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孩子心態不好怎麼調整

孩子心態不好怎麼調整

來源:時尚冬    閱讀: 1.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心態不好怎麼調整,讓你的寶寶越來越聰明,積極解決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孩子的個性發展和父母有很大的關係,教育孩子是一份值得投資的事業。看完孩子心態不好怎麼調整!

孩子心態不好怎麼調整1

一、多留意孩子的情緒,觀察孩子是否有以下悲觀情緒

孩子的情緒很難摸索,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家長多留意觀察,就會發現孩子的情緒是否正常。

1、做事有始無終

當孩子遇到挫折時,悲觀的情緒立馬涌上來,孩子會覺得自己是失敗的,就會想到去放棄。有了開頭卻沒有結尾,最後會選擇逃避問題。

2、 沒有自信心

在生活中,孩子對於自己感興趣而又想去做的事情總是猶猶豫豫,膽怯,害怕自己做不好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辭,不敢嘗試。失去了自我追求的精神

3、欠缺主動性

如果你家孩子有以上的這些表現,說明他很容易陷入悲觀情緒,家長要重視起來。

不管是在學習還是生活中,孩子總是不主動。做事情總是懶懶散散,就像石子一樣,踢一下動一下。

當孩子有這些不好的表現,家長要多觀察重視起來,避免孩子陷入悲觀的情緒越來越深。

孩子心態不好怎麼調整

二、過於悲觀的情緒,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影響?

中國詩歌最後一個輝煌的詩人汪國真指出:悲觀的人,先被自己打敗,然後才被生活打敗;樂觀的人,先戰勝自己,然後才戰勝生活。

在陷入悲觀情緒中的孩子,遇到問題或者是搞砸了很多事情後,悲觀的情緒會使得孩子自信心受挫,再次遇到問題時便不敢輕易嘗試,去突破自我。

即使敢於嘗試了,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悲觀的情緒也使得孩子往壞的一面去思考,而不能正確認識到好的一面,往往在這一步就選擇放棄,沒有繼續去突破自我。

太過於悲觀的孩子,在遇到困難時,抗壓能力很差,同時這樣可能會影響到社交能力,因爲悲觀往往延續出自卑的心理,而現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擁有一個良好的社交能力是多麼重要。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然會遭遇失敗和挫折,經歷這些苦難的洗禮,不斷吸取教訓才能不斷成長。

但是遭遇問題的時候,要從不同角度是看待,而不是悲觀的,一味的認爲是自己的問題。

其實問題本身除了你自己外,有許許多多的因素在影響着最後的結果,比如孩子學自行車,學了一個星期了還是不會騎,而隔壁小孩只學習了兩三天就會了,就因爲比別人慢了幾天,就認爲自己沒有天賦,才導致自己學的慢。

然而樂觀心態的孩子,會看到不同的角度,也會發現除了自身以外的潛在因素。

比如孩子會覺得隔壁小孩是不是平時偷偷勤加刻苦練習過了?還是我自行車本身就很難騎?從這些問題多角度去分析,從而認清自身的能力,自身不足就多加練習。

三、導致孩子悲觀的原因有哪些?

孩子產生悲觀情緒,往往是孩子在諸多方面受到了影響,不斷積累出來的,如果這是家長沒有及時發現孩子的悲觀情緒,很可能導致孩子情緒崩潰。

1、受家庭的影響

著名作家歌德曾說過:“家庭和睦是人生最快樂的事”。

衆多研究發現,對孩子影響最深遠的是家庭,家庭能夠和諧美滿,孩子會感到很幸福,能給孩子帶來無窮的力量和自信。

父母作爲家庭的主要成員,對孩子的影響最直接,如果家長的心態不好,遇到問題時表現出不良的情緒,消極焦躁等等。

這些情緒傳染性很強,孩子遇上這樣的情緒也會隨着大人的表現發生共鳴。

舉個例子,不知道大家是否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個視頻,爸爸抱着娃靠近門邊,爸爸用自己的手敲了門一聲(模仿孩子頭撞到門發出的聲響),然後爸爸假裝孩子撞到頭了,表現出對孩子的遭遇感到痛惜,並且一邊撫摸寶寶的頭,嘴裏說着:“不痛不痛”。

但是這時孩子卻嚎啕大哭起來,我們都明白孩子是沒有撞到門,也沒有實際疼痛給孩子帶來嚎啕大哭這樣的情緒的,造成孩子這個情緒的,正是父親表現出來的情緒,讓孩子與之發生共鳴,所以家庭環境中,家長給孩子的情緒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孩子心態不好怎麼調整 第2張

2、沒有及時得到合理的情緒宣泄

許多孩子在學校受到批評,或者是某些原因受委屈了,沒有及時得到關愛,進行合理的心裏疏導,久而久之積累多了,就會產生一些負面情緒。

比如因爲某些原因孩子被家長誤解了,而家長則是以強硬的態度批評孩子,並且不許孩子哭,不許孩子有怨言,長久積累下去,終有爆發負面情緒的一天。

3、消極經歷過多

比如經常遭受家長的誤解和過度批評,自己心愛的寵物走失,家長答應帶孩子去哪裏玩,但是因爲某些原因家長不能實現孩子這個心願等等,消極的經歷太多也會使孩子變得悲觀。

四、如何調整孩子情緒,讓孩子積極樂觀?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陷入悲觀的情緒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對世界的認知不足,思想不夠成熟,並不能獨自去調整心態,這時候就需要家長來爲孩子進行疏導,引導孩子走向積極樂觀的心態。

1、鼓勵孩子,提高自信心

孩子表現出悲觀的情緒時,家長要了解清楚事情的原由,並及時安撫,告訴孩子遇到困難要勇敢面對,就算做錯了,起碼也嘗試過錯誤的教訓,下次遇到困難也不會退縮。

孩子能夠在逆境中勇往直前,說明孩子有堅強的意志和自信心,而強大的自信心是一種樂觀的表現。

2、引導孩子戰勝自己

孩子遭遇挫折所帶來的問題,家長要正確引導孩子去面對挫折,不能讓孩子盲目與別人相比,要從自身出發,要學會今天的自己與昨天的自己相比較,是否進步了。

家長要善於發現孩子的短處和長處,不能拿孩子曾經失敗過的經歷當做把柄。

有些家長就是不夠注意細節,自己工作或者生活中出了些小插曲,就不由自主地拿小孩的短處來批評,這樣是不對的。

作爲家長需要挖掘孩子的潛力,充分讓孩子發揮他的優點,這個優點便是孩子的自信,從而形成積極樂觀的心態。

3、孩子產生悲觀情緒時,試試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導致悲觀情緒的情況有所不同,有時候是比較輕微的,有些是不管家長怎麼鼓勵引導下都很難將孩子開導出來。

這時候可以藉助轉移注意力的方法來緩解孩子的負面情緒,比如孩子喜歡玩水,就突然提出意見,帶孩子去海邊或者游泳館游泳。

藉助這個活動來轉移孩子的負面情緒,等游泳結束後,這些悲觀情緒也消散了許多,甚至完全消散,孩子情緒平和後,再對孩子進行開導。

最後,如果想要孩子在健康積極向上的心態中成長,爲人家長要以身作則,平時要多注意一些情緒的表露上,儘量避免給孩子流露出悲觀消極的情緒,多表達自己積極樂觀的'情緒,讓孩子與之共鳴。

孩子心態不好怎麼調整2

每個家長都免不了會拿自己的孩子去跟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家長的這種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過多的比較其實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傷害。正確的比較:跟孩子的過去比——只要進步了是令人高興的事情,值得鼓勵;跟孩子自己定的目標比——夢想激發進取心,不斷進步。

那麼怎麼克服這種攀比心理呢?

第一點家長要認識到攀比帶來的巨大傷害。攀比讓家長更加焦慮,家長的焦慮會被轉嫁到孩子身上,變成對孩子的批評、呵斥、諷刺、挖苦、逼迫、強壓······攀比也會讓孩子受挫,他們會認爲爸爸媽媽喜歡的是成績,根本不是真的愛他們。攀比會導致孩子自卑、自我否定,甚至自暴自棄。第二點家長要發現孩子的潛能,關注孩子的優勢。讓孩子最大限度的發揮優勢潛力,更能幫助孩子獲得成功。而且,有時候你眼中孩子的缺點可能恰恰是孩子的優勢所在。比如,孩子特別貪玩,可能是在運動方面有天賦;孩子愛破壞玩具,說明孩子有探索和鑽研精神等等。總之,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勢,如果沒有,那一定是父母還沒有發現它!面對孩子的弱項,父母要做的事情就是放大孩子的優勢,儘可能地讓孩子把他的優勢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 4現在很多孩子都在上各種各樣的興趣班,爭取全面培養孩子,老師覺得讓孩子上興趣班是必須的嗎?如果是的話,要怎麼選擇呢?

我們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除了讓孩子學會一項技能,更重要的是希望孩子在未來的生活中享受興趣愛好帶給他們的`愉悅和快樂。興趣投入會帶來幸福感,這一點已經在我劍橋大學博士期間關於幸福的課題研究中得到了數據驗證。很多人在成年之後依然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找不到追尋的方向,日子過的忙忙碌碌卻無幸福可言,這很大程度上是源於興趣愛好的缺失。

選擇興趣班,遵循兩個原則:

1、這是孩子的興趣,而非家長自己的興趣愛好和主觀意見。

2、孩子的興趣總是不定性,尤其是在6歲之前,他們對各類事物都有好奇心,想嘗試更多更新鮮的事情。這個階段孩子的興趣點容易發生變化也是非常正常的,孩子也正是在各種嘗試中學習並探索自己的能力。作爲父母,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儘可能的該孩子提供嘗試的機會。

孩子心態不好怎麼調整 第3張

我一直覺得不應該給孩子制定太多規矩,以免束縛他的成長,但是現在導致他一吃飯就要看手機,我又怕他養成壞的習慣,所以心裏很掙扎,請問老師我該怎麼辦呢?

給孩子制定必要的規則是需要的:

制定一些家庭規則能夠幫助孩子理解哪種行爲是可接受的,哪些是不被接受的。

規則能夠教會孩子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同時學會尊重他人。

告訴孩子在不同場合下應該如何表現,以便得到同伴和社會更好的接納和認可。

家庭規則同時也會提醒家長爲孩子做好榜樣。

在一個家庭中,父母給孩子設定明確的規則,並非是要求孩子要嚴格的按照自己的要求做事,束縛孩子的成長。而是對孩子的某些行爲提出明確的要求,讓孩子更好地分辨對錯,行爲舉止更加得體。

當然,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規則不要太多,建立原則性的規則就好,規則太多往往會限制孩子的人格發展。而且隨着孩子的年齡增加,尤其是青春期後,規則制定的方式也要做相應的調整,家長適當放權,讓孩子在規則制定中有更大的主動性和參與度,因爲這個時期的孩子在生理心理上的發展,更希望獲得尊重、平等。規則的數量可以相應的減少,制定的時候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見。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