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不要以愛的名義去控制孩子

不要以愛的名義去控制孩子

來源:時尚冬    閱讀: 3.0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不要以愛的名義去控制孩子,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被社會所重視,要讓孩子找到做錯事的原因,解決問題、培養能力,是很多孩子的發展目標,爲孩子提供更好的學習與生活,現在分享不要以愛的名義去控制孩子。

不要以愛的名義去控制孩子

不要以愛的名義去控制孩子1

每個做父母的心中肯定都有一個期望,那就是自己的孩子將來很有成就,不過,其中部分家長採用的是教導啓發幫助孩子,而另一部分家長則是唯自己命是從,認爲自己是愛孩子的,孩子就必須按自己的意願去做事。殊不知這是以愛的名義控制孩子。讓我們看看下面的內容。

諮詢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類情況,父母或是其中一方爲孩子預約諮詢。往往是一來到諮詢室,大人就會迫不及待地開始聲討:孩子多麼的不聽話、不好好讀書,難以管教、不知好歹。而孩子們則總是低着頭,不發一言。有些面帶羞憤坐立難安,有些則彷彿說的不是自己般的無所謂。

第一次見小A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是由媽媽預約的諮詢。小A16歲,比同齡的女孩子要高出很多,有些胖,非常長的枯黃的頭髮披散着,像她整個人一樣完全沒有生命力。媽媽諮詢一開始就指着小A說:“我快被她氣死了,醫生你一定要檢查檢查她有什麼問題!”原來小A從去年開始就不願意上學了,天天把自己關在家中上網、睡覺,不願跟家人說話,不然就是衝父母大發脾氣。媽媽很激動:“她現在洗臉刷牙要一個多小時,沖涼不到兩個小時不出來,髒衣服自己不洗還不讓保姆洗。最近還暴飲暴食,看看她現在胖得哪像個女的,就這兩個月長了近30斤!醫生你說她怎麼對得起我。我辛辛苦苦做生意掙錢,讓她衣食無憂,在家呼風喚雨。爲了她的未來我犧牲了多少,她怎麼能這樣不爭氣!”小A一直沒說話,但從開始時的面無表情漸漸地變得不情願,還有點憤怒。

什麼讓原本是花季少女的小A變成如今這副模樣的呢?在後來跟她的單獨談話中,我瞭解到小A的父母從她出生就已經在做生意了,兩人都很忙,不能照顧她。於是小A被送到親戚家裏一直到上小學才被接回來,但是父母仍然不能照顧她,而是爲她請了個保姆,保姆年齡不大,是個十八九歲的小姑娘。小時候小A比較頑皮,經常會弄亂弄髒保姆才搞好的衛生,於是經常被教訓。童年裏小A深刻的印象就是大人都很嚴厲、不隨和,跟他們說話很緊張,這使得小A越來越膽小謹慎。保姆對清潔的關注也使得小A心裏漸漸懷疑自己不衛生、很髒。

小A的父親比較嚴肅,經常會因爲她做錯事而嚴厲批評。母親經常會評價她吃得太多了又胖了,穿這件衣服不好看,等等。後來因爲潔癖的原因,母親管得更多,每天讓保姆盯着她是不是又洗手了,洗臉沖涼是不是按照他們的安排做的。“我們愛她,纔會這樣嚴厲。她還小又沒有經驗,還不知社會的複雜,我們纔要教育她。她小時候我們的確是忽略她了,所以現在我們要補償她。”因爲愧疚,父母給她優越的物質生活,擔心她的安全,便每天都讓保姆接送她上學,放學後也不讓她出門跟同學玩的,出去由保姆陪着,也只能和經他們同意了的人玩。小A並沒有改變,而是越來越內向孤僻了,沒有朋友、不愛說話,在學校獨來獨往,老師同學都不太喜歡她。

小A父母對她的要求也是越來越多,對於小A在他們如此盡心盡力下還不能改正過來也更加的憤怒。潛意識中,父母覺得自己爲孩子付出了很多,做了犧牲,就會要求回報。父母是以愛的名義在孩子身上寄託自己的期待,處理自己的問題;對於孩子來說,當他過多地承擔了父母自己的東西時,感受是複雜的,對父母愧疚也憤怒,更多的時候,這些強大的情緒體驗將使孩子攻擊自己,小A就是這樣,她無法跟父母反抗,而是選擇“殺死”自己。

親子關係一直是被關注的,父母和孩子,最親近的關係也容易帶來最大的糾結痛苦。

“我們都是爲他好,都是愛他!”這句話幾乎是所有父母的代言詞。究竟是愛還是控制,很多父母區分不了,或者說潛意識裏不願意區分。

看到這裏很多家長是不是感到身有體會,因爲大多數人都難逃咱們的傳統觀念,孩子是自己的,就得按自己的意願去辦事。其實孩子也是需要一定自由的,做爲父母,我們能給以就是教導引導孩子走向正途,將來的成就還是要靠孩子自己去努力。

不要以愛的名義去控制孩子2

把自由還給孩子:不要過分控制,讓孩子主動生長

很多父母喜歡控制孩子,潛意識裏喜歡聽話的孩子,習慣用命令的語氣和孩子說話,喜歡爲孩子規劃好一切。殊不知孩子習慣了在命令下行動,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判斷力,失去了先動腦再行動的能力。

愛孩子,就要給他自由。蒙臺梭利認爲只有在自由環境中成長的孩子纔會選擇,而選擇是心智建構的過程。在幼兒園的區域活動中,不會選擇的孩子有兩種表現:一是無所事事地晃來晃去;二是頻繁地更換自己的活動內容。因爲他們習慣了聽指令做事情,漸漸地就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一旦有機會自己選擇時,反倒茫然無措,最終成爲一個沒有目標、缺乏主見的人。

在生活中,家長要有意識地創造讓孩子自由選擇的機會。比如,自己選擇要購買的學習用品、圖書,搭配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參與家庭旅遊計劃的討論。明確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對孩子來說絕對是值得驕傲的成長。

 尊重生長的規律:不要過高期待,讓孩子順其自然

名目繁多的興趣班、學不完的文化課,開發智力、培養情商,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小學很關鍵,中學很重要,大學讀重點……孩子身上承載了各種各樣的期待,父母們主動或被動地捲入“拼孩子”的浪潮。於是,一個個本該充滿童真和快樂的孩子被父母的期待壓得喘不過氣來,疲憊、焦慮,還在上幼兒園就已經開始厭學。孩子們因爲擔心達不到父母的標準而遭受責罰,不敢去嘗試新鮮事物,缺乏好奇、探究的品質。

孩子就像種子,他們遵循自己的生長規律,到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過高期待、揠苗助長只會折損他們的生命力,不待花開,便已凋謝。有研究顯示,過早識字的孩子喪失的是想象力和創造力。筆者在對幼兒的觀察中發現,識字量大的孩子在閱讀繪本時會直接去讀字,不太關注畫面;而不識字的孩子則會仔細讀圖,觀察細節,尋找畫面之間的聯繫,推斷故事情節的`發展。孩子在讀圖時發展的審美能力、尋找細節時發展的觀察能力、創編故事時發展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都是在這個特定的階段收穫的寶貴財富。

父母要尊重孩子,對孩子的能力有客觀的認識,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進行橫向比較,多進行縱向比較,對孩子的點滴進步給予鼓勵和肯定。父母要無條件地關心孩子,不要附帶價值的籌碼,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包容、被接納的,從而能夠輕鬆、無負擔地成長。

給孩子理性的愛:不要過於放任,讓孩子健康成長

與高控制相對的另一種教育方式是“過於放任”。放任型的父母接受孩子所有的情緒和行爲。這種教育看起來是包容,其實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兒童由於年齡小,並不能很好地判斷行爲的界限,他們所依據的標準便是來自家長的反應。如果任何行爲都被接受,孩子就會變得任性,以自我爲中心,無法體諒別人的感受,凡事由着自己的性子來。這就是所謂的“公主病”或“王子病”。這些孩子在和同齡小朋友相處的過程中,往往會由於任性、霸道不受歡迎甚至遭到排擠。這讓孩子既渴望交往又沒有辦法,從而變得苦惱、自卑。

父母需要明白的是自由不等於放任,接受孩子的情緒不等於認同孩子的行爲。家長要事先和孩子討論,共同制定規則,明確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對於確定的規則,家長要堅持底線,不能因爲孩子哭鬧撒嬌而妥協。對於孩子摔東西、打人等情緒反應,家長要做的是理解孩子的情緒,但不接受無禮的行爲。教會孩子正確表達情緒的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讓孩子更好地調節自己的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態。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人生軌跡。現在他們幼小需要依靠父母而生存,父母能做的就是給予他們適宜的愛,關心、平等、尊重,不以“愛”的名義綁架孩子,陪伴他們一起慢慢長大。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