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女性健康 > 突然很容易餓是怎麼回事

突然很容易餓是怎麼回事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突然很容易餓是怎麼回事,大家應該都清楚,影響我們身體健康狀態的因素有很多,一旦我們的身體出現異常情況,是我們一定不能忽視的,以下了解突然很容易餓是怎麼回事。

突然很容易餓是怎麼回事1

餓的話最直接的原因是血液血糖濃度降低,但是原因可能有好多種。第一種血液有問題。有的人血液血糖濃度由於特徵(遺傳)原因,一直會低於正常濃度,這樣的結果是一直比較餓,吃東西到撐也不會覺得舒服,人比較虛弱,免疫力也不強,可能經常生病,而且沒有力氣。

第二種是消化道功能不好,小腸和胃等消化器官不能正常工作的話,就不能把食物完全的轉化爲身體所需要的營養成分,因此造成血糖濃度一直不高,很容易餓,剛吃完飯不久就餓了。

總是覺得餓,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1、營養攝入不足

生活中,不少人總是感覺到飢餓。這種情況的出現,很有可能是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攝入不足引起的。因爲正常人需要攝入機體需要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質,這些物質可以提供熱量,達到較強飽腹感。但是,部分人過度節食,經常只進食一點點食物,害怕熱量攝入過多出現肥胖的情況。因此,人體需要的各種營養沒有及時補充,此時就容易有飢餓的情況出現。只要保證營養供給充足,身體的飢餓感就會得到改善了。

突然很容易餓是怎麼回事

2、患上了甲亢

甲亢,指的是甲狀腺功能亢進症。一般出現甲亢後,患者甲狀腺功能異常,分泌出過多的甲狀腺激素,因此纔有交感神經興奮,機體代謝速度加快的表現。此時,患者的腸道蠕動速度加快,一天中可能會多次排便。如果沒有及時補充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就容易經常飢餓,而且還會有體重下降的表現。因此,發現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後,需要及時針對該疾病展開治療了。

3、患上了糖尿病

糖尿病是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這種慢性疾病發展快,病程長,而且在發病過程中,血糖持續升高會帶來明顯的身體損傷。一般糖尿病患者會經常感覺到飢餓,因爲攝入的食物中含有的糖類物質無法被身體消耗利用,血糖升高,但是能量卻無法及時提供。因此,患者纔會經常飢餓。特別是經常喝粥類食物的糖尿病患者,吃完飯不久就會飢餓了。

4、肝功能下降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器官之一,如果其功能受損,出現肝功能下降的情況,此時人也可能會短時間內總是飢餓不斷。當血糖濃度降低,肝沒有及時分解糖元來維持人體正常功能,消耗過多血液中的糖元,就會經常飢餓了。

突然很容易餓是怎麼回事2

爲什麼最近總是感覺餓

出現總是感覺的餓的症狀是很不正常的一種情況,一般出現這種情況具體可以分爲以下幾種原因:

1、由於飲食不規律或者腸胃炎、胃潰瘍等消化系統疾病,引起腸胃功能紊亂,都可能會導致出現這種總覺得餓的症狀。

2、如果患有甲亢,也是會有這種老是感覺的餓的情況,無論是飯前還是飯後,都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而且甲亢患者還會伴有手抖、心慌、煩躁等症狀。

3、如果患有糖尿病,會出現多飲、多食、多尿,以及體重減少的症狀,在這種情況下患者也會出現老是感覺餓的症狀。除上述疾病以外,也不能完全排除其他全身性疾病的可能,建議及時就醫檢查。

最近突然經常感覺餓怎麼回事?

突然很容易餓是怎麼回事 第2張

最近突然經常感覺餓可能是體力消耗過大、糖尿病、分泌性胰腺腫瘤、精神心理因素、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疾病導致。

1、體力消耗過大:突然食慾大增,可能是近段時間體力消耗過大,導致代謝增強,也有可能是吃的食物過於容易消化吸收。

2、糖尿病:常見症狀是多飲、多食、多尿,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分泌不足時,會導致機體對糖的利用能力下降,血糖雖高,但組織細胞利用率低,會使機體處於飢餓的狀態。症狀比較輕的患者可以從飲食上進行調理,配合體育運動,嚴重的患者要使用降糖藥物進行治療,要做到定期監測血糖。

3、分泌性胰腺腫瘤:因爲胰島素分泌增加,可以誘發低血糖,出現飢餓感,會增加機體對葡萄糖、脂肪和蛋白質的代謝,基礎代謝消耗增加,容易出現飢餓和消瘦等症狀。

4、精神心理因素:不良情緒恐懼、焦慮、孤獨等會影響自主神經系統使患者出現假性飢餓。

5、甲狀腺功能亢進:由於甲亢會導致人體代謝速度加快,所以患者也會頻繁感覺到飢餓。此種狀況患者的體型往往偏瘦,心率也會很快,需要及時做甲狀腺功能檢測和甲狀腺彩超來確診。

患者平時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易於消化的水果、蔬菜和含有粗纖維的韭菜、柿子等,避免吃易於引起食慾的食物,如辛辣食物。其次,平時不要抽菸、喝酒、喝濃茶咖啡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熬夜,注意休息。如果患者出現異常時,需要到醫院進行檢查,明確病因進行治療,以免耽誤病情。

突然很容易餓是怎麼回事3

爲什麼血糖會影響人的飢餓速度,並分享幾個緩解飢餓感的小方法。

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大家在一起吃飯,有些人吃完飯沒過多長時間就感到餓了,需要加餐,但另一部分人的飢餓感卻不那麼明顯。最近,國外的一項研究就探討了這個問題。

這項研究選取了1000多名實驗者,給他們吃相同熱卡的早餐,但是早餐的成分是不同的。也就是說早餐裏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纖維等營養成分的含量有所區別,但是熱卡總量是相同的。實驗發現,吃完早餐3—4小時以後,血糖水平下降比較快的人羣的飢餓感會更明顯一些,也更容易加餐。這部分人相較於血糖較爲平穩的實驗者來說,飢餓感增加了9%,而且進食下一餐的時間也提前了20多分鐘甚至1個小時。

血糖較爲穩定的人不容易感到飢餓,但如果血糖下降速度非常快,波動非常大,那麼飢餓感就會更明顯。這類人羣在進餐3—4小時後,通常會多攝入75千卡的熱量,一天可能會多增加300多千卡熱量。由於這部分人羣攝入的熱卡量更多,長期累積就會導致體重增加、肥胖,一年內體重可能會增加9—10公斤。

目前我國的肥胖人羣比例很高,肥胖會對身體健康造成諸多威脅,特別是會引起一些代謝性疾病,如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心血管疾病等。

這幾類人更容易血糖異常

突然很容易餓是怎麼回事 第3張

·肥胖的患者;

肥胖患者往往存在胰島素抵抗的情況,因此也更容易高血糖。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羣;

糖尿病的遺傳比例非常高,父母一方如果患有糖尿病,那麼孩子的遺傳比例可以達到25%;如果父母雙方都患有糖尿病,孩子的遺傳比例可以高達75%左右。

·年齡超過40歲並有高血壓、高血脂等多種代謝紊亂的患者;

·患多囊卵巢綜合症的女性;

·患有甲亢的患者;

·服用過糖皮質激素的患者。

這3個小方法幫你緩解飢餓感

飢餓感明顯讓管住嘴變得更加困難,因此緩解飢餓感,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至關重要。在此,專家分享了幾個緩解飢餓感的小方法,快來學習吧。

·調整飲食順序

平常生活中,常見的飲食順序是首先吃肉類,再吃蔬菜,然後吃主食,可能最後還有甜點。這樣的飲食習慣順序其實對於增加飽腹感作用不大,還容易刺激胰島素的分泌,從而出現飢餓感加重,餐後血糖過低的情況。

如果我們調整一下飲食順序,先吃一些纖維含量比較高的食物,像蔬菜和一些高纖維的水果,再喝菜湯,然後吃粗糧類的食物,最後吃一些肉類,按照這樣的順序可以增加飽腹感,也能夠減少餐後的血糖波動。即使是相同的熱卡,如果飽腹感得到滿足的話,也可以減少加餐的情況。

·飲食速度別太快,吃飯時候多咀嚼

我們的大腦會通過攝食中樞得到飽腹感的反饋,如果飽腹感沒有通過大腦反射指令,就會引起食慾,導致我們不斷進食,中間的傳導時間可能需要20分鐘左右。因此,專家提倡一餐飯最好在20—30分鐘之內完成。

平時用餐也需要做到細嚼慢嚥。有相關研究表明,咀嚼每口食物的次數不應該低於5次。對於一些高蛋白或者是纖維含量比較高的食物而言,咀嚼次數最好達到10次。細嚼慢嚥可以增加我們的飽腹感,也能夠限制我們攝入大量熱卡。

·選對食物抑制飢餓不長肉

除了飲食順序和飲食速度以外,飲食內容也要留心。儘量少吃一些油煎、油炸的高熱卡食物,比如西式快餐等。同時,像曲奇餅乾、奶油餅乾或者奶油蛋糕這類高糖、高脂肪,又少纖維、少蛋白質的食物不但很難增加飽腹感,而且熱量很高,會對人體健康會產生危害。可以適當多吃一些粗纖維的食物以增加飽腹感。

此外,可以嘗試輕斷食的飲食模式。即一週當中,5天正常飲食,其餘2天每天只攝取500千卡(女性)或600千卡(男性)能量的食物。這兩天可以選擇一些高蛋白、高纖維的食物或者粗糧,減少油煎食品、精米麪以及高糖碳水食物的攝入,保證人體能夠維持總體的能量平衡。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