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中國漢字空間站遭老外質疑

中國漢字空間站遭老外質疑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漢字空間站遭老外質疑,近年來,中國在世界上取得的成就越來越多,成就越多,麻煩就會越多。因爲伴隨成就而來的不僅有鮮花和掌聲,往往還有流言蜚語。事實上,中國人空間站就應該用中文,漢字不僅是我們自豪感的體現,更是我們自信的表現。

中國漢字空間站遭老外質疑1

上月,搭載神州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發生成功,進入太空後,神州十二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順利將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宇航員送入太空,此後,神州十二號載人飛船有天和核心艙實現自主快速交會對接,3名宇航員進入天和太空艙,標誌着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

中國漢字空間站遭老外質疑

與美國空間站不同的是,美國空間站由美國、俄羅斯、日本和歐洲國家共同建造,而中國完全實現了自主建設,在這點上,美國都望塵莫及。

不過,有意思的是,中國人進入自己的空間站後,老外關注點“清奇”,注意力竟然在中國空間站的操作界面上,因爲中國的空間站使用的全部是中文。在他們眼中,只有英文界面的空間站才符合國際標準,而中國使用中文就是不符合標準,憑什麼?

中國漢字空間站遭老外質疑 第2張

上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等西方國家爲了遏制中國發展無所不用其極,在中國申請加入國際空間站時,美國政府出臺“沃爾夫條款”,將中國排除在外,對中美航天合作進行限制,眼看中國空間站建成之際,NASA新任局長甚至發出“美國理應做第一”,支持“沃爾夫條款”永久化等狂妄言論,要求美國給予NASA足夠的經費與中國航天事業競爭。很顯然,在美國人眼中,中國就應該落後。

中國漢字空間站遭老外質疑 第3張

但事實上,中國人空間站就應該用中文,漢字不僅是我們自豪感的體現,更是我們自信的表現。在英文單詞中,航天員的拼寫爲astronaut,很顯然,前面as的詞綴意爲美國,但隨着楊利偉等宇航員的不斷升空,我們創造了專屬中國宇航員的詞彙,就是taikonaut,前綴出自中國漢字太空,如今,這個詞已經被牛津詞典收入。

中國漢字空間站遭老外質疑 第4張

在看到中國空間站全使用中文後,有不少網友玩笑,是不是外國宇航員進入中國空間站,首先要過中文四級,才能進入到中國空間站?雖然玩笑是假的,但中國人的自豪感是真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天宮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是世界上唯二的空間站,但由於國際空間站“年老”,或在天宮空間站正式運營時退役,到那時,全球只有一個空間站,那就是中國空間站,而根據“沃爾夫條款”,美國無法加入中國的空間站,但國際上已有印度、日本、俄羅斯等17國簽署加入中國空間站的協議,屆時,美國將被排除在外。

中國漢字空間站遭老外質疑2

近日中國有這樣一個,擎天巨臂橫空出世,引起全球熱議,米國也爲之震驚,稱中國製造發射配置,怪異機械臂的航天器,或許威脅米國太空安全。這個怪異機械壁,能力堪比變形金剛,在艙表外能夠爬行轉移,工作範圍可達到18米,抓取重量更是達到驚人的25噸,又稱大力神臂,那麼這個連米國也穩不住的神器到底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中國太空機械臂。

中國漢字空間站遭老外質疑 第5張

一、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下中國的太空機械臂到底有哪些厲害的功能。

隨着中國神舟12號載人航天任務圓滿成功,三名宇航員已經進入中國空間站,正式執行爲期3個月的空間站駐留任務,並將展開出艙活動等項目。這時候靜靜地待在天和艙外的機械臂,揮舞着小手露面了,先給大家打個招呼,看着艙外太空風景挺好,機械臂接着用它明亮的眼睛,先給天和艙外部做一個巡檢,確保身體棒棒噠,保證天和艙主體安全高效的工作,然後等着後面的夢天和問天實驗艙的到來

進行對接。這個靈巧有力的臂膀,不僅能夠輔助航天員出艙活動,而且特別有眼力見,把艙裏大包小包的,重物主動搬到航天員指定的位置,簡直就是最佳小助手呀。這時候有人就要說了,這功能有什麼厲害的呢?

其實呀他的主要功能是和空間站外預留對接點對接

中國漢字空間站遭老外質疑 第6張

專業術語叫適配器,比如來往的飛行器靠近,用機械臂能將其懸停捕獲,幫助它們對接到空間站上,進行維修、補給等操作。這畫面是不是像極了曾經炒作中國太空威脅的美劇《太空部隊》,只見中國的空間站機械臂輕鬆的俘獲米國的衛星,並剪掉它的太陽能電池板,看完自己導演的劇情,又眼看中國航天發展更上一層樓,米國太空司令異常不淡定,被迫害妄想症忍不住犯了,對外宣稱中國一有款配備怪異機械臂的航天器,可以抓走米國衛星,捕獲米國航天器,聲稱中國的機械臂就是一件太空武器。然而米國的這種說法,完全是賊喊捉賊,

因爲米國早已在國際空間站上,安裝了這樣類似的巨型機械臂,此外俄羅斯、加拿大的航天器也曾出現過,中國並不是首例,他們的就是神器,中國的就是武器,這太空威脅論真是無稽之談。

中國漢字空間站遭老外質疑 第7張

就拿中國配置機械臂的實踐17號衛星來說,主要用途是進行通信廣播,並進行空間碎片處理,之前米國、島國、歐洲等國家,先後提出航天垃圾清理計劃,中國積極響應國際號召,發射帶有機械臂的衛星,是爲了參與清理太空垃圾。比如火箭、航天器在發射,過程中產生的碎片,或者衛星殘骸等,這顯然是太空中的清道夫。米國完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或許米國可以考慮發明不帶翅膀的衛星啊!

不就擺脫中國機械臂的陰影了嗎?

中國漢字空間站遭老外質疑 第8張

二、那麼如此牛氣的擎天巨臂是怎麼研發出來的呢?

大家一定想不到機械臂的設計靈感居然來自蠕蟲爬行,科學家們可謂是腦洞大開,結合木工常用的榫卯結構,這個機械臂有7個關節

能夠實現7個自由度,比人的手還要靈活,它能夠在空間站外爬行

頭尾互換,宛如在太空中跳舞。全長10米,還能跟其它手臂對接擴展到15米,更厲害的是末端執行器上有多個傳感器,使定位精度達到45毫米,這也讓機械臂操控精準度,等指標全部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中國漢字空間站遭老外質疑 第9張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研製之路卻是困難重重,國外先進技術壟斷,研究人員,從一份又一份的文件,一張又一張的圖紙,到零件加工、部件的組裝、單機的裝配、整臂的裝調,從原理樣機到正樣出廠,夜以繼日,每一步都凝聚着無數科研人員的心血。這個機械臂更是集合了機械工程、力學、材料科學、控制科學、電子科學、信息、視覺、計算機科學等多學科的交叉戰略性高新技術,它的研製貫穿了整個載人航天三期任務。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科研人員憑着不服輸的勁頭和必勝的決心,歷時十年,終於完成我國目前智能程度最高

規模與技術難度最大系統最複雜的中國機械臂,並且全部核心部件實現了國產化,一舉拿下國防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那麼爲啥中國的機械臂米國卻來幫着“宣傳”呢?

網上曾經有出現過這樣一個搞笑的'畫面,航天員出艙行走結果忘帶鑰匙了,當然現實中這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爲出艙活動需要有人協助才行。當時完成中國太行走第一步的航天員翟志剛,曾在神舟七號飛行任務中短暫出艙,有人說時間太短不過癮,如今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有了這個大型機械臂的助力,能夠很容易將航天員送到指定的地方,同時攜帶相應的設備,進行艙外設備安裝和更換維修等工作,這就大大提高了航天員在太空停留的時間。讓直呼太空行走時間短不過癮的小夥伴拍手叫好。不僅如此,中國機械壁更像一個高智能機器人,明亮的眼睛可以巡檢,先進的觸覺系統完成空站的轉位與精準對接,強大的臂力可以對太空中較重的物體進行搬運。中國的航天技術突然跟相關國家並駕齊驅,這讓一向優越感十足的米國很不是滋味,所以開始造謠中國的機械臂。

四、關於機械臂未來發展的猜測

隨着中國太空探索進一步加深,相信中國機械臂這個靈巧的爬蟲

不會滿足停留在空間站上,有可能中國的機械臂會在太空做個小實驗,進行更深層次的探測,在未來太空基地的修建中,更是一個合格的搬運工。

五、中國航天發展的故事

中國自古就有“嫦娥奔月,玉兔搗藥”的美麗傳說,還有“盤古破鴻蒙,天宮有九重”的猜想,中國的航天聲音跟古人遙相呼應。但是飛天夢豈止說說這麼容易。

中國漢字空間站遭老外質疑 第10張

我國航天事業起步較晚 ,大家都知道航天是站在金字塔尖的行業,不僅需要學術學科的支持,技術的複雜程度更是難以估量,我國在航天發展上更是經歷了一波三折。西方國家航天方面高端學術會議

其他國家統統可以參加,唯有中國學者不能參加,關鍵設備禁止對中國出口,先進技術更是對中國保密。商業封鎖後,在技術封鎖,中國想學習他們的先進技術,那比登天還難。

越是西方國家對航天技術百般阻擾,中國科研人員越是不服氣,西方國家60年代突破載人航天技術後,一直壟斷到2003年,突破月球軟着陸技術後,壟斷到2013年,他們在70年代突破火星軟着陸技術後,一直壟斷到2021年,爲什麼要說這三個年份呢?因爲2003年神舟五號升空,讓我國成爲世界第三個實現載人航天的國家,2013年嫦娥三號登陸月球,讓我國成爲世界第三個實現月球軟登陸的國家,

2021年5月15日就在剛剛過去奇蹟日,祝融號登陸火星,中國成爲世界第三個實現火星軟着陸的國家。看看米國還怎麼說中國抄襲他們。

短短的幾十年,中國航天從無到有,從被西方國家圍追堵截到今天的成功突圍,可以說波瀾壯闊啊!不得不說我國是一個破局者,打破了世界上極少數國家,對航天技術的壟斷局面。

中國漢字空間站遭老外質疑 第11張

在我們打破這些壟斷的背後,幾十萬航天人付出了驚人的努力。就拿載人航天爲例,數以萬計的工作人員在研製,建設和試驗,如此複雜的工程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出錯,不誇張地說,頭髮絲那麼細小的錯誤,就能導致研發的失敗。航天員不僅要進行艱苦的體能訓練,還要操作各種複雜的設備,就拿我們說的中國機械臂來說,機械臂除了自主操作,還需要航天員遙控操作,當航天員不方便出艙時,我們的航天員就需要遙控艙外的機械臂,進行抓取、搬運、維修等操作。當航天員出艙時,它就像一個大大的手掌,支撐着航天員完成艙外任務,就好像航天員多了條艙外的胳膊一樣。

通過艱苦的自主研發,我國擁有並掌握很多先進的航天的技術

有的甚至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大大地提高了我國在國際航天競爭力,也是我國綜合國力越來越強大的體現。據說NASA主動聯繫我國

希望能夠合作一下,這真是印證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只有我們自己掌握核心技術時,才擁有說話的權利,可能對於芯片,對於5G也是這樣。隨着中國航天的發展,中國也幫助很多兄弟國家

發射衛星,並積極開展航天國際交流合作,這種開放包容姿態,讓國際友人爲中國豎起了大拇指,欽佩中國的大國擔當。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