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走進孩子心靈的隨筆

走進孩子心靈的隨筆

來源:時尚冬    閱讀: 4.5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對隨筆有些瞭解吧?隨筆是一種很靈活隨便的筆記或文體。想看看大家都在寫什麼樣的隨筆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走進孩子心靈的隨筆,歡迎閱讀與收藏。

走進孩子心靈的隨筆

走進孩子心靈的隨筆1

感受孩子的純真童心,交流在無障礙通道中進行,我發現走進孩子的心靈,教育就能如丁香般悄悄綻放。

孩子的心是細膩的

我們班的劉玄亦小朋友是個個兒小,膽兒也小的孩子,是一個曾經把媽媽說的“不讀書就到街上去打流”理解成“打活牛還是打死牛?”的天真單純的孩子。今天,我在批改《小小童心看世界》寫話練習時,發現他的寫話作業很有特色,他寫的是和媽媽參觀長沙老街都正街的事,我知道這篇作文他是用了心在完成的。於是我讓他到臺上來讀作文,他是磨蹭着上來的,因爲他很奇怪,老師在講評了那麼多孩子的作文後,怎麼唯獨要他這個平時不起眼的孩子來讀自己的作文。自然他一開口下面的小朋友就舉手示意他的聲音太小,結果他的聲音不但沒變大反而更小了。看着他小臉上難過的表情,無助的眼神,我想如果讓他繼續這樣讀下去,他不但沒有自豪感、喜悅感,反而成了一種負擔和壓力。“來,老師和你一起讀。”我俯下身子輕輕地在他的耳邊說,他頓了一下隨即感激地看了我一眼,朗讀的聲音大起來了,教室裏漸漸安靜下來,同學們靜靜地聽着,“兩邊的房子很舊了,門是木的,沒有窗,房子裏面黑漆漆的,有口水井在房子外邊,一個老婆婆在掃地,旁邊有一位阿姨在洗菜……”他的聲音越來越大起來,我的聲音漸漸地小下去。當他讀完,孩子們彷彿感覺到什麼,掌聲響了起來。他帶着滿意的表情走下臺,我發現這節課他聽得特別認真。此後,他總是有意或無意的“碰見”我,總是笑眯眯地看着我,眼中流露出的信任和尊重總是讓我的心在微微顫動,孩子的心如同破土的嫩芽,老師對他的一點點保護就如絲絲春雨般讓他有了爭春的勇氣。一個多月後,收到孩子母親的便條,上面附了一段話:非常感謝言老師平時對劉玄亦的關心、照顧,尤其是您的鼓勵,給了他很大的信心,也讓他非常非常愛您,謝謝您!班主任工作—走進孩子的心靈。

孩子的心是透明的

這是開學的第一天的第二堂課,學的是《找春天》。課堂上安靜極了,安靜得我的心裏都發灰,認11個生字已是“步履蹣跚”,看圖說話也是心不在焉,尤其是一些孩子那表情簡直是……在聽到你發出震怒的“吼聲”時纔會擡起頭來莫名其妙地看你一眼,接着趁你沒注意的時候又低下了頭去。當學到第二段“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們仔細地找啊找啊……”時,我預設的情景是學生們已在搖頭晃腦地美美地讀這句話了,可只有平時那幾個挺給我面子的學生在附和着我,我想,他們是不是在同情我……真難爲他們的。看樣子這間教室裏只有我一個人是在過春天。孩子的天空到底在哪兒?我索性讓學生當春天的景物,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起來,學生們來勁了,他們藏在桌子下,小手合攏像小芽一樣向上鑽,他們用手託着下巴當成一朵盛開的野花,他們用書遮住頭小聲地喊“我在這兒,我在這兒”他們開心極了。我也假裝拿“放大鏡”在仔細地找春天,我在孩子們身邊走來走去,把他們當成“小草”、當成“野花”、當成“柳樹”、當成“喜鵲”,摸摸他們的頭,捏捏他們的小臉,故意驚喜地說:“哇,我發現春天的眉毛了(小草),我發現春天的眼睛了(野花),我發現春天的音符了。在我的帶動下,他們故意發出丁丁冬冬的聲音,原來是等着我去發現春天的琴聲呢。在這愉快的氛圍中我看見了一雙雙亮晶晶的眼睛,聽到了真正屬於孩子的怒放的心聲,一張張剛纔還是木然的臉瞬間變的生動起來,一切盡在不言中,孩子的思維在一堂解放孩子也解放了老師的課堂中被激活,一堂課在孩子們繪聲繪色地朗讀中輕鬆結束。課後,我想爲什麼一堂課就不能給孩子一點笑聲呢?爲什麼總要孩子:一、二、三,快坐好;小眼睛,看老師;小嘴巴,閉好了?一節課就是要壓制着他聽你把要講的任務完成嗎?在緊張兮兮的口令中,在老師的呵斥聲中學生的安靜和聽話是可怕的,所謂尊重老師其實只是尊重老師的話語權,可課堂的主人是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呀。學生不說話了,學生不能動了,學生的思維也就停止了。回憶我的小學,不就是那個平時兇巴巴的可一到課堂上就眉飛色舞與課文同喜同悲的老師使我愛上了學語文嗎?每篇課文都有它的人文情感,如果每堂課,都給那麼一小塊屬於孩子的空間,解放他們的口、解放他們的眼、解放他們的手,用朗讀、用遊戲、用表演或用情景模擬等來感受文本的情感,孩子必然建立起一個豐富的情感世界,孩子們回報給你的一定會是真心實意地好好聽你的課。我想我不會讓這樣的課堂成爲過去式。我已找到了一片開啓孩子心靈的鑰匙,找到屬於我的課堂的教學法,那就是和孩子一樣地說話,和孩子一樣地思考。班主任工作—走進孩子的心靈。

孩子的心是五彩的

這幾天班上流行摺紙,男生大多折坦克,下課後三個一羣五個一夥地湊在一塊熱火朝天地對戰。根據我的經驗,只要班上出現什麼流行風,保證不是什麼好事。比如:玩卡呀、玩水晶迷宮等是屢禁不止,養成了亂花錢的壞習慣又影響了課堂紀律等。可這摺紙是一項很好的活動呀,可以鍛鍊孩子的小肌肉的靈活性嘛,而且那羣一下課就像野馬一樣的孩子也能老老實實地呆在教室裏專心致志地摺紙呢,想想,也就沒有禁止這股流行風,只是再三強調不準上課折和玩。可還是有老師告狀上課有人玩,禁止不是良方,可怎麼疏導呢?還沒等我想出招,星期五那天就出事了,這羣膽大包天的孩子在幾個同學的帶領下往電扇上扔紙飛機、紙坦克,看着飛機坦克被電扇打得四處飛散各個樂不可支。我差點氣昏了,還有什麼可猶豫的,從今以後不準摺紙,在我的眼皮底下出現一輛紙坦克就算違反紀律。自知做錯事的學生膽顫心驚的看着我,我確實氣得說不出話來,只是佈置其他同學看書就再也不想理他們了,這下他們更加惶恐不安地看着我,也許在猜想着當天晚上父母會如何地用“竹筍炒肉”了。禁,機會難得!當我正要把這話說出口時,話到嘴邊變成了“你們喜歡摺紙嗎?老師不准你們摺紙了你們願意嗎?你們知道今天你們惹了什麼禍嗎?”一頓雞啄米似的點頭又是一陣猛烈的搖頭後有幾個孩子開始流眼淚了。此時我知道,我只用講講不安全用電的危害就可以達到教育的目的了。不知怎麼,今天我沒發脾氣,學生倒有所震撼,而我的心情也不再惡劣。是啊,這事是坦克惹的禍可不是折坦克的錯呀。嘿,今天我就佈置這樣一個家庭作業吧。摺紙展示臺:折一個自己喜歡的東西,裝飾美觀後貼在日記本上並寫一寫自己的心裏話。評評誰折得好,誰寫得好。看到這樣的作業,底下一陣雀躍。第二天交來的作業讓我大開眼界,那一輛輛闖禍的小坦克精緻美觀,五彩斑斕、裝備精良,名字新奇,還被賦予了一項項神聖的任務呢。曹雄志這樣寫道:你們瞧,我折的坦克叫“神鷹一號”,他可神氣了,我要駕駛他保衛祖國,還要開到太空裏遨遊,像楊利偉叔叔一樣環繞地球一週,爲國爭光!是啊!孩子爲什麼喜歡一樣東西是有他的道理的,在他們心中都有一個五彩的夢想,我小心翼翼地捧起孩子的夢想,讓它們在我手中綻放。

曾幾何時,我看到這樣一個詞—————換位思考。是它讓我豁然開朗,它使我不斷設想:假如我是孩子,我最需要的是什麼?假如是我的孩子,我會怎麼做?換位思考使我明白: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寬容,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就會多一種教育的方法,就會讓自己讓學生多一份快樂。換位思考讓我不知不覺地走進孩子的心靈,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感受他們細膩、透明、五彩的童心,換位思考成了我和孩子們零距離溝通的一條無障礙通道。

走進孩子心靈的隨筆2

一對母子關係很僵,媽媽覺得自己管不了這個孩子,同時想讓孩子習得一些好習慣,於是把孩子送進一家寄宿學校,希望藉助外力管教孩子。

孩子每個星期只回家兩天,即使只有兩天,媽媽想跟孩子說說話,孩子排斥着、拒絕着,並對媽媽發脾氣,媽媽很痛苦,花了那麼多心血,花了那麼多錢“愛”孩子,但孩子連正臉都不看一眼。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因着過去不恰當的教養方式,現在孩子對抗着媽媽,連說話的機會都不給媽媽,媽媽很想找到方法走進孩子的內心。那麼如何做呢?

第一、心態平和,包容孩子。

有的家長提起自己的孩子,會不自覺地貼上標籤:犟小子、倔驢子、嬌氣公主、生氣包、撒謊大王、不聽話的主……並且在孩子面前象家常便飯一樣脫口而出,這些負面標籤就像自我實現的預言一樣,在孩子成長的生活裏會一一應驗。有的家長雖然嘴上沒有說出來,但在心裏給孩子打上了烙印,認定孩子會怎樣怎樣。我爲什麼要提到這一點呢?因爲這種隱藏在後面的想法,決定了家長以怎樣的態度和方式跟孩子說話。

例如,有的家長認爲自己的孩子很會頂嘴,你說一句,他有十句等着你,很煩人,這樣爭執下去,家長極有可能把孩子打了一頓。基於這樣的想法,家長跟孩子說話時面目表情可能就會嚴肅而凝重,有的會皺着眉,有的會雙臂抱在胸前,一副要掐架的樣子。這樣的氣場就把你阻隔在了走進孩子內心的外面。

第二、跟孩子聊天的智慧。

你跟孩子說話,是想責備他,還是想關心他;是想發泄你的不滿,還是想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有的家長說:“我當然想解決問題,但孩子不配合,說着說着憤怒升級,最後誰都不痛快。”家長的目的很好,但在具體實施中,又回到數落的老路上,孩子的反應有可能是:悶頭不作聲,你說你的,我消極對抗;頂嘴、爭執;憤怒;也是不吭聲,但自我感覺很自卑,很差勁。不管是哪一種,孩子拒絕了你,你沒有走進孩子的內心,你沒有幫孩子解開疙瘩。試想,有人訓斥了你,你願意高興地跟他掏心置腹嗎?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發自內心地想幫助孩子,你就會無條件地接納孩子,不管他的行爲多麼糟糕,同情他,理解他,只有這樣,孩子才願意跟你配合,並共同找到解決辦法。總之,要想讓孩子對你打開這扇門,你得用心,得有智慧。

走進孩子心靈的隨筆3

老師的愛不僅是情感上的一種體現,也是一種責任感,孩子們更象一個五彩的世界,各自都有不同的顏色,不同的特點,所以每個孩子都需要用不同的鑰匙來開啓心靈之鎖,需要我們用不同的愛來滋潤孩子的心田。

肖秋涵是一個性格內向的小女孩,平時也不願意和小朋友一起玩,總是一個人坐在那裏一動也不動,我一直想打開她那扇心靈之門,走進她的世界。有一天孩子們在畫畫,郭篤娜跑過來說:“老師,肖秋涵哭了,沒有人碰她,不知道她爲什麼哭。”我趕緊走過去說:“你怎麼了?爲什麼哭了?”秋涵趴在桌子上一直哭,什麼也不說。我一看原來是褲子溼了,我對她說:“老師知道了,不要哭好嗎?”她看着我,眼睛充滿了淚水點了點頭。我把他帶到休息室,幫她換上了乾淨的褲子。我問她:“肖秋涵,是不是剛纔玩積木時忘了去廁所呀?”

“是的,剛纔我在插建小房子,忘記去廁所了。”肖秋涵紅着臉對我說。“以後可不要忘了,這是我們之間的小祕密,老師會幫你保密的。”“我以後不會忘了。”肖秋涵笑着說。我接着對她說:“秋涵,以後有什麼事要告訴老師,老師會幫助你的,我們做朋友好嗎?”肖秋涵看了看我,眼裏充滿了信任:“好的,老師像我媽媽一樣,也是我的好朋友。”我牽着肖秋涵的手說:“秋涵,我們一起去畫畫吧。”肖秋涵開心地答應了。

從那時起,我每天引導她和小朋友們相處,讓他打開心靈那扇門,迎接快樂的每一天。慢慢地孩子們也走進了她的小世界,秋涵也變得活潑起來;每天聽着她那稚嫩的童語,看着她那可愛的身影,我從心裏爲她感到高興。

通過一點小事,就會讓孩子對我們有了信任,有了安全感,只要我們付出一點愛,孩子就會用他全部愛來回應;只要我們種下愛的種子,用愛來澆灌,就會在孩子們心中快速成長;只要我們用心去愛,孩子們也會用愛來回報我們,我們才能走進孩子的心靈,開啓孩子的心鎖,展開心靈的翅膀。

走進孩子心靈的隨筆4

今天,我和往常一樣懷着一份好心情走近了教室,準備開始着一天的工作。看見蔣涵鈺一臉苦惱地坐在角落,我忙問:“涵鈺,你爲什麼不高興啊?”她不理睬我。我拉拉她的小手對她說:“告訴老師,或許我可以幫助你,你不告訴老師,那你會一直不開心下去的。”可她還是無動於衷。

後來我向另一位老師瞭解到蔣涵鈺是因爲玩桌面遊戲時沒有找到積木裏的輪子纔不開心的,其實她因這種情況而不開心也不是一次了。 還記得有次晨間活動:玩沙包。就因爲奶奶給她縫的沙包破了而不開心許久,不管老師怎麼勸都不願用被人的沙包進行遊戲。孩子往往會認準一樣東西或意見事情而不願妥協,這也是孩子的年齡特點和思維具有固定性等特點決定的,但有時對她的過於執著而感到束手無策。她就像一隻小烏龜,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學習用“縮頭”的方式來逃避,她不予反抗,只是默默地承受着這一切,這樣的性格更是我一直最爲擔心的地方,因爲我明白這樣的性格不利於孩子健康,主要是心理健康的成長。

蘇霍姆林斯基說:“走進每個孩子的心靈,太重要了。”是的,走進孩子的心靈才能瞭解孩子的需要。我一直在反思這樣一個問題:“孩子爲什麼不理我呢?”是我缺少親和力嗎?也不會啊,其他孩子和我還是比較親熱的。也許是我仍缺乏關注孩子個體發展、態度、情感上的發展需要

。也許是我在引導其對待事物的態度的方式、方法不能再其身上產生作用,只是一方一位地在灌輸,卻沒有考慮到孩子是否理解、接受、認同。看來要建立一種新型和諧的師生關係還路漫漫其修遠,需要時刻提醒我自己在今後的工作中做一名有思想的智慧型教師。

走進孩子心靈的隨筆5

在一般人的觀念裏,把溝通就是你說一句我說一句。比如:我諮詢的一個家庭,我建議他們講最近家裏母女之間的交流的一件事,母女之間你批評我,我指責你,後來終於孩子不說話了,家長又接着說,你說呀,你說呀,緊接着反過來對我說,你看看,就這樣,在家裏就這樣,要麼說就不好好說,要麼就不說。我當時的感受是家長的強勢,家庭關係張力大,正確的道理都在家長那裏,那麼孩子就會處在沒有道理的位置,這樣的溝通是無效的。家長爲孩子好,希望他們能爲自己的未來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家長的教育沒有錯,但是如果家長的教育不能對孩子有積極的效果,也就是家長在做無用功,那麼這樣的教育就是不可取的。所以說,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強調的不是正確而是有效。這個個案在後面的諮詢時,孩子對我說,我感覺沒人能夠理解我。孩子在說的過程中眼淚流了下來,我感覺孩子內心是孤獨的。

比如:我女兒在上中學的時候,有一階段脾氣特別大,特別反常,當她提出的要求我感覺不合理時,我不想答應她的請求。這個時候她會說:“你隨便吧,”然後就氣呼呼地離開飯桌或者就不再跟我交流了,我女兒有午睡的習慣。我不讓她看電視。有一天,中午放學回來,進屋就把電視打開。這是以前從沒有的情況。我當時很莫名其妙,但我內心會有一個疑問?這孩子是怎麼了?我把孩子對我的態度放在心裏,不說她,只是每天有時間的時候問她在學校是怎麼過的,有什麼好玩兒的事情發生嗎?在那段時間裏,女兒經常說,“沒什麼,還那樣”的話。在這期間,女兒跟我發脾氣的時候,我就不說話了,我轉移了矛盾的'焦點,過了有半個多月,我在與女兒聊她在學校發生的事情的時候,她長出了一口氣說:“倒黴的日子終於過去了。”我假裝好奇地問她發生了什麼倒黴的事呢?這時候,她才原原本本把她不愉快的事情說出來,“老師誤解她了,不是她說話,老師批評了她,她無法解釋。還有,跟同學發生了矛盾,男同學罵她了,把她氣哭了,有的女生背後講究她,說她如何不好,另外一個女生告訴她的。”這些都是在這個時期青少年非常看重的事情,同時,在這個時期也是學習解決矛盾的關鍵時期。是成長必然經歷的階段。這些問題在她的心裏過去之後,她才能跟你講出來。後來孩子的問題解決了,她告訴我,媽媽我開學不看電視了,放寒暑假的時候看一會。

有的時候,家長的理解,會讓孩子更聽你講的話,家長的價值觀也就能夠影響到孩子。

家長是非常愛孩子的,只是我們的表達有問題。孩子遇到了困難,發生了錯誤,要給指出來,同時還要了解孩子有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在哪裏。這個過程就要運用溝通技巧,我簡單說一下溝通技巧。

其次,情緒要平靜,不要帶有情緒色彩與孩子溝通,其實不論成年人之間的交往還是教育子女,態度很重要,假如你辦錯了一件事,你的領導不問青紅皁白,劈頭蓋臉地批評你,你的心情是什麼樣的?憤怒?緊張?以後,你再見到領導,你還敢跟他說你心裏話嗎?或者你再去找領導時,內心會不會是緊張的?在心理學裏,“領導”的象徵意義是“父母”。所以,我們成人都會產生憤怒恐懼緊張的心理,何況是心智發育不完善的孩子。帶有情緒的教育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家長最關注的就是孩子的學習,當看到孩子作業不是因爲不會而是馬虎出現的錯誤時,家長一定會很氣憤。在與孩子交流時會帶有情緒。“這麼簡單的錯誤你也犯?會的錯!不會的還錯!你的腦袋想啥了?就你這樣幹啥能行呀?”一連串的指責都指向了孩子。大家想想,如果你是這個孩子,會有怎樣的反應?我在諮詢中感受到會有以下幾種情形,認爲是自己不應該犯這樣的錯誤的人就會感覺到後悔,內疚,自責。認爲錯了就錯了,這麼點小錯誤說說就行了唄,幹嘛還喊呀?下次記住就行了唄,這些人會感覺到很氣憤。認爲我一定不讓這個錯誤再發生的人,內心就會感覺到緊張,害怕,因爲他知道,自己在內心裏下了N次這樣的決心,而還是繼續犯類似的錯誤。孩子犯錯是一個成長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他經過這個犯錯過程,他才能夠知道怎樣改進。他的這個改變不是因爲家長對他的指責,而是他對自己的責任,是成長的責任。

最後是提出建議,建議不是指導,指導帶有強制色彩,沒有哪個人願意被別人強迫,建議是在其原有的理解上又有一種新的理解含義。跟孩子交流時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感受,比如:“你的理解很對,如果能補充我的建議就更好了”。或者“你考慮過這個方法嗎﹖”“如果使用這個方法,你認爲如何呢?”只有和孩子站在一起,有效的溝通才能進行。要讓孩子在家裏做一個真正快樂的兒子女兒,在學校才能是個優秀的學生。

走進孩子心靈的隨筆6

有位教育名家曾經說過:“多蹲下來聽孩子說話,你看到的將是一個純真無邪的世界。”也就是說,父母只有放下成人的架子,才能真正瞭解孩子的心理和需求,也才能真正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他會折射出家庭教育成功的一面,也能折射出家庭教育失敗的一面。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父母經常會有這樣的抱怨:“我的孩子什麼事情都不願和我們講。”而孩子卻訴苦說:“爸爸媽媽不理解我的需要,他們想對我說的時候就說個沒完,可是我想說的時候,他們卻心不在焉。”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這種情況是非常普遍的。其實,在孩子的內心世界裏,有許多事情、感受和小祕密,他們很希望爸爸媽媽能真正走進他們的內心,瞭解他們的小世界裏的所有歡樂和煩憂。當父母對他們的小世界漠不關心的時候,孩子就會很失望,甚至出現一些問題行爲。

認真傾聽孩子講話。

父母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應表現出熱情、有興趣的神情;父母應當高高興興地與孩子交談,認真傾聽孩子的話語,正確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當孩子講話的時候,父母不要打斷他、不要指責他,並能從孩子的立場去理解他說話的內容,使孩子覺得他是被理解、被重視和被接納的……只有這樣,孩子纔會對父母敞開心扉。

經常和孩子交流思想。

父母與孩子間多進行思想上的交流,不僅可以讓父母瞭解孩子的真實想法與內心吐界,也可以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苦衷,逐步學會爲父母排憂解難,學會主動承擔家庭責任。

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言爲心聲”。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話態、動作或多或少都可以反映出孩子的內心此界,家長應注意在乎常的一言一行中觀察自己的孩子,瞭解他的喜怒哀樂。同時,孩子的作業本、筆記本上的小小塗鴉也是他們心靈獨白的一部分,從中也可以瞭解到不少信息,父母們也可從這些地方人手瞭解自己的孩子。但最值得強調的一點是,觀察孩子最重要的是父母應該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朋友來看待。

擴大信息來源。

要想真正瞭解孩子,有必要擴大信息來源,例如父母可以經常到學校向班主任或者個別任課老師瞭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與同學相處得怎麼樣等情況,這樣能幫助父母及時地掌握孩子的思想狀況和學習狀況,能在孩子需要的時候及時提供幫助,取得孩子的信任。陌生的的女兒,甜甜媽媽迷茫了。

充分尊重孩子。

孩子的隱私權是天生的,“沒有隱私的孩子是長不大的”,這句話很有道理。孩子雖然是父母創造出來的,但孩子仍然是不同於父母的、獨立的個體。因此,父母要想走進孩子的小世界,首先要充分尊重孩子,給孩子一片自由的空間。

營造聆聽的氛圍,做孩子的忠實聽衆。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應該營造聆聽的氛圍,和藹地傾聽孩子的講話。在孩子遇到困難或者挫折的時候,父母親切地留在孩子身邊,溫和地撫摩或摟住他,傾聽他的訴說,講幾句關心的話,但不要太多。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對父母敞開心廓,主動把心事告訴父母的。

走進孩子心靈的隨筆7

前幾天,我給孩子們上了一個音樂活動,歌名爲《我是小雪花》,之前在選擇這首歌時,我覺得現在冬天已經來臨,讓孩子們先熟悉一下這首歌,提前讓他們體驗冬天的到來,應該是件很開心的事情。我讓孩子們自己創編動作,孩子們表演的非常投入,雖然外面沒有下雪,但孩子們已經感受到了下雪時的情景了。

真是老天作美,聽說這幾天要下雪,那天還真的下起了大雪,孩子們午覺醒來,頓時,外面的操場上與大型玩具上,都積起了厚厚的雪,一眼望去,一片茫茫。當我拉開窗簾的那一刻,孩子們一下子大叫起來,那高興的勁兒一下子涌上心頭,吃完點心後,看到另外班的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在操場上玩起了打雪仗的遊戲,我們班的孩子心裏也癢癢的,把頭都轉向了操場的方向。突然,唐國攀蹦到我前面,調皮的說:“張老師,他們都在外面玩雪,我們可不可以也去外面玩啊?”我故意加了一句:“你們都想不想去玩雪啊?”大家都開心地說:“想。”孩子的每個聲音頓時都蓋住了我的聲音,顯得嘹亮而又大聲。其實,那天我真的很想帶他們出去玩,但由於自己身體不舒服,又加上外面真的很冷,還擔心孩子們會感冒,所以我就打消了這個念頭,同時,也跟孩子們說了實情,看着,孩子們掃興的樣子,我也有點不忍心。只能說回到家在家人的允許下可以去玩。

由於第二天冰凍比較厲害,園裏收到教育局文件統一放假一天。因此,第三天幼兒又照常上學,操場上依舊白雪茫茫還未融化。中午,太陽公公也出來了,我突然想到了那天跟孩子們說的話,我想:今天天氣這麼好,何不讓他們釋放一下呢?想到這裏,我在班裏預先說了注意事項,並說:“平時,你們有什麼事情,你們都可以跟我商量,假如平時表現好,你們提出的問題,我都可以考慮。”孩子們認真地聽着,使勁地點了點頭。孩子們來到了操場看,在我宣佈可以去玩的一瞬間,孩子們像箭一般衝了出去,盡情地逗着,玩着,這一片操場一下子成了他們的小天地。

平時,多向孩子們聊聊,將使孩子們更信任你,對於教師,不僅要重視教學上的問題,更重要的還在與走進孩子的心靈,多去關注、溝通,瞭解孩子內心的想法,纔是最重要的。

走進孩子心靈的隨筆8

我們的家長總是很容易發現自己孩子的缺點,而對孩子的優點卻視而不見。這在這點上,我們的班主任老師做的最好,他能觀察到每位學生的優缺點,而對學生的優點及時提醒,學生在這個班級裏有被尊重的感覺,我在諮詢時經常有這樣的學生,他們告訴我,“老師,我就聽我們班主任老師的課,或者說,老師,我什麼也聽不進去,在科任課上我氣老師,可是在我們班主任老師的課堂上,我聽不進去課時,我就看其它書。”我問他們,爲什麼只聽班主任老師的課呢?他說,班主任老師拿我們當人看,不當着全班同學的面前批評我,批評我的時候把我叫到外面沒人的地方說。這就是說他們在班主任老師那裏獲得的是尊重,反過來他才聽班主任老師的話。心理學有個名詞叫正強化和負強化。正強化就是關注正面積極的信息,那麼這個人就會朝向正面積極方向發展。負強化就是關注其負面的,不好的信息,那麼這個人就會在他的關注下成爲這樣的人。在孩子的生活中,如果只有批評,缺少表揚,會使孩子變得自卑,缺乏自信心,有時甚至自暴自棄,任何意見也聽不進去。當孩子有好的行爲在家長那裏無反應,而做不好的事情卻能引起家長的注意,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經常做些“壞”事情,來讓家長注意。這也是上面我們講到的青少年需要情感關注。哪怕是被“罵”,至少他感覺到這個家裏還有他的存在。

首先,表揚要具體。上面我提到的母女無法交流的諮詢,媽媽很委曲,她感覺她也經常鼓勵誇獎孩子,可是孩子卻感受不到,而批評孩子的時候,孩子卻記在心裏,我讓她們在諮詢室裏表演母親是怎樣誇獎女兒而女兒不接受的。媽媽說:“我女兒真棒,媽媽相信我女兒將來一定能行,你看她那個氣質,我相信我女兒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行。”當媽媽說到這裏時,女兒當時就皺眉了,沒等媽媽說完,女兒就說:“我最討厭你誇我了,努力就能行啊,多少人努力也沒有成功,你說話咋就那麼準呢。我告訴你,我不用你誇我,我自己啥樣我自己知道。不用你管!”媽媽也生氣了,對我說:“你看你看,就這樣,說好說壞都不行。”接着轉向孩子:“以後你別管我叫媽了,我與你沒關係。”孩子對我說:“老師,你看看,我怎麼跟她溝通啊?我什麼也不跟她說。”這個個案在以後的諮詢我瞭解到,孩子的學習成績並不好,在整個學校屬於下等生。當媽媽用籠統的語言來表揚孩子的時候,孩子感覺到不真實,這讓孩子感覺到的是羞辱。所以溝通無法繼續。在以後幾次的諮詢中,母女間達成共識,孩子要求媽媽具體誇獎自己哪裏好,哪裏不好。這樣,孩子也接受了媽媽的建議。親子關係形成了良性循環。

其次,要表揚孩子的每一個小的進步,家長朋友們常常關注孩子的期中考試,或者關注孩子參加什麼比賽得了幾等獎,卻忽視平時的每一個微小的進步,這樣做的結果會使孩子索性不去嘗試每一個微小的努力,因爲他一下子看不到長遠的效果,又缺乏耐心和意志。要看到孩子的改變,把他的進步與他現有能力水平進行比較,要關注他眼前的小變化,小進步。設立長遠目標是必要的,但不要把自己現有的能力水平與最終的實現目標對立起來,那是不公正的比較,那樣會破壞孩子的自信,改變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要高興孩子有太大的變化,一個強烈的變化不會持續太久,只有漸進的變化才能是真正的改變,改變是有一個適應過程的。家長只要用持續的,溫和的力量來引導孩子,記住:一定是“持續的,溫和的”。因爲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不是我們看到孩子有毛病了,我們再來管理,而是我們隨時瞭解孩子,瞭解孩子發生了哪些變化,要多觀察,少說話。對孩子的每一個進步都要鼓勵,使他們的正確行爲得到強化。

時尚動態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視電影
音樂資訊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