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健康養生 > 最後的鐵匠有哪些

最後的鐵匠有哪些

來源:時尚冬    閱讀: 1.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最後的鐵匠有哪些,生活中每個時期都會遇到最後的時刻,給我們帶來的意義也是不一樣的,總是最後的一刻給我們價值最深刻,下面介紹最後的鐵匠有哪些。

最後的鐵匠有哪些1

①鐵匠比那些城外的農民們,更早地聞到麥香。在庫車,麥芒初黃,鐵匠們便打好一把把鐮刀,等待趕集的農民來買。鐵匠們知道,這些東西打早了沒用。打晚了,就賣不出去,只有掛在牆上等待明年。吐爾洪· 吐迪是這個祖傳十三代的鐵匠家庭中最年輕的小鐵匠。他十三歲跟父親學打鐵,今年二十四歲。

②吐爾洪的父親吐迪·艾則孜也是十二三歲學打鐵。他父親是庫車城裏有名的鐵匠,一年四季,來定做鐵器的人絡繹不絕。父親說,我們就是幹這個的,祖宗給我們選了打鐵這一行都快一千年了,多少朝代滅掉了,我們雖沒掙到多少錢,卻也活得好好的。只要一代一代把手藝傳下去,就會有一口飯吃。吐爾洪· 吐迪從父親手裏學會了打製各種農具。父親去世後,他又把手藝傳給四個弟弟和一個妹妹。他們又接着往下一輩傳。

最後的鐵匠有哪些
  

③鐵匠家有自己的規矩,每樣鐵活兒都必須學到師傅滿意了,纔可以另立鐵爐去做活兒。不然學個半吊子手藝,打的鐮刀割不下麥子,那會敗壞家族的聲譽。但吐迪·艾則孜知道,有些很微妙的東西,是無法準確地傳給下一代的。每一代間都在失傳一些東西。儘管手把手地教,一雙手終究無法把那種微妙的感覺傳給另一雙手。

④一把鐮刀面對的是廣闊的田野,各種各樣的人。每一把鐮刀都會不一樣,因爲每一隻用鐮刀的手不一樣。打鐮刀的人,也靠一雙手,給千萬只不一樣的手打製如意傢什。鐵匠的每一把鐮刀,都針對他想到的某一個人。從一塊廢鐵燒紅,落下第一錘,到打成成品,鐵匠心中首先成形的是用這把鐮刀的那個人。在飛濺的火星和叮叮噹噹的錘聲裏,那個人逐漸清晰,從遠遠的麥田中直起身,一步步走近。這時候鐵匠手中的鐮刀還是一彎扁鐵,但已經有了雛形,像一個幼芽剛從土裏長出來。鐵匠知道它會長成怎樣的一把大彎鐮,鐵匠的錘從那一刻起,變得乾脆有力。

⑤不論什麼情況,打鐮刀的人都會將這把鐮刀打好,掛在牆上等着。不管這個人來與不來,鐵匠活兒不會放壞。它們在鐵匠鋪黑黑的牆壁上,掛到明年,掛到後年,有的一掛多年。

有一回,吐迪的太爺給一個左撇子打過一把歪把兒大彎鐮。那人交了兩塊錢定金,便一去不回。直到大爺臨終前,終於等到了這個人。鐵匠每年都取下那把鐮刀敲打幾下,每次都能看出一把鐮刀的欠缺處:這個地方少打了兩錘,那個地方敲偏了。手工活兒就是這樣,永遠都不能說完成,打成了還可打得更精細。隨着人的手藝進步和對使用者的認識理解不同,一把鐮刀可以永遠地敲打下去。那些錘點,落在多少年前的錘點上。叮叮噹噹的錘聲,在一條窄

窄的'衚衕裏流傳,後一聲追趕着前一聲,後一聲彷彿前一聲的迴音,一聲比一聲響亮、幽遠……

⑥吐迪·艾則孜打鐮刀時眼皮低垂,眯成細細彎鐮似的眼睛裏,只有一把逐漸成形的鐮刀。吐迪家的每一把鐮刀上,都留有自己的記痕。那些記痕留在不易磨損的鐮刀臂彎處,像兩排月牙形的指甲印,千年以來他們就這樣傳遞記憶。那把千年前的鐮刀,又神祕地、不被覺察地握在某個人手裏。他用它割麥子、割草、芟樹枝、削杴把兒和鞭杆……千百年來,就是這些永遠不變的事情在磨損着一把又一把鐮刀。

⑦打鐮刀的人把自己的年年月月打進黑鐵裏,鐵塊燒紅、變冷、再燒紅,錘子落下、揮起、再落下。 那些從鐵匠鋪裏,一錘一錘敲打出來的鐮刀,就像一彎過時的月亮,暗淡、古老、陳舊,卻永不會沉落。這些看似簡單,千年不變的手藝,也許一旦失傳便永遠地消失了,我們再不會找回它,

12、(2分)結合全文說出第③段中“微妙的東西”具體指什麼?

13、(2分)讀了第⑤段,你從鐵匠身上看到了怎樣的精神

14.(4分)請品析文中第⑥段畫線語句的妙處。

15.(4分)聯繫題目談一談如何看待傳統手工技藝這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參考答案:

12、(2分)指打鐵時諸如火候大小、錘打力度等經驗性的東西。

13、(2分)看到了鐵匠那種誠信守約,對自己的活計精益求精的精神。

14、(4分)使用比喻的修辭,生動寫出了吐迪·艾則孜的神態(外貌),突出了他做活時的專注;把記痕比作月牙兒,記痕傳遞的是一種手藝和精神;作者巧妙地由實到虛,將眼前情景和鐵藝傳承歷史聯繫起來,使主題得以昇華,爲我們帶來更好體驗和深刻感悟。

15、(4分)隨着現代化進程加快,打鐵這類手藝日漸衰微甚至消失,題目“最後的鐵匠”意即如此。在一種技藝中,融入的是自己和幾代人的生命,鑄就的是一種工匠精神,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這是我們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應當珍視、繼承併發揚光大。

最後的鐵匠有哪些2

店鋪的火爐熊熊燃燒,只見劉鐵匠溜鏨,敲打,進水,鍵火,一切動作嫺熟無比,一氣呵成。旁邊站着麻柳村的老蔣。

老蔣,你的鋤頭好了,拿回去用上十年也不會壞。

劉鐵匠,我的鋤頭用上十年,你就要關門了。哈哈!老蔣笑着走開了。

劉鐵匠從小就喜歡上了打鐵。那年十八歲進了鄉辦企業,一干就是幾十年。現在六十歲的人了,還是癡迷打鐵這個行當。他立志要做一個技術精湛的鐵匠,即使一錘下去定了自己一輩子的職業,也沒有後悔過。

經過他手裏鍛打的鋤頭、耙子、鐵鍬、鑽子、菜刀、鐮刀、砍刀、殺豬刀、彎刀、鏵口等等,鋒利無比,經久耐用。

最後的鐵匠有哪些 第2張
  

劉鐵匠教過五六個徒弟。現在隨着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很多傳統的鐵器製造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了。徒弟們幹這行不能養家餬口,紛紛轉行,不是外出打工,就是做起了小生意,甚至種莊稼都比干這行強。劉鐵匠嘆氣。

劉鐵匠練就了一身鐵骨,樂觀開朗。見了鄉親們有說有笑。

每到麥子稻穀成熟的季節,麻柳村的村民都要到劉鐵匠處給鐮刀閥齒,只聽見劉鐵匠的'小錘在鐮刀上斬齒,那種清脆悅耳的聲音彷彿一種高亢的交響曲,只聽見,噹噹噹的聲音,又如寺廟清脆的鐘聲,如童音,如山間的泉水。一把一把的鐮刀斬齒出自劉鐵匠之手,技術了得,相傳百里。

眼看劉鐵匠的手藝要失傳,這個傳統的民間打鐵文化,滲透了劉鐵匠幾十年的心血。

那天,突然來了麻柳村的王春,說要跟劉鐵匠學打鐵。

劉鐵匠喜上眉梢。手把手教他。這回不會把打鐵技術帶進棺材了。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