《清明上河圖》中便可以看出,首段就是時人從汴京(今開封)野外掃墓歸來的情景。

清明節手抄報簡單又漂亮五年級 第2張

明、清兩代,寒食、清明二節則完全退出了國家法定節假日序列。政府僅保留春節、元宵和冬至3大節假日。雖然不放假,時人仍喜歡過寒食節、清明節,要外出掃墓、春遊。

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確定4月5日爲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

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將清明節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2008年起,清明節與端午節、中秋節一樣成爲國家法定節假日,成了一年中重要的小長假。

清明節手抄報簡單又漂亮五年級3

清明知多少

鐺鐺鐺鐺,盼望已久的清明假期終於到啦!But在享受假期的同時,大家知道清明節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節日嗎?下面就讓我來爲大家科普一下吧,希望大家在享受假期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傳統節日文化之美。

瞭解清明節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

清明節由來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爲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清明節手抄報簡單又漂亮五年級 第3張

清明節習俗

按習俗,人們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將食物供祭在墓前,再講紙錢焚化,爲墳墓培新土,折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並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清明節,中國民間有插柳習俗。專家介紹說,清明插柳習俗,其來源普遍存在三種說法。一是爲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二是插柳戴柳以辟邪;三是爲了紀念介子推。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

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爲了避忌諱,改之爲鞦韆。

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裏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爲“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