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爲幼童多提供嘗試的機會

爲幼童多提供嘗試的機會

來源:時尚冬    閱讀: 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爲幼童多提供嘗試的機會,好孩子的發展離不開家庭的努力,對於自己的孩子,我們不能零容忍,因爲不管誰都有犯錯的時候,家長應該給孩子更多地嘗試機會。下面分享爲幼童多提供嘗試的機會。

爲幼童多提供嘗試的機會

爲幼童多提供嘗試的機會1

一、讓孩子儘早地開始“第一次”

一個發育生長正常的兒童,到了2足歲後大多數會自然地出現擺脫母親“控制”的傾向(在這些孩子們的眼裏,他們總是將母親的呵護視作是對自己的“控制”)。他們往往會大聲嚷嚷:“媽媽,讓我自己洗臉!”“媽媽,我不要你餵飯,我自己會吃飯!”

雖然孩子第一次學習洗臉極有可能洗不乾淨,甚至可能邊洗臉邊忘乎所以地玩起水來。但德國家長見此並不會沉起臉收起毛巾,或乾脆代勞了事。大多數的媽媽會在耐心具體指點的同時,對孩子的表現大加讚賞:“真了不起!我們的寶貝會自己洗臉啦!”

孩子第一次自己動手吃飯也許會弄髒了新衣服,或者搞得滿桌狼藉,然而德國家長往往對此“視而不見”,反而滿懷喜悅又誠心誠意地高聲讚美道:“我們的寶寶真聰明,看他飯吃得多好,學得又多快!”

3歲的小奧妮第一次學習扣自己衣服上的那一排扣子。不是扣錯了,便是笨手笨腳地老也扣不上。此時,在一邊的母親沒有顯出一丁點兒不耐煩,也沒有上前取而代之,而是耐心地等候。孩子終於把最後一顆釦子扣好了,一看時間,足足花了一刻鐘。但做媽媽的仍然感到這點時間花得值得,因爲這畢竟是女兒第一次學扣扣子呀!

二、鼓勵是很重要的

4歲的小費特十分喜愛爸爸給他買的那雙有漂亮鞋帶的運動鞋,可他到底還小,老學不會繫鞋帶,有好幾次還系成了解不開的死結。媽媽有點心煩,主張去商店換一雙不用繫鞋帶的“方便鞋”,但爸爸不同意。他鼓勵小費特說:“繫鞋帶並不比吃飯難學,只要多練習幾次,你肯定就能學會。”他還細心地將一條舊領帶拴在椅背上以便孩子可以更多、更方便地練習打結。果然,不出3天,小費特不僅學會了系活結,而且還學會了好幾種系鞋帶的方法。

5歲的小赫娜不僅聰明伶俐,而且十分勤快。她已經學會了整理自己的牀鋪,摺疊自家衣服,甚至可以幫着媽媽洗菜了。不過以大人的目光來看,小赫娜做家務的“質量”自然還不夠理想。但無論是爸爸還是媽媽,都儘量放開手腳讓她多作嘗試。在婉轉地指出她的不足的同時,更多的是對她取得的進步的充分肯定,他們還不無幽默地宣稱,“我們的小赫娜以後長大了一定是個巧媳婦!”

三、專家的分析和建議

德國著名的兒童教育專家舒馬赫在對那些不願爲幼童提供嘗試機會的家長的心理作分析時指出:

首先,有些家長特別是一些年輕母親,總認定“全面”照顧孩子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因而事事處處總想“包辦代替”。殊不知這麼一來反而剝奪了孩子學習的機會,長此下去孩子不僅可能手腳笨拙,而且還可能產生強烈的依賴性,喪失寶貴的自信心,對今後的生活也可能產生負面影響。

其次,不少家長對孩子缺乏耐心,他們往往不現實地要求孩子“一蹴而就”,而在孩子出現挫折時便強迫孩子放棄努力。

此外,也有的家長對孩子嘗試各種事情的“標準”要求過高,這也看不慣、那也看不慣,最後就往往索性完全由自己代勞,還認爲這樣反而省事、省時、省心。

舒馬赫總結說:說到底,給孩子多多提供嘗試機會也是實施挫折教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原因很簡單:孩子一旦被剝奪了嘗試的機會,也就等於被剝奪了犯錯誤和改正錯誤的機會,因此也不可能邁向成功之路。

德國另一名兒童教育專家威茨格則提醒家長說:要讓孩子的嘗試取得成效,還必須注重循序漸進,注重孩子不同年齡段的不同特點,注重各個孩子的不同個性,並充分了解和尊重他們各自的興趣喜好以及心理需求。他主張一開始讓孩子作一些難度較小的嘗試,以便孩子取得成功後自信心上升。接着再漸漸增大嘗試的難度,目的是讓孩子在失敗和挫折中培養不向困難低頭的精神。他還特別強調,孩子的種種嘗試必須出於自願,勉強或強迫只會事與願違或事倍功半。

爲幼童多提供嘗試的'機會2

  給孩子一次犯錯的機會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沒有誰會是那麼完美,包括我們父母自己,不要刻意要求自己的孩子該怎麼樣,適時給孩子一個機會,也給孩子一個空間,讓孩子有犯錯的機會,能夠在錯誤中讓孩子警醒和有所感悟,相信孩子會走得更踏實更穩健,而不要總是讓父母叮囑和監督,孩子有問題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犯錯以後,我們父母在怎麼引導,記得在諮詢中,好多父母在發現孩子問題後,多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但結果往往孩子不會買這份賬,父母怎麼說是父母的事情,自己該怎麼做是自己的事情,好像父母說的話與自己沒有什麼相干,更有甚者,好多孩子會對父母反抗:“不要總是大道理了,這些我都懂,不要你整天如此嘮叨,我知道了-----”,在孩子不耐煩的同時,相信此時的父母更是,是孩子出問題了,還是我們父母出問題,相信作爲父母能夠靜下心回頭梳理梳理,一定會在自身明白很多問題,能夠懂得自己該如何面對和接受孩子,而不是一味在說,記得一次孩子把家裏的玩具搞得滿院子都是,說的多少遍孩子都無動於衷,當與孩子商議看誰能夠把玩具先整理好時,孩子來興趣了,很快就達成協議,把玩具場地一分爲二,他先挑選,然後就動起手,很快場地就清理乾淨,並且能夠適時給孩子鼓勵和推崇,孩子還樂呵呵地在幹完自己的跑過來給自己幫忙,嘴裏還不停地說,看你真笨,只會說不會幹,怎麼樣認輸了吧----- ,在遊戲中陪孩子一起成長,多給孩子一些興趣和機會,相信孩子一定會開心接受,擔心的是,作爲父母在用所謂的愛在照顧孩子同時,還要求孩子如何去理解父母,是否能夠回頭想想,孩子拿什麼去理解和懂得父母呢,誰又教會孩子懂得理解和認同呢?

孩子犯錯在所難免,不要總是用我們成人的眼光去看孩子,用所謂的大道理去牽制孩子,也沒有必要打着愛的名義來說教孩子,我們都曾經在這個年齡走過來,苛刻的批評和指責,還有內心對孩子的抱怨有可能無形中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而一味縱容不管則容易使孩子事情責任心,不能自立自強。在這個時間,就需要我們父母能夠靜下心與孩子一起分析,少說多聽,明白孩子內心是怎樣的想法,能夠適時把握好分寸引導孩子,讓孩子正視自己的問題,而不要只是上火不去因勢利導,智慧的父母往往會在這個時候懂得如何去糾正孩子的問題,會理解和相信自己的孩子,會讓孩子在錯誤中健康成長,換個角度說,經歷是一筆人生莫大的財富,不要只是看到孩子問題,我們更要看到孩子的健康。

孩子有問題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該如何引導孩子,如果發現孩子有問題,感到自己困惑無奈,不要彼此抱怨和無奈,能夠及時需求專業的心理諮詢工作室幫助,讓專業心理諮詢老師與孩子一起走過一段特殊的時間,相信在這個過程,對孩子對父母都是一種重新的選擇,也許就是作出這次的選擇,對孩子一生對自己家庭都是一次轉折,不要用自己的想當然來教育孩子,相信我們的孩子一定會盡快走出來,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擁有一個開心溫馨的家庭環境,對孩子對自己都是一種莫大的幸福。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