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集錦九篇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集錦九篇

來源:時尚冬    閱讀: 8.4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集錦九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現在的孩子由於家庭教育方式不同,他們在集體中常常表現爲以自我爲中心,不能與人和睦相處等,這些行爲阻礙了幼兒社會性情感的發展。因此,我設計了一節培養幼兒合作意識的教育活動——合作力量大。

教學目標:

1、在遊戲活動中引導幼兒體驗團結合作的重要。

2、幫助幼兒在遊戲中獲得合作的直接經驗:培養合作精神

3、參與集體活動,感受到集體力量大。

教學準備:

1、懸掛果子的果樹(果子有高有低),水果籃兩個,果盤8個。

2、各種易拉罐、塑料瓶、膠合板,彩旗兩面。

3、錄音帶,背景圖一幅。

教學過程:

一、合作的重要

1、教師:“秋天到了,教師帶你們到果園裏去摘果子。

2、幼兒隨音樂進入場地摘果子,教師引導幼兒合作摘。

3、幼兒休息,教師提問:你們是怎樣摘到高處的果子的?(引導幼兒說出每組摘果子的方式)

二、集體的力量大

1、教師請一名男孩,幾名女孩把各自摘到的果子分類。

2、提問:爲什麼男孩子分得慢,女孩子分得快?

(男孩人少,女孩人多)啓發幼兒說出:“一個人的力量小,集體的力量大、”

3、教師提議爲水果蓋儲藏室。提問:工人叔叔是怎樣蓋樓房的?(引導幼兒說出大家一起幹)

4、教師提供材料,啓發幼兒商量怎樣用這些材料來蓋樓房、

5、幼兒分成男、女兩組合作蓋樓房(體驗合作成功的喜悅)

三、團結合作

幼兒遊戲:搶救難民

方法:幼兒分組蹲下,一個摟一個腰形成一條船,向前行進搶奪小紅旗。

四、活動延伸

啓發幼兒一起合作(拼、畫、粘貼)。

活動設計評析:

這是一個充滿人情色彩的活動設計,充分體現了以幼兒爲主體,教師是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啓發者的角色,幼兒在愉快的活動中潛移默化的感受到了集體的力量。它主要表現爲以下幾個特點:

一、情境導入,自然親切。

教師巧妙地設計了秋天到了,帶孩子們到果園裏摘果子的情景,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遊戲活動,體驗感受。

讓孩子動腦筋想辦法,摘到高處的果子,又去分果子,蓋水果儲藏室。這一連串的幾個活動,使幼兒多次體驗到大家合作獲得成功的喜悅,最後又用遊戲“搶救難民”結束遊戲,再一次體驗到活動的快樂。

三、材料豐富,真實形象

課一開始,教師在牆面設計了一個非常大的樹,樹上結滿了豐碩的果子,幼兒可分成幾組一起去摘果子,爲每一個幼兒提供了參與活動的機會。在爲果子蓋儲藏室時,教師又爲幼兒準備了多種材料,幼兒用這些材料能搭一個很大的儲藏室,像真的一樣,從而更加深了幼兒對活動的感受,體驗到了合作的快樂。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積累有關轉動的經驗,瞭解轉動是運動的一種方式。

2、發現轉動的很多有趣的現象,感受現代科技給人們帶來的方便,有發明創造的慾望。

3、爲自己和同伴的成功而高興。

二、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有坐過轉椅、旋轉木馬的經驗;

2、每組一份操作材料:筷子、輪子、塑料玩具、繩子、小碗、傘、蓋子等。

3、學具:陀螺、電風扇、發條玩具、鐘錶等。

三、活動過程:

1、通過操作,讓幼兒初步獲得有關轉動的經驗。

(1) 師:(猜謎)說它是輛車,可它不是車,風兒一吹來,腦袋隨風轉。猜猜是什麼?

出示風車(你是怎麼猜出來的?)

(2) 幼兒探索操作,鼓勵幼兒發現轉動的箇中有趣現象。

師:除了風車能轉,你能想辦法讓籃裏的東西轉動起來嗎?邊玩邊看,看看你能發現什麼有趣的現象?(幼兒操作)

(3) 交流,鼓勵幼兒將自己的發現大膽地告訴同伴,並請想法奇特的孩子來演示。

2、通過遊戲,讓幼兒發現轉動是運動的方式。

(1) 你能不用籃子裏的東西,讓自己的身體也轉動起來嗎?

(2) 試試看看你的身體有那些部分也能轉動起來,玩的時候要注意安全,不要弄傷了自己和小朋友。(幼兒交流)

(3) 如果我們身體的一些部分不能轉起來,行不行?

小結:我們的身體真了不起,有很多的部分都能轉動起來,讓我們做事、運動更靈活。

3、遊戲“找一找“:感受轉動給生活帶來的方便,進一步激發幼兒對轉動的興趣及創新的慾望。

找一找我們周圍有什麼東西也能轉起來,方便了我們的生活,想一想轉動能帶給我們生活什麼好處?(幼兒自由地尋找、探索、發現、交流)

四、活動延伸:

師:如果你是小小發明家,你還想讓什麼東西轉起來,轉動以後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好處呢?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藉助圖畫豐富想象力,想象圖畫書的內容。

2、體會故事的幽默詼諧,感受故事的趣味和溫暖,體驗分享的快樂。

3、激發閱讀圖畫書的興趣。

活動準備:

繪本PPT、圖片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1、(出示大灰狼的圖)這是誰呀?你讀過和大灰狼有關的故事嗎?是啊,大灰狼有尖尖的牙齒,鋒利的爪子,經常要吃小動物,看到他,我們都有點兒害怕。

2、這就是故事中的大灰狼,他有個特別好玩得名字,叫——烏魯。趕快叫他一聲吧。烏魯又是一隻怎麼樣的大灰狼呢?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故事吧!

二、理解故事內容

睜大眼睛仔細看,故事開始了。

發現小豬

1、有一天,大灰狼烏魯走進午睡林。你們知道這兒爲什麼叫午睡林嗎?

2、你們看,他發現了什麼?烏魯看到滿地的小豬,心裏高興得不得了。你從圖上哪裏看出他的高興?(睜大眼睛、咧開嘴巴,握緊拳頭)嗯,能把圖畫看得那麼仔細,真了不起。

3、烏魯那麼高興,他又是怎麼說的呢?

4、烏魯怕吵醒了小豬,小聲地數了起來,我們也跟着烏魯來數一數吧!哎呀,這裏還有一條小豬的腿,哈哈,那裏還有一個小豬的大腦袋呢!那麼多小豬,橫七豎八地躺着,怪不得烏魯數啊數啊,怎麼數也數不完。

5、烏魯幹什麼去了?你是怎麼知道的?你們現在就是烏魯了,一邊跑一邊說?你來說(出卡片:今天運氣怎麼這麼好)

6、烏魯烏魯,你爲什麼覺得自己運氣好呢?烏魯看到好吃的小豬,沒有一個人獨自享受,他要把這個天大的好消息告訴自己的朋友。

通知朋友

(一)聽講故事

1、烏魯來到好朋友哇嗚的家。烏魯要把好消息告訴哇嗚,他舉起榔頭一樣的拳頭,用力敲門。(老師做敲門的動作)誰來給我配音?

2、一邊敲門,烏魯一邊迫不及待地說(老師讀下去),剛說了這麼一句,(聽聲音)讀:嘎吱,門就開了。

3、哇嗚來開門了,他端着一大鍋咖喱蘑菇,哇嗚是怎麼說的?烏魯想說的是黑壓壓的一片(小豬),可哇嗚以爲他要說的是黑壓壓的一片(蘑菇),他們說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4、你們快來看,兩隻大灰狼一起吃起了咖喱蘑菇。

5、臨走前,哇嗚還送給烏魯很多咖喱蘑菇,烏魯高興地說(生一起讀詞卡:今天運氣怎麼這麼好)

6、烏魯覺得自己運氣真好,他把肚子吃得飽飽的,就把小豬的事給忘了。

(二)猜講故事

1、告別的咕嚕嚕,烏魯又來到了好朋友貝羅的家,請聰明的你們來猜猜,接下去,會發生什麼事?

2、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他猜想得對不對?猜對了,就給自己鼓鼓掌吧!(師生合看故事)

3、都被你們猜着了,你們的本事可真大。這一回,貝羅請烏魯一起吃,他們有滋有味地吃着油炸餅——呱嘰呱嘰。呵呵,可愛的烏魯呀,又把小豬的事給忘記了。

尾聲

1、晚上,烏魯在家裏幹什麼呢?烏魯簡直就成了個美食家,左手拿着勺子,右手舉着叉子,張開大嘴巴,享用着這些好吃的。讓我們也來做一回大灰狼烏魯吧!(一邊吃美食,一邊回顧聲音)我想來問問你們這些美食家,一邊吃着好吃的,一邊心裏在想什麼呢?(真好吃,今天運氣怎麼這麼好)

2 、就在烏魯開心地吃着晚餐的時候,午睡林裏的小豬們打着哈欠,都醒過來了。你們猜,他們在說些什麼?小豬爲什麼覺得自己的運氣好呢?其實這些貪吃貪睡的小豬還不知道,他們今天最最運氣的是什麼?誰來告訴小豬呀?

3、晚餐吃了一半,烏魯終於把小豬的事想了起來。故事的結果會怎麼樣呢?(哈哈,小豬全都不見了。)

三、討論活動

1、故事講到這裏就結束了。故事中的大灰狼烏魯結果沒有吃到小豬,你們還覺得他的運氣好嗎?

2、以前讀到的故事裏,大灰狼總是齜牙咧嘴,吃掉小動物,特別可怕。讀了這本圖畫書,你們是不是有點喜歡上了這隻大灰狼?爲什麼喜歡呀?

看來烏魯今天的好運氣還不止是吃到了朋友送的美食呢!烏魯忘了吃小豬,少做了一件壞事情,讓我們這麼多小朋友都喜歡上了他,你們說,他今天的運氣好不好呀?

3、如果讓你給這本圖畫書取個名字,你想取個什麼名?今天的課上到這裏就要結束了,老師真想說:我今天運氣怎麼這麼好,認識了你們那麼多新朋友。讓我抱抱你們這些好朋友好嗎?孩子們,生活中,只要善於發現,好運氣就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

《今天運氣怎麼這麼好》

□日本 宮西達也 圖/文

有一天,大灰狼烏魯走進午睡林。小豬們正在睡午覺呢。

“哇——這麼多!今天,運氣怎、怎麼這麼好呢!”

他怕吵醒小豬,小聲地數了起來:“1只,2只,3只,4只……

噓,小聲點,別讓小豬們聽見了。

數啊數啊,可怎麼數也數不完。“這麼多,我一個人也吃不過來呀。今天,運氣怎麼這麼好呢!嘻嘻嘻嘻……對了,我去告訴大家。”烏魯笑嘻嘻地跑開了。

烏魯來到好朋友哇嗚的家。

咚咚咚咚!

“哇嗚,你在家嗎?我到午睡林這麼一看,你猜怎麼樣,黑壓壓的一片……”

剛說了這麼一句,嘎吱,門就開了。

“長着黑壓壓的一片蘑菇,是吧?我剛纔還去午睡林採過蘑菇哪!你看,我做了一鍋香噴噴的咖喱蘑菇。烏魯,咱們一起吃吧!”哇嗚笑眯眯地說。

說完兩隻大灰狼啊嗚啊嗚“好吃!好吃!”

“這麼多牛奶和蘑菇,太好吃了!”

然後,哇嗚又送了他好多咖喱蘑菇,“要是喜歡,就帶回家去吃吧!”

烏魯笑眯眯地走了“呵呵呵,今天,運氣怎麼這麼好呢……啊,對了,忘記告訴他小豬的事了……算啦,去咕魯魯家吧。”

咣咣咣!

“咕魯魯,你在家嗎?

我去午睡林的時候,發現了一個祕密。你猜……”

剛說到這兒,嘎吱,門就開了。

“我也在午睡林裏發現了一個祕密,那裏結了好多蘋果。所以,你看,我做了蘋果派。來,咱們一起吃剛烤好的蘋果派吧!”咕魯魯開心地說。

說完兩隻大灰狼吧唧吧唧。

“好吃!好吃!”

“蘋果烤得軟軟的,太好吃了!”

吧唧吧唧。

然後,咕魯魯又送給他好多蘋果派,“你帶回去吃吧!”

烏魯笑眯眯地走了。“今天,運氣怎、怎麼這麼好呢……啊,又忘了告訴他小豬的事啦……算啦,去貝羅家吧!”

叮——當!

“喂,貝羅,你在家嗎?告訴你,午睡林裏有好多……”

剛說到這兒,嘎吱,門就開了“我也在午睡林裏挖到了好多白薯。我用白薯做了香噴噴的油炸餅。來,烏魯,咱們一起吃吧!”貝羅開心地說。

說完,兩隻大灰狼呱嘰呱嘰“好吃!好吃!”“又酥又軟,太好吃了!”

呱嘰呱嘰!

臨走的時候貝羅又送了他好多油炸餅,“我做了好多呢,你拿回去一些吧!”

“今天,運氣怎麼這麼好呢!”

烏魯抱着一大堆好吃的笑眯眯地回家了。“嘿嘿嘿嘿……今天,運氣怎麼這麼好呢!不過……我好像忘記了一件什麼事?算啦,管他呢,開吃啦!”

當夜幕降臨,滿天的星星不斷閃爍的時候,所有的小豬終於睡醒了,他們伸着懶腰,打着哈欠。“啊!——”

小豬們打着大大的哈欠,爬了起來“啊——睡足了。”“蘋果真好吃,肚子飽飽的。”“睡得好香啊。”“今天,運氣可真是好啊。走,咱們回家吧!”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大灰狼終於想起來了。於是,他顧不上香噴噴的飯菜,風一般地跑向午睡林。可是,小豬們早已經走光了。

第二天,哇嗚、咕魯魯和貝羅都來到了烏魯的家,他們說:“你昨天不是說午睡林裏有一個祕密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操作、探索,學會正確使用電池的方法。

2、幼兒學習用記錄卡和語言來表達操作結果。

3、積極參與探索活動,體驗成功的快樂。

4、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5、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孩子認識電池在物品中正確的安裝方法。

難點:找出玩具不會動的原因和修好玩具的方法,總結規律。

活動準備

1、教師與幼兒共同收集各種不同的電動玩具以及其配套的乾電池。

2、取出一半電動玩具的電池。

活動過程

1、激趣導入:出示電動玩具,激發第一次探索的興趣。

2、自主探索:裝上電池玩具是否會動。

採用了直接操作方式進行探索,通過玩一玩滿足幼兒探索事物本質特徵的願望

3、經驗傳遞:正確安裝電池的方法。

我用集體教學的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我融進參與法、發現法誘發幼兒探究的興趣,並進行應驗的驗證,從而達到目標1,突破重點。

4、經驗梳理:玩具不會動的原因——A、沒裝電池;B、沒裝滿電池;C、電池大小不一樣;D、電池裝反了。通過裝一裝、找一找、記一記、說一說的形式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判斷能力,達到目標2,解決難點。

5遷移經驗:幼兒尋找身邊哪些小家電需要電池,並用今天所學經驗裝上電池。進行再次探索。從而達到目標3。

活動延伸:

教育活動的結束不是學習的結束,而是探索的開始。所以,我把活動作了進一步的延伸:讓幼兒回家尋找哪些小家電需要電池,並用今天所學經驗裝上電池。通過繼續體驗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分析、動手、創造能力,從而萌發幼兒愛科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反思

幼兒好玩,注意力容易分散,爲了更好地激發他們的好奇心,給幼兒創造一個可以供探究的環境,活動中我把場地佈置成一個玩具廠,讓幼兒在這一環境中自由去玩玩具,讓幼兒與幼兒,幼兒與老師之間都可以暢所欲言,各自發表自己的意見。活動中我讓幼兒自由摸一摸,拆一拆,玩一玩這些玩具,找出這些玩具都有一個什麼共同的特點,並在玩結束以後,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好朋友和老師。這樣的的活動可以讓幼兒帶着目的去玩,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活動中,大部分的幼兒都知道電動玩具不動是因爲沒有電池的原故。接着在幼兒初步瞭解電池作用的基礎上,要讓幼兒學會正確使用電池,我就先請幼兒開始去給沒有電池的電動玩具安裝電池,激發幼兒積極參與的興趣,通過再一次的操作去發現問題:爲什麼有的人電池安裝進去了玩具仍無法動起來?這時我在旁邊給他們提出建議,讓他們去看看玩具會動的小朋友,他們的電池是怎樣安裝的?由他們觀察出來的結果引入到觀察電池的外部特徵,如請玩具不動的幼兒想一想:你用的電池是怎樣安裝的?你安裝電池跟別人有什麼不一樣?再請玩具會動的幼兒示範安裝電池。通過這些提問,讓幼兒注意觀察、別人,發現自己與別人的不同之處,培養他們的觀察讓他們講述自己的意見,這樣就可體現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性。

電池——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十分普遍,幼兒經常能夠接觸到它,如玩各種的電動玩具、遙控器等等,而對於電池的神奇力量,幼兒感到很新奇,也很有趣,爲了激發他們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慾望,培養他們樂於嘗試、勤於動手的習慣。設計了嘗試性、操作性和探索性較強的嘗試學習活動——好玩的電動玩具。活動主要通過讓幼兒各種各樣的玩具和不斷地探索,一步步地揭開電池的各種祕密,讓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認識電池並學會安裝電池的方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將不同形狀的物等分的方法,感知整體和部分的關係。

2、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萌發對等分的興趣。

活動準備:

1、 綵帶一條,剪刀,提供每個幼兒不同形狀(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的紙。

2、作業紙,卡:二等分、四等分

活動過程:

一、學習將物體二等分,初步感知二等分的含義。

1,出示禮物袋:喜羊羊送來的禮物,接電話。

2,教師先從禮物袋裏出示--綵帶,提問:把這根綵帶送給我們班最乖的兩個乖孩子,那怎樣分才能使兩個乖孩子拿到的綵帶一樣長呢?

A、請個別幼兒上前操作。

B、教師是否講綵帶兩頭對摺,剪成一樣長短的兩根綵帶,幼兒初步感知二等分的含義,得出結論:二等分

二、幼兒探索將不同形狀的圖形進行二等分,進一步感知而等分的含義。

1、逐一出示不同形狀的物體,在黑板上展示,發放每人不同形狀的物體,幼兒操作探索。

小結:將正方形、長方形的紙對摺,就可以折出兩個相同的長方形。

幼兒繼續探索還有什麼方法。

小結:還可以角對角對摺,就可以折出兩個相同大小的三角形。

2、每人一把剪刀,將物體二等分剪開,比較和感知整體和部分的關係。

三、在二等分的基礎上,探索四等分的方法;

1、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引導幼兒在活動過程中德經驗分享、交流。

2、比較四等分後的圖形和原來的圖形有什麼不一樣?

四、作業紙:練習。隨音樂出活動室。

課後反思:

新《綱要》指出:科學教育的價值趨向不再是注重靜態知識的傳遞,而是注重兒童的情感態度和兒童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活動內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引導幼兒向最近目標發展區發展。大班的孩子喜歡探索,喜歡嘗試,對於動動,做做,非常感興趣,於是我根據幼兒興趣、需要以及年齡特點擬定了我本次活動目標。整個活動我沒有任何灌輸形式的教法,而是採取鼓勵幼兒主動積極探索、同伴間互相學習的方法達成教學目標。雖然整堂課的時間顯得稍微長了一些,但小朋友們始終保持着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慾望,引導他們發現等分多種的方法達到了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但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小朋友操作的材料比較多,上課的時間也顯得比較長了。如果讓孩子分組操作那孩子的合作能力也可能會在其中表現出來。

1、在活動第一環節的操作後可以不用在再次去強調多種等分的操作方法,然而顯得有的重複。

2、由於在平時也沒多時間給孩子去操作紙工,所以在操作中顯得有點不聽指揮就一味的操作中練習,動手能力有點差。在以後教學中,孩子的動手方面能力也不可疏忽。

所以我在今後的工作中還有很多的地方要去琢磨和發現。要想成爲一個全方面合格的老師還要不停的去學習,不停的去鍛鍊。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讓幼兒發現許多植物放在水中都能生出根,感受植物的生命力。

2.通過探究與實驗,瞭解根的作用(能喝水)並發現植物的根是不同的。

3.培養幼兒愛觀察、喜探索的精神及熱愛自然、珍愛生命的美好情感。

4.培養幼兒樂意在衆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5.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觀察記錄,比較不同植物的生長變化及吸水情況。

難點:觀察瓶子裏的水位,討論水到哪兒去了。

活動準備

1.各種常見的植物(如:帶根的白菜、蔥、蒜、芹菜等)

2.透明容器(如:果凍杯、可樂瓶等透明無色容器)

3.記號筆、記錄表

活動過程

(注:此活動過程需跟蹤觀察、比較,才能得出結論)

1.導入:

提問:你們都見過那些植物?名字叫什麼?形狀怎樣?見過它們的根嗎?

2.組織幼兒討論:“用什麼辦法能知道植物的根長的是什麼樣子呢?

3.採納幼兒意見,一起種植植物(將幼兒尋找來的植物放入裝水的容器中)

4.老師幫忙用記號筆在透明容器上畫上刻度,觀察水位變化,看看小植物每天各喝幾格水?從而發現根有吸水的作用。

5.在記錄表中記錄植物每天的變化(植物的生長及水的多少)

6.這些植物都能生出根嗎?你看到了嗎?它們像什麼?你見過沒有?

7.粗根和細根吸水一樣多嗎?

結論:經過將近四周的觀察、比較、記錄,孩子們找到了答案:白菜的根又細又密,像老爺爺的鬍子;蒜的根密密的,像小朋友的頭髮;芹菜的根又粗又長像老鼠的尾巴......並且,孩子們通過透明容器上的刻度發現,小植物的根最大的作用是能“喝水”,而且根越大越粗喝水越多。

延伸:

在自然角中種植多種植物讓幼兒觀察、比較,進一步加深對植物根的作用的認識並利用春遊、植樹節等活動教育幼兒熱愛自然,愛護植物及瞭解植物根系的發達程度和根的穿透力。

教學反思

本節課中通過幼兒種植、觀察、記錄瞭解了植物的根、葉等生長變化過程。

首先我借用孟若愚小朋友的問題,引導組織幼兒種植,通過區角材料投放,讓幼兒自由探索、討論,使課程能真正追隨幼兒發展的一種思維。在教學中我學會發現-——發現幼兒喜歡的感興趣的事物;學會尊重——尊重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尊重幼兒的個性;學會支持——支持幼兒的探索行爲。及時地捕捉到了孩子感興趣的事,並能即時迴應。把個別的問題變成大家的疑惑,吸引更多的孩子有探索的興趣。

其次,我能尊重孩子。孟若愚是一個很有個性的孩子,我想:如果我當場就把答案告訴大家的話,她肯定還會追根問底,而且其他孩子們也可能似懂非懂,。在這個案例中,我覺得自己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鼓勵孩子們一起動手、動腦、觀察,讓孩子們在知識技能等方面得到了自主發展。

本活動中對幼兒情感教育稍欠缺,課後老師反響還好。總之,生成課實施的過程,是專業化水平提升的過程。我們要努力轉變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爲,機智地處理“預設”與“生成”的關係,在“生成活動”中體現自己的教育智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來源: 在主題活動“我想飛”實施的過程中,孩子們對飛的概念有了明確的認識,他們通過自己的收集資料、交流探討等形式瞭解了哪些東西是能飛的,哪些東西是不能飛的,爲了讓這些零碎的東西整合爲孩子自己內心的經驗,我覺得有必要來把它設計成一個完整的集體活動,讓孩子通過活動來有所提升。另外,大班幼兒已經基本能單獨進行圖形、事物的一級分類,但是對二次分類可能就會出現困難。而且由於幼兒各方面的發展還不成熟,他們對某一事物也許明白,卻無法從具體轉化爲自己內在抽象的概念,所以通過活動我希望他們能把自己對事物的外部特徵的認識轉爲內在的、有規律的思考。

目標:

1、學習按物體的某一特徵分類後,再按另一特徵重新分類,或對已分的兩類物品再次分類。

2、提高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

分析:這兩個目標中蘊涵了數學能力的培養、主動探索的經驗獲得和對事物歸納總結的`能力的提高,體驗了目標的綜合性和層次性。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放在“培養幼兒發現、觀察比較、歸納事物的能力”;難點是“如何讓幼兒理解包含關係”。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來突破本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也就是我的活動過程:

準備:

1、繪製12張實物卡片。

2、師幼共同收集各種小件商品的包裝,並貼上價格標籤。活動前將商品陳列在一個貨架上,並用布蓋好。

過程:

1、 會飛和不會飛。

――我們已經認識了許多會飛的東西,老師這裏有許多卡片,要請小朋友看一看是些什麼東西,然後把他們分成兩個部分。

――教師逐一出示卡片,幼兒指認後進行第一次分類,並說明分類的標準。(會飛的和不會飛的)

――請幼兒爲這兩個標準設計簡單明瞭的符號標記。

實錄:由於幼兒已經有了前一階段的收集資料以及交流探討的過程,所以在這個環節中孩子表現出了相當高的一致性,沒有什麼疑惑。但是,當請孩子們爲這兩個標準來設計符號標記時孩子們有些困難,他們都會用語言來表達“會飛的和不會飛的”,卻不知道怎麼用符號來表示。於是,我就多增加了一個環節,讓孩子們來進行充分的討論、交流。孩子們各抒己見,張健說:“我畫一個翅膀表示會飛的,畫腳表示不會飛的。”可是馬上就有聲音反駁了:“會飛的也有腳的。”原來是見多識廣的包誠。聽聽他的意見吧:“我也畫翅膀表示會飛的,不會飛的就在翅膀上打個叉。”這個方法得到了大多數孩子的認同。可是,善動腦筋的華銳超小朋友有自己的想法:“我想畫一隻小鳥表示會飛的,畫一隻小雞表示不會飛的。”真好呀,我及時地給予他鼓勵和讚賞的掌聲,有了他的影響,很多孩子說出了不同的符號,有的說畫飛機表示會飛的,畫汽車表示不會飛的;有的說畫星星表示會飛的,畫小草表示不會飛的……各種不同的思維火花進行碰撞並激發出更加強烈的創想之火。

分析:在數學教育中,討論是一種常用的方法,但是,討論的時機選擇在操作的不同時間,就會對幼兒的具體操作及思維活動起不同的作用。另外,分類標準的表達不僅僅侷限於孩子的操作和語言,我們都知道孩子有一百種語言,怎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孩子的思維,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成了我們老師現在不斷追求的教育效果。所以,通過這樣的一個討論,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將是一個豐富多采的表達方式的體現。

2、天生的和人造的。

――這12張卡片還可以換一種分的辦法。怎樣分呢?

――教師出示“天生的和人造的”兩種標記圖“人和機器人”,啓發幼兒注意這些物體有的是天生的,有的是人造的,按此標準重新進行分類。

――請個別幼兒上來操作,集體檢驗,明確分類的標準。

分析:幼兒對剛纔的“會飛的和不會飛的”理解上比較直觀形象,但對現在的“天生的和人造的”可能就缺乏一點經驗,理解上不是很容易,正因爲這樣,老師纔會出示標記圖,讓孩子有一個更清晰的思路。更何況,要讓孩子從剛剛的一個分類標準轉換到另一個完全不同又不甚理解的分類標準上去,對他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困難,現在有了標記的提示,無疑給孩子降低了難度。

3、超市管理員。

――小朋友學會了分卡片的本領,超市裏的叔叔阿姨要請你們幫忙整理商品。

――揭示貨架。超市裏有哪些商品?每種商品的價格是多少?

――按物體的一個特徵分類。這些商品一樣嗎?請把一樣的放在一起。

――幼兒進行第一次分類活動,並說明分類標準。(用途)

實錄:孩子們最喜歡動手操作,有的小組的合作能力也非常強,在操作前他們就商量好了分類標準的標記圖,並記錄了下來,如有的畫了一張嘴巴表示吃的東西,畫了一隻手錶示用的東西;有的乾脆就畫了實物來表示各自不同的意思。他們把標記圖貼與櫃子的不同層次,並按照標記圖來進行分類擺放。操作過程基本上沒出現什麼問題。但是有的小組卻缺乏合作性,如周燁康、貢豪傑等,能力強的只顧着自己操作,不讓別人幫忙,能力弱的想去做卻被“拒之於門外”,導致無所事事,只能到其他小組“溜達”、“搗亂”。

分析:合作是一個社會人所必須具備的良好的素質和能力。合作能力是個體成功的決定性因素。但是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本身與同伴合作的機會就相當少,所以我們老師就要多創造這種機會讓孩子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並提醒孩子一些具體的“如何合作”的方法,逐漸的加強孩子的合作能力。

――再按另一特徵給已分的物體進行第二次分類。這些分好的商品還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嗎?能給他們再分一次嗎?

――請兩名幼兒操作,並相互交流分類標準。

――全體幼兒檢驗分類結果,再次明確分類標準。

實錄:由於剛纔有了給卡片分類的經驗侷限,導致孩子只會給這些物品重新指定一個分類標準重新爲他們分類。所以,在這個環節中,一度非常地混亂,孩子沒有意識在已分好的物品中再去分,而是又混合在了一起。只有兩個小組的孩子進行了二次分類:吳子昊一組的孩子馬上發現了商品上的價格標籤的祕密,他們趕緊把一元的分在了一起,兩元、三元、五元依次類推;包誠一組的孩子沒有按照價格來分,而是更加細化,把吃的東西里面的喝的飲料類分了出來,可真夠仔細的。我請吳子昊一組的孩子來介紹他們的分類標準,也把他們的經驗傳授給更多的孩子。並請孩子用語言來完整地表達自己的分類過程:如價格是一元的吃的東西有哪些?依次類推。接着我讓孩子再去操作一遍,這一次孩子的思路清晰了,每個小組都能有序地進行二次分類。

分析:在數學教學中必須強調讓幼兒親手操作材料,在實際的操作中探索和學習,獲得有關數學概念的感性經驗。幼兒只有在“做”的過程中,在與材料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纔可能對某一數學概念屬性或規律有所體驗,纔可能獲得直接的經驗。在這個活動中,我們利用生活中孩子經常接觸到的物品,通過自己動手擺弄後,嘗試找到分類的方法,並進行經驗歸納。我想,在幼兒階段,數學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融合於生活,爲生活服務的,利用生活中的物品來分類不僅理解了二次分類的含義,更在無形中培養了孩子的自我服務、整理物品的能力,更豐富了孩子的生活經驗。

活動後的感受:在活動過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教師在幼兒學習過程中要做到面向全體,注意個別差異,讓每個幼兒在各自不同水平上有所提高。根據幼兒的能力差異,引導能力強的幼兒先觀察,再嘗試找出最好的分類方法,引導能力弱的幼兒在逐個嘗試後,得出二次分類的特徵。另外,需要更加重視的是孩子合作能力的培養和小組合作型學習的模式,也是需要不斷探討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很幸運能在12月份的新教師培訓中觀摩了區數學組顧美娟老師組織的大班數學活動《超市整理員》,這節活動主要是探索統計的方法。現在對大班的課程不是很瞭解,正好藉此機會多學習。到了大班,幼兒已經接觸過初步的統計,同時大班幼兒的合作能力顯著增強,因此,教師設計了《超市整理員》一節活動。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數學又能反作用於數學。這節活動來源於生活中常見的超市,這既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又能對幼兒的生活經驗提供一些幫助。

在活動目標方面,該活動目標有三條,分別是

1、初步探索統計的方法,學習按物體的特徵分類、計數和分析。

2、能積極思考、大膽嘗試,並樂意表達自己對統計的理解和想法。

3、能小組合作進行統計,體驗合作遊戲的樂趣。以認知爲主,讓幼兒在探索的過程中學習按物體的特徵分類、並對分類的物體進行計數和分析。活動以遊戲的方式進行,在情感目標中讓幼兒體驗遊戲的樂趣,同時融入了社會性學習的成分,讓幼兒在合作中完成統計與分析。

整個過程設計的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

首先是讓幼兒擺弄雪花片,雪花片是從一維度分類,對於大班幼兒來說挑戰很小,因爲活動重點是統計與分類,所以一維度分類的物品降低了材料對幼兒的干擾。當幼兒操作後,教師與幼兒一起了解記錄方式,幫助幼兒熟悉記錄單。教師觀察幼兒不同的分類方式,並請有代表性的幼兒介紹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這將幼兒個體操作經驗拓展爲集體經驗,給幼兒的同伴學習提供了支持。

當幼兒統計完雪花片的數量後,教師引導幼兒更深入、細緻地對統計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不同顏色雪花片之間的數量關係。引導幼兒用分一分、數一數、比一比的方法發現每種顏色的雪花片各有多少個,哪種多,哪種少。幼兒在熟悉統計的基礎上,參與到超市整理員的遊戲中,將統計與分析的經驗遷移到遊戲中,同時進一步鞏固幼兒對數據的統計分析的方法。在遊戲中,幼兒分爲不同的組,對吃、穿、玩、學習用品四類物品進行分類統計。教師在活動中將活動要求前置,讓幼兒更加明確遊戲的目的。

在遊戲結束後,師幼一起對統計的結果進行驗證與分析。在集體分析時,教師將不同的操作單與全班幼兒進行分享,幫助幼兒拓展經驗,同時也是複習鞏固的機會。在活動中遇到了連加,這是更難的數學計算,甚至超出了幼兒的認知範圍,爲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使用了計算器,在計算器的幫助下,師幼一起驗證了各自統計結果的總和。分析數據除了從物體總和的角度,還從比較多少的角度,幫助幼兒學會對數據進行全面的分析。

對數據統計、分析的方法與技能學會後,幼兒就能遷移這些經驗,在其他各種活動中使用這些方法,對遇到的數據進行全面的統計分析,這也爲幼兒以後數學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設計背景

天宮一號成功上天,孩子們從電視上也知道這個信息,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孩子們的學習課本上也有“神五成功發射”的內容,因此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認識火箭,瞭解發射基本環節;

2、 初步瞭解我國衛星發射水平,激發幼兒愛國情感;

3、 能繪畫或者摺紙火箭。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火箭,瞭解發射基本環節,激發幼兒愛國情感。

難點:能繪畫或者摺紙火箭。

活動準備

我國多次衛星發射視頻,航天員楊利偉的照片、圖畫紙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

師生談話,觀看“天宮一號”發射視頻,激發興趣,引入活動。

二、基本環節:

1、教師介紹“天宮一號”發射基本情況。

2、觀看“神五”、“神六”發射視頻,教師進行簡介,讓幼兒感受祖國的強大,激發幼兒愛國熱情。

3、認識著名航天員楊利偉。

三、結束環節:

幼兒閱讀課本。

四、活動延伸:

幼兒進行繪畫或者摺紙火箭,到戶外玩火箭。

教學反思

1、課前對幼兒感興趣的點沒有把握準。在活動中,幼兒的興趣在與看視頻,對教師的介紹沒有興趣。

2、在活動中,師幼互動不足,教師講的過多,幼兒沒有充分表達的機會。

3、幼兒活動時間不太充足。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