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家長溝通少帶來電視迷寶寶

家長溝通少帶來電視迷寶寶

來源:時尚冬    閱讀: 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家長溝通少帶來電視迷寶寶,父母最關心的就是孩子的健康成長,將現在出現的問題解決好,孩子纔有可能發展得更好,在面對這個問題家長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態,多多陪伴孩子,下面小編分享家長溝通少帶來電視迷寶寶方法。

家長溝通少帶來電視迷寶寶

家長溝通少帶來電視迷寶寶1

如果說電視迷寶寶都是家長造成的,可能有些絕對。但是近幾年教育工作中發現,家長與孩子溝通少的確帶來不好電視迷寶寶。所以,在抱怨孩子成爲電視迷的家長們一定要反思自己在家中的行爲了。檢查一下自己與孩子溝通的頻率,溝通的內容,是否家裏的電視迷寶寶是因我而起呢?在這裏我們並不是要聲討家長們的行爲,我們是希望這樣的話題能夠引起家長重視,增加家長與孩子的溝通,減少電視迷寶寶。

現在很多孩子都沉迷電視、電腦遊戲,讓家長感到很頭疼。但你們是否有想過,這很可能是孩子感到孤獨所導致的。現在很多獨生子女,在家裏缺少同齡人爲伴,家長工作忙碌往往忽略了與孩子溝通,久而久之,孤獨的孩子便沉迷電視。

一到節假日,除了上學校辦的興趣班外,孩子們最大的愛好就是看電視。看電視他們可以目不轉睛,廢寢忘食,甚至通宵達旦地看。似乎電視就是他們的最好玩伴,而電視迷寶寶也的確讓有些家長非常省心,因爲孩子可以自己看上一整天的電視不哭不鬧不打擾家長的工作。

家長們忙於工作,忙於爲孩子賺上學的學費,轉補習班的費用,可是他們卻很少拿出時間來與這些“電視迷寶寶”溝通一下,問問他們最近的行蹤,問問他們是否需要這樣的生活?家長沒有時間,沒有精力與孩子親近,孩子就只能拿着遙控器跟電視親近了,在這裏他們可以體會到豐富的生活……可是這些電視平面,可以代替有血有肉的家長思想嗎,可以傳遞情深似海的.母子情義嗎?沒有溝通、交流、理解,電視迷寶寶可能會變得更加孤僻,走進孤獨的深淵,把自己變得膚淺。

所以,忙碌的父母們不妨每天抽出些時間,與孩子一起玩,互相說說笑笑,交流一下內心的感受,減少電視迷寶寶與電視親近的機會。相信,要做到這點並非難事。

總結:家長們請開尊口,問一下寶寶們的學習,問一下寶寶們最近喜歡的遊戲……把電視迷寶寶從電視的魔爪中搶過來,用自己的溝通去關愛孩子,給他們一個美好的童年時光。也許您一次輕而易舉的溝通就能打開孩子苦惱的心結,就能解開孩子心靈的枷鎖,多與孩子溝通一分鐘,減少寶寶與電視的接觸,讓他們感受到家長真情實意的愛,剪斷電視迷寶寶與電視機的冰冷糾纏。

家長溝通少帶來電視迷寶寶2

青少年在第一、第二階段是親子關係最爲艱難的時期,能夠順利地度過前兩個階段,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就會變得和諧。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家長對原有的親子溝通方式做出新的調整,以一種尊重、平等的態度與孩子交流,傾聽孩子的想法,以適應青春期孩子的心理變化。

家長應該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重視溝通過程中的一些方法,使溝通變得更有效。

第一,耐心傾聽,在發表看法前先了解孩子想什麼。有的家長在傾聽時過分關注孩子所講的是否與自己的想法一致,沒有耐心聽完,就開始發表自己的意見。有的會覺得孩子所說的都是一些小事,會表現出心不在焉,而當孩子向家長述說自己面對失敗、挫折的感受時,家長又難以做到心平氣和,經常會不由自主地埋怨、訓斥,或是要求孩子聽取成人的意見。家長沒有良好的傾聽態度就會影響溝通的效果。一個良好的傾聽者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對對方講的內容,事先不加入任何價值判斷,耐心地傾聽對方的述說。這種良好的傾聽習慣,可以使對方感受到尊重,通過傾訴在情感上得到宣泄。其實,孩子對自己的行爲、思想都有了基本的判斷能力,有時只是渴望有人傾聽。要是家長能全神貫注地聽,並對他(她)的話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使孩子就能感受到自己被尊重,滿足了孩子這一時期強烈的渴望被尊重的心理需要。從心理學的角度上看,人的焦慮、恐懼、抑鬱、疑病、偏執、攻擊等等大多是由於潛意識中積存了一些“心理垃圾”引起,而家長的傾聽可以幫助孩子把潛意識中的“心理垃圾”上升到意識層面,通過傾訴得到釋放,讓孩子感受到家人的理解與支持。

第二,通過身體語言的運用,讓孩子知道你對他的理解。在傾聽的過程中,除了語言的支持,還要重視非言語性活動的作用。目光的接觸,身體的動作,空間的距離都會傳遞家長的態度。家長要避免在與孩子的溝通中過多地表現出自我中心和權威意識。父母過強的權威意識易使孩子產生心理上的分離、不信任和牴觸情緒,不利於建立有益的溝通渠道。父母在權威意識支配下與孩子進行溝通,其實質是僞溝通。孩子會通過家長的身體語言感受到家長的態度,目光的遊離,緊皺的眉頭,緊張的身體狀態都會向孩子傳遞出家長的“權威態度”。在與孩子的溝通過程中,相近的語調、善意的目光、親切的表情、點頭微笑,都會向孩子表示你對他的談話感興趣,並有支持鼓勵的意味,同時也像是在告訴他,“孩子,我在聽着你的話,我理解你的想法”。讓孩子感受到他(她)的每一句話你都感興趣,這其實也是對孩子獨立人格的尊重和理解,這樣可以滿足青春期孩子強烈的心理需求。孩子感受到這種真誠的態度,就會與父母無話不談,願意大膽地進行自我開放,盡情地傾訴,充分地宣泄。

第三,表達你的寬容和理解,讓孩子體會家庭中的民主氣氛。與孩子進行積極溝通,在堅持“少說多聽”的同時,也要通過自身的表達讓孩子瞭解家長的想法。家長在理解孩子的前提下,與孩子進行深入溝通,孩子會感受到家長對自己的支持,家長有時急於將自己的願望、主張表達出來,孩子就會表現出不耐煩,甚至反感,使溝通難以繼續下去。青春期的孩子雖然有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和主張,但從內心裏他們對家長還是很依賴,希望得到家長的理解和重視,渴望得到家人情感上的支持。因此,在理解孩子的基礎上,以“開放式”的方式,如“什麼”、“怎樣”、“爲什麼”等形式發問,其實就是鼓勵孩子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回答,可以給孩子提供表現自己,抒發情感的機會。而當孩子遇到挫折,並有消極的想法時,家長也不要急於講道理,應以情感表達爲重,可以用理解的語氣表達“這件事換成我也不好受……”“這對你來說確實很難……”當家長做出這樣的反應時,孩子感到了被理解和支持,就會盡情傾訴內心的苦悶。等孩子情緒穩定之後,再與孩子一起探討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法,讓孩子做出判斷和選擇。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