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健康養生 > 入伏的伏是什麼意思

入伏的伏是什麼意思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入伏的伏是什麼意思,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三伏天分爲初伏、中伏和末伏,那麼大家知道“伏”是什麼意思?如果你想了解”伏“的意思,下面是關於入伏的伏是什麼意思的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入伏的伏是什麼意思

入伏的伏是什麼意思1

入伏的伏是什麼意思

入伏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中的暑邪。

暑邪是中醫的說法,在三伏天的時候需要做好避暑和防曬,避免被暑氣所傷,其臨牀表現除發熱、煩渴等暑熱症狀外,常兼見身熱不揚、汗出不暢、四肢睏倦、胸悶嘔惡、大便溏泄不爽等溼滯症狀。如夏季的感冒病,多屬暑邪兼挾溼邪而致,治療當用“溼去熱孤”之法。

入伏吃什麼好

吃餃子

有句俗話: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在入伏這天吃餃子是我們民族的傳統飲食習俗,入伏之後溫度就比較高了,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常常讓人覺得食慾欠缺,醋有開胃的作用,我們在吃餃子的時候一般都會蘸醋食用,會讓人有胃口大開的感覺,而且餃子裏面會包裹很多的食材,例如:豬肉、雞蛋、菌菇等,食用餃子後有開胃解饞的作用,可以緩解暑天胃口不好的情況。

吃伏雞

常言道:起伏吃只雞,一年好身體。在一些地方有入伏吃雞肉的.傳統飲食習慣,三伏期間溫度高,身體中的津液流失快,身體能量消耗較快,此時需要適當的爲身體補充營養,而雞肉富含優質蛋白、氨基酸、礦物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成分,入伏吃雞肉可以爲身體提高能量,生薑具有發散的作用,還可以祛除腥味,入伏燉雞的時候,可以加入一些生薑,發散體內寒氣,防止秋髮寒病。

吃伏羊

羊肉是常見食物,一般來說,羊肉製成羊肉湯是比較常見的,俗話說:夏天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北方產羊,同時北方有在重大節日吃羊肉的傳統,北方地區也有三伏天吃伏羊的飲食傳統,所謂伏羊就是羊肉,當地人認爲這個方法有“以熱治熱、發汗排毒”的作用。

吃火腿

火腿是江浙一帶的特色食物,味道鹹香可口,浙江也有入伏吃火腿的飲食習俗,火腿本身味鮮,食之不膩,入伏的時候胃口欠佳,在吃飯的時候吃一些火腿燒製的菜餚可以起到增進食慾的功效,火腿中含有優質蛋白和多種營養素,入伏的時候吃一些可以補充營養,還能防暑祛病。

入伏的伏是什麼意思2

“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

按我國陰曆(農曆)氣候規律,前人早有規定:“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開始爲頭伏(初伏),第四個庚日爲中伏(二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爲末伏(三伏),頭伏和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三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

每年立秋日及其後兩天如果出現庚日,中伏就爲十天,否則爲二十天,所以,大多數年份中伏都爲二十天,相應地,大多數年份三伏都是四十天。

“三伏(Dog Day)”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每年出現在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氣候特點是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風速小。

三伏天是按照我國古代的“干支紀日法”確定的。每年夏至以後第三個庚日(指干支紀日中帶有“庚”字的日子)爲初伏,第四個庚日爲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爲末伏,合起來稱爲三伏。按陽曆計算則出現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時我國大部地區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

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7月7日節氣是小暑,古籍《羣芳譜》中說:“暑期之此尚未極也。”因爲小暑過後,全年最熱的三伏就到了。伏天是雨水集中,全年最熱的日子,又是陰起陽降的時候。《漢書·郊祀志注》中說:“伏者,謂陰氣將起,迫於殘陽而未得升。

故爲藏伏,因名伏日。”夏至這天白晝長,太陽角度最高,但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因爲接近地表的熱量這時還在繼續積蓄,並沒有達到最多的時候。夏至後日照時間一天比一天少了,氣溫卻一天比一天持續升高,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的時候開始入伏,俗話說:“小暑大暑緊相連,氣溫升高熱炎炎”。這段時間叫數伏天。

數伏天氣要一個多月,古人把這段時間叫“三伏”,由初伏、中伏、末伏組成。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入伏,是初伏的第一天,10天后是第四個庚日叫中伏,如果第五個庚日在立秋之前,那麼中伏就需20天,俗稱兩個中伏;若在立秋之後,中伏就是10天。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