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知識 > 傳統商路有哪些

傳統商路有哪些

來源:時尚冬    閱讀: 1.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主要有三條,茶馬古道,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

傳統商路有哪些1

玉石之路

實際上,絲綢之路以張騫鑿空西域爲標誌,成熟於漢唐時期。而在此之前,至少在西域已經存在另一條商道--玉石之路,也可以說,玉石之路是絲綢之路的前身,它因中原文化中對玉的需求而誕生並繁榮上千年。從安陽殷墟婦好墓發掘的玉器顯示,這條以和田玉爲主要交流媒介的商道早在商周時期就已經開始了。

和田玉最早也叫崑山玉,崑山即崑崙山,這座亞歐大陸上的“萬山之祖”同時也是玉石的主要產地,其中大部分都出自新疆的和田地區,而從和田出發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再經河西走廊或青海道抵達長安的運玉之路也正好是之後絲綢之路的'雛形。時至今天,玉石開採仍是和田一大產業,玉石巴扎也成爲和田獨特的風景,甚至在玉龍喀什河撿玉也成爲當地人閒暇的方式。

茶馬古道

一般來說,茶馬古道有兩條主道:從雲南普洱等地出發,經大理、麗江和迪慶的中甸與德欽等地往北入藏再到南亞各國;以及從四川雅安出發,往西經川西高原到拉薩,再到尼泊爾和印度等南亞各國。但無論哪一條,都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沿途最險的商道,在崎嶇的古道上,馬是主要的交通工具,馬背上馱得的則是當時藏區和南亞不能出產的茶葉。

傳統商路有哪些
  

現在南亞的印度大吉嶺和斯里蘭卡已成爲世界著名的茶葉產地,而普洱的景邁山和雅安的蒙頂山依然飄着茶香。通了公路和鐵路的藏區得到茶葉不再需要人扛馬馱,茶馬古道上當年馬幫停留的驛站大都歸於沉寂,但滇南的易武、那柯里和碧溪古鎮上依然能看到古道的痕跡和當年馬幫歇腳的馬店。

香料之路

如果說玉石之路是絲綢之路的前身,那麼香料之路則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前身(至少是平行)。但香料之路比絲綢之路的影響更爲廣泛,最先產自南亞的各種香料由阿拉伯人高價販賣到歐洲,歐洲人對香料貿易暴利的垂涎最終推動了中世紀之後的地理大冒險,並最終促成了人類地理大發現。

而中國版的香料之路最先是將產自海南的沉香經海上運到中原和江南等地,之後東南亞的乳香、龍腦、檀香和胡椒也經此路被輸入中國。但這種貿易並非單向,中國北方的麝香等物也曾經海路運到了東南亞、南亞以及阿拉伯和歐洲。今年新晉世界文化遺產的泉州則是這種貿易的最大轉口港。

傳統商路有哪些2

中國古代商路的分佈和類型

1. 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是中國古代最爲著名的商路之一,連接着中國與中亞、西亞、歐洲等地。絲綢之路的起點位於今天的陝西省西安市,途經甘肅、新疆等地,最終抵達中亞、西亞等地。絲綢之路的興盛爲中國與歐亞地區的貿易和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通道。

2. 茶馬古道:茶馬古道是中國古代另一條著名的商路,連接着中國西南地區和印度、緬甸等地。茶馬古道的起點位於今天的雲南省麗江市,途經四川、西藏等地,最終抵達印度、緬甸等地。茶馬古道的興盛爲中國西南地區和印度、緬甸等地的貿易和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通道。

傳統商路有哪些 第2張
  

中國古代商路變遷的原因:

1. 政治因素:中國古代商路的興衰往往與朝代的興衰密切相關。朝代的更替和政治動盪往往會導致商路的變遷。

2. 經濟因素:中國古代商路的興盛與經濟繁榮密切相關。經濟繁榮時期,商路貿易更加繁榮,反之則衰落。

3. 自然因素:中國古代商路的興盛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自然災害(如洪水、旱災等)和氣候變化會影響商路的貿易活動。

傳統商路有哪些3

1935年1月初紅軍進入黔北,在此轉戰三個月,取得諸多勝利,積極動員羣衆,宣傳革命,爲黔北留下了豐富的紅色歷史文化。當前學界對黔北紅軍的研究頗多,主要涉及紅軍在黔北的軍事戰役、民衆宣傳、傳說故事等內容。

如王淼生的《中央紅軍四渡赤水之戰》一文敘述了中央紅軍四渡赤水的經過及意義。黎洌的《黔北紅色故事的內容及價值》一文對紅軍長征在黔北的故事進行了收集分析。紅軍長征進入黔北之前

由於黔北商品經濟的`長期歷史發展,已經形成了無數傳統水陸商道交織而成的密集商業網絡。對於黔北傳統商路與紅軍長征行軍路線的關係,目前學界還缺乏相應研究成果,本文對此進行分析研究,挖掘兩者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由此找出黔北商業歷史文化與紅色革命文化之間的內在聯繫。

黔北傳統水陸商路的歷史形成及其影響黔北地形複雜,交通發展困難,但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黔北戰略地位日益顯現,水陸交通逐漸得以開拓。尤其元明清時期,由於傳送官文、調兵遣將等需要,在黔北開闢了驛道幹線和許多支線

還整修了赤水河河道。至清末民國時期,黔北境內水陸交通相對便利,地區間商業交往頻繁。隨着黔北商品經濟水平的提高,這些大道小徑和川江河流,逐漸發展成了黔北各地商品交換與商旅往來的水陸商路。陸上商路黔北陸上商路較多

傳統商路有哪些 第3張
  

有川黔驛道、遵仁大道、遵思驛道等。黔北屬於山區地形,陸上商路多在崇山峻嶺中穿行。在傳統社會,黔北民衆藉助各條陸上商路,採用人背馬馱的方式運輸商品貨物,促進了各地之間物資相互流通,帶動了黔北商品經濟興盛和地方社會發展。川黔驛道是貫通貴州南北、連接巴蜀之地的交通要道,元代開通後一直沿用,近代川黔公路也以此爲雛形修建而成。

藉助此道,從四川輸入貴州的貨物有食鹽、洋紗、糖食等,其中最重要的當屬川鹽。因貴州向不產鹽,其鹽多由四川輸入。《黔書》記載:“河東、昆吾、波斯罽賓于闐,骨咄莫不有鹽,而黔獨無,仰給於蜀,微蜀則黔不知味矣。”清代乾隆年間,開始劃仁、綦、涪、永爲貴州食鹽四大運銷口岸。丁寶楨在奏疏中寫道:“道由川商運至各岸,交黔商運行。

由涪州彭水運銷下游曰涪岸,綦江運銷下游曰綦岸,合江仁懷運銷上游曰仁岸,永寧運銷上游及雲而曰永岸,是爲四岸。”川黔驛道則是川鹽入黔的綦岸運輸路線,通常鹽運至綦江後,沿此道經趕水至鬆坎轉遵義,再運至刀靶水轉貴陽。

除了鹽運外,“藉助這一商路輸出的貨物也相當可觀,如遵義府綢、柞蠶絲、五倍子、生漆、杜仲、牛羊皮、豬鬃等”。川黔驛道上貨物輸轉繁忙,是黔北地區的重要陸上商路。川黔之間的物資交流與商業貿易,除了通過川黔驛道之外,還有遵仁大道等重要線路。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