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健康養生 > 吃蝦皮補鈣嗎

吃蝦皮補鈣嗎

來源:時尚冬    閱讀: 1.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吃蝦皮補鈣嗎?蝦皮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食物,很多人都會用蝦皮來補鈣的,因爲很多人都覺得蝦皮中含鈣元素比較多,但是吃蝦皮補鈣是要達到一定量,下面分享吃蝦皮補鈣嗎?

吃蝦皮補鈣嗎1

每100克蝦皮中含鈣991毫克,成年人每日鈣推薦攝入量爲800毫克,從數據來看,是可以補鈣的。但人實際每日攝入蝦皮的量很少,難以達到人體所需鈣含量。

吃蝦皮補鈣效果好嗎

吃蝦皮補鈣效果不明顯。蝦皮不易嚼碎,鈣質難以溶出,且蝦皮中鈣、磷的比例不合理,影響鈣質的吸收。吃大量蝦皮才抵一袋牛奶的鈣含量,所以吃蝦皮補鈣效果並不理想。

蝦皮能多吃嗎

蝦皮不宜多吃。蝦皮中含有微量的亞硝胺類致癌物,蝦皮吃多了易導致亞硝胺攝入量過高、鹽分高、膽固醇高,不利身體健康。

吃蝦皮補鈣嗎

吃蝦殼補鈣嗎

蝦殼中的確含鈣量很高,但吸收率並不理想。即使是較軟的蝦殼,也是人的牙齒沒法徹底嚼爛的,其在胃裏面被胃酸作用之後,能溶解出來的只是一小部分。

蝦皮食用須知

1、吃蝦皮前,蝦皮用水多泡幾遍,隨後再焯一下。或者,在日光下直接暴曬3—6小時。

這是因爲:蝦皮、蝦米都含有二甲基亞硝胺等揮發性亞硝基化合物,會導致攝入多餘的致癌物質。多洗幾遍或者暴曬可以減少致癌物質的目的。

2、蝦皮在水中泡的時間不能超過20分鐘。

前面說了,蝦皮在食用前最好先泡一下,但是要注意的是,蝦皮也不能泡太久。這是因爲蝦皮個小皮薄,泡太久了,許多水溶性的營養物質也會析出、流失。

吃蝦皮補鈣嗎2

吃蝦皮補鈣靠譜嗎?

印象中,蝦皮很容易被劃入補鈣食品的行列。最近也好幾次看到有人推薦吃蝦皮補鈣。根據食物成分表的數據,100克蝦皮含鈣量高達991毫克,遠遠超過了牛奶中的.鈣含量,這也難怪蝦皮補鈣的說法流傳甚廣。

如果單看100克蝦皮含鈣991毫克這個數據,蝦皮絕對是補鈣食物第一名。但實際上,通過吃蝦皮補鈣並不太靠譜。

要判斷一種食物是否補鈣,除了看食物本身的鈣含量,還需要看攝入量以及食物中鈣的生物利用率(也就是人體好不好吸收)。

吃蝦皮補鈣嗎 第2張

首先,蝦皮很乾、很輕,我們無論拿它炒菜還是做湯,每次頂多也就放5-10克而已(可能一般就2、3克)。而且可能沒有家庭天天吃、頓頓吃蝦皮。所以先不論蝦皮中鈣的吸收率怎麼樣,

由於我們每天攝入的蝦皮量少,吃進去的鈣自然也不會多。

不宜用蝦皮來補鈣的第二個原因,那就是蝦皮的含鈉量太高!即使是號稱無鹽的蝦皮,100克蝦皮含鈉也高達5058毫克!不加鹽,但是天然鹹,含鈉很高,加鹽的就更不得了了!

根據我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薦,成年人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不宜超過6克(含鈉約2340毫克)。根據孩子跟我們的體重比例,鹽攝入還要比我們少得多,即使是一天吃10克蝦皮,加上其他食物,也很容易鈉攝入超標了。如果我們爲了補鈣而吃大量蝦皮,把自己或者孩子置於發生高血壓的危險中,那真是得不償失了。

即使不考慮高鈉,蝦皮也是不易多吃的食物。雖然說蝦皮看着只是皮,其實也是含有蝦肉的。100克蝦皮大約含有蛋白質40克,在製作和保存的過程中,蛋白質會逐漸分解,和本身含有的硝酸鹽結合產生致癌物亞硝酸胺類物質。

除了蝦皮,其他的海產品、肉製品,如鹹魚、魚片、魷魚片、魷魚絲、海米等也一樣含有亞硝酸胺類。儘管有食品衛生標準限制亞硝酸胺類需要低於一定水平,但存放過程中亞硝酸胺類還會慢慢升高。

考慮到亞硝酸胺類的致癌性強,像蝦皮這樣的肉製品雖然可以吃,但是也不要吃太多。

第三個原因,鈣需要溶解出來才能被吸收,但蝦皮難以被咀嚼地很細碎,能溶解出的鈣非常有限,人體吸收的效率非常低。

總結一下就是,吃得量很少,而且因爲高鈉也不能吃多了;吸收率也很低,所以蝦皮在補鈣界算不得大咖,也是“小蝦米”。

寶寶吃什麼補鈣最好?

1、 奶類是小兒補鈣的最好來源,牛奶、羊奶、母乳中都富含鈣質;

2、 蔬菜中含鈣質高的是綠葉菜,如油菜、雪裏紅、空心菜、大白菜、西蘭花等;

3、 豆類製品含鈣也比較豐富,如黃豆、豆腐、豆皮;

4、 蛋類、魚蝦類、動物骨頭、蝦皮、海帶、紫菜、木耳、這些食品都富含鈣質。

小兒補鈣的同時要注意配合曬太陽和戶外運動,讓身體合成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在秋、冬季,有三個時間段比較適合寶寶曬太陽:其中上午6~9時,陽光以溫暖柔和的紅外線占上峯,紫外線相對薄弱。

紅外線溫度較高,對人體主要起溫熱作用,可使身體發熱,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增強人體活力。

而上午9~10時和下午4~5時,這兩個時間段的照射特點是紫外線中的A光束成分較多,這時是儲備體內“陽光維生素”—維生素D的大好時間;同時還可以促進腸道鈣、磷的吸收,有利於促進骨骼正常鈣化。這是補鈣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