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早期教育 > 通常解決經濟爭議的方式

通常解決經濟爭議的方式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8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通常解決經濟爭議的方式,在現實生活中經濟糾紛是經常發生的,經濟糾紛是指經濟法律關係主體之間的矛盾,糾紛是需要儘快解決的。以下詳細介紹通常解決經濟爭議的方式

通常解決經濟爭議的方式1

(一)雙方協商處理解決經濟糾紛

在發生經濟糾紛後,買賣雙方心平氣和坐下來協商,違約一方當事人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讓對方弄清是非曲直,能夠理解自已違約的原因。必要時,雙方各自作出一定讓步,最後達成和解,消除分歧。

(二)他人調解處理解決經濟糾紛

經濟糾紛發生後,雙方各執一詞,各有各的理由,不能達成諒解,需要雙方都非常信任的第三方居中調解。

調解在性質上與協商並沒有本質的區別,最後的解決辦法還須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同意才能成立。

(三)指定機構仲裁解決經濟糾紛

仲裁是指買賣雙方在訂立合同時,明確今後如有經濟糾紛,自願把他們之間的經濟糾紛交給仲裁機構進行裁決;或在經濟糾紛發生之後,買賣雙方相互訂立協義指定仲裁機構進行裁決。仲裁是解決經濟糾紛的一種主要方式。

通常解決經濟爭議的方式

只有在訂立合同時,設有仲裁條款的經濟糾紛適用仲裁。或經濟糾紛發生後,雙方協商未成,第三者調解未能獲得雙方的認可。買賣雙方爲了有效解決經濟糾紛,冷靜下來達成了仲裁協議,才能向專門的仲裁機構,或者臨時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四)司法機關審理。

司法機關審理即向法院訴訟。買賣雙方當事人協商不成,調解未果,又無誠意達成仲裁協議,只能由司法機關介入當事人之間的經濟糾紛,作出最後的判決。

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條件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係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範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通常解決經濟爭議的方式2

解決經濟糾紛的主要途徑和適用

解決經濟糾紛的途徑和方式主要有仲裁、民事訴訟、行政複議、行政訴訟。

1、仲裁與民事訴訟是兩種不同的爭議解決方式。當事人發生爭議只能在仲裁或者民事訴訟兩種方式中選擇一種解決方式。有效的仲裁協議可排除法院的管轄權。只有在沒有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或者當事人放棄仲裁協議的情況下,法院纔可以行使管轄權,這在法律上稱爲或裁或審原則。

2、行政複議與行政訴訟方式的選擇則與糾紛的性質有關。根據法律的不同規定,有的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也可以先申請行政複議,對行政複議決定不服時再起訴;有的則只能先申請行政複議,對行政複議決定不服才能提起行政訴訟;還有的則只能通過行政複議的方式解決,由行政機關對糾紛作出最終裁決。

重點解說:仲裁

仲裁是指由經濟糾紛的各方當事人共同選定仲裁機構,對糾紛依法定程序作出具有約束力的裁決的活動。從仲裁的概念可以看出,仲裁具有三個要素:

1、以雙方當事人自願協商爲基礎。

2、由雙方當事人自願選擇的中立第三者進行裁判。

通常解決經濟爭議的方式 第2張

3、裁決對雙方當事人都具有約束力。

根據《仲裁法》的規定,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仲裁。下列糾紛不能提請仲裁:

1、關於婚姻、收養、監護、扶養、繼承糾紛。

2、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

下列仲裁不適用於《仲裁法》,不屬於《仲裁法》所規定的仲裁範圍,由別的法律予以調整:

1、勞動爭議的仲裁。

2、農業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農業承包合同糾紛的仲裁。

仲裁法的適用範圍是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或其他財產糾紛。與人身有關的糾紛,不適用仲裁法,具有行政管理關係的勞動爭議以及農業承包合同發生糾紛可以由法律規定的組織仲裁,但不由仲裁法調整。

通常解決經濟爭議的方式3

一、經濟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1. 經濟合同當事人在知道和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之內,可以向 國家規定的合同管理機關申請調解或或仲裁超過期限的,一般不予受理。

2. 申請釆用書面形式提出,填寫合同管理機關統一印發的申請書。申請書的內容包括:申請方名稱、地址、代表人或代理人姓名及職務;主管單位、被申請方名稱、地址及 其主管單位;申請調解和仲裁的事由、要求、證據。隨申請書要附原經濟合同或副本及有關來往的文書、單據。

3. 調解達成協議的,應有一份調解書,調解書要寫明當事人的名稱、地址、代表人或代理人姓名、職務、雙方爭議的主要事實、責任。調解書由仲裁員署名,雙方當事人簽名 蓋章,合同管理機關蓋章。調解書即發生法律效力。

4. 一旦調解不成,由合同管理機關的仲裁機構進行仲裁,仲裁時,雙方當事人都要 參加。仲裁前,仲裁機構會把仲裁時間、地點以書面通知當事人。申請方在接到通知而 不到時,即作爲撤銷申請。被申請方兩次接到通知而不到時,可作缺席仲裁。

仲裁機構作出仲裁前,由當事人雙方各自陳述意見,並可互相辯論,辯論終結,應接受仲裁機構徵詢雙方的意見,並再次進行調解,還達不成協議的則裁決。

5、當事人一方或雙方對仲裁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決定書之日起15天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的,裁決即具有法律效力。

通常解決經濟爭議的方式 第3張

二、如何審理經濟合同糾紛

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審理經濟合同糾紛案件中具體適用《經濟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答,對於經濟合同糾紛的賠償主要體現在定金罰則、違約金等方面。

定金罰則:

(1)不完全履行合同適用定金罰則

《農副產品購銷合同條例》規定,供方不完全履行預購合同的,應加倍償還不履行部分的預付定金;需方不完全履行預購合同的,無權收回未履行部分的預付定金。其他允許給付定金的各類經濟合同不完全履行的,也可以照此辦理。

(2)定金的數額

條例有具體規定的,按規定辦理;允許合同雙方當事人約定的,從其約定。例如《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條例》第七條第二款規定:“勘察任務的定金爲勘察費的30%,設計任務的定金爲估算設計費的20%”。當事人簽訂合同時必須按照具體規定的數額辦理。因此,加工承攬合同的當事人自行約定的定金數額,如不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應當允許。

(3)定金與違約金能否並用的問題

定金與違約金的性質不同。定金是一種擔保方式,而違約金是對違約的一種制裁和補償手段。所以合同的一方可以在對方違約時既要求對方償付違約金,又要求按定金罰則處理定金問題,只要法律和法規沒有相反規定,就應當予以保護,但並用的結果應以不超過合同標的價金總額爲限。

三、經濟合同違約賠償過高怎麼辦

1、違約金過高是可以請求適當減少的。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九條規定:當事人主張約定的違約金過高請求予以適當減少的,人民法院應當以實際損失爲基礎,兼顧合同的履行情況、當事人的過錯程度以及預期利益等綜合因素,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予以衡量,並作出裁決。

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認定爲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這就要求應先確定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以實際損失爲基礎,綜合衡量合同履行程度、當事人的過錯、預期利益等多項因素予以綜合權衡。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