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什麼時候入伏

什麼時候入伏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什麼時候入伏,相信大家都知道每年的三伏天都是最熱的,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想知道入伏天是怎麼算的,也想知道什麼時候是入伏天才能做好防暑的準備,下面小編分享什麼時候入伏,一起來看下吧。

什麼時候入伏1

夏至臨近,天氣愈發的炎熱起來,隨着這節氣的更迭,夏至之後不久,全年最熱的三伏天就要拉開帷幕,三伏也被認爲是全年最炎熱的時間段,不但氣溫酷熱而且溼氣較大,空氣彷彿都有一種沉重的黏稠感覺,潮溼悶熱的天氣讓人直呼上不來氣。所以只想着一動不動地趴着、伏着。所以這個不愛動的季節就被稱爲伏天。意思是躺平不想動。

什麼時候入伏

夏至即將到來,三伏天也就不遠了,冬天有數九寒天,夏季有三伏,兩者是全年氣溫的極端,一個是最爲寒涼,一個正好相反正直酷熱。數九比較容易計算,每年的冬至節氣來臨之後,就是數九寒天。而夏至雖然跟冬至具有相同的作用,都有作爲極端天氣的到來所衍生的節氣,但三伏天卻並非是夏至之後就開始計算。

三伏天在那一天出現,民間有好多種的計算方式,其中比較普及的算法有兩種,一種是夏至之後三庚入伏。另外一種是小暑過後逢庚入伏。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庚日,就是進入三伏天的日期。從這一天開始正式進入了初伏。三伏天分別爲: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伏天的天數則由夏至到立秋之間的庚日多寡而定,也就形成有的年份三伏天是三十天,而有的年份則會出現四十天的三伏天。

什麼時候入伏 第2張

夏至三庚入伏,所謂庚日,就是古代用漢字代替數字循環的一種計日法,每十天一循環。庚處在第七位第七天。有的年份庚日出現的靠前,這就會形成夏至到立秋出現了五個庚日,那麼這樣的年份就會是四十天的三伏天,也被戲稱爲加強版的三伏天,如果庚日出現的靠後,則就會在夏至跟立秋出現四個庚日,那麼這樣的年份就會是三十天的正常標配版的三伏天。三十天標準版三伏天和加強版四十天的三伏天,區別在於一個是中伏十天,而加強版則是中伏二十天。

今年的夏至是即將到來,是在6月21號,農曆的五月十二。因爲今年的夏至恰逢佔着一個庚日,所以在往後數兩個庚日,就是入伏的頭一天,根據計算,今年入伏時間即爲:7月11號入伏,其中包括:2021年7月11日~2021年7月20日是頭伏10天,2021年7月21日~2021年8月9日這段時間爲中伏20天。2021年8月10日~2021年8月19日爲末伏的最後10天。也就是說今年的三伏天從7月11號開始,一直到8月19日方纔結束。今年也是加強豪華版的三伏天。

什麼時候入伏 第3張

由於三伏天正處於小暑和大暑期間,所以民間還有另外一種三伏天的計算方法,那就是小暑之後逢庚入伏。也就是小暑節氣之後的第一個庚日,即爲入伏的時間。今年的小暑出現在7月7號,農曆的五月二十八,小暑節氣之後的第一個庚日,也是7月11號,所以這兩種方法計算的時間是相同的。都是以庚日爲時間節點來計算三伏天的入伏時間。

三伏天到來之後,大地開始被暑氣籠罩,大地會吸收的熱量多,而揮散的卻很少,導致空氣之中熱量增多,不論是黑夜還是白天,都會熱得讓人喘不過氣來,所以小暑大暑節氣期間,俗語稱之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三伏天到來之後,由於暑氣帶來的影響,對於生活作息和飲食結構,都要有一定的改善來應對,

三伏天都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

做好三防:

防暑:進入三伏天之後,由於溫度、溼度過大,加上經常遇到悶熱無風的天氣,在這樣的暑氣蒸騰下,很容易由於大量的出汗,導致頭暈腦花,嚴重的還會因爲電解質紊亂而中暑昏迷,所以三伏天防暑是必須要注意的事項。當夏季天氣炎熱日平均氣溫>30攝氏度,或者相對溼度>73%,當溫度和溼度都處於較高峯值的'時候,中暑發生的機率將會明顯的升高。所以當氣溫達到臨界點之後強制休息,也成爲夏季必要的保護措施。

什麼時候入伏 第4張

進入伏天之後,要適當地減少戶外運動,避免劇烈運動產生大汗淋漓。可以做一些適度的活動,儘量避開氣溫最高的時間段出行。多喝開水、茶水、冰糖水、綠豆湯等飲品補充水分,避免由於水分大量流失導致中暑。

防溼:三伏天也是全年溼氣最大的季節,尤其是三伏天降雨頻發,雨後的蒸騰作用更是讓人感到溼熱難耐。比炎熱的天氣還要讓人難受。所以三伏天也是防溼的重要季節。雖然三伏天酷熱,但也不宜長久在空調屋內一直呆着。要適當地去戶外活動,接受一下光照,能夠起到排出溼氣的作用,飲食方面避免油膩,多吃一些清淡食材,多吃一些苦味的東西,對於溼氣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防寒:酷熱難耐的季節防寒?事實還真的如此,雖然說三伏天是全年最熱的時間段,但這個階段由於氣溫的原因,導致人體的毛孔經常處於打開狀態,所以更加容易遭受到風寒侵擾。像渾身大汗直接去洗冷水澡,吃生冷的食物,或者是進入溫度很低的屋內吹風,這些行爲都會導致風寒入侵身體,從而導致身體出現不適。夏季遭受風寒一點都不奇怪,而且跟其他季節相比較,反而更加難以做出防範,所以防寒也是三伏天需要主要的事項。

什麼時候入伏 第5張

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線,夏至也是全年光照時間最長的一天,但夏至之後,白晝開始逐漸的變短,黑夜會逐漸的延長。隨着三伏天的來臨,作息習慣也要有所改變,雖然夏夜比白天要涼爽了很多,但也不宜長期熬夜,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中午的時候要有午休,讓身體在這個容易讓人感到睏乏的季節得到更好的休息,纔能有飽滿的精神去面對工作,如果熬夜不睡覺,白天肯定一副無精打采,這樣的狀況是什麼事情也做不了的,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

什麼時候入伏2

入伏怎麼算

入伏代表夏天真正來到,正式開始熱起來,入伏是從夏至後第三個庚日起就是了。三伏天的算法分爲古代算法和新時代的算法,古代的算法是通過節氣和天支地乾的時間推算的,而新算法是通過公式計算的。

21世紀心算法——庚日公式:GR = (D - 【Y/4】) MOD 10(GR庚日、D偶數年1單數年6、Y年、【 】取整、MOD取餘)

初伏GR加10(2084年例外不加)、中伏GR+20、末伏GR大於7時減1小於8時加9(2096年例外減1),比如2006年GR = (1 - 【6/4】) MOD 10 = 0 (10),初伏7月20日、中伏30日、末伏8月9日。

一伏是十天,三伏天中每個伏天都有10天。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天干的庚日,爲第一伏的開始天。十天之後,又是個庚日,就進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後,又是一個庚日,且是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就進入了第三伏。每年進入三伏天之後,都是很熱的,特別是中伏的十天(有時是二十天),是最熱的。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中伏”之說。

初伏天養生方法

伏天的確很熱,但也不用困擾,民間有冬病夏治的說法,伏天治療冬病,往往可以達到最好的效果。而且庚日又與肺金有關(庚日爲金,屬大腸,大腸與肺相表裏),爲溫煦肺經陽氣,驅散內伏寒邪的最佳時機。

三伏灸

三伏灸,祖國醫學的瑰寶三伏灸是我國傳統醫學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療法,與現代預防醫學有異曲同工之處。祖國醫學早在千百年前就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療法,是世界上最早的預防醫學,“冬病夏治”的“三伏灸”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法,這種療法是通過利用全年中陽氣最盛的三伏天,人們體內陽氣也相對充沛的時機,應用具有溫經散寒補虛助陽的中藥製成藥餅,通過有經驗的鍼灸醫生辨證分析後,選擇相應的穴位進行貼敷灸治療。

伏天進補

民間有“頭伏雞,二伏狗,三伏甲魚紅棗肚”,韓國人也有在伏天吃參雞湯、狗肉湯等進補的傳統,徐州人說“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可見在不同的地域都有三伏天進補的習俗。三伏進補養生,一定要把握伏天的特點:溫度高,溼度大,白晝時間長,人相對睡眠時間少。進補應結合個人實際情況,分清虛實、對症補益,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若隨意進補可能會加重人體損耗、火上澆油。如有哮喘、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在伏天不能貪吃生冷食品,虛寒體質的人要少吃寒性食物,如梨、西瓜、冷飲等。

夏練三伏

俗語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這是古代長期養生修煉的經驗總結。現代醫學證明,在炎熱的高溫天氣中,人體內會產生一種應急蛋白,可抵抗暑期對人體的傷害。由此可見人體本身有着適應不同環境生存的能力,在大寒大暑中鍛鍊身體,可提高身體適應不同環境的能力,所以古人認爲養生修煉得到的人可以“不避寒暑,百毒不侵”。但是夏練三伏要辯證避開高溫時段防中暑,醫生提醒:這種鍛鍊方法對普通人不宜提倡,特別是年老體衰之人,或長時間生存於適宜溫度環境的人和孩子,其適應不同環境的能力較低,所以,這些人在伏天中還是避暑氣爲妙。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