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袁隆平骨灰今日在長沙安葬

袁隆平骨灰今日在長沙安葬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袁隆平骨灰今日在長沙安葬,今天上午,“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追思會暨靈骨安放儀式在長沙市唐人萬壽園陵墓舉行。袁隆平骨灰今日在長沙安葬。

袁隆平骨灰今日在長沙安葬1

今日(11月15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院士骨灰安葬儀式在長沙唐人萬壽園陵墓舉行。

這位將一生都貢獻在雜交水稻事業的偉人,將長眠於他熱愛的土地上。

袁隆平骨灰今日在長沙安葬

今日9點38分,將由湖南省農科院主辦袁隆平院士追思禮,展開對老先生的深情懷念,及近期科研成果進展的分享。

袁隆平院士家人和生前的同事、學生等前來送別。

自1960年發現“異形水稻”後,袁老將其後半生都貢獻在“雜交水稻”的研究上。將提高畝產,克服鹽鹼作爲其終身奮鬥目標。

年屆90,依然親自下地查看水稻長勢,帶領年輕人繼續爲糧食持續穩定增產做出了新的貢獻。

袁隆平骨灰今日在長沙安葬 第2張

今年5月22日,袁隆平院士不幸與世長辭。

舉國哀悼的同時,長沙市又重現了“十里長街送偉人”的壯美場景。袁老一生爲國爲民,國許你以榮耀,民以感恩之心爲你送別。

有些人的偉大,是讓我們忘了他們也有生老病死:但或許就是這種偉大,讓他們永存。

此後今日,一粥一飯當思袁公;一絲一縷當念先人!

袁隆平骨灰今日在長沙安葬2

今日上午,“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追思會暨靈骨安放儀式在長沙市唐人萬壽園陵墓舉行。湖南農科院爲袁隆平院士舉辦追思禮,會場上的U型大屏幕展現了袁隆平在攻關雜交水稻工作中的感人場面及獲得的榮譽。各地羣衆趕來送袁隆平院士最後一程,長沙市各界代表紛紛前來哀思袁隆平院士。

袁隆平骨灰今日在長沙安葬 第3張

袁隆平院士被譽爲“雜交水稻之父”,他於19 64年開始研究雜交水稻,經過多年科研攻關,他和團隊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利用水稻雜交科學規律提高水稻產量的科學家。通過無數次試驗失敗,他和團隊成功選育了世界上第一個食用高產雜交水稻品種“南優2號”。

他的研究成果在獲得確認後,1976年起,雜交水稻在全國大面積推廣種植,這使得我國水稻產量大幅提升。袁隆平院士用一生追求“讓天下人都吃飽飯”的偉大目標,他帶領團隊在原有的成果基礎上開展超級雜交稻攻關,通過不懈努力,他讓水稻的畝產量不斷創下新的記錄。

袁隆平骨灰今日在長沙安葬 第4張

2021年5月22日,這位爲世界糧食安全做出巨大貢獻的老人與世長辭,享年91歲。他人生的最後時刻還不忘關心雜交水稻事業的發展,對於新的攻關項目,他一直掛念在心。他的學生不負衆望,接過他的“衣鉢”,繼續在雜交水稻科研的道路上奮勇前進,不斷取得新的成果。

2021年9月28日,我國第三代雜交水稻新組合“三優2號”實現了超高產新成果,在四川省米易縣種植的“三優2號”水稻,平均畝產達到了1085.99公斤。10月17日,在湖南衡陽縣種植的“三優1號”雙季稻週年畝產達到1603.9公斤。10月26日,海南省三亞市崖州區(壩頭)南繁公共試驗基地,雙季稻測產結果爲1586.86公斤,也實現了雙季稻畝產1500公斤的攻關目標。

在袁隆平院士的帶領下,我國雜交水稻畝產量不斷創出最高紀錄。

袁隆平骨灰今日在長沙安葬3

追憶千里稻香,致敬不朽豐碑。今天上午,“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追思會暨靈骨安放儀式在長沙市唐人萬壽園陵墓舉行。這位一生研究水稻、根植於泥土的老人,長眠在他深愛的土地上。在悲傷和思念中,袁隆平院士家人和生前的同事、學生等前來送別。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旭、羅錫文、鄒學校、劉仲華、劉少軍出席儀式。

袁隆平骨灰今日在長沙安葬 第5張

袁隆平是我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地利用水稻雜 種優勢的`科學家,被譽爲“雜交水稻之父”。他衝破經典遺傳學觀點的束縛,於19 64年開始研究雜交水稻,成功選育了世界上第一個實用高產雜交水稻品種“南優2號”。雜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國大面積推廣應用,使水稻的單產和總產得以大幅度提高。20多年來,他帶領團隊開展超級雜交稻攻關,分別於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實現了大面積示範每公頃10.5噸、12噸、13.5噸、15噸的目標。最新育成的第三代雜交稻叄優一號,2020年作雙季晚稻種植平均畝產達911.7公斤,加上第二代雜交早稻畝產619.06公斤,全年畝產達1530.76公斤,實現了週年畝產稻穀3000斤的攻關目標。

“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畢生的追求。爲了實現這一宏願,他長期致力於促進雜交水稻走向世界。目前,雜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亞、越南、菲律賓、美國、巴西、馬達加斯加等國大面積種植,年種植面積達800萬公頃,平均每公頃產量比當地優良品種高出2噸左右。

袁隆平1981年獲得國家發明特等獎,2000年獲得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4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2018年獲“改革先鋒”稱號,2019年被授予“共和國勳章”。他還相繼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等二十餘項國內國際大獎。

袁隆平骨灰今日在長沙安葬 第6張

今年5月22日,這位爲世界糧食安全作出重大貢獻的老人與世長辭,享年91歲。

傳奇始於大地,論文寫在大地,更多的豐收將回饋大地。袁老,您放心,您的“禾下乘涼夢”,我們一定會讓它成爲現實。

永遠懷念袁隆平院士!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