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原因

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原因

來源:時尚冬    閱讀: 1.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原因。在社會上,我們總會遇到心理承受力差的人,他們幾乎都是缺乏自信,容易陷入挫折而一蹶不振的人。心理學上研究表明,心理承受力差,還與家庭教育有關,下面來看看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原因吧!

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原因

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原因1

心理封閉

學生進入青春期,開始有了個人的祕密,本屬正常。但部分學生受多種因素影響,由此發展到自我封閉,不願與人交往,更不願向人敞開心扉。因而遇到煩惱時,心理承受能力很差。相應對策:

1、新生入校一週內,召開集體談心會,班主任先自我介紹有關經歷(包括走過的彎路)、性格特點等,再讓學生逐一自我介紹,增進師生、同學之間的瞭解。

2、平時引導學生既要與全班同學友好相處,也應該有幾位關係密切的好朋友。教師尤其班主任則應該爭取成爲學生信賴的良師益友。

3、有計劃地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在活動中特別關注那些心理封閉的學生,促使其敞開心扉。

壓力過大

父母望子成龍,教師期望過高,有的學生感到學習困難、升學無望,便憂慮重重,喪失信心。如果缺乏指導,易走極端。相應對策:

1、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成才觀,懂得學習是爲了發展提高自己,只要刻苦努力就有收穫和進步,考大學並非唯一出路,任何行業都可以成纔等道理。

2、學校從嚴控制考試次數,淡化名次觀念。引導學生辯證地看待學習成績,先肯定進步,再找出差距。

3、和家長配合,減輕學生壓力。對學生學習目標的確定要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則。學生一旦感受到自己的進步,便能逐步增強心理承受能力。

未經挫折

有的學生從小學到中學,一路順風,未經挫折。偶遇挫折一蹶不振。相應對策:

1、平時注意向學生介紹成功者成功之前的艱辛歷程,教師和家長如能以親身體會教育學生,效果更好。

2、可假設某些經受挫折的情境,如:假如我高考落榜、假如我競爭失敗等,組織學生展開討論。

3、組織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在活動中放手讓學生去嘗試、探索,鼓勵學生失敗了再幹,親身體會經歷困難挫折終於取得成功的憂與樂。

被動地位

學生在長期的傳統方式管理下,絕大多數一直處於被動地位,逐漸喪失了主體意識,依賴父母、依賴老師,一旦失去依賴,便無所適從。相應措施:

1、教學中應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要我學”轉變爲“我要學”、“我會學”、“我能學好”。

2、班級管理實施全員參與。班幹部的產生可採取先自薦再選舉的辦法,並實行學期換屆,每學期至少更換三分之一,從而使較多學生有機會擔任班幹部。還可讓學生按一定順序輪流擔任值日班長,從而促進其集體觀念的形成,主人公意識的強化。

3、組織班級活動要力求普遍參加,並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擔任主角的機會。學生在教學及管理中的主體地位形成之後,可有效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

知識貧乏

學生課內學習內容比較單純,課外閱讀面又比較狹窄,對怎樣進行心理調節、排除憂慮,以及恰當處理人際關係等方面的知識則相當貧乏。相應對策:

1、舉辦專題講座

如青春期生理衛生知識、怎樣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講座等,彌補課堂教學之不足。

2、開展心理諮詢

鼓勵有具體疑難、煩惱或難言之隱的學生去求得個別指導。

3、介紹、推薦有關書籍、文章供學生閱讀

針對共性的問題,可向學生集體推薦;針對個別情況,可向具體學生推薦。也可發動學生互相推薦。從各種優秀書籍中廣泛汲取營養,既可增加知識,又可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原因2

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

一對雙胞胎兄弟,不約而同地前後兩天之內登上報紙,哥哥上報是因爲他是參議員,爲國家作出了貢獻,弟弟第二天也上報了,是因爲殺人被判處無期徒刑。

一名記者採訪哥哥:“是什麼促成了你今天的成功?”哥哥說:“我父親好賭,回家後常常醉酒打人。”然後,他嘆了一口氣,說:“在這種環境下長大,我能怎麼辦?”下一句沒說出來的話是“我只有靠自己努力奮鬥才能改變自己的處境”。

弟弟也接受了採訪,他無辜地說:“我父親好賭,回家後常常醉酒打人,”接着,他也嘆了口氣,說:“在這種情形下長大,我能怎麼辦?”下一句沒說出來的話是“這不是我的錯,全都是因爲我有個這樣的父親”。

在同一個家庭中長大,不同的思維模式,決定了兩種不同的人生。

自古以來,人們想的不一樣,表現的不一樣,經歷也不一樣,所以,肯定會有人問,爲什麼人們會存在不同,爲什麼一些人更聰明或者品行更佳,是否有某種東西讓這些人永遠和別人不同,關於這個問題,《終身成長·重新定義成功的思維模式》這本書給了我們答案。

《終身成長·重新定義成功的思維模式》坐鎮美國亞馬遜心理學暢銷榜10年,是比爾·蓋茨撰文推薦的,介紹了兩種思維模式:即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分別對我們人生的不同影響。

《終身成長·重新定義成功的思維模式》的作者是卡羅爾·德韋克,卡羅爾·德韋克是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領域內公認的傑岀學者之一,曾任哥倫比亞大學威廉·蘭斯福德心理學教授,現任斯坦福大學路易斯和韋吉尼亞·伊頓心理學教授,代表作有《自我理論:它們如何影響動機·人格與發展》。

1、固定型思維模式VS成長型思維模式

卡羅爾·德韋克通過20年來的實驗和研究發現,在問題足夠簡單時,大部人都可以搞定,而當問題逐漸變得複雜時,不同的人在解決複雜問題時會出現不同的思維模式,一部分人開始逃避解決這些問題並找藉口爲自己開脫,有的甚至直接放棄解決這些問題,另一部人則認爲困難是可以突破的,經過學習,努力,問題總能得到解決。

她把前一種思維模式定義爲固定型思維模式,後一種則是成長型思維模式。

卡羅爾·德韋克說:“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變的,急於一遍遍地證明自己的能力,如果你擁有一般水平的智力和品德,以及普通的個性,那麼你最好證明你自己能夠在這些方面達到正常水平,不能讓自己在這些基本的特徵方面看上去或者給人感覺不足。”

就比如前面故事中的弟弟,在遇到問題和挫折時,就啓動自我保護模式去外界找原因,退縮放棄,消極地否定自己,認爲自己的失敗都是別人造成的。

而哥哥在同樣的環境下,表現岀來的堅強和堅韌不拔,把困難當成跳板,就是我們需要培養和具備的成長型思維模式。

卡羅爾·德韋克說:“成長型思維模式者堅信,你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過你的努力來培養的,即使人們在先天的才能和資質,興趣或者性情方面有着各種各樣的不同,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努力和個人經歷來改變和成長。”

當萊特兄弟一邊經營自行車行,一邊動手研製飛機時,人們都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事,甚至覺得這簡直就是個笑話,面對人們的質疑聲以及研製過程中的各種困難,萊特兄弟不僅沒有放棄,而且堅持不懈地努力,最終飛機得以研製成功,而且很快成了時速最快的運輸工具。

愛馬孫(Emerson)說:“偉人、高貴人物的最明顯的標誌,就是他的堅韌的意志,不管環境變換到何種地步,他的初衷與希望,仍不會有絲毫的改變,而終至克勝阻礙,以達到期望的目的。”

2、藝術才能是天賦嗎?

人們對所有事物的反應,包括看法和行爲,都是由思維模式衍生出來的,不同的思維模式,不同的信念導致了不同的想法和行爲。

對於藝術才能人們普遍認爲是上天賜予的,也只有擁有這種天賦的人適合去學,而卡羅爾·德韋克卻告訴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畫畫。

3、以《用右腦繪畫》爲例

左邊的是學生們剛進入培訓班時的自畫像,右邊是五天的課程結束後他們的自畫像

看了這幅畫作對比,是不是有點不可思議,這些人看上去都沒有什麼藝術天賦,卻能在短短几天的培訓之後,畫得有模有樣。

事實證明,有些人可以通過少量或零星的培訓能做到某些事,並不代表他人在培訓後做不到這件事,只要努力,有時甚至會做得更好。

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8歲時曾跟一位有名的先生學戲,這位先生反覆教他,他始終學不好,先生見他進步很慢,就說他不是學戲的料子,便不想再教他了,臨走時,先生對梅蘭芳說:“祖師爺沒給你這碗飯吃,我也沒辦法。”

先生的話像針一樣刺痛他的心,不禁在心裏一次又一次地問自己:“我真不是學戲的料子嗎?”梅蘭芳不甘心,於是下定決心,一定要學好戲。

後來,梅蘭芳進了一個叫“雲和堂”的戲班子拜師學藝,“雲和堂”的吳先生對弟子的要求十分嚴格,對梅蘭芳也不例外。

一次,吳先生教梅蘭芳練蹺功,吳先生搬來一條板凳,上面放一塊磚,讓梅蘭芳踩着半米多長的高蹺站在磚頭上,並要求一次要站半柱香的時間,開始,梅蘭芳一站到那麼高的地方,心裏就很慌張,站一會兒就腰痠腿疼。

梅蘭芳爲了練出過硬的功夫,硬是咬着牙堅持着,連腿都站腫了,練了一個秋天,梅蘭芳的蹺功大有長進,吳先生連連稱讚,但梅蘭芳並不滿足於此,想方設法使自己的蹺功更上一層樓。

正是憑着這種玩強的毅力,梅蘭芳從小打下了紮實的京劇表演功底,成爲一名蜚聲海內外的京劇藝術大師。

在每一份榮耀的背後,都有不爲人知的.辛勤,在每一場精彩絕倫的表演後,都有人爲此付出了無盡的汗水和淚水。

卡羅爾·德韋克提出:傑出的人擁有的另一項特別的才能,就是將人生中的挫折轉變成爲未來的成功。

4、怎樣表揚孩子效果好

表揚孩子,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常用到的手段,父母希望通過表揚孩子給予他們持久的自信心,事實上,在具體的實踐中,這樣做往往事與願違。

因爲家長隨口的誇獎,讓孩子不知道自己到底哪個地方做得好,值得表揚,長此以往帶給孩子的不是自信,而是自負。

比如,孩子在某次測驗考試中得了100分,媽媽與其豎起大拇指表揚孩子真聰明,不如誇他努力,讓他明白要想獲得好成績,就得有所付岀,這樣,孩子會更加勤奮努力,也樂於接受困難的挑戰,孩子纔不會成爲讚揚的奴隸,他們也將擁有一種可以建立和修復自信心的終生有效的方法。

成長型思維模式在我們的學習、生活、工作中都至關重要,卡羅爾·德韋克有一項針對143位創造力研究人員開展的調查,關於取得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什麼?大多數人觀點一致――成長型思維模式產生的這種堅持不懈、堅韌不拔的精神

人生最值得追求的東西,就是不斷成長,一個人唯有不斷成長,才能擁有自己的生活信念和生活準則,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從而真正獲得和感受到幸福。

其實,讀一本書就是學習、成長的開始,從書中借別人的經歷、智慧思考自己的事,《終身成長·重新定義成功的思維模式》讓我們瞭解自己的思維模式並有意識地做出相應的調整。在成長的路上,遇見更好的自己。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