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聰明爸媽不應強制寶寶分享

聰明爸媽不應強制寶寶分享

來源:時尚冬    閱讀: 1.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聰明爸媽不應強制寶寶分享,寶寶的教育是有非常多的學問的,作爲家長我們應該要用心,正確的引導寶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聰明爸媽不應強制寶寶分享的相關內容吧。

聰明爸媽不應強制寶寶分享1

1、強制“禮讓”佔有慾會更強

月月媽:我的經驗是,如果孩子經常搶奪別的小朋友的玩具,需要父母適當注意。可以讓他多與稍大於他的孩子在一起玩,較大的孩子懂得如何保衛自己的權利,制止他的搶奪行爲。反之,如果孩子的玩具經常被別的小朋友搶走,孩子無力保護自己,父母則應避免讓他和較大的孩子在一起,並設法引導他,在和小朋友相處時,大膽些,潑辣些。

我聽說,2歲左右的孩子,常常不情願把玩具給別的小朋友玩,這是正常的心理。當其他小朋友想玩他的某個玩具時(尤其是他正在玩的玩具),父母不應強制他“禮讓”給別人。如果每次你都要他不情願地禮讓,孩子會覺得,不僅小朋友,連大人,包括自己的父母都想搶走他的東西,這會促使他佔有慾更強。正確的方法是引導他願意和別的小朋友玩,從中再想一些可以讓他們分享玩具的玩法。

2、讓孩子明確有些東西不屬於他

小荔媽媽:如果你能隨身帶着寶寶喜愛的玩具,你就能爲自己省下不少麻煩,當寶寶抱着別人的東西不放時,你就可告訴他:“這個娃娃是姐姐的,你的車車在這裏,來,拿好。” 如果寶寶把替代品丟棄,你可告訴他:“好吧!你不要車車沒關係,但娃娃不是你的,你還是不能拿。”

如果孩子大哭大鬧,你可嚴肅地告訴他:“如果你吵鬧,我就幫不上你的忙了。”當他稍微平靜下來,即使只是微乎其微的轉變,你要抓住機會,告訴他:“好啦!你如果乖,我陪你一塊去問問姐姐,看看姐姐願不願意把娃娃借你玩一下,但你要好好地問。”

我覺得在瞭解孩子心理需求的同時,還是堅守尊重他人的立場,將讓孩子學會尊重別人的所有權。

3、生活中教會孩子“捨得”

妞妞媽:教會孩子從小懂得有“舍”纔有“得”,從小事去教育孩子,比如,拿兩種水果,蘋果和香蕉,先給孩子兩個蘋果,然後自己拿兩根香蕉。寶寶看見有香蕉,也一定要。那就與寶寶交換,寶寶遞過來一個蘋果,就還寶寶一根香蕉,決不能都給寶寶。這樣,一人一個蘋果和一根香蕉,和寶寶一起吃。時間長了,寶寶就會逐漸懂得分享會給別人帶來快樂,也會收到別人送給自己的東西。

4、言傳身教做榜樣

端端媽:孩子喜歡聽故事,而且喜歡模仿的,通過故事讓孩子明白一定的道理。例如:《金色的房子》中的小姑娘因爲自私而失去了朋友變得孤單,當她與小動物們共享她的漂亮的金色房子時,她又得到了朋友。這個形象讓孩子想到自己,容易產生共鳴。在家庭生活環境中,我們要經常引導孩子尊重和關心長輩。如,好菜給長輩吃,舒服的位置讓給長輩坐。懂得別人爲自己服務要表示感謝,別人不便時,應儘可能提供幫助,逐步體會到幫助、關心別人是愉快的事情。

當寶寶讓你嘗一嘗他也覺得好吃的東西時,不要覺得寶寶喜歡就都留給他,因爲分享可以使快樂加倍,否則可能會養成獨佔的習慣;當寶寶向你微笑時,不妨和他一起大笑。

5、專家意見:懂得“佔有”也是好事

兩三歲的孩子正是形成自我意識、佔有慾最強的時候,這個時期的孩子能和其他孩子靠得很近玩,但不能一起玩,如果你已瞭解孩子在這個時期對所有物的重視,那麼你應該接受他和其他孩子一起玩隨時可能發生爭執的後果,避免其他孩子去碰觸他的玩具,是父母應提前準備的工作。

這個時期的孩子本來就當把“我”、“我的”掛在嘴巴上,這並不表示他自私或主觀意識強,別因此責怪自己的孩子,若有其他大人嘲弄或斥責他這種表現,你必須爲孩子解釋,說明孩子在培養自我意識的過程。當孩子哭鬧時就對他妥協,這是完全錯誤的示範,你是在教他,只要哭鬧,就可以得到任何想要的東西。下次,你將更難說服他。

孩子的佔有慾強代表他自我認同感提升,所以,從另一方面說,這是個相當好的現象;過了這個階段,當他建立了良好的'自我認同後,他自然樂於主動與人分享。所以,聰明的父母不要過早要求孩子去“分享”,當爸爸媽媽遇到孩子獨佔、搶奪別人的東西時,不要大驚小怪,更不應責罵孩子自私自利,而應給予說服教育和指導。

聰明爸媽不應強制寶寶分享2

晚飯後,門外傳來了孩子們嬉笑打鬧的聲音,二寶聽到後迅速拉起我的手走到門口,示意我開門。

原來是對門的小姐姐小哥哥在玩遊戲,二寶屁顛屁顛地跑進了他們家裏,開始了他的串門之旅。

進門後,他先是掃視一下桌面,然後鎖定目標,朝着他感興趣的玩具直奔過去。

他剛準備拿起玩具,小哥哥米樂一把拿開,義正言辭地說道,“這是我的!”

說話的時候,米樂的眉毛生氣地皺成了一團,似乎手裏抱着的是一個稀世珍寶。

我被他的表情逗樂了,“米樂,你不同意給弟弟玩沒關係的,阿姨理解你。”

我抱着二寶準備走開,米樂的媽媽走了過來,“米樂,你怎麼這麼小氣!拿過來給弟弟玩玩!”

米樂依舊抱着他的玩具不放手,眉毛還是皺得緊緊的。

媽媽又發話了,“你個小氣鬼,下次你去弟弟家也不要玩他的玩具!”

聽完後,米樂眉頭皺得更緊了,手裏的玩具也抱得更緊了。

直到我們準備走了,米樂才慢慢鬆開他的玩具和他緊皺的眉頭。

聰明爸媽不應強制寶寶分享

“佔有”的敏感期

佔有的敏感期——開始強烈感覺佔有、支配自己所屬物的快樂。

自我形成的早期,一定是從佔有可摸觸的物品開始的,這是區分“我的”自然方式。

如何感覺“我”,當然從“我的東西”開始感覺,然後一步步建構從具體的“我的”,到意識的“我的”,到一個完全成形的自我…

正處於佔有敏感期的孩子,他要靠擁有自己的東西將“我”與他人區分開來。

米樂口中的“這是我的”就像是在“宣佈主權”,他在向別人證明這是“我的”,既然是“我的”,別人就不能隨便動。

不光是玩具,在這一敏感期的孩子眼裏,他們的玩具、餐具、生活用品,哪怕是他們撿到的一片樹葉、一張碎紙,也不會讓別人輕易觸碰。

還有的孩子不但會“保護”自己的東西,對於別的大人用自己父母的東西也是不允許的。這種強烈佔有和保護的行爲,是孩子進入“佔有敏感期”的特有表現。

給予孩子分享的充分自由

如果強制兒童分享他的東西,會給他造成巨大的恐懼感和危機感。更不利於“自我”的形成。

到了5歲左右,兒童開始喜歡和他人分享物品,這是一種成長的規律,但在此之前,兒童的物品應歸他自己所有,不能用語言脅迫他,甚至強迫他放棄並分享自己的東西。

但我們成人會無意識地強制孩子將自己的東西分享給客人,這可能跟我們幾百年傳承下來的“分享是美德”的教育有關係,而且這種想法已經根深蒂固。

但它並不適用於5歲之前的孩子。

只有到了6、7歲,孩子纔開始真正體會分享的樂趣,這時分享纔會變成一種快樂和良好的品質。

在這之前,我們家長和學校應該給予孩子分享的自由。

當然,也要告訴其他孩子學會尊重和接受他人的拒絕。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