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 > 媽媽,你的心“在場”嗎

媽媽,你的心“在場”嗎

來源:時尚冬    閱讀: 3.6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十月辛苦懷胎,寶寶終於呱呱落地了,媽媽一直懸着的心也隨之落地了。現在,母子進入了哺乳期,寶寶會健康快樂地成長嗎?這個階段對媽媽提出了新的要求——哺育要用“心”。

媽媽,你的心“在場”嗎

有這麼一個經典的故事:

歷史上曾經有一個既好奇又殘忍的國王。他很想知道孩子天生能說的第一句話是什麼,於是他就選擇了一個孤兒院,要求育嬰員只能照顧孩子的吃喝拉撒睡,但是不能跟他們說一句話。結果,一年後所有嬰兒無一例外全部死亡。國王的“實驗”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卻給後人留下許多沉痛的思考:只要是人,從他誕生的那一刻起,就渴望得到愛,就有與父母交流情感、溝通心靈的需要。

按理說,母親十月懷胎,哪有不愛自己的寶寶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媽媽(尤其是職業女性)的心態極其微妙複雜,寶貝在與媽媽的交往過程中也產生了極其微妙複雜的心理和行爲,有的是良性的,有的則是非良性的。

“心不在焉”的媽媽

黃女士說,做了媽媽以後確實有幸福感,但她常常並不快樂,甚至很無奈。黃女士曾在一家公司就職,工作業績出色,頗受上司的賞識,但生了孩子以後,她的很多業務由別人承擔了,這讓她的自尊心很受打擊,於是黃女士遞交了辭職書,在家裏做起了全職媽媽,還請了一個小保姆當助手。

雖然家裏經濟寬裕,丈夫也通情達理,黃女士卻常常感到緊張、恐慌和焦慮,這種情緒影響了她哺乳和養育時的行爲狀態。當兒子醒着的時候,她有時會與他親切地目光交流、溫柔地擁抱撫摸、甜甜地喃喃低語。但也有很多時候,她在照顧兒子的生活起居時會心不在焉,她總覺得自己應該有新的目標並開始爲之做準備;還有更多的時候,爲了不打亂自己的睡眠、吃飯和休閒的習慣,她會把兒子交給保姆。每當黃女士從陽臺上看到一位母親怡然自得地推着兒童車在外散步時,一絲內疚就會掠過心頭:做媽媽是幸福人生的一件大事,可是我爲什麼常常不快樂呢?

兒子丁丁兩歲多的時候,一天,黃女士的妹妹帶着兒子來做客,一歲多的小外甥在新環境中興奮地摸這玩那,而丁丁卻躲在牆角里不停地抽泣,聲音不大、畏畏縮縮。黃女士先是好言相勸,可丁丁還是縮在那裏哭,黃女士忍不住大聲呵斥了起來,結果,丁丁的情況變得更糟糕。兒子見到外人這麼沒出息,黃女士覺得很沒面子,進而對自己做媽媽的能力懷疑起來,她更擔心這樣下去,兒子的發展會不會出現障礙。

[心理診斷]:

黃女士在養育孩子過程中,出現了“母親非真實性在場”狀況,其不良影響的結果是兒子出現了“社會性退縮”行爲。

“母親非真實性在場”指的是媽媽對哺乳期寶寶無意識的、心不在焉的態度,表現爲一種隱隱約約、難以捉摸的氣惱。這種態度在哺乳期媽媽身上的表現並不少見,尤其是在事業和家庭雙肩挑的知識女性中更爲普遍。

“母親非真實性在場”是形成兒童各種心理和行爲問題的主要“病原體”之一。

不願做“心靈孤兒”的寶寶

“母親非真實性在場”是哺乳期寶寶面臨的最嚴重的困境,它使寶寶每天都處於緊張的抗爭狀態,並必須爲自己的每一次勝利付出代價。

當媽媽常常心思遊離時,寶寶必須不斷提高自己“察言辨色”的能力,以偵察媽媽的冷漠,同時還要使盡渾身解數,來喚回媽媽的關注和愛護。於是,有的寶寶睡眠不好,夜裏總是醒甚至吵鬧;有的不能獨處,總是粘着大人不放;有的出現攻擊性行爲,有的行爲退縮膽怯……這些情況一般家長會認爲是孩子淘氣、鬧人或者任性;如果反映給老中醫,他可能會說上火、內虛等因素導致,接着抓中藥;然而在心理學家看來,這些都是嬰兒過度緊張,長期處於警覺狀態的結果,無須服藥,只要父母尤其是母親改變撫養態度和養育方式即可。

亡羊補牢未爲晚

人生頭三年的養育很重要,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這一點得到越來越多的家長的認同。但是如果說“三歲決定人的一生”也就誇大其詞了,人的可塑性是非常強的,孩子越小可塑性越強,父母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並及時矯正以後,孩子的情況也很快就“雨過天晴”。

生了孩子後,黃女士處於一種心理上的“夾板”:事業與家庭之間的矛盾讓她猶豫、彷徨,殫精竭慮的結果是使她常常“身在家裏,心在家外”,造成“母親非真實性在場”。在黃女士看來,兒子不善交往、畏縮不前,是不合邏輯的問題行爲,可是在丁丁的心理世界裏,這是一個再好不過的邏輯結果,選擇“社會性退縮”可以吸引媽媽的關注,這是經過自己漫長的摸索、付出了心靈的痛苦才取得的勝利。嬰兒雖小,但也是很有“氣節”的,他寧肯自己受委屈、遭受成人的誤解,也不願意成爲一個心靈上的孤兒!

與黃女士多次交談以後,她讀懂了自己也讀懂了孩子,開始了“亡羊補牢未爲晚”的拯救工作。

黃女士一改往常深居簡出的清高的生活習慣,主動與小區裏其他年輕媽媽打交道,讓兒子與同齡小夥伴一起摸爬滾打。到了雙休日或節假日,她就主動邀請親朋好友來家裏做客,不在乎家裏亂成一團糟,而讓兒子“瘋”個夠。以前逢年過節,黃女士不愛走親訪友,現在爲了兒子她改變了自己,帶着他東家串西家遊。經過一段時間的緊急補救,丁丁不怕與人打交道了,成爲一個活潑開朗的孩子。

後來再見到黃女士,她已在一家公司高薪就職。她很感慨自己跨過了一條“心坎兒”,當她拋卻顧慮,全身心投入養育孩子以後,發現孩子進步了,自己也成熟了一大步,覺得自己比以前更加幹練、果敢了。

人生第一年的故事雖然很短,但是力透紙背。擁有健康的早期生活經歷是兒童走向美好人生的重要砝碼,因此,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懷特說:“沒有什麼工作比撫育出生頭三年的嬰兒更重要。”

新媽媽和新爸爸們,請與您的小寶貝搞好關係!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