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育兒套路有哪些

育兒套路有哪些

來源:時尚冬    閱讀: 4.7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育兒套路有哪些,有一些育兒套路,大家都在用,我們也習以爲常,但也許你不知道,其實那是錯的,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育兒套路有哪些,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希望大家會喜歡。

育兒套路有哪些1

套路一

重複,意味着強調?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但是“說三遍”之後,能夠加強記憶的可能只有自己,對於聽的人來說,越是重複越容易激起反感。

1979年,彼得的“說服實驗”表明,在說服別人時,不管是什麼觀點,觀點是好是壞,反覆只會降低說服率。

我們都知道嘮叨使人厭煩,但實驗結果表明,其實好話說多了也會變壞事,溢美之詞反覆說也會使人乏味和反感。

比如我們希望孩子變得更好,常反覆地跟孩子說:

◆做個乖寶寶哦!

◆你要好好努力。

◆加油,以後纔能有好前途!

一次兩次,孩子還會感覺到來自家長的期待,但是超過三次,即使孩子表面表現出順從,內心也會感到反感:“又來了!”長此以往會喪失其作爲家長的威信。

育兒套路有哪些

套路二

“嚇唬”孩子,最能讓TA聽話?

爲了讓孩子知道有些事情是被禁止的,很多父母認爲採用越嚴厲的方式越有效。

他們通常會簡單粗暴地向孩子發出警告,有時甚至直接威脅孩子,比如:

◆這些糖絕對不能吃!

◆以後不許亂跑,要不然看我怎麼收拾你!

◆如果再不聽話,我就把你關在門外!

約束孩子行爲的禁止性語言反而更易激起他們違反的慾望,使孩子獲得違反規定的刺激和快感。

美國心理學的一項實驗發現,經受嚴重警告的孩子再次違反規則的機率比經受輕微警告的更大。

心理學家米勒的另一項實驗表明,警告式的強硬口氣,效果並不能持續,溫和的語氣、肯定的語言對孩子才最有效。

因此,請多用肯定和鼓勵代替警告和威脅:

◆你別在牀上畫畫!→在畫板上畫畫會更有趣哦!

◆你不要搶別人的玩具!→善良友好的孩子更受人喜歡。

◆不准你再玩電子遊戲了!→我們來一起讀你最愛的故事書吧!

育兒套路有哪些 第2張

套路三

籠統的誇獎,真的有效?

在父母眼中,孩子成長中的每一個變化和進步都值得稱讚。

很多家長認識到用鼓勵和表揚的方式可以更有效地增強孩子自信和成就感,但卻不知道如果誇獎的方式不對,可能會適得其反。

你是否常用這樣的`方式誇獎孩子:

◆你是最棒的!

◆你是最乖的寶寶!

◆你真得太行啦!

孩子不聽話時,很多家長習慣將這樣的鼓勵當成解決問題的萬(能)鑰匙。

殊不知,這樣的表達很容易讓孩子產生“唯我獨尊”的認知,會讓他們盲目自滿,甚至變得心理脆弱、不堪挫折。

父母在肯定孩子時,應在“最棒”前加上限定的範圍和具體的行爲,同時誇獎孩子一定要足夠真誠,讓孩子感到你發自內心的愛比什麼都重要!

你可以試試這樣誇孩子:

◆鼓勵孩子嘗試時——試試看,你可以的。

◆肯定孩子的作品——你的畫、故事等,充滿了想象力和靈氣……

◆表揚孩子的進步——你今天的XX行爲,比上次進步多了,真不錯!

◆誇獎孩子的堅持—— 你一直沒放棄,媽媽(爸爸)爲你驕傲!

育兒套路有哪些 第3張

套路四

先肯定,後否定

評價一個人時,先肯定後否定是我們通常的說話技巧。

但是根據心理學家阿倫森曾經做過的一個著名的實驗,先肯定後否定給人帶來的好感比一直否定更糟糕。

因爲從肯定與讚美的語氣轉爲否定時,再好的讚美也會被後面的負面信息所曲解。

當自己有較爲負面的信息或者建議需要傳遞給對方,也可以採用“先否定後肯定”的模式去敘述,這樣對方的排斥也會減少一些,對於讚美的信任度也會高一些。

所以,想對孩子提出意見,不要用指責的語氣,不妨換個“套路”——

◆你一直都學習很認真,但是這次成績怎麼這麼低?

→這次是沒考好,但我知道你一直都學習很認真。

◆你每天練習寫字很努力,但是你字怎麼還這麼醜?

→雖然你的字還不那麼好看,但是我看到了你的努力。

育兒套路有哪些 第4張

套路五

你唱紅臉,我唱白臉

“嚴父慈母”似乎是中國家庭教育的“標配”。

父母“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也長期作爲家庭教育中的一項先進經驗廣爲傳頌。這樣的“角色分工”在家庭中常表現爲:

◆媽媽懲罰孩子,爺爺奶奶替他說情

◆爸爸對孩子發火,媽媽搶着辯護

◆家庭成員因爲教育問題,互相指責

這樣的教育方式下,當孩子出現問題時,誰護着他就找誰。這樣不僅容易使孩子漠視家長權威,產生投機心理,而且會使孩子的情感分裂,造成親子關係疏離。

同時,心理學家在研究中發現,2歲以上的孩子,在目睹父母之間的吵架場面後,會很快地在與同伴的交往中模仿大人氣勢洶洶地說話和爭鬥,言行舉止易變得有攻擊性。

你不妨試試這樣做:

◆家庭成員之間應多溝通和討論,對孩子的教養問題儘量保持一致,努力營造和諧溫馨的家庭教育氛圍。

◆當出現分歧時,要及時控制情緒,不要當着孩子的面指責對方,應在平和友好的氛圍中儘快達成共識。

◆別把育兒的分歧作爲權利之爭,把本來是關於孩子的問題,演變爲成人間的家庭關係問題。

育兒套路有哪些2

套路一:孩子頭髮又少又黃,得補鈣

當你去母嬰店買東西的時候 ,導購看到寶寶的頭髮常常會說:“你家寶寶頭髮怎麼這麼少,還發黃。你看後腦勺都沒有頭髮了,說明寶寶嚴重缺鈣,趕緊給孩子買點兒鈣片吧!”我相信很多沒有經驗的媽媽聽到店員這麼說,是不是心裏就害怕了,於是趕緊花幾百元買幾瓶。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如果媽媽母乳充足,寶寶沒有偏食和厭食的問題,寶寶基本是不會缺鈣的。寶寶之所以頭髮少,顏色黃,甚至枕禿,這是因爲寶寶毛囊還在發育,理理髮就好了。枕禿就更簡單了,這麼小的孩子,整天躺在牀上,只能來回晃動腦袋鍛鍊身體,頭髮是磨沒的,並非缺鈣。

著名兒科醫生崔玉濤說過,只要醫生沒有說孩子缺鈣,就不需要額外補鈣。鈣補多了,反而會導致軟骨硬化,影響身高發育。媽媽可以給寶寶補充一點兒維生素D,提升寶寶鈣質的吸收率即可。

育兒套路有哪些 第5張

套路二:母乳營養跟不上,需要吃奶粉

去母嬰店逛,只要你說寶寶六個月多月大了,導購就會千方百計給你洗腦,告訴你“母乳六個月後就沒營養了,需要吃奶粉”,給你各種描述奶粉的好處,最終忽悠你買了他推銷的奶粉。

但是,他沒告訴你的是,母乳是寶寶最好的口糧,六個月後母乳的營養成分不會變,只是不能再滿足寶寶的生長髮育所需,所以要及時添加輔食。只要你的母乳充足,母乳餵養就可以一直餵養到兩歲,既方便又好消化,可比奶粉強多了!

套路三:兒童專用的纔好

市面上很多產品都標註着“兒童專用”,兒童醬油、兒童麪條、兒童肉鬆……而這些產品,就是因爲有了“兒童專用”這四個字,價格就高了很多,銷量也在上升。我們家大寶剛開始吃輔食的時候,就掉進過一次這樣的坑,給孩子買了兒童醬油。結果回來一看成分表,鈉的含量竟然比成人醬油的鈉含量都高,從那之後對兒童專用就沒什麼好感了。家長給孩子買這些東西,不要看是不是兒童專用,重要的是去看成分配料表。

套路四:寶寶吃DHA眼睛會變亮

很多店員爲了推銷嬰兒DHA,常常會對媽媽說:“寶寶一出生就該補充DHA,這樣有利於寶寶視力發育,寶寶眼睛會又大又亮。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如果寶寶發育健康,醫生也沒有明確指出寶寶缺乏某種營養,媽媽就不需要給寶寶購買補品。還是那句話,只要寶寶不挑食、不厭食,食物中的營養纔是最好的,最安全的,而不是那些高價的保健品。

育兒套路有哪些 第6張

套路五:孩子消化不良、便祕要喝益生菌

我身邊有不少媽媽,把益生菌當作保健品給孩子服用。在很多媽媽羣裏也經常能看到,有寶媽問孩子便祕怎麼辦,其他媽媽基本都是說喝益生菌。從理論上來講,益生菌可以幫助建立腸道細菌的平衡。但是孩子是否需要喝益生菌,最好是遵醫囑,不要隨意給孩子服用。

套路六:羊奶粉比牛奶粉好

羊奶和牛奶(注意,只是羊奶和牛奶的區別,而不是羊奶粉和牛奶粉的區別)在營養上確實存在着一定的差異。比如,羊奶粉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A的含量高於牛奶。但是呢,牛奶的蛋白質、鈣、鋅的含量則高過羊奶。所以,兩者在營養構成上各有千秋,但是,絕對不存在誰高誰低之說。

而且,這裏還有一點需要特別說明的——雖然羊奶和牛奶有區別,但是,在把它們做成奶粉的過程中,這個區別會進一步地縮小。因爲,不管是什麼動物的奶,在製成奶粉的過程中,都會盡力地向母乳靠攏,從而讓奶粉的營養價值儘可能地接近母乳。到最後,不管是羊奶粉、還是牛奶粉,營養價值的差別真的是可以忽略不計。僅有的區別就是,羊奶粉的脂肪、蛋白質顆粒可能比牛奶粉更小、更均勻,對極少部分的寶寶來說,可能更利於吸收。

套路七:鞋子和牀墊要軟

不知道爲什麼,母嬰店特別喜歡把「軟」作爲他們銷售嬰兒牀墊和鞋子的賣點。說實話,我每次聽到他們給我推銷說自己的牀墊、鞋子有多軟的時候,我心中都忍不住發笑——賺錢,也是要有文化的啊!

可以這麼說,不管是牀墊還是鞋子,太軟的,統統不要買。原因很簡單,太軟的東西沒有支撐作用。牀墊不能支撐脊柱、鞋子不能支撐和保護腳掌,這樣的東西統統走開。所以,如果在母嬰店碰到有人跟你推銷說自己家的牀墊、鞋底很軟的時候,你頭也不回、悄悄地走開。

育兒套路有哪些3

隨着年齡的增長,孩子的問題似乎越來越無法從書中找到正確答案。而且看得越多,越不知道該遵循什麼樣的標準。

在帶孩子的過程中,我和孩子媽媽也曾經嘗試過育兒達人們的套路,這些套路的腦洞之大、畫風之清奇,讓人躍躍欲試。

育兒套路有哪些 第7張

比如:從一年級開始我和媽媽就輪流陪她做作業,很多課外課程還都是我們學會了再教孩子。

再比如:用“五指大法”讓孩子聽話,所謂五指大法,就是指孩子的五根手指分別代表不同的含義。把掌心對準面部,從大拇指開始分別代表的是接觸、要求、好處、鼓勵、約定這五個含義。

但是我們很快就會發現,這些套路有沒有用,完全取決於心情。準確地說,是取決於孩子的心情,和套路本身無關。孩子爲什麼就不能愉快地按育兒書上的套路來呢?

是套路有問題,還是孩子有問題?

如果沒有考慮孩子的客觀情況,盲目地效仿所謂的技巧,往往會掩蓋了孩子真實的需求,治標不治本。

所以,小孩教育的知識非常必要,這是建立和改進自己教育方法的基礎。而學習之後,一定要參透本質,融入孩子的實際情況,這樣纔能有效地把解決問題的方法轉換爲我們自己的。

這也就不難解釋爲何別人的經驗對自己不適用了。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