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職場 > 投入很多時很難停止或轉方向的心理原因

投入很多時很難停止或轉方向的心理原因

來源:時尚冬    閱讀: 1.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實際上,如果理性地想想就會意識到,不論如何,付出的錢已是“覆水難收”,既定事實難以更改,與其繼續忍受,不如放棄另尋有趣的事情。然而人們卻像面對“雞肋”一樣難以割捨,讓自己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投入很多時很難停止或轉方向的心理原因

付出總會期待回報

現實生活中的沉沒成本效應比比皆是。比如說在感情方面,有些人對自己現在的男(女)朋友不太滿意,兩個人的感情有一些明顯的問題或者矛盾,當事人也在猶豫,是繼續維繫關係,還是分手呢?如果難以決斷的話,腦海中往往會冒出這樣的想法:我已經和他(她)相處這麼久、投入這麼多了,是不是應該繼續下去,等待一個結果呢?考慮分手的情侶可能會轉念一想,我們的關係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差,他(她)其實也挺好的;中標的人可能努力說服自己,贏得的戰利品還是物有所值的;而企業可能忽略潛在的風險,認爲被懷疑的問題不過是小題大做,進而繼續投入。人們寧願改變想法,也不願意改變行爲,在沉沒成本的基礎上繼續追加投入。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損失的背後是更大的損失

心理學家們爲沉沒成本效應提供了一個解釋。原來,與獲得和已經擁有的東西相比,人們更在意的是損失。其實,早在1759年,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就描述過一個有趣的現象:狀況由好變壞時,人們所承受的痛苦,比由壞變好時體會到的歡樂多。而1979年,兩位科學家kahneman和tversky用實驗證實,損失和獲益產生的心理效用並不相同,比如在賭博遊戲中,如果實驗者描述遊戲贏得50美元或輸掉50美元的概率均爲50%的話,對參與實驗被試來講基本沒有什麼吸引力,被試普遍都不願意參加遊戲,因爲贏50美元的心理效用小於輸掉50美元,雖然金錢數額相同,但被試心理感受更像是自己賠了,而不是不賠不賺。可見,人們對失去機會和損失的感受更加強烈。

已經投入的成本之所以會影響之後的行爲抉擇,正在於人們十分重視損失,努力迴避損失。而不考慮沉沒成本做決定就如同承認了損失,這在心理上往往是很難承受的,人們覺得“輸不起”。與改變行爲相比,人們寧願維持現狀,所謂人都有慣性和惰性,很多時候,只有在改變帶來的獲益遠遠高於維持現狀,或者維持現狀將超出忍耐極限時,纔會做出符合現實情況和理性的決策。

如何避免沉沒成本效應

既然過多關注沉沒成本會將我們引入歧途,那麼如何來修復這個心理機制的bug,避免不良影響呢?

我們應當把視線從沉沒成本上移開,變換視角考慮此時此地的處境,並以自己爲出發點。

比如2009年美國西北大學的幾位管理行爲學家以ebay網拍賣活動爲例,總結了他們的研究結果,並建議說,買家要儘量忽略沉沒成本,尤其不要被一開始報價很低的商品誘惑而不斷出價提高價碼。應當對商品本身的價值進行調查,做到心中有數,並且衡量自己的預算,想清楚自己願意出多少錢,覺得這個東西值多少錢。而不是把注意力都放在“我已經關注了好久,得不到就太虧了”等想法上。

以此類推,如果在維持關係還是分手的問題上猶豫不決的話,你可以問自己:拋卻和這個人做了多年男女朋友的事實,一切從零開始抉擇,你是否還想和這個人在一起?他(她)身上有哪些你喜歡和欣賞的特點或品質,又有哪些行爲是你不能接受的?這個人是否適合你?拋開沉沒成本不考慮,事情是否會變得明朗一些呢?

不過話說回來,沉沒成本效應可以避免,沉沒成本往往不可避免,付出一些代價,才能提高自己的判斷力。不被沉沒成本效應左右,積極調整、主動適應變化,反思失敗的教訓,方是解決之道。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