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初中散文閱讀

初中散文閱讀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經常接觸散文吧?散文是一種常見的文學體裁,取材廣泛,藝術表現形式豐富多樣。你知道寫散文的精髓是什麼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散文閱讀,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中散文閱讀

叫人感念和思痛的東西越來越多了。比如雪。

在我的印象裏,雪是世界上最遼闊最莊嚴最富有詩意和神性的覆蓋物。她使我隱約想到“聖誕、人類、福祉、博愛、命運”這些宗教和集體意味很濃的詞。

那神祕無極的潔白;龐大的包容一切的寂靜;純銀般安謐寬仁的光芒;渾然天地夢色絕塵的巍峨與澄明……

拿什麼更美的形容她呢?她已被拿去形容世間所有美的意境了。

童年時,我的心裏溢滿了雪。比大地上的棉花多得多。那時候,大地依然貧窮,貧窮的孩子常常想:要是地裏的雪全變成棉花該多好呵……如今,我們身上有的是厚厚的棉花了,而大地,卻失去了那潔白的相濡以沫的覆護。

那時候,一個冬天常常有好幾場驚心動魄的大雪。有時連續着,不捨晝夜地下;天凜地冽,銀裝素裹。夜晚白得耀眼,像火把節,像過年,很令人鼓舞和感動。記得初中語文裏有篇杜鵬程的《夜走靈官峽》,一開頭即是“紛紛揚揚的大雪又下了一整夜……”

那種盛大的雪況現在回憶起來很有些隱隱動容和“俱往矣”的悲壯。不知如今的孩子會不會問:真有那麼多的雪麼?

是真的。雪不僅多,而且美很痛心。

記得當時班裏有個家境很窮的女生,又瘦又黑,像棵細細的老也長不大的豆芽兒。―次作文課上她靈機一動把雪比喻成了“雪花膏1”,她說:“那天夜裏,我看見天上飄起了雪花膏……”她念的時候同學們全笑了,連戴眼鏡的老師也哧哧笑了,說她是“異想天開”。於是老師接着給我們講“異想天開”是什麼意思。我就是從此學得這個成語的。老師講“異想天開”的時候女生趴在水泥桌上(當時課桌是用水泥板搭的)嗚嗚哭出了聲……不久,她因家貧便輟了學。山東省平邑縣興蒙學校李傳鵬

許多年後,一個偶然的機會使我記起了這件事。我猛然發現那個“雪花膏”的比喻其實是多麼生動而富有詩意啊!

雪。雪花膏的雪。女孩兒的雪。

在我所見過的比喻中,這是最珍貴最難忘的一個。也是最傷感的一個。

要知 道當時窮人家的女兒是用不起雪花膏的。美麗的如訴如泣的雪花膏。

不知從何時起,有個聲音問:我們的雪呢?

從前的那些夢想,有的很快就兌現了,比如棉花,比如雪花膏和課桌……另外一些雖遙遙無期,但我們並不苛求,慢慢來,一切都會有的,沒有的都會有的……

是的,我們相信,時間已悄悄印證了這點。但另一個事實是:我們曾經有過 的,現在卻沒有了。

比如雪。我們有了無數的雪花膏,甚至有了比雪花膏還雪花膏的雪花膏,可我們的雪呢?那“千樹萬樹梨花開”的雪呢?

偶爾碰上一回,可那是怎樣的情景啊――

稀稀落落粉針或粉末狀的碎屑,彷彿老人凋謝的白鬚,給風一擊,給地面輕輕一震,即消殞了。

這哪裏是雪?分明是雪的骸,是死去的雪。

衰敗的跡象即這個時侯顯露的。我留意到了冬日的憔悴,地溫的爬升,空氣的浮躁,河流、樹木和鳥的稀少……眯起眼睛,我辨認出菜葉上的藥斑,陽光中的塵埃和可疑的飛來飛去的陰影……

從前不是這樣子的。

純潔簡美的東西愈來愈少。 人類創造一切的同時也破壞着一切,許多優雅的古典的秩序被打碎了,顛覆了,包括季節、生態、秩序、規矩、操守……我們狂妄地征伐卻失去了判斷,拼命地擁有又背叛着初衷,我們消滅了貧窮還消滅了什麼?

這是一個慾望大得驚人的掘金年代。抒情的方式正在消失。只有物的慾望。慾望。

我感到了不安,感到了冬天背後那雙憂鬱哀怨的眼睛,那些威脅她的莫名的危險……我開始了懷念,懷念那些已經流逝和幾要逝去的東西,比如童年、雪、自然和本色, 比如村莊、野地、棉布的經緯、流動的水……

(選自《精神明亮的人》)

【注】1.雪花膏:一種化妝品,潔白如雪,用來滋潤皮膚。

1.本文以“雪”爲線索,由雪及 人,由雪及事,由雪及現實,請概括作者心路歷程。

⑴ __ → ⑵痛心→⑶__ →⑷_____ →⑸______

2.作者在文中說“雪不僅多,而且美很痛心”,結合上下文,簡要分析爲什麼說雪“美的痛心”。

答:_______

3.聯繫上下文,體會文中畫線句子的含意。

這哪裏是雪?分明是雪的骸,是死去的雪。

答:_______

4.本文意蘊深刻,請聯繫現實,談談本文給你了怎樣的啓示 。

答: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感念③質問(反思或憤怒)④不安⑤懷念(4分,每空1分。①感念的是童年時雪的美麗和驚心動魄;②痛心的是女生被嘲笑和輟學;③質問的是我們爲什麼留不住純潔簡美;④不安的是物慾膨大帶來的威脅、危險;⑤懷念的是那些流逝的和將要流逝的美好。)

2.女生把雪比作滋潤美白的“雪花膏”,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作者認爲生動而富有詩意,很美,(1分)但師生的不理解(1分)、女生的痛哭(1分)以及女生因家貧輟學的結局(1分)讓人痛心。(4分,意近即可)

3.現在的雪稀稀落落,(1分)沒有盛大的雪況,失去了遼闊、莊嚴、詩意、神性和靈魂,(1分)表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流逝的失望,對環境被破壞的憤怒。(1分)(3分,意近即可)

4.①消滅貧窮,創造財富,追求夢想,沒有錯,但不能以美好的失去爲代價。②夢想不能苛求,要往長遠看,慢慢來。應保持純真的本色,剋制個人的私慾,尊重規律,拒絕盲目的採伐和無度的攫取。③應增強憂患意識,警惕來自環境的威脅、危險,積極行動起來,保護我們的家園。(4分,答出兩點即可,每點2分)

①佇立在門外,聽着尖厲的寒風狼一般嗚嗚地嘯叫,孩子壓抑的哭聲斷斷續續傳到耳中,女人心裏開始隱隱作痛。

②返回屋內,女人先將剛纔打罷孩子丟在地上的布鞋規規矩矩擺放在牀腳,才拉過他,柔聲問:“兒子,剛纔被媽打疼了吧?”孩子眼噙着淚花搖搖頭,不說話。女人又說:“打你是想讓你記住,做人就得一五一十,來不得半點虛假。”孩子點點頭:“媽媽,我只是想讓你高興。”女人一把摟過兒子說:“兒子,你的成績已經很棒了,你不該自己改分數的。”

③擦乾眼淚,女人才想起,日子一晃已經跌進了臘月,年味也開始在山村瀰漫。在男人沒回來之前,得把家裏拾掇一下,讓在建築工地上受苦了一年的男人能過個舒舒心心的年。女人眯着眼想:得買幾張年畫兒,新添幾雙筷子,還得再買口燉肉的鐵鍋,順便再給兒子買點零食……

④女人從抽屜裏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張50元的票子,決定去趟鎮裏。

⑤前天下了一場小雪,山坡上全白了,山路逶迤在大山半腰,像是一條黑色的腰帶。路有些溼滑,女人索性步行,反正也沒事,權當活動活動筋骨,順便欣賞一下雪景。行人很少,冷風一吹,女人覺出一些冷意,順勢將圍巾裹得更嚴實了一點。

⑥快到鎮上時,女人朝兜裏掏了一把,立刻就驚出了一身冷汗。衣兜竟然漏了一個大窟窿,哪還有錢的影子?該不是裝其他衣兜裏了吧?女人將全身上下翻了個遍,仍是沒有。今天路上的行人不多,即便丟在路上,也未必就被人撿起,女人心存僥倖扭頭便往回走,循着原路回去興許能找到。女人再沒有了來時的心定氣閒,開始有些慌亂,兩眼不住地在地面逡巡,幻想着那張綠色的鈔票能突然出現在眼前。

⑦男人在建築工地上揮汗如雨的場景浮現在女人眼前,女人一陣心疼,眼淚開始忍不住在眼眶裏打轉。怎麼能這麼不小心呢?50元,抵得男人幹上小半天了。兒子平時嘴饞,每次去鎮上總是望着商店裏花花綠綠的零食流口水,自己狠了幾次心都沒捨得給他買。這下可好,新嶄嶄的50元大鈔竟然就這麼無聲無息消失了。女人感覺熱乎乎的眼淚終於淌了下來,瞬間便被冷風吹得沒了一絲溫度。

⑧離家越來越近,北風仍是不徐不疾,希望也越來越渺茫。一張薄薄的鈔票丟在地上,風一吹,說不定早飛到哪裏去了呢!女人越發懊惱、失望和自責。女人不由地將搜尋範圍擴大到路邊的雪窩和樹叢中。

⑨就在女人將要絕望時,路邊一抹紅色突然躍進視線,一張紅彤彤的鈔票竟然靜靜地躺在路邊的雪地上,像是一簇燃燒的火苗。走進一看,天啊,分明是一張百元大鈔。

⑩女人彎腰撿起鈔票,心中不由暗暗高興。老天爺,你讓我丟了一張五十的,卻又來了一張一百的,是對我的補償嗎?可轉念一想,自己的50元終究還是丟了,這個丟了100元錢的人豈不是更加着急?女人頭腦中不由地想起剛纔教兒子的那些話:做人就得一五一十。這樣想着,女人靜靜地立在風中,她堅信,那個丟錢的人和自己一樣,一定會循着原路尋來的。

11 直到天擦黑,女人才拖着疲憊的身子回家。兒子從屋裏撲出來,大聲說:“媽,你騙我,你又出去攬活了吧?還說去給我買零食?”女人笑了,心裏想,等會兒一定要一五一十地給兒子講講今天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這件事。這時,只聽兒子又說:“錢都沒拿,你還說去鎮上?”

12 女人一怔,趕緊跑進屋裏。看見那張綠色的鈔票果然安靜地躺在桌子上,女人瞬間覺得自己好幸福啊,摟着兒子大笑,眼淚又快流出來了。

(選自《羊城晚報》20xx.06.23)

21.聯繫語境,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4分)

(1)做人就得一五一十,來不得半點虛假。

答:

(2)女人笑了,心裏想,等會兒一定要一五一十地給兒子講講今天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這件事。

答:

22.請閱讀第③-?段,填寫下表。(3分)

情節

“女人”的情感

準備買年貨,出發去鎮裏。

心定氣閒

快到鎮上時,發現錢丟了。

A

B

暗暗高興

想到失主急,靜立風中等。

C

回到家裏時,見鈔躺桌上。

幸福、激動

23.從修辭的角度,賞析下列句子。(2分)

路邊一抹紅色突然躍進視線,一張紅彤彤的鈔票竟然靜靜地躺在路邊的雪地上,像是一簇燃燒的火苗。

答:

24.結合全文,說說第?段中“女人瞬間覺得自己好幸福”的含義。(3分)

答:

25.結合具體內容,簡要分析小說中“女人”是怎樣的一個人。(3分)

答:

參考答案:

21.(4分,每小題2分)(1) 做人就要誠實,清清白白。(意思接近即可)(2)把今天發生的事情清清楚楚沒有遺漏地講給兒子聽。(意思接近即可)

22.(3分,每空1分)A.慌亂、懊惱、失望、自責 B.返回原路找,撿到百元鈔 C.急人所急

23.(2分)示例: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百元大鈔在雪地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鮮豔,引人注目(1分)。表現了“女人”發現百元鈔票時的驚喜。(1分)

24.(3分)示例:(1)自己的錢沒有丟;(2)兒子誠實懂事;(3)撿到百元大鈔並歸還失主。(每點1分,意思相近即可)

25.(3分)示例:(1)誠實。教育兒子要誠實,自己做人也誠實。(2)善良,急人所急。在尋找自己丟失的錢時撿到百元大鈔,靜等失主回來。(3)勤勞,節儉,熱愛家庭。經常在外攬活,不捨得給兒子買零食,心疼丈夫。(寫出兩點並能結合內容分析,即可得3分)

①祖母走後,所有的光亮都減了一半。

②從此,我總是喜歡躲在黑暗裏哭泣。父親摩挲着我的頭,讓我不要太過悲傷。白天,他爲我拉開窗簾,讓陽光趕跑暗;夜裏,他爲我打開燈,讓燈光吃掉黑。

③“爲奶奶祈禱吧。”父親說,“用你的禱告爲她鋪一條平坦的通往天堂的路。”

④祖母是個勤快而乾淨的人。她很少閒下來,一天之中,手裏大部分時間都拿着掃把,或是拿着一塊抹布,把屋子裏拾掇得窗明几亮。小時候,總是突發奇想:掃地的掃把會累嗎?擦玻璃的抹布會疼嗎?小孩子的心思就是怪,不心疼祖母,卻心疼一隻掃把,一塊抹布,甚至天上的一朵雲。“奶奶,我把那朵雲摘下來,給你當抹布好不好。”那是孩提時自以爲是的笑話,祖母卻不笑,她說,“要把它留在天上,不然天空該髒了。”

⑤祖母的命運,就像一隻無底的杯子,從來沒有填滿過一次。⑥在那個年代,祖母被冠以“掃把星”的名號,“掃把星”都是“剋夫”的,嫁給祖父之前,她已經接連“剋死”了兩任丈夫,且都沒來得及留下後代。而最後,祖父也沒能逃脫被她“剋死”的命運,婚後便被徵兵去了前線打仗並死在了戰場。所幸祖母給爺爺留下了唯一的後人,也就是我的父親。

⑦打此之後,祖母也開始懷疑自己的命運。難不成自己真的是“掃把星”嗎?她似乎認了自己“剋夫”的命,再沒有改嫁,專心養育我的父親。她靠給別人洗衣服、糊紙盒維持生計,甚至去撿垃圾、當乞丐,直到把父親養大成人。父親一寸寸地長起來,祖母便一寸寸地矮下去,直到生命的消亡。

⑧父親說,日子再苦,他看到自己母親的臉上,也總是閃着愉快的光。

⑨祖母的苦,就像她衣服上的補丁,一塊接着一塊。可是祖母衣服上的補丁,卻並不難看,相反,讓人喜愛。她能將補丁縫補得如藝術品一般,讓衣服上的一個個漏洞轉眼間變成了一朵朵蓮。我想,她對待衣服上的“洞”,一如對待自己的傷口吧,那些揪住她不放的苦,咬着她,讓她千瘡百孔,可是她懂得用一個個堅強的笑臉去縫補它們。

⑩祖母一生都在不停地打掃,我想,那是她在努力打掃時光裏的苦楚,擦拭命運裏的陰霾吧,使一個個日子變得明亮而歡快。

?祖母走的時候,背駝得幾乎快挨着地面了,她在無限接近大地。這個不肯在命運面前下跪的人啊,一個躲閃不及就埋入了荒丘。

?在祖母的墓前,我們放了一隻掃把。我們每次來,都會把她的墓地打掃得乾乾淨淨,我們知道,祖母的一生,與灰塵爲敵。因爲她是一個掃把,是地面的雲。

?而云,是天空的掃把。

?祖母走後,母親接替了祖母的活計,母親打心眼裏一直看不慣祖母的“潔癖”,可是現如今,她的身上卻越來越多地有了祖母的影子。經常映入我眼簾的影像是,母親如一個奴僕,跪在地板上,擦拭着一地的碎語流光。母親繼承了祖母的乾淨利落,使得家裏的物什總是閃着亮晶晶的光。我知道,那光裏,亦有祖母的靈魂。這兩個偉大的女人,正在將乾淨溫暖的日子一脈相傳。

?如果有人好奇地問我,你爲何如此快樂,你過着怎樣的生活?我想我會懷着幸福的心告訴他:白天打掃,夜裏祈禱。

?白天可以仰望雲朵,夜裏可以看到月亮,這就是最簡單的幸福了。雲的使命,是讓天空變得乾淨。月亮的使命,是讓人間變得柔軟。

?“白天打掃,夜裏祈禱,那豈不是修女一般的生活?”好奇的人不置可否。

?我說是的,這修女一樣的生活,看似枯燥無味,卻在使這個世界變得潔白、純淨。白天因打掃而乾淨,夜晚因祈禱而溫暖。

?現在,想念祖母的時候,我就會擡頭望天,看那一朵朵雲。祖母在天上,肯定改不了愛乾淨的癖性,她肯定變成了一朵雲,去做名副其實的“掃把星”了吧,她在天上忙着打掃,讓天空一塵不染,甚至不留下鳥兒飛過的痕跡。

?的確,祖母有必要留在天上,不然,天空該髒了。

(選自《散文》20xx年第9期,有刪節。)

1.閱讀全文,說說題目“白天打掃,夜裏祈禱”該如何理解。(4分)

2.文章主要寫祖母,但第?段卻寫到了母親,作者這樣安排的用意是什麼?(4分)

3.結合語境,說說下面句子中的加點詞語的含義。(4分)(1)祖母走後,所有的光亮都減了一半。

(2)可是她懂得用一個個堅強的笑臉去縫補它們。

4.品味文中劃線句子,分析其表達作用。(4分)

祖母的命運,就像一隻無底的杯子,從來沒有填滿過一次。

5.祖母是一個怎樣的人?請聯繫文章具體內容進行分析。(要求至少分析到祖母兩點核心的性格特點)(4分)

參考答案:

1.“白天打掃”指祖母喜愛乾淨,一生勤於打掃(1分);也指祖母在坎坷的命運面前不屈服,依然井井有條地生活着(1分)。“夜裏祈禱”指“我”爲逝去的祖母禱告以寄託哀思(1分);也指“我”借懷念祖母來回憶和品味生活的美好和溫暖(1分)。

2.?段寫了祖母去世後,母親也變得勤於打掃,使家變得乾淨、溫暖(1分);表現了母親對祖母性格的傳承(或祖母對家人的影響之深)(1分);側面展現(或襯托)出祖母美好的品質(1分,美好品質具體可以不答出來);表達了對祖母深深的緬懷(1分)。

3.(1)指生活的希望與美好的寄託。(意合即可,2分)(2)指消解和彌合命運帶給她的苦痛和傷害。(意合即可,2分)

4.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1分)把祖母的命運比作無底的杯子,形象生動地(1分)寫出了祖母命運多舛,(1分)表達了對祖母屢遭厄運的憐惜、心痛。(1分)

5.要點:①堅韌頑強,不向命運低頭;②樂觀;③勤勞……(每點概括1分,分析1分,答到兩點即可,其它合理答案亦可。)

①讓我終生難忘的老師是個男的。其實他只教過我們半個學期體育,算不上“親”老師,但他在我最臭的時候說過我的好話。

②這個老師名叫王召聰,家庭出身很好,好像還是烈屬,這樣的出身在那個時代真是像金子一樣閃閃發光。一般的人有了這樣的家庭出身就會趾高氣揚、目中無人,但人家王老師卻始終謙虛謹慎,一點都不張狂。他的個子不高,但體質很好。他跑得快,跳得也高。我記得他曾經跳過了一米七的橫杆,這在一個農村的小學裏是不容易的。

③因爲我當着一個同學的面說學校像監獄、老師像奴隸主、學生像奴隸,學校就給了我一個警告處分,據說起初他們想把我送到公安局去,但因爲我年齡太小而倖免。出了這件事後,我就成了學校裏有名的壞學生。他們認爲我思想反動、道德敗壞,屬於不可救藥之列,學校裏一旦發生了什麼壞事,第一個懷疑對象就是我。爲了挽回影響,我努力做好事,冬天幫老師生爐子,夏天幫老師喂兔子,放了學自家的活兒不幹,幫着老貧農家挑水。但我的努力收效甚微,學校和老師都認爲我是在僞裝進步。

④一個夏天的中午――當時學校要求學生在午飯後必須到教室午睡,個兒大的睡在桌子上,個兒小的睡在凳子上,枕着書包或者鞋子。那年村子裏流行一種木板拖鞋,走起來很響,我爹也給我做了一雙,我穿着木拖鞋到了教室門前,看到同學們已經睡着了。我本能地將拖鞋脫下提在手裏,赤着腳進了教室。這情景被王召聰老師看在眼裏,他悄悄地跟進教室把我叫出來,問我進教室時爲什麼要把拖鞋脫下來,我說怕把同學們吵醒。他看了我一眼,什麼也沒說就走了。事後,我聽人說,王老師在學校的辦公會上特別把這件事提出來,說我其實是個品質很好的學生。當所有的老師都認爲我壞得不可救藥時,王老師通過一件小事發現了我內心深處的良善,並且在學校的會議上爲我說話。這件事,我什麼時候想起來都感動不已。

⑤後來,我輟學回家成了一個牧童,當我趕着牛羊在學校前的大街上碰到王老師時,心中總是百感交集,紅着臉打個招呼,然後低下頭匆匆而過。後來王老師調到縣裏去了,我也走後門到棉花加工廠裏去做臨時工。

⑥有一次,在從縣城回家的路上,我碰到了騎車回家的王老師,他的自行車後胎已經很癟,馱他自己都很吃力,但他還是讓我坐到後座上,載我行進了十幾里路。當時,自行車是十分珍貴的財產,人們愛護車子就像愛護眼睛一樣,王老師是那樣有地位的人,竟然冒着軋壞車胎的危險,載着我這樣一個卑賤的人前進了十幾里路。這樣的事,不是一般的人能夠做出來的。

⑦從那以後,我再也沒見到過王老師,但他那張笑眯眯的臉和他那副一躍就翻過了一米七橫杆的矯健身影經常在我腦海裏浮現。

(選自《讀者》20xx年第1期)

1.請概括文中敘述的兩件主要事情。(4分)

2.請說說你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理解(4分)

但他在我最臭的時候說過我的好話。

我本能地將拖鞋脫下提在手裏,赤着腳進了教室。

3.第⑦段在全文起什麼作用?(4分)

4.文中的王老師是一個怎樣的人?(3分)

5. 文章作者是20xx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他在瑞典學院發表文學演講的主題爲“講故事的人”,本文即屬於他講的故事,他講的這個故事有__________的特點。(2分)

參考答案:

1.第一件事:當所有老師都認爲“我”壞得不可救藥時,王老師通過一件小事發現了“我”內心的良善,並在學校的會議上爲我說話。第二件事:輟學後,路上碰見王老師,他用自己狀況不好的自行車載“我”走了十幾里路。

2.(1)“臭”字形象地寫出“我”當時不好的形象,也突出了下文王老師爲“我”說話的勇氣。(2)“本能”指自然而然、不是出於外力作用而產生的行爲,突出地表現了“我”的善良。

3.結構上照應開頭;內容上深化主題,表達了“我”對王老師的懷念、感激和讚揚之情。

4.文中的王老師是一個正直善良、愛護學生、實事求是的人。

5.示例:情節真實,人物形象豐滿,引人入勝,語言通俗(有兩點即可)

荸薺是水果還是菜蔬?說水果,它可以做菜,名菜“荸薺蝦仁”“荸薺爆雞丁”,它唱主角;說是菜,它的口感又如水果般滋美,吃法上,荸薺生熟兩宜,味道各領風騷,而正統的水果皆不宜熟食,誰見過炒蘋果橘子來着?荸薺究竟屬何?這個問題甚至難倒了學問家周作人。無奈之下,他稱其爲“粗水果”,倒也貼切、有趣。

荸薺在國畫大師筆下十分可愛,尤其它那豎着的幾瓣尖芽,如鳥喙般噘起,盡顯其活潑、俏皮的形態,但吃時則毫不留情一刀削去。荸薺狀如馬蹄,有的地方即以名之,魯迅與友人書:“桂林荸薺,亦早聞其名,惜無福身臨其境,一嘗佳味,不得已,也只好以上海小馬蹄代之耳。”

以前吃生荸薺有些畏難:難在去泥、削皮,故多買街上小販削了皮的,但其用水浸過,味道差了許多。現在我專買鄉下人用麻袋挑來的,略帶黃泥。從地裏起出不久的,就爲吃它不曾流失的原汁原味。荸薺其實好洗。削也不費事,我的方法是現削現吃。削一個,吃一個,手上削不斷,嘴裏吃不停。雖然有人從衛生的角度看,說荸薺不宜生食,但顧不得那許多了,嘴饞,偏愛生吃。入口,輕嚼幾下,齒頰間頓感汁水橫流;再嚼,滿嘴都是玉液瓊漿了。生荸薺漿分足,清口,涼潤到心。

荸薺微甜,但荸薺最誘人的是它那略帶有泥塘水澤氣息的荸薺味,香香的,沁人肺腑。荸薺熟食也妙,熟的略含粉糯,置涼後吃,比生吃還甜。吃荸薺不可棄湯,湯裏荸薺味最濃,湯可當茶喝,呷一口,回味悠長。但萬不可加糖,否則奪味,就是要品荸薺的原味。荸薺有多種營養成分,也具藥用價值,我的感覺是食後降火去煩,遍體通泰。

曾嘗試用荸薺做家常小菜:將瘦肉切丁,燒熟後加佐料。最好調以辣醬,再將荸薺下進去。翻炒幾下即起鍋,保存它的清鮮脆嫩;裝盤,舀一匙吃在嘴裏,肉香與果味交融,熱辣與清鮮同在。那種和諧的美感,妙不可言!做拔絲荸薺也不錯,出鍋後要趁熱吃,夾一個在嘴裏,外熱內冷。外甜內鮮,口感極佳!

荸薺在南方諸省都有出產,桂林荸薺名甲天下,個大,如小柿餅子,樣子也受看,形扁蒂短,渾圓厚實,紫的紫裏透黑,紅的紅潤豐肥。嚼之啖之,脆嫩無渣,勝似水果。難怪魯迅先生對它不能忘懷,因了一代文學巨匠的唸叨,這尋常之物,便叫人更加刮目相看了。

1.指出下列句中所運用的修辭手法。

(1)說是菜,它的口感又如水果般滋美,吃法上,荸薺生熟兩宜,味道各領風騷,而正統的水果皆不宜熟食,誰見過炒蘋果橘子來着?( )

(2)荸薺在國畫大師筆下十分可愛,尤其它那豎着的幾瓣尖芽,如鳥喙般噘起,盡顯其活潑、俏皮的形態。( )

2.周作人爲什麼稱荸薺爲“粗水果”?

3.荸薺有哪些地方叫人刮目相看?

4.請從修辭或語言運用的角度賞析下面的句子。

(1)入口,輕嚼幾下,齒頰間頓感汁水橫流;再嚼,滿嘴都是玉液瓊漿了。

(2)肉香與果味交融,熱辣與清鮮同在。

參考答案

1.(1)對比、反問 (2)比喻

2.因爲荸薺口感似水果而又非正統水果,在吃法上生熟兩宜,味道各領風騷,其他正統的水果都不能與其相比,因此稱其爲“粗水果”。

3.樣子十分可愛,狀如馬蹄,渾圓厚實,活潑俏皮;味道鮮美,食法多樣,脆嫩無渣,汁液清口潤心,不是水果,勝似水果;營養豐富,也具藥用價值。

4.(1)這個句子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荸薺的汁水比作“玉液瓊漿”,非常形象,突出了荸薺水分充足、味道鮮美的特點。(2)這個句子運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用凝鍊的語言表達出豐富的意蘊,突出了荸薺所做的菜味道鮮美。此句句式整齊,有節奏感及和諧的美感。

傍晚的時候,天色依然陰沉着,天空中飄着霏霏的細雨,下着下着,繼而轉化爲了雪。這是20xx年的第一場雪,雪花裝扮了整個大地,盡掃那無力的灰霾,樹枝上、草地間、馬路上,取而代之的是白茫茫的雲裳。在放學路上的孩子們一邊走着,一邊欣賞這素雅的美妙。我伸手接了一朵雪花,才降落便融化成了水,隨即幻化成了汽,不由得讚歎大自然多變的美。只有在這一刻,世界變得統一成了一個顏色――純潔的白,白得晶瑩、剔透,祛除了雨的“污濁”“急功近利”,多了幾分柔和、素雅。

雪很勇敢,起初衝落在地上,化作了水,不停息,疊成了薄薄的“地毯”。踩在上面,軟軟的,嘎吱嘎吱地響。走在上面,孤獨的人彷彿也受到感染,變得活躍起來,在回家的路途上增添了難得的情趣。

雪很孤獨,一片片,存在着默契的間隙。她們不去碰撞、敵視、摧毀,只是默默地凝望,卻又在落地後緊緊地相擁,依偎着成了冰,化成了水,不放棄,不分離。

雪很“迷茫”,她們彷彿沒有自己的方向,降落在各自的地方。不,是不經意,卻也不隨意,只是隨風輕舞。是的,她們只是純情的舞者,不乏青春的氣息、浪漫的情懷。

雪很低調,就像綠葉陪襯紅花一樣,無言地映襯着梅花的高潔。王安石的詩云: “遙知不是雪,爲有暗香來。”這不正形象地描述着梅花和雪的微妙情結嗎?

雪堆積得厚實了,一陣風吹過,像揚起的沙,拂過臉龐卻如點點的寒星。只見路邊一對父母一人拉着孩子的一隻手,緩緩地滑行在路上,孩子不停地嬉笑着,而這一對夫妻在這一刻,相視雖無言語,卻感受到了對方傳來的暖暖的氣息。

是的,雪是雨幻化的舞者,孤獨卻美妙的精靈。

1.作者說雪是“孤獨卻美妙的精靈”,它的“美妙”有什麼具體表現?

2.作者寫雪的“迷茫”時,爲什麼要用雙引號?

3.融情於景是本文最突出的寫作手法,請概述雪給人帶來了些什麼。

4.短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

1.表現在它祛除了雨的“污濁”和“急功近利”,表現在它的柔和、素雅、勇敢、“迷茫”與低調,表現在它所帶來的“暖暖的氣息”。

2.引號在這裏表示特殊含義,將雪這一客觀事物人格化,生動地表現出雪青春、浪漫之中不乏純情的特點。

3.欣賞雪素雅的美妙;使人受到感染而變得活躍而有情趣;讓詩人受到感染吟詠出千古絕唱;給人們帶來溫暖的氣息。(答出三點即可)

4.表達了作者對雪的孤獨、浪漫、純情、低調、柔和、素雅等特點的熱愛與讚美。

①雖然被稱爲“春城”,但昆明的冬天也並非總是雲柔風軟、豔陽高照。只要寒流悄然來襲,便會烏雲籠罩、氣溫驟降,使得街巷庭院披戴的明麗和心頭身外繚繞的暖意頓時蕩然無存。舉目四望,山寒水瘦、翠斂紅萎,一派晦暗陰沉。

②但即使在這樣的寒涼和蕭瑟裏,也能看到一叢叢蔓延開去的高傲和矜持。它們不在乎高原十天半月就打一次的冷噤,肆無忌憚地蔥綠着,濃墨重彩地妍麗着。

③那是山茶。在昆明東北郊嗚鳳山金殿風景名勝區的山茶園裏,即使天寒地凍,它們仍枝繁葉茂,千株萬株噴紅吐白,一如既往波光瀲灩。

④是的,在百花之中,山茶是最持久的燦爛。從5月中旬開始,一種葉像杜鵑葉、花像杜鵑花的山茶就率先在金殿山茶園綻放了。看着漫山遍野的濃綠被撕開一個口子,殷紅汩汩涌流,又漫漶開去,黏黏地溼了一片天地,在萬綠叢中添一抹血紅,生髮的該是一種什麼祥的傷感?而一年中最早的山茶花汛,是由這種一度瀕臨滅絕、極其珍稀的杜鵑紅山茶肇始,又不免激動人心。這一波紅潮一直延展到9月。

⑤接下來在金殿山茶園看到的悅目色彩是茶梅。它也是山茶的一種,花多爲白色或粉紅色,瑰麗而淡雅。茶梅10月開放,花期持續到12月。凋謝時,片片花瓣隨風飄飛,漫起一襲彩色雨霧,鋪下一塊斑斕花毯。

⑥有趣的是,它的香消玉殞,宣告的卻是各色常規山茶的怒放。一時間,恨天高、童子面、硃砂紫袍、雪姣、十八學士、六角大紅、赤丹、狀元紅……如盅如碗、如鉢如盆,奼紫嫣紅、淺淡深濃,爭奇鬥豔、各不相讓。茶梅用它滿地的落紅真正實現了“化作春泥更護花”。而那被鋪地錦繡托起的雲霞,一直燃燒到次年4月底。到了5月,杜鵑紅山茶就又輪迴着開始了新一撥的激情涌動。

⑦可以說,這裏一年四季茶花開不斷,正應了清代李笠翁(李漁)的評價:“具松柏之骨,挾桃李之姿,歷春夏秋冬如一日,殆草木而神仙者乎?”

④在雲南,山荼還是紮根於深遠時光中的璀璨。公元898年繪製的《南詔圖傳》中,它就出現在南詔王細奴羅家裏。現存最古老的雲南山茶,也許應數生長在楚雄紫溪山功德林的“紫溪茶”,樹齡六百五十多年。而麗江玉龍雪山東麓的玉峯寺院內一年能開上萬朵花、蔭地面積全國最大的“茶花王”,樹齡大約五百年。大理巍寶山靈官殿的桂葉銀紅,高18.88米,是世界最高的茶花,樹齡也近四百年。

⑤讓我對山荼之美有所頓悟的,卻是這樣一件事。

⑩那天,我去郊區農村看望一位妻、兒早逝的獨身老人。他的家,院牆多處泥塊脫落,屋頂瓦溝枯草抖索。從廂房到堂屋,說話有迴音卻看不清周圍堆放了些什麼。但我們還是不期而遇或者說狹路相連了,與山茶。它們一盆挨一盆擺放在地面坑坑窪窪的院子一角,綠葉像海水漾波,紅花像火焰騰跳,擁擠着,喧嚷着,搖頭擺臉,超越了這裏的破敗、空曠、凌亂、昏暗,那麼醒目、奪目、灼目,迸濺出滿腔歡喜,流溢出盈盈暖意,使得原本可能死氣沉沉的一隅平添活潑生機。

11老人告訴我,他從小愛花。這些山茶是他在心情好時種下的,每天都要來仔細地照看。山茶活了,長高了,枝繁葉茂了,好心情也就隨之常駐常在了:山茶打苞了,骨朵飽滿了、綻裂了,笑容也就隨之在夢裏開花。“今年,我還把它們一盆盆送到金殿去參加茶花展覽了哩。”想不到老人對美的追求如此熾烈。是對山茶的愛,戳破了纏裹他的孤獨,燒掉了包圍他的淒涼。就是這生命中最原初的牽掛,鼓舞着他重構自己的人生。

12雲南的山茶之所以特別多,特別絢爛,大多源於人工的精心種植,栽培養護。儘管栽護它的人境遇會有不同,但他們栽下的都是對於美的不竭的追尋,養護的都是對於美的永恆的渴求。

13別樣山茶別樣紅,一枝一葉總關情。

【注】漫漶:形容文字、圖畫等因磨損或浸水受潮而模糊不清。

20.結合文章內容簡要談談你對標題“別樣山茶紅”的理解。(2分)

21.第①段描寫寒流來時昆明冬天的景象,有什麼作用?(2分)

22.第④段寫到“在百花之中,山茶是最持久的燦爛”,文中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請簡要概括。(3分)

23.請從修辭的角度簡要賞析第⑩段中的畫線句子。(3分)

它們一盆挨一盆擺放在地面坑坑窪窪的院子一角,綠葉像海水漾波,紅花像火焰騰跳,擁擠着,喧嚷着,搖頭擺臉,超越了這裏的破敗、空礦、凌亂、昏暗,那麼醒目、奪目、灼目,迸濺出滿腔歡喜,流溢出盈盈暖意,使得原本可能死氣沉沉的一隅平添活潑生機。

24.本文主要採用了哪種寫作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參考答案:

20.既是指杜鵑紅山茶、茶梅等山茶花的綻放激動人心;也是指妻兒早逝的獨身老人對山茶的愛,對美的追求,鼓舞他重構自己的人生。

21.用寒涼和蕭瑟的氣候,側面烘托了山茶高傲、不畏嚴寒、持久燦爛的特點,爲下文作鋪墊。

22.①品種多花期長:品種繁多,一年四季花開不斷;②花色多:奼紫嫣紅、爭奇鬥豔;③歷史久遠:山茶是紮根於深遠時光中的璀璨。

23.本句使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1分),將山荼的綠葉比作海水,紅花比作火焰,“擁擠着”“喧嚷着”“搖頭擺臉”等詞的使用,賦予山茶人的情態,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山茶的勃勃生機,抒發了作者愉悅歡暢的心情(2分)。

24.託物言志(或象徵、借物抒情)(1分);表達了作者對山茶的喜愛,對美的不竭追尋和永恆渴求(2分)。

(一)散文閱讀的一般方法

1.找“要素”。閱讀敘事性散文,必須掌握記敘的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通過分析人物形象和事件的演變性質來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可以說,對人物、事件理解得越深,對文章中心思想就挖掘得越透,概括得越準。

2.理順序。敘事散文以敘述和描寫爲基本表達方式,閱讀時,應注意研究記敘的順序(順敘、插敘、倒敘),研究文章怎樣過渡和照應,如何開頭和結尾,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3.抓線索。線索是情節發展的脈絡,線索的作用在於聯繫事件和場面,貫串情節。一篇文章以什麼爲線索,是由文章的中心決定的。根據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爲線,以事爲線;可以以人爲線,以情爲線;也可以以時間爲線,以地點爲線。總之,凡能貫串繁多材料,體現材料間內在聯繫,有利於中心、事件、活動的,都可以作爲文章的線索。把握文章的線索,有利於把握文章的內容、結構以及所表現的中心思想,讀起來整體感更強。

4.品情感。抒情散文着重表現作者的生活感受,作者的喜怒哀樂都包含在字裏行間。抒情散文常常抒寫作者的感情歷程,表達心靈之聲,因此,閱讀時,首先要把握住作者的感情脈搏。即使是敘事散文,由於文中所寫的人物大多是作者所接觸的,有交往的,有的甚至是休慼相關、患難與共的莫逆之交,因而也常常在人物的描寫、事件的記敘中融注作者深切而獨特的情感。

5.析哲理。就是挖掘作品中所蘊含的哲理。散文的抒情,總是在敘事、詠物的基礎上進行,常說的見物思情就是這個道理。作者在文中所抒發的情感,往往是作者對生活的高度認識,即思想的昇華。它傳達着作者的心聲,給人以啓迪,仔細品味,都富有一定的生活哲理,尤其是借物抒情之作,在閱讀時,一定要把握作品的立意,透過關鍵詞句(段)去體味作者所寄寓的道理。抒情散文中的“哲理”常常隱含在以下諸方面:

①文中的警句;

②篇末的結束語;

③神話、傳說、典故的類比;④象徵;⑤“物”的形象。

或者說,可以總結如下:

(1)要理出作品選擇了哪些材料,中心思想是什麼。

(2)看“形”和“神”的“結合點”是什麼,也就是要抓住散文的線索。

(3)看作者組織材料的順序,選擇了怎樣的角度。

(4)品味散文的語言。

(二)散文閱讀應注重的幾個方面及考點

1.把握文章內容,概括文章主題

散文選材廣泛,行文自由,表達的思想感情豐富多彩,所以準確把握文章的主題也是散文的考點之一,把握散文主題方法是:(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題的提示語、關鍵詞語,從中概括文章主題。(2)從所選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爲文章中心服務的,我們可以看文章所選的材料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觀點、態度、感情,從中找到作者要表達的主題思想。

考題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題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題要點:(1)能利用原文詞語,儘可能使用。(2)沒有原文詞語可利用時,要注意語言文字表達的準確性和層次性,要做到言簡意賅又不漏掉答題點。

2.理清文章脈絡,把握順序

作者爲了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會精心組織,選取材料;在表達上更是精益求精,特別注意詞語在表達上的順序,層次和分寸感。散文中的順序,一般包括:選取的材料順序、段落順序、句子順序、詞語順序等。比如,線索是作者選擇材料的準繩,我們形象稱之爲線索。是作者選擇材料脈絡或描寫、記敘的脈絡。

考題形式:直接問文章的線索是什麼或說說作者選擇材料的依據等。

答題要點:找到線索,根據提問靈活回答。關鍵是能判斷準線索。

3.品味語言

在散文閱讀中,這是一個大的考點,更是考查的重點和難點。可以包含很多小項,分析如下:

(1)字詞含義

解釋詞語要根據該詞語所在的語境來推斷。

答題思路:①考慮文章或段落的主題,結合主題來答詞語的含義;②根據詞語前後語句的內容、含義來推斷。注意:如果知道該詞語的原始意義解釋,一定不要忽略詞語在語境中的含義。

(2)詞語妙用

考題形式:品評加點詞語作用(妙用)或加點詞語能否刪除。

答題思路:①解釋詞語(在語境中)的含義。②表達作用。詞語的表達作用要結合語境或主題思想來回答,要答該詞語對錶達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題思想的作用,有時也可以考慮詞語對景物描寫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③體現詞語的準確性或生動性。

(3)哲理性語句的深層含義

這樣的題,往往結合發展性考題來考,有時,也會單純考哲理性語句的含義,這種題型可以說“逢散文閱讀題必有之”。這樣的考題,關鍵要抓住中心詞,要體會詞語的深層含義和雙關意義。

4.表達方式的作用

一篇文章或一個文段,一般會以一種表達方式爲主,爲了表達主題需要,往往幾種表達方式綜合運用,有時會考(或變相)其它表達方式的作用,有時會把修辭融合在這裏考。

(1)描寫的作用

散文中的描寫主要包括景物,人物描寫等。小說景物描寫是渲染氣氛或交代時令、季節,襯托人物;散文景物描寫是直接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題的;人物描寫主要是考外貌,神態,動作,心理,有關細節描寫的地方值得注意。人物描寫主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2)議論的作用

散文中的議論,往往是揭示文章的主題或和抒情結合在一起,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此考點一般不單獨出題。

(3)抒情的作用

要注意作者的思想情感傾向,一般不單獨出題,往往和詞語表達考點結合起來考。

5.表現手法

泛指寫作上的方法,它必須是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寫作的方法。常見的表現手法有:

①寫景類——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移情於景

②詠物類——託物言志

③懷古類——借景抒情、即事抒情

④詠史類——借古諷今、借題發揮

⑤送別類——即事抒情、即景抒情

⑥邊塞類——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等等

表現手法還有:對比襯托,側面描寫,象徵,卒章顯志,諷喻,動靜結合(以動襯靜,以靜襯動,動靜結合),虛實結合(以實寫虛,寓虛於實,虛實相生)手法等。

6、談感受

這也是散文閱讀的熱門考題,可分爲:(1)對描寫對象;(2)對人物情感;(3)品味富有表現力的語言;(4)對文章某些內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等。此考點靈活多變,把握的關鍵是①能準確讀懂原文的含義和作者的思想情感。②要有自己明確的觀點或態度,不能模梭兩可。③答題時,語言要流暢。不能出病句,語言要有層次性,可以引用詩文或名言回答此題。

一弦一律一回空,一思一念一回殤

寂靜的夜晚伴隨着清風一起襲來,而我也伴隨着落夜踏着清風,穿行在車馬喧鳴的蓮橋之上,往來的車輛瞬間拂過我的身旁,似乎與之不合,於是拖着沉重的腳步離開這暄鬧的浮塵,去尋找那洗渂靈魂的殿堂。

走到撟頭,不知爲何?心,依舊還是朝着那個地方去了,轉過彎來,下了二十餘樓梯,來到了河堤邊。一眼望去那低矮的樓房,空空蕩蕩的卻閃爍着幾家燈火,遠遠的望去卻也是幾家燈火幾家明的快感。樓房下的小道,往來的依舊是三三倆倆的行人,在霓虹燈下他們或成羣而行,或成隊而行,或獨自一人而行……

他們的影子在路燈的灑摸下,映在了靜靜的河面上,而影子卻貼着河面想要留住往來的人羣與它做伴。“隨影形空空自留,隨溪寒儘儘自來。”這其中的隨意之情。不由的讓我想起“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意戀落花的無奈與傾情。”於是我又加快了腳步,獨自一人漫散在這河堤之上,“往事隨風風寥寥,枯葉隨蝶蝶戀花”不由的浮上心頭難割難捨。

那高起的電塔,枯黃雜草,又讓我停了下來,佇立着望着你家的樓房,看着你家的窗口映着窗簾散發着微暗的燈光,燈光下那暗淡的你顯得有些模糊,模糊之中卻又是那麼的清晰可見。“滿江秋水,一弦思念依高樓。長空浩月,一輪殘月灑心塵”對你的思念之情卻詼諧着整個天際。而上天又似乎在眷戀着我,飄來了半點殘葉,卻有是半點黃。於是我小心的拾了起來放在了翠湖之上,“半點殘葉半點黃,一遍翠湖一遍心。”又恰似孤舟滿載着思念流向遠方的你,不知似否你又知曉。

遠方傳來了悠長的歌聲,遠空響起了美麗的煙花,這悠長的歌聲雖然悅耳,這美麗的煙花雖然炫耀,都只是繁華一夢,過眼雲煙,轉瞬既逝的短暫。

唯有你,長存我的心頭。也只有你,讓我“一弦一律一空回,一思一念一回殤”故而隨筆致你,希望你懂我的心。

隨着我國新課程改革逐步的深入,初中語文現代散文閱讀教學也逐漸的吸引了更多的相關學者和教師關注。就目前而言,不管是哪個版本的初中教材,散文在教材中所佔的地位是特別重要的,現代散文在現代文學作品中也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正因如此,在初中教學中對現代散文的閱讀教學的優化也是非常必要的,這樣不僅僅能夠提高學生對現代文學作品的賞析的能力,還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本文首先對現代散文閱讀的基本目標進行了詳細的介紹,然後穿插初中教學實例對初中語文現代散文閱讀教學提出了有效的改善方法。

1.現代散文閱讀的基本目標

有句古話說“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從這裏可以看出,如果想要對現代散文閱讀教學進行優化改革,那麼就要對現代散文的各方面進行了解,根據九年制義務教育初中教學大綱提出,現代散文教學的基本目標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1.1對學生基本的閱讀能力進行培養

通過對初中散文展開有效的學習,要求學生能夠把握住最基本閱讀的方法,不僅能夠對文學作品的整體思想能夠整體感知,還能夠對領悟作者通過該文章想要表達的基本觀點和感情,這樣才能夠讓學生達到對散文作品有基礎性的理解。

1.2偏重於學生的自主分析能力

這就要求學生在閱讀初中散文的時候,能夠對散文中的多種表達方式進行有效的理解,例如,要對初中散文作品中敘述、描寫、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進行有效的理解,並且還要掌握這些表達方式的基本用法,從而達到提升自身對散文作品理解程度的目的,進一步體會文學作品中所表達的中心思想,與此同時,還應該達到學生能夠對散文作品做出自己主觀性的評價。

1.3提高學生的創作、表達的能力

學生經過對初中散文進行有效的學習之後,能夠具備一定的自主創作能力,對自身所學習的知識合理有效的運用,並且可以通過自己的創作表達自身的觀點和感情。

1.4提高學生的文學欣賞水平

要求學生經過對初中散文的學習,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擁有對作品鑑賞和評價的能力,能夠在閱讀中學會對作品中一些優美的語言進行賞析,從而進一步感受文學作品的塑造的基本形象。

2.初中語文現代散文閱讀教學的改善方法

2.1初步閱讀,初步感知

在對初中語文散文進行教學的時候,一定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成爲課堂上的主體,與此同時教師要充分發揮課堂上的輔助作用,使用有效的閱讀技巧對學生的散文閱讀進行合理的引導,對學生的閱讀主動性進行有效的培養。根據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發現,教師在對初中語文現代散文進行教學的時候,首先要把自身的感情全部融入到文學作品中去,把自身那種強烈、飽滿的情感用獨特的手段表現出來,經過對作品中那些經典、優美的語句進行閱讀感知,用自身的感染力使學生也進入作品表達的情感之中,從而達到一種教師、學生的感情都和文學作品產生共鳴的效果。

例如,在對人教版《背影》這篇文章進行教學的時候,首先教師應該以一種感情飽滿的語調對這篇文章的背景故事以及作者進行詳細的講述,其次讓自身完全融入這篇文章所表達的情感之中,用真切的情感閱讀這一篇課文,從而讓學生初步的對文章中表達的父子之間那種濃厚的感情有所感受。這樣不僅僅能夠讓學生對這篇文章產生濃厚的興趣,還能讓學生體會到文學作品中所表達的家庭之間那種關係,從而爲課堂後面閱讀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2.2深入閱讀,增強感知

語文教學的基本要求是培養學生的閱讀、朗讀能力,有感情的對課文進行朗讀,可以進一步的提升學生對課文情感的感知度,在現代散文的閱讀教學中也是這個道理。所以在教學模式的設計中,應該對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進行充分的考慮,對其展開進一步的優化,並且對課文展開詳細的分析。例如,在對《濟南的冬天》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對啓發性問題進行優先設計,然後教師對課文展開初步的泛讀,讓學生在這個過程對課文展開有效的思考,逐漸的對課文中所表現的優美意境進行感知。教師在課堂講解的時候,對課文中寫景藝術從不同的方面進行詳細的說明,從而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深入的閱讀,閱讀之後通過問題的回答,進一步提升學生對課文感情的感知度。

2.3實踐教學,昇華情感

在對語文課程進行教學的時候,經常會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所以,對教學成果的提升、鞏固並不能單單侷限在課堂之上,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注意在教學的時候聯繫生活實際,使用不同的方式鼓勵學生自己寫文章。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閱讀一片作品,然後寫下自己的閱讀感悟,然後在課堂上進行交流等。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提高學習的自主性,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創作能力以及表達的能力。

3.結語

綜上所述,在對現代散文閱讀教學的時候,對教學策略、教學方法等要嚴格的要求,不僅僅要注重培養學生閱讀的能力,還應該培養學生欣賞和創作的能力。因爲初中學生不同的心理階段,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注重結合教學的實際,不僅僅要加強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還應該增強學生和作品產生共鳴,這樣纔會讓學生提高其自身的文學素養的同時還能夠讓學生的思想健康有效的發展。

①松樹像父親,它不光有樸厚,還有慈父情懷。松樹的孩子住得比誰都好,小松子住在褐色精裝修的房子裏,一人一個房間,人們管它叫鬆塔。

②鬆塔與金字塔的結構相仿,但早於金字塔。人說金字塔的設計和建造是受到了神的啓發,而松樹早就得到過神的啓發。神讓它成爲松樹併爲子孫建造出無數房子――鬆塔。

③在城裏的大街上見到松樹,覺得它不過是松樹。它身上的一切都沒有超出樹的稟賦。如果到山區――比如危崖百尺的太行山區――峭巖上的樹竟全都是松樹,才知松樹不光“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凋不凋先不說,只覺得它們每一株都是一位聖賢,氣節堅勁,遍覽古今。

④或許一粒松子被風吹進了懸崖邊上的石縫裏,而石縫裏湊巧積了一點點土,這一點土和石頭的縫隙就成了松樹成活五百年的故鄉。事實上,被風吹進石縫裏的不光有松子,各個種類的樹籽和草籽都可能被風吹進來,但活下來的只有松樹和青草,而活得卓有風姿的只剩下松樹。

⑤松樹用根把石縫一點點撐大,讓腳下站穩。它懸身高崖,每天都遇到勁風卻不會被吹垮。我想過,如果是我,每天手把着懸崖石縫垂懸,第一會被嚇死,第二是胳膊酸了鬆手摔死,第三是沒吃的東西餓死,第四是被風成木乃伊。而松樹照樣有虯枝,有凜凜的松針,還構造出一個個精緻的鬆塔。

⑥鬆塔成熟之後降落谷底――以太行山爲例――降落幾百上千米,但松子總有辦法長在高崖,否則,那崖上的松樹是誰栽的呢?這裏面有神明的安排。神明可能是一隻鳥、一陣風,讓松子重返高山之巔,成爲松樹,迎日月升降。

⑦每一座鬆塔裏都住着幾十個姐妹兄弟。原來他們隔着鬆塔殼的薄薄的牆壁,彼此聽得見對方夢話和打鼾。後來它們天各一方,這座山的松樹見到另一座山的兄弟時,中間隔着深谷和白霧。

⑧像童話裏說的,松子也有美好的童年。第一是房子好,它們住樓房,這種越層的樓房結構只有西紅柿的房間堪與比美。第二氣味好,松樹家族崇尚香氣,它們認爲,大凡萬物,味道好,品質纔會好。於是,它們不斷散出清香,像每天洗了許多遍灑精油的熱水澡。松子的童年第三好的地方是從小見過大世面。世間最大的世面不是出席宴會,而是觀日出。自曦光初露始,太陽紅光噴薄,然後冉冉東昇。未見其動,光芒已遍照宇宙,山崖草木,無不金光罩面,莊嚴之極。見這個世面是松樹每天的功課,陽氣充滿,而後勁節正直,不懼雨打風吹。松樹於草木間極爲質樸,陽氣盛大而質樸,正像陰氣布體才纏綿。陽氣如顏真卿之楷書,豐潤卻內斂,寬肥卻拙樸。松樹若操習書法,必也顏體矣。

⑨鬆塔裏壘落着許多房子,父母本意不讓兄弟分家,走到哪裏,手足都住同一座金字塔形的別墅。但天下哪有不分家的事情?落土之後,兄弟們各自奔走天涯。它們依稀記得童年的房子是一座塔,從外觀看如一片片魚鱗,有點像菠蘿,更像金字塔,那是它們的家。小時候,松子記得松樹上的常客是松鼠,它彷彿在大尾巴上長出兩隻黑溜溜的眼睛和兩隻靈巧的手。松鼠經常捧着鬆塔跑來跑去。

⑩月光下,鬆塔“啪”地落地,身上沾滿露水。整個樹林都聽到鬆塔下地的聲音,它們在房子裏炸開了,成爲松子。從此,松子開始天涯之旅,它們不知自己去哪裏,是澗底還是高山,這取決於命運的安排。它們更盼望登上山巔,體味最冷、最熱的氣溫,在大風和貧瘠的土壤裏活上五百年,結出一輩一輩的鬆塔,讓它們遍佈羣山之巔。

1. 第②段中的“人說金字塔的設計和建造是受到了神的啓發,而松樹早就得到過神的啓發”中“神的啓發”具體指什麼?

2. 第⑨段“落土之後,兄弟們各自奔走天涯”一句,請結合文本內容簡要分析。

3. 說說下面兩句話各運用了哪種修辭方法,有什麼作用?

(1)每一座鬆塔裏都住着幾十個姐妹兄弟。

(2)陽氣如顏真卿之楷書,豐潤卻內斂,寬肥卻拙樸。

4. 文章題爲“鬆塔”,試分析作者在文中表露出對“鬆塔”有哪些深厚的感情?

參考答案:

1.指松樹能爲松子建造鬆塔。

2.鬆塔落地後,成爲松子,它們不知自己去哪裏,是澗底還是高山,這取決於命運的'安排。但它們更盼望登上山巔。

3.(1)擬人,傳神地說明了一顆鬆塔有許多松子。

(2)比喻,生動地寫出了松子陽氣盛大而質樸的特點。

4.①對“鬆塔”的結構充滿了熱愛之情;②對“鬆塔”成熟之後能在峭巖上長成樹的讚美之情;③對“鬆塔”落土之後盼望在大風和貧瘠的土壤裏生活的欽佩之情。

蒙文通一生治經史之學,著作頗豐,但他曾說自己學問最深處,恰恰是不著一字的宋明理學。蒙先生指導研究生,上來先是兩句話。第一句引陸象山言:“我這裏縱不識一個字,亦須還我堂堂地做個人。”第二句是他自己的信條:“一個心術不正的人,做學問不可能有什麼大成就。”

蒙文通以教書爲業,卻曾兩次遭遇未被大學續聘的尷尬。一次是上世紀30年代在北京大學。他在歷史系任教年餘,卻始終未去院長家拜訪過一次,因而被同事稱爲“此亦稀有之事也”。據說此事弄得院長非常難堪,以致置北大隋唐史無人授課一事於不顧,也不再續聘蒙文通,而蒙文通也處之泰然,仍我行我素。後轉至天津一女師任教,與“領導”交往依然如故。

另一次是上世紀40年代在四川大學,由於學閥玩弄手腕,蒙文通未被文學院續聘。但一干學生傾倒於他的學識,請求他繼續授課。他說:“我可以不拿錢,但我是四川人,不能不教四川子弟。”於是讓願意上課的學生到自己家裏,繼續傳授。

曾經有川大學生回憶蒙先生:“先生身材不高,體態豐盈,美髯垂胸,兩眼炯炯有神,持一根二尺來長的葉子菸杆,滿面笑容,從容瀟灑地走上講臺,大有學者、長者、尊者之風。”

他講課有兩個特點,第一是不帶講稿,有時僅攜一紙數十字的提要放在講臺上,但從來不看,遇風吹走了也不管;第二是不理會下課鐘,聽而不聞,照講不誤,每每等到下堂課的教師到了教室門口,才哈哈大笑而去。

他的考試也頗有趣味,不是先生出題考學生,而是由學生出題問先生,往往考生的題目一出口,先生就能知道學生的學識程度。如學生的題目出得好,蒙先生總是大笑不已,然後點燃葉子菸猛吸一口,纔開始詳加評論。考場不在教室,而在川大旁邊望江樓公園竹叢中的茶鋪裏,學生按指定分組去品茗應試,由蒙先生掏錢招待吃茶。

蒙文通曾對兒子蒙默講,自己對問學者一向是知無不言,就像鍾,“大叩之則大鳴,小叩之則小鳴”。他的學生常晚上登門問學,他總是熱情接待,有問必答,侃侃而談。夜深,學生告辭,他常不準走,非等他燃過兩根抽水煙的紙捻後才放行。

他的學生吳天墀說:“先生豁達大度,不拘小節,行乎自然,喜交朋友,社會上三教九流,一視同仁,所以有不少和尚、道士跟他有交情。喜歡上街坐茶館,和人作海闊天空的閒談,也愛邀熟人上餐館小吃一頓。”

另一位學生隗瀛濤回憶說,一次,遇見蒙先生坐三輪車去學校。蒙先生一眼看見他後高聲喊道:“隗先生(對他的戲稱),我家有四川近代史資料,你快來看了寫文章。我的文章發表了可以上耀華餐廳(成都著名的西餐廳),你的發表了也可以吃一頓回鍋肉嘛!”

許多學者都曾慕名到成都拜訪蒙文通,交往過後,他們往往發出這樣的感嘆:“讀先生的書,以爲只是一個恂恂①儒者,沒想到先生還這麼豪邁。”

【註釋】①恂恂:恭謹溫順的樣子。

29.從蒙先生做人的角度看,你認爲他兩次未被續聘的根本原因分別是什麼?(2分)

答:

30.蒙先生曾表示對問學者一向是“大叩之則大鳴,小叩之則小鳴”。請用直白的語言解釋這句話在語境中的含義。(2分)

答:

31.蒙先生的考試方法好不好?請說出你的理由。(3分)

答:

32.蒙先生的“豪邁”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請任選兩個方面舉例說明之。(2分)

答:

33.積累鏈接:請你默寫出《論語》中強調“學”“思”結合讀書方法的句子。(2分)

注:因命題需要,本試卷所選文段均有刪改,特此說明。

答:

29.(2分)第一次是因爲蒙先生不會阿諛奉承,討好“領導”;第二次是因爲蒙先生爲人光明磊落,不搞陰謀詭計。(主觀題型,意近即可。)(此題旨在考查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分析理解能力。)32.(2分)豪邁的具體表現:智慧幽默,剛正不阿,不拘小節,誨人不倦,慷慨大方……示例:①慷慨大方,考試時掏錢招待學生吃茶,愛邀熟人上餐館小吃一頓。②剛正不阿,在歷史系任教年餘,始終未去院長家拜訪過一次。(此題旨在考查學生根據材料提煉觀點,利用材料證明觀點的能力。)33.(2分)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上下句各1分,每句見錯無分。)(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古詩文背誦的掌握情況。)

①柔嘉不願意姑母來把事鬧大,但瞧丈夫這樣退卻,鄙薄得不復傷心,嘶聲說:“你是個懦夫!懦夫!懦夫!我再不要看見你這個懦夫!”每個字像鞭子打一下,要鞭出她丈夫的膽氣來,她還嫌不夠狠,順手抓起桌上一個象牙梳子盡力扔他。鴻漸正回頭要回答,躲閃不及,梳子重重地把左顴打個着,迸到地板上,折爲兩段。

②鴻漸驚駭她會這樣毒手,看她扶桌僵立,淚漬的臉像死灰,兩眼全紅,鼻孔翕開,嘴嚥唾沫,又可憐又可怕,同時聽下面腳步聲上樓,不計較了,只說:“你狠,啊!你鬧得你家裏人知道不夠,還要鬧得鄰舍全知道,這時候房東家已經聽見了。你新學會潑辣不要面子,我還想做人,倒要面子的。”走近門大聲說:“我出去了!”慢慢地轉門鈕,讓門外偷聽的人得訊走開然後出去。柔嘉眼睜睜看他出了房,癱倒在沙發裏,扶頭痛哭。

③鴻漸走出門,神經麻木,不感覺冷,意識裏只有左頰在發燙。頭腦裏,情思瀰漫紛亂像個北風飄雪片的天空。他信腳走着,徹夜不睡的路燈把他的影子一盞盞彼此遞交。他彷彿另外有一個自己在說:“完了!完了!”散雜的心思立刻一撮似的集中,開始覺得傷心。左頰忽然星星作痛。同時感到周身疲乏,肚子飢餓。鴻漸本能地伸手進口袋,想等個叫賣的小販,買個麪包,恍然記起身上沒有錢。他無處可去,想還是回家睡。他看錶上十點已過,不清楚自己什麼時候出來的,也許她早走了。

④他一進門,房東太太聽見聲音,趕來說:“方先生,是你!你家少奶奶不舒服,帶了李媽到陸家去了,今天不回來了。這是你房門的鑰匙,留下來交給你的。你明天早飯到我家來吃。”鴻漸心直沉下去,撈不起來,機械地接鑰匙,道聲謝。房東太太像還有話說,他三腳兩步逃上樓。

⑤開了臥室的門,撥亮電燈,破杯子跟斷梳子仍在原處,成堆的箱子少了一隻。他呆呆地站着,身心遲鈍得發不出急,生不出氣。柔嘉走了,可是這房裏還留下她的怒容、她的哭聲、她的說話,在空氣裏沒有消失。他望見桌上一張片子,走近一看,是陸太太的。忽然怒起,撕爲粉碎,狠聲道:“好,你倒自由得很,撇下我就走!滾你的蛋,替我滾,你們全替我滾!”這簡短一怒把餘勁都使盡了,軟弱得要傻哭個不歇。和衣倒在牀上,覺得房屋旋轉,想不得了,萬萬生不得病!明天要去找那位經理,說妥了再籌旅費,舊曆年可以在重慶過。心裏又生希望,像溼柴雖點不着火,而開始冒煙,似乎一切會有辦法。

⑥不知不覺中黑地昏天合攏、裹緊,像滅盡燈火的夜,他睡着了。最初睡得脆薄,飢餓像鑷子要鑷破他的昏迷,他潛意識擋住它。漸漸這鑷子鬆了、鈍了,他的睡也堅實得鑷不破了,沒有夢,沒有感覺,人生最原始的睡,同時也是死的樣品。

⑦那隻祖傳的老鍾從容自在地打起來,彷彿積蓄了半天的時間,等夜深人靜,搬出來一一細數:“當、當、當、當、當、當”響了六下。六點鐘是五個鐘頭以前,那時候鴻漸在回家的路上走,蓄心要待柔嘉好,勸她別再爲昨天的事弄得夫婦不歡;那時候,柔嘉在家裏等鴻漸回來吃晚飯,希望他會跟姑母和好,到她廠裏做事。這個時間落伍的計時機無意中包涵對人生的諷刺和感傷,深於一切語言、一切啼笑。

(選自長篇小說《圍城》,有刪改,標題爲選者所擬)

注:本文節選自《圍城》結尾部分,主要情節爲方鴻漸和孫柔嘉在結婚定居上海後,因雙方家庭和親族,甚至傭人的介入,矛盾更爲複雜,不斷髮生齟齬和糾紛。最後,方、孫的矛盾終因前者辭去報館資料室主任而面臨再次失業時激化,剛建的新家解體,他打算投奔在重慶當官的趙辛楣謀取職業。

14.本文前兩段所描寫的方鴻漸具有哪些的形象特徵?請簡要概括。(4分)

15.妙用比喻是錢鍾書的寫作特色,請從第三段中找出相應的句子並加以賞析。(4分)

16.請簡要概括方鴻漸進臥室之後情緒變化的過程。這樣寫有什麼意義?(6分)

17.請探究作品結尾畫線句的意蘊。(6分)

14.懦弱退讓(2分),愛面子(2分)。若答“老練機智”得1分。

15.以雪片的紛飛,形象地描繪了方鴻漸心理的繁多凌亂,(2分)暗示了家庭矛盾的複雜錯亂;(1分)也用雪天的寒冷,寫出了他內心的淒冷和痛苦。(1分)

16.情緒變化的過程:失望苦惱,憤怒狂躁,沮喪無奈,萌生希望。(4分)意義:表現了方鴻漸易變盲動的性格特徵,(1分)也交代了小說的結局——婚姻的解體。(1分)

17.這晚點的時鐘極富象徵意義,形象地諷刺了方鴻漸生活在新的時代卻有着落伍的家庭觀念,(2分)它既是圍城冬夜環境的組成部分,也表達了作者對方孫二人婚姻解體的傷感和同情,(2分)暗示對人生困局的無奈。(2分)

⑴一家兒童玩具店購進許多新奇玩具,把它們很講究地擺放在櫃檯裏。出乎意料的是,兒童們來到商店卻全然不顧,選擇去附近其他玩具店買。後來老闆發現了問題:原來,大人容易看到的地方,對於小孩子來說,卻是一個死角。於是,店老闆一面用膝蓋在地板上行走、觀測,一面按照小孩子的視線高度,把玩具重新擺放一遍。而後,這家兒童玩具店的生意便空前興隆起來。

⑵由此可見,觀察事物的角度,確實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同是這座廬山,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詩);一部《紅樓夢》,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祕事(魯迅語)。

⑶只有從多角度、多側面進行多向思考,纔有可能獲得全面、正確的認識。可是,在日常實踐中,我們卻經常看到,有些同志堅持 甲 思維,考慮問題往往侷限在一個點、一條線、一個面上,一條道跑到黑,鑽牛角尖,闖死衚衕,而不願多想幾種可能性,多開闢幾條解決問題的途徑。比如,以前發生過的爲了發展

⑷作戰有正攻、反攻和繞到敵人後面或側面進攻的迂迴戰術;思維科學中也有反向思考、側面思考、多向思考等形式。在中國古代,孫臏以減竈擒龐涓,而虞詡卻以增竈破羌兵,因時因地制宜,變換戰略戰術,這是克敵制勝之道。思維活動也是如此,一個方向受阻了,不妨換個角度作逆向思考。《絲路花雨》中英娘反彈琵琶的舞姿,日常生活中推推不成拉拉看的俗語,對我們進行多種形式的思考,都有直接的啓示。

⑸從相反的事物有同一性、既對立又統一這個前提出發,明確思維的多向性,這是開闊思路,克服直線式、習慣性思維方式的有效途徑。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 。

開頭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3分)

2.請仔細閱讀第⑶段,根據上下文,在第③段的兩個空白處分別填上相應的詞語。(2分)

甲 乙

3.請指出本文(2)、(3)、(4)三段的論證方法。(3分)

4.本文與初三年級學習過的課文《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都啓示我們在求知的時候要運用創造性思維,請聯繫你的生活體驗,調動你的知識積累,試舉一個具有創造性思維的事例。(2分)

答案:

1. 中心論點:只有從多角度、多側面進行多向思考,纔有可能獲得全面、正確的認識。作用:用一個事例引出論題。(中心論點2分,作用1分,共3分)

2. 甲:直線(式) 乙:習慣(性)(2分)

3. 引用論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答出一點給1分,共3分)

4.這是一道開放型性試題。

可以舉生活上的事例,示例一:有家旅館,住客乘電梯上下,抱怨速度太慢,老闆愁於重新設計安裝花銷巨大,接受了心理學家的建議,在電梯室裏裝上幾面鏡子,住客走進電梯室之後,都要對鏡整裝、梳理一番,這樣,不但不嫌速度慢,反而覺得電梯太快了。示例二:大人切蘋果一直習慣於縱切,而孩子卻通過橫切發現蘋果裏藏着一顆漂亮的五角星。

也可以舉科學發明方面的事例,如聲音引起振動,反過來可以把振動還原成聲音,這就是留聲機的發明原理。(2分)

閱讀下文,完成文後各題。

①藝術家的創作,無疑跟各自出身的環境,跟生活周圍的景色有着密切的聯繫。藝術家跟陶冶他的景物之間的聯繫比一般人所想像的要緊密得多。

②要更好地理解肖邦音樂同波蘭風光的聯繫,可以說任何地方也無法同這樸素的馬佐夫舍的村莊——熱那佐瓦沃拉相比了。乍一看,這種說法或許顯得有些荒誕不經。這瘠薄的土地,這平原小道和麥草覆蓋的屋頂,跟肖邦音樂所賜予我們的無限財富和充分享受又會有何共同之處呢?但是,只要我們進一步觀察,就不難發現,事情並不那麼簡單。

③誠然,它沒有那種招搖的俏麗。但它蘊藏着許多細微的色調變化,只有久居這一帶的人才會跟這裏的景緻結下不解之緣,才能看到這些形、聲和色彩的微妙差別,並且給予應有的評價。

④一年四季都得細心觀察這些色彩。春天,慄樹新葉初發,幾乎還是一派嫩黃色,它們懸掛在屋頂的上方,猶如剛剛出繭的蝴蝶的嬌弱的翅膀;粉紅色的日本櫻花,宛如在旭日東昇的時候飄在莊園上空的一片雲彩;丁香怒放,像天上飄下一朵朵淡紫色的雲霞。夏天,樹木欣欣向榮,青翠欲滴,清風徐來,樹影婆娑,花園裏充滿了簌簌的聲響;而水面上開滿了白色和黃色的睡蓮,那扁平的葉子舒展着,像是爲蜻蜓和甲蟲準備的排筏,尤其是黃昏時分,水面散發出陣陣幽香,宛如船歌的一串琶音。秋天又別有一番風味,遍野金黃,霧繚煙繞;當我們漫步在花園的林陰小道,當我們踏上玲瓏剔透的小橋,落葉在腳下踩得沙沙響,就像憂傷的奏鳴曲結尾中令人難忘的三重奏,作爲悠悠往事“見證者”的樹葉,以自己乾枯的沙沙聲招來了那麼多的思緒,那麼多的回憶,那麼多的樂曲。冬天,大雪覆蓋,四野茫茫,白雪覆蓋的房舍安然入夢;花園的樹木變成了水晶裝飾物,粉妝玉琢,清新素雅,且會發出銀鈴般清脆的響聲,在這潔白的背景上,修剪了枝條的柳樹像姐妹般排列成行,正待明年春風得意,翩翩起舞。這四季景色裏包含的美,是何等的樸素、淡雅,然而,又是何等的持久、深沉!⑤這片土地的景色正是肖邦音樂最理想的序曲。誰若真想探究肖邦音樂的精神,理解肖邦音樂跟波蘭有着何等密切的聯繫,誰就應悉心體會歐根?德拉克洛瓦所謂的蔚藍的色調,它是波蘭景色和在這大平原上誕生的藝術家的音樂的共同色調。即使他在自己生命的末日,在那遙遠、寒冷的愛丁堡也懷念起“我的家、我的母親、我的姐妹”,故鄉的朦朧景色也回到了他的心中。倘若此刻我們聽到,或者親自彈奏偉大作曲家臨終前的最後一組馬祖卡曲,我們必能從中聽到昔日國內歌聲的淡淡的旋律。由於他半世坎坷,命途多舛,也由於關山阻隔,有國難投,這一組馬祖卡曲似乎是被萬種離情、一懷愁緒所過濾而淨化了,跟鄉村的質樸相距甚遠,但它們無疑是出自故里,跟這片土地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節選自《肖邦故園》,有改動)

小題1:根據選文第④段的內容,請分別用一個四字短語概括肖邦故園四季景物的特點。(2分)

小題2:肖邦臨終前的最後一組馬祖卡曲,爲什麼會跟“鄉村的質樸相距甚遠”而又說它們“出自故里”,跟這片土地“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請依據原文分點回答。(2分)

小題3:請分析文中第④段畫線句,說說此處運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思想內涵?(3分)

小題4:第①段中,作者說“藝術家的創作,無疑跟各自出身的環境,跟生活周圍的景色有着密切的聯繫”,試以另一藝術家或作家的創作爲例,簡要論述上述觀點。(3分)

參考答案:

小題1:五彩繽紛(生機蓬勃)、欣欣向榮(和諧溫馨)、深沉憂傷、清新淡雅(1空0.5分,意思對即可)

小題2:①由於他半世坎坷,命途多舛,也由於關山阻隔,有國難投,這一組馬祖卡曲似乎是被萬種離情、一懷愁緒所濾過而淨化了。

②但是在他生命的末日,故鄉的朦朧景色又回到了他的心中。(答對1點得1分)

小題3: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手法(1分),表現了肖邦故園的秋天景色勾起了肖邦音樂的憂傷情緒(1分),也勾起了我們對肖邦樂曲回憶的思緒(1分)。

小題4:舉例可舉凡高、貝多芬、李白等等人物,分析闡述只要能說清藝術家或作家的作品特色與各自出身的環境、生活周圍的景色之間的聯繫即可。

小題1:無

小題2:無

小題3:無

小題4:無

時尚動態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視電影
音樂資訊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