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女性健康 > 愛生悶氣的人如何改變

愛生悶氣的人如何改變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0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愛生悶氣的人如何改變,經常生悶氣,這樣對身體的危害是很大的,生悶氣的時候對肝臟傷害最大,可能會導致消化不良,引起胃潰瘍,那麼你知道愛生悶氣的人如何改變嗎。

愛生悶氣的人如何改變1

1、學會放鬆。放鬆坐在椅子上,從頭開始堅持是否有緊繃的情況,從頭到腳掃描,有緊張的地方就把覺知力放在那裏,慢慢放鬆,直到全身都在放鬆狀態。重點注意檢查胸口膻中穴附近是否有緊繃的感覺,當人壓抑和憤怒時,這裏是最先有反應的,也是反應最靈敏最強烈的部位。放鬆後,把覺知力擴散到全身,維持在這個狀態中休息。通過這個練習,可以讓你有一個根據地,熟悉了以後,任何情緒生起,身體的緊繃都會讓你察覺到變化和不一致,從而幫助你注意到這個情緒。

2、學會辨識常見的情緒。學會放鬆了以後,心會變得平靜,就容易觀察到各種情緒的變化。對於所有情緒,都需要觀察和體會,記住那種感覺,以便再次生起的時候能及時察覺到。對於經常生氣的人,憤怒生起的時候不容易察覺,對於經常抑鬱的人,抑鬱的狀態不容易察覺,對於很貪心的人,那種強烈想要的感覺不容易察覺,這道理就和殺魚的人聞不到自己的魚腥味一個道理。沒察覺到不要緊,多次訓練慢慢就會熟悉。

愛生悶氣的人如何改變

3、發現各種情緒以後的處理。首先不要排斥情緒,不管是生起還是貪心還是抑鬱,只需要看到就行了,多有的排斥都會導致新的生氣。情緒太強的時候,不要一直觀察情緒,可以回到步驟一,檢查全身是否緊繃,胸口是否憋悶,放鬆緩解以後,再檢查情緒是否還在,多次訓練以後,你就發現情緒不會像原來那樣讓自己失去理智了。如果外在的人或事太刺激,憤怒無法平息,要及時遠離讓你憤怒的人和事,再回到第一步放鬆。

愛生悶氣的人如何改變2

1、適當運動:如果出現生悶氣的問題,與其反覆思考、憂慮,沉浸其中不能自拔,不如從這個問題中轉移出去,適當做運動,比如跑步、瑜伽、打球等運動可以有效轉移注意力、發泄負面情緒,同時讓自己變得自信和快樂。

2、適當做自己感興趣或者已經計劃好的事情:比如出去旅遊、看電影、吃美食、打扮自己等,這些感興趣和更有價值的事情只有努力去做才能夠讓自己變得充實,最終忘記生悶氣的.事情,變得快樂起來。

3、淡泊的心態:使人始終處於平和的狀態,保持一顆平常心,一切有損身心健康的因素,都將被擊退,看看這善變的世界,再看看自己的人生,忽然覺得人生何其短,爲何而不樂。

愛生悶氣的人如何改變 第2張

4、做真實的自己:每個人都是普通而特殊的,彆強迫自己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別爲了體面而使自己備受委屈,活得不如意,活得沒有靈魂,請表達自己,並努力提出解決的措施。

5、學會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因爲無論是積極情緒還是負面情緒,都有學會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這也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要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出現,理清情緒,把自己從情緒中脫離出來,關注自己的目標去解決問題。

6、積極溝通:小事的話可以大度包容、大的問題可以溝通解決,但不要大事小事都拿出來說,不然會讓人感覺太玻璃心太計較。

愛生悶氣的人如何改變3

(1)情境轉移法:當憤怒陡出時,人有五種處理怒氣的方法,一是把怒氣壓到心裏,生悶氣;二是把怒氣發到自己身上,進行自我懲罰;三是無意識地報復發泄;四是發脾氣,用很強烈的形式發泄怒氣;五是轉移注意力以此抵消怒氣。其中,轉移是最積極的處理方法。火兒上來的時候,對那些看不慣的人和事往往越看越氣,越看越火,此時不妨來個“三十六計走爲上策”迅速離開使你發怒的場合,最好再能和談得來的朋友一起聽聽音樂、散散步,你會漸漸地平靜下來。

(2)理智控制法:當你在動怒時,最好讓理智先行一步,你可以自我暗示,口中默唸:“別生氣,這不值得發火”、“發火是愚蠢的,解決不了任何問題。”也可以自己在即將發火的一刻時自己下命令:不要發火!堅持一分鐘!一分鐘堅持住了,好樣的,再堅持三分鐘!二分鐘堅持住了,我開始能控制自己了,不妨再堅持一分鐘。三分鐘都堅持過去了,爲什麼不再堅持下去呢?所以,要用你的理智戰勝情感

愛生悶氣的人如何改變 第3張

(3)評價推遲法:怒氣來自對“刺激”的評價,也許是別人的一個眼神,也許是別人的一句譏諷,甚至可能是對別人的一個誤解。這事在當時你使“怒不可遏”,可是如果過一個小時、一個星期甚至一個月之後再評論,你或許認爲當時對之發怒“不值得。”

(4)目標昇華法:怒氣是一種強大的心理能量,用之不當,傷人害己,使之昇華,會變爲成就事業的強大動力。要培養遠大的生活目標,改變以眼前區區小事計較得失的習慣,更多地從大局、從長遠去考慮一切,一個人只有確立了遠大的人生理想,才能待人以寬容,有較大度量,不會容忍自己的精力被微不足道的小事絆住,而妨礙對理想事業的追求。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